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讓生活更快樂的哈佛實用心理學
    該商品所屬分類:心理學 -> 心理學通俗讀物
    【市場價】
    230-334
    【優惠價】
    144-209
    【介質】 book
    【ISBN】978751132416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華僑
    • ISBN:9787511324160
    • 作者:金聖榮
    • 頁數:230
    • 出版日期:2012-06-01
    • 印刷日期:2012-06-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00千字
    • 《讓生活*快樂的哈佛實用心理學》——《FBI讀心術》作者金聖榮*新力作,教你認識真實的自我和他人!
      為什麼我還是不快樂?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為什麼他要這樣對我?那個客戶為何臨時變卦?為什麼我還是改不掉拖延癥?老板的想法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她就是有這些毛病?我該如何說服這個團隊?為什麼我會做那個夢?
      哈佛教授100年來秘藏於心的智慧心理學,讓你重塑強大的內心,進入正向的快樂人生!
    • 金聖榮編著的《讓生活更快樂的哈佛實用心理學》從哈佛大學的心理 課程出發,通過精彩的心理測試、有趣的故事以及科學好玩的實驗等,讓 你輕松地體驗從其他大學或心理學機構學不到的趣昧心理學課程,使你對 心理學的理解和認識得以升華。相信讀者朋友們讀完《讓生活更快樂的哈 佛實用心理學》,不僅會被書中好玩的趣味心理學故事深深吸引,還能從 有趣的心理測試中得到啟發。
    • 第一章 人被砍下頭顱後還會有思維嗎?
      ——哈佛人的怪誕心理學
      1.瀕死體驗是一道千金難買的大餐嗎?/003
      2.為什麼說“60歲的身體,20歲的心”是不好的?/006
      3.小小骨牌為何能釋放如此驚人的能量?/012
      4.是誰讓一塊普通的石頭變得如此瘋狂?/014
      5.哈佛大學是如何批量“生產”億萬富翁的?/017
      6.被關注的神奇力量:自動自發產生高效率/021
      7.不要忽視一顆薄荷糖帶來的神奇功效/023
      8.通過一輛車能夠測試出你面對痛苦時的選擇/025
      9.通過“微型人”看你成為有錢人後的心態/028
      第二章 為什麼女人天生就有不安全感
      ——哈佛人的行為心理學
      1.“適應環境”現像:人心理上的適應/035
      2.為什麼女人喜歡在大街上挽男人的胳膊呢?/037
      3.乘坐電梯時,人們為什麼習慣仰頭看顯示的樓層數?/038
      4.為何人們無法招架住“登門檻效應”與“留面子效應”?/041
      5.怎樣纔能讓自己說的比唱的還好聽?/044
      6.改變了自己的行為方式就改變了對方的心理落差?/049
      7.**印像真的能左右一個人的命運嗎?/050
      8.哈佛教授神乎其神的人際關繫心理測試/054
      9.夢中的場景也可以作為人際關繫的參照物嗎?/057
      第三章 你是一個花心的人嗎?
      ——哈佛人的情感心理學
      1.為什麼人們總是和喜歡的人在一起?/063
      2.“戀”和“愛”是一對孿生姐妹/065
      3.荷爾蒙起飛,為何隻需3秒鐘?/069
      4.“Kiss心理學”——親我的時候閉上你的眼/072
      5.為什麼說俄狄浦斯不是一個好男人?/075
      6.你的內心有花心“惡魔”嗎?/079
      7.誰纔是你的真命天子,體驗彩色鉛筆的神奇魔力/085
      8.人在海邊為什麼容易產生戀情?/088
      9.對婚姻的恐懼心理不是女人的“專利”/090
      第四章 為什麼人人都有嫉妒心理
      ——哈佛人的精神分析心理學
      1.乘車中的位置選擇是如何出賣了你的內心?/095
      2.移情效應到底有什麼神奇的魔力?/097
      3.正確發洩情緒,其實是一種正性體驗/101
      4.精神分裂者的**利好:我從來不像你一樣孤單/105
      5.冷漠者的直白:其實我不像你看到的那麼無情/107
      6.嫉妒者問:別人的幸福能不能帶給我快樂?/111
      7.想知道誰是你*佳的傾訴對像嗎?/114
      8.你有叛逆心理嗎?——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118
      第五章 為什麼美國人不仇恨投降的軍人
      ——哈佛人的趣味人本主義心理學
      1.為什麼自己的一萬句話頂不上**人士的一句話?/123
      2.為什麼出丑效應能贏得別人的支持?/126
      3.“做事有始有終”背後的心理秘密/129
      4.像種果樹一樣堅持將夢想繼續下去/132
      5.虛榮占據了一個人的整個內心?/136
      6.你知道自戀和人的能力密切相關嗎?/140
      第六章 “聖誕老人”也會犯罪嗎?
