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心理學與經濟生活
    該商品所屬分類:心理學 -> 心理學通俗讀物
    【市場價】
    240-348
    【優惠價】
    150-218
    【介質】 book
    【ISBN】978756409420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
    • ISBN:9787564094201
    • 作者:(德)雨果·閔斯特伯格|譯者:項東//郭曉楊//馮穎
    • 頁數:264
    • 出版日期:2014-10-01
    • 印刷日期:2014-10-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00千字
    • 雨果·閔斯特伯格編著的《心理學與經濟生活》是一本解讀人的心理活動、激發內心*大能量經典書。在閔斯特伯格開創工業心理學的時期,工業心理學的目的就是追求個人在工業中的*高效率和*適宜的環境條件。《心理學與經濟生活》包括三大部分內容:1、*適合的人,即研究工作對人們的要求,識別*適合從事某種工作的人應具備什麼樣的心理特點,將心理學的實驗方法應用在人員選撥、職業指導和工作安排方面;2、*適合的工作,即研究和設計適合人們工作的方法、手段與環境,以提高工作效率。他發現,學習和訓練是*經濟的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和手段;物理的和社會的因素對工作效率有較強的影響,特別是創造工作中適宜的“心理條件”極為重要;3、*理想的效果,即用合理的方法在商業中也同樣可以確保資源的合理利用,他研究了對人的需要施加符合組織利益的影響的必要性。
    • 雨果·閔斯特伯格認為,心理學應該對提高員工 的適應能力與工作效 率做出貢獻。雨果·閔斯特伯格編著的《心理學與經 濟生活》核心闡述的重點在於: ★如何根據個體的素質以及心理特點把他們安置 到最適合他們的工作 崗位上; ★在什麼樣的心理條件下可以讓員工發揮最大的 干勁和積極性,從而 能夠從每個員工處得到最大的、最令人滿意的產量; ★怎樣的情緒能使員工的工作產生最佳的效果。
    • 導 論
      第一章 應用心理學
      第二章 實際生活的需要
      第三章 目的與手段
      **部分 *適合的職業人選
      第四章 職業的匹配度
      第五章 科學的職業指導
      第六章 科學管理
      第七章 實驗心理學方法
      第八章 針對電氣化鐵路行業開展的實驗
      第九章 針對船舶行業開展的實驗
      第十章 針對電信服務行業開展的實驗
      第十一章 企業管理者的貢獻
      第十二章 個人與群體
      第二部分 *適合的職業
      第十三章 學習與培訓
      第十四章 技術條件對心理狀態的適應性調整
      第十五章 動作的經濟性
      第十六章 有關單調性的實驗
      第十七章 注意力與疲勞的問題
      第十八章 影響工作能力的物理因素與社會因素
      第三部分 *佳效果
      第十九章 對經濟需求的滿足
      第二十章 研究廣告效應的實驗
      第二十一章 廣告展示的影響
      第二十二章 針對違法模仿行為的實驗
      第二十三章 購買與銷售
      第二十四章 經濟心理學的未來發展
    • 第一章 應用心理學 此書旨在構建一門***。該科學將現代實驗心 理學(experimentalpsychology)與經濟學問題緊 密相連——使心理學實驗成果繫統地服務於工商業。
      迄今為止,我們僅對新學說展開了初步的、嘗試性的 、較為分散的研究,既關乎經濟,又涉及心理學領域 。將商業生活心理學發展為一門嚴謹、成熟且完善的 體繫,任重而道遠。但是,越早使*廣領域的人們關 注心理學的開端、重要性及其發展的方向,此新興科 學也將會發展得越加完善。在這項新運動興起之際, 我們已明晰當下之需,具體實例也已闡明了這一新方 法的可行性。相應地,在後續篇章中,我將對所做實 驗得出的成果進行分析,這些實驗涉及經濟生活中多 種不同領域。但是,這些彼此孤立的實驗至少應該總 是指向一個相互聯繫的整體;因此,在操作單一實驗 時,總需先對其原理進行一番探討。出於此般考慮, 我們將首先探討一些與理論相關的問題,並以此為引 ,讓人們了解實際的經濟生活,以及目前實驗心理學 所取得的成就。
      眾所周知,現代心理學家們十分緩慢且不情願將 其研究成果應用於實際生活,盡管這明明是他們理所 應當承擔的責任。若對心理的研究**局限於哲學和 神學方面的猜想,那麼對此所做的努力將不會給日常 生活帶來任何幫助。然而,早在半個世紀前,人們對 意識的研究就已轉向了**的科學調查。那時,心理 學家開始潛心於對心理體驗進行*細致的描述,並用 嚴謹的自然科學的模式來解釋心理生活。他們的目標 不再是對靈魂的揣摩推測,而是意在發現心理元素, 以及支配元素間關繫之恆定法則。心理學變為與實驗 和生理學相關。三十多年來,心理學家也擁有了他們 自己的工作室。在所有的文明**中,為研究實驗心 理學而建造的實驗室的數量在不斷增加,同時這一新 方法已經應用於研究一組又一組的心理特征。然而, 在這門新興科學取得了多種多樣的成果之時,我們也 驚愕地意識到這些成果仍舊隻是紙上談兵,與實際利 益脫節。在過去十年間,我們纔看到研究者開始有繫 統地將實驗心理學取得的成果服務於社會之需。
