[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中國飲食文化(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
該商品所屬分類:烹飪/美食 -> 飲食文化
【市場價】
248-360
【優惠價】
155-225
【介質】 book
【ISBN】978712218407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化學工業
  • ISBN:9787122184078
  • 作者:吳澎
  • 頁數:148
  • 出版日期:2014-01-01
  • 印刷日期:2014-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2
  • 印次:1
  • 字數:225千字
  • 《中國飲食文化(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作者吳澎)**版出版至今,受到各高校授課老師、學生和廣大讀者的好評與歡迎。在**版的基礎上,根據各高校老師授課過程中提出的問題及總結的經驗,對第二版教材進行了如下修改,本書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 《中國飲食文化(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 教材)》(作者吳澎)全面介紹了中國飲食文化的淵源 、中國飲食的發展歷史及現狀;八大菜繫的特點,各 地、各民族代表風味小喫;通過名人、名喫的典故闡 述飲食文化對中國歷史、文學、藝術及其它文化的影 響;並結合適量圖片深入分析中國飲食文化特點的根 源,使讀者對傳統的中國飲食文化有較全面、繫統的 了解,並因此更深刻地了解中華民族的生活特點,增 強文化修養、提高綜合素質。相對第1版,新增加了 “筷子文化”一章,使內容更加完善。 《中國飲食文化(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 教材)》深入淺出,難易適度,主要適用於高等院校 食品科學、旅遊飯店管理、烹飪專業的專業課以及其 他專業學生的選修課教學及作為相關專業自學考試教 材,也可作為飲食文化的學習參考書。
  • 第一章 概論1
    第一節 中國飲食文化的定義及特征1
    一、“飲食文化”的定義1
    二、中國飲食文化的特征1
    第二節 中國飲食文化的地域差異5
    一、中國飲食文化的地域差異5
    二、中西飲食文化的比較6
    第三節 中國飲食文化研究的基本狀況10
    一、歷**滯後的飲食文化研究10
    二、現代的飲食文化研究13
    三、海外的研究熱潮13
    第四節 孔孟、老莊的飲食之道14
    一、孔子的飲食思想14
    二、孟子的飲食思想18
    三、老子的飲食思想19
    四、莊子的飲食思想20
    第二章 八大菜繫22
    第一節 中國八大菜繫的形成歷程和背景22
    一、中國菜繫的形成過程22
    二、中國菜繫的形成背景22
    第二節 魯菜24
    一、概述24
    二、魯菜代表25
    第三節 川菜29
    一、概述29
    二、川菜代表30
    第四節 粵菜31
    一、概述31
    二、粵菜代表31
    第五節 蘇菜32
    一、概述32
    二、蘇菜代表32
    第六節 閩菜33
    一、概述33
    二、閩菜代表34
    第七節 浙菜35
    一、概述35
    二、浙菜代表36
    第八節 湘菜37
    一、概述37
    二、湘菜代表37
    第九節 徽菜38
    一、概述38
    二、徽菜代表39
    第三章 中國酒文化41
    第一節 飲酒溯源41
    一、酒的起源——釀酒起源的傳說41
    二、考古資料對釀酒起源的佐證44
    三、現代學者對釀酒起源的看法45
    第二節 酒的種類46
    一、按生產方式分類46
    二、按照約定俗成的傳統習慣分類47
    第三節 中華名酒51
    一、茅臺酒52
    二、汾酒52
    三、五糧液酒53
    四、西鳳酒53
    五、瀘州老窖54
    六、古井貢酒54
    七、全興大曲酒55
    八、董酒55
    九、劍南春酒55
    十、洋河大曲56
    十一、雙溝大曲56
    十二、黃鶴樓酒56
    十三、郎酒57
    十四、武陵酒57
    十五、沱牌曲酒57
    第四節 文人與酒58
    一、魏晉文人借酒消愁59
    二、唐代文人借酒抒懷60
    三、宋代文人把酒享樂且抒發豪情壯志62
    四、元代文人酒中悟解63
    第五節 酒與政治64
    一、禹王*酒64
    二、帝王酗酒64
    三、酒政外交64
    四、酒與謀略65
    五、酒諫輔政65
    第四章 中國茶文化68
    第一節 茶史淵源68
    一、茶的起源68
    二、飲茶的發源時間68
    三、飲茶的起因69
    四、茶樹的發源地70
    第二節 茶文化的發展70
    一、周朝至西漢——茶事初發70
    二、晉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71
    三、唐朝——茶文化的興起71
    四、宋代——茶文化的興盛72
    五、元、明——茶的經濟之盛和向世界傳播72
    六、現代茶文化的發展73
    第三節 中國茶葉的種類74
    一、茶葉的種類及命名74
    二、中國名茶76
    第四節 茶與文人80
    一、茶與文人軼事80
    二、茶引文人思80
    三、茶與文人修身81
    四、茶與文人養生81
    五、茶與文人會友81
    六、茶與禪82
    第五章 文學作品中的飲食文化83
    第一節 《紅樓夢》中的飲食文化83
    一、飲食養生83
    二、飲酒84
    三、節食養生88
    四、茶文化88
    五、賈府人喫藥90
    第二節 金庸小說中的飲食文化91
    一、飲食91
    二、品酒93
    第六章 人生儀禮食俗95
    第一節 節日食俗95
    一、春節食俗96
    二、元宵食俗98
    三、二月初二食俗98
    四、清明食俗100
    五、端午節食俗100
    六、七夕節食俗101
    七、中秋節食俗101
    八、重陽節食俗103
    九、鼕至節食俗103
    十、臘八節食俗103
    十一、灶王節食俗104
    第二節 人生儀禮食俗104
    一、誕生禮104
    二、婚禮食俗105
    三、壽誕食俗107
    四、喪葬食俗108
    第七章 中國筷子文化110
    第一節 起源與歷史演變110
    一、筷子的起源110
    二、筷子的歷史演變112
    第二節 筷子文化113
    一、筷子的分類113
    二、中華民族的筷子文化普及114
    三、筷子文化的海外影響116
    第三節 筷子的功能與禮儀117
    一、功能117
    二、禮儀117
    第八章 中國飲食禮儀120
    第一節 概述120
    一、先秦時期的飲食禮儀120
    二、中國古代重教、敬賢、養老的飲食禮儀122
    第二節 中國傳統食禮123
    一、宴飲之禮123
    二、待客之禮123
    三、進食之禮儀124
    第三節 現代宴會禮儀125
    一、幾種常見的用餐方式126
    二、慎重選擇時間和地點128
    三、怎樣安排“雙滿意”菜單129
    四、席位的排列130
    五、宴會餐具使用的注意事項131
    六、用餐的得體表現132
    第四節 中國酒水禮儀132
    一、酒的禮儀132
    二、茶水禮儀134
    三、咖啡禮儀136
    第九章 歷史名人與飲食139
    第一節 古代四大美女與美食139
    一、西施舌139
    二、貴妃雞139
    三、昭君鴨140
    四、貂蟬豆腐與貂蟬湯圓140
    第二節 蘇東坡與飲食140
    一、東坡肉141
    二、東坡魚141
    三、東坡豆腐143
    四、東坡茶143
    五、東坡酒事144
    第三節 袁枚為豆腐折腰145
    第四節 諸葛亮發明饅頭和包子146
    一、饅頭146
    二、包羅萬像——包子147
    參考文獻148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