      ——哈佛大學的趣味發展心理學
      1.為什麼有些報酬反而會讓人們的積極性降低?/147
      2.“聖誕老人”為什麼會在平安夜去搶劫銀行?/149
      3.為什麼小學生能獨自一人阻止小偷將要實施的盜竊?/152
      4.心理學家為何不能預測犯罪而能通過糖果預測孩子的未來?/155
      5.童年時的盧卡斯為什麼會殘暴地對待小動物?/157
      6.皮格馬利翁效應為何能促使你美夢成真?/161
      7.為何外出旅遊能將人們帶回*真實的一面?/165
      1.難道科學家的智商還沒有清潔工的高嗎?/173
      第七章 猴子長出了美國人的嘴巴,它就是美國人嗎?
      ——哈佛大學的趣味認知心理學
      2.人真的能和動植物進行溝通嗎?/175
      3.是什麼讓記憶發出錯誤的指令?/178
      4.為什麼夢中的景像變成了現實?/181
      5.美國心理專家的生死啟蒙課——上輩子我是誰的誰?/184
      6.催眠的時候,真的什麼話都敢說?/187
      第八章 占卜師真的能預知未來嗎?
      ——哈佛人的演化心理學
      1.通過恐怖片解讀大腦接受刺激時的心理狀態/193
      2.為什麼人的命運存在巨大的差異?/195
      3.“破窗效應”究竟會帶來什麼樣的連鎖反應?/197
      4.狄德羅效應竟然可以讓哈佛大學教授妥協?/201
      5.學會巴納姆效應就能當占卜師嗎?/202
      6.為什麼總有人喜歡扎堆兒買比薩?/206
      第九章 一隻獅子有肉喫,三隻獅子為什麼連骨頭都沒得啃
      ——哈佛人的博弈心理學
      1.是什麼原因讓兩個人主動交換錢包了呢?/211
      2.習慣:改變命運的一把雙刃劍/213
      3.囚徒困境:追求自身利益*大化的“始作俑者”/215
      4.原來不講信譽也可以讓你防不勝防/217
      5.海盜分金真的能夠做到對所有人都公平嗎?/221
      6.兔子比烏龜跑得快,為什麼不受人們歡迎?/224
    • 1.瀕死體驗是一道千金難買的大餐嗎? “我感覺自己的身體很輕,整個人也隨之飛到了天花板上。
      這個時候,我看見我的軀體正躺在床上,我能夠很明確地感受到 他的呼吸和脈搏,並且我們保持著一致的節奏,但是我知道,那 隻是一個軀殼。” 這是一位心理學家對於瀕死的體驗,為了能夠得出人在死亡之前的感 受,他不惜以身犯險,而他就是美國**心理學家雷蒙德·穆迪。早在穆 迪試圖讓自己通過極限接近死亡來透析瀕死感覺之前,美國心理學界就有 過這樣一個觀點:“人是有靈魂的,人在死亡的那一瞬間,靈魂會脫殼而 去,整個人的體重減少21克。” 這種觀點在業內雖已得到一定的支持,但是卻一直沒有被真正證實。
      因為瀕死實驗對於很多測試者來說都是**危險的,而那些真正面臨死亡 的人卻又*傾向於將自己的*後時光交給家人,和自己*親密的人待在一 起。換句話說,瀕死實驗還處於一種比較淺顯的狀態之下,早先的“21 克”實驗,由於條件限制,失敗次數遠遠超過了成功次數。所以說,現階 段我們引用的“瀕死實驗”都是不**的。
      “能夠被記述下來的資料雖然確實是實驗者的切身體會,但是工作 人員不會讓他真的面對死亡,我們要保護每一位實驗者的人身安全。* 重要的是,這些參與者知道他們不會死亡,所以從心理上來說,他們也 不能算是一個即將赴死的人。對於這種現像,我姑且將其稱為‘次級瀕 死感受’。” 穆迪的話可以說是一針見血,現階段我們能夠收集到的資料也隻有這 麼多,根據每一位實驗者的自述,他們都經歷了