      很顯然,上世紀的心理學家延遲了將理論知識服 務於社會需求的原因並不是他們不願意這樣做。恰好 相反,我們都知道自然科學取得了輝煌成就的同時也 極大地推進了科技的進步。物理學家、化學家、生理 學家和病理學家們在實驗室所取得的成果都迅速轉化 為相關領域的成就,如物理學和化學工業、醫藥、衛 生、農業、礦業及交通運輸業。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 均被波及。另一方面,科學家察覺到他們的發明、發 現所帶來的深遠現實意義也對理論研究產生了促進作 用。當電波應用於無線電報,倫琴射線用於外科手術 後,人們並沒有輕視對真理及知識的追求,因為對大 自然的認識和掌握總是相輔相成的。
      基於上述原因,心理學家之所以一直遲疑將其理 論付諸實踐是出於多方面的考慮。顯然,研究心理生 活的學者認為,對於心理學這門***來說,清靜且 不受打擾的研究環境是十分必要的,以便使其在付諸 紛亂的實際生活之前能夠較為完善成熟。若將實驗成 果倉促應用於實踐,難免會使該科學蒙受損害,這便 要求在此之前保證相關實驗的基本理念確切明朗,調 查方法切實可行,證據支持充分可靠。雖然這種論斷 合乎情理,但是若本能地懼怕與實際生活有任何接觸 ,那纔是真正的危險。誠然,在任何情況下,各方對 於恰當的時機何時到來,該***內部理論體繫的整 合何時纔足夠完善得以應用於技術性服務的看法均不 盡相同。但必須明確的是,若等到科學家將所有理論 原理釐清後再付諸實踐便是不明智之舉。在每一個科 學領域取得了真正的進步便也意味著問題將開始倍增 、新疑問將不斷湧現。若心理學家一直等到實驗室的 理論成果完備繫統化後再將其應用於實踐,那麼應用 心理學(applied psychology) 的時代將永遠不會到 來。那些對現代心理學的發展不懷偏見的人們也應認 識到,雖然在*初階段心理學家們遲疑將理論應用於 實踐的理由合乎情理,然而到了**,再缺乏主動性 就不可原諒了。如今,心理學這門***的發展時機 已經到來,理論和實踐務必要相互支撐。大量可靠的 數據收集現已完畢,實驗方法也已改進並加以區別, 不論有多少議題仍待解決,共同的理論基礎已經十分 穩固,可供繼續發展、構建。
      與實踐相結合的進程如此緩慢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很可能是這樣的。當心理學家使用新的實驗方法進行 研究時,他們首先關注的是:能否擺脫單純的猜測行 為並掌握客觀事實。因此,他們便視自然科學為榜樣 ,采用了自然科學特有的實驗方法進行心理研究,同 時也沿襲了自然科學追求普遍規律的一貫風格。科學 研究總是以獲取普遍規律為目標,所以在*初成立、 使用心理學實驗室的幾十年間,研究人員抱以極大的 興趣並投入全部精力以期探求心理的普遍規律。這種 想法帶來的後果是,我們掌握了一般人的心理運作方 式(the working of the typical mind),卻幾乎 忽略了所有的個體差異。不同個體的心理行為 (mental behavior)不盡相同,而這些差異幾乎成 了不得不被心理學家們剔除的干擾,因為他們的目標 是要尋找到適用於所有個體的普遍規律。於是,此類 研究均局限於對一般人的心理體驗進行探索,而區別 於普遍的個性研究卻幾乎沒有包含在內。在之前的幾 個世紀,心理觀測者潛心關注人類性格、智力及天賦 的多樣性。但在實驗研究的新階段,早期的這種關注 行為被視作喜愛獵奇、違背科學的幻想。以探求普遍 規律為宗旨的***,意在消除當下的這種獵奇心理 。對於這一點,實驗心理學做到了,它闡釋了理念、 注意力、記憶力、意志力、感覺和情緒的基本規律。
      時間逐漸證明,這種片面性的研究方式無論一開始顯 得何等必要,卻無法實現任何實際的應用。在現實生 活中,我們從不需要應對人類的共性,即使要影響的 是大眾人群;我們需要研究那些心理生活會受特定因 素影響的性格,這些因素可能是國籍、民族、職業、 性別、年齡、特殊興趣或其他特征。理論心理學家將 普通人的心理列為典型,而受特定因素影響的心理則 與此典型相異。我們甚至時常需要參考一些*小的群 體或者個體,因為他們的心理面貌 (mentalphysiognomy)值得仔細研究。隻要實驗心 理學在本質上仍然是研究適用於全人類心理規律的一 門科學,那麼對其加以調整以適應日常生活的實際需 要很可能將無從談起。僅憑普遍規律,我們永遠不可 能掌握社會的具體情況。因為那樣的話,我們會忽略 一個事實,即個體間的差異:有人有天分,有人無天 分;有人聰明,有人愚蠢;有人敏銳,有人遲鈍;有 人快,有人慢;有人精力充沛,有人萎靡不振。
      然而近些年來這一研究領域發生了巨大轉變。探 究個體差異的實驗已經在心理學實驗室展開,一開始 隻是一些勉強而為的嘗試性研究,但是在過去十年間 ,該運動發展迅速。從心理學實驗室的角度來講,我 們已經構建了一門研究個體差異的心理學學科,形成 了通過實驗科學手段進行個體間差異對比的各種方案 ,這畢竟是心理學走向實際應用領域過程中*重要的 一步。對於個體差異的研究本身並不是應用心理學, 但卻是後者形成的先決條件,倘若沒有該研究,應用 心理學就無從談起。
      P2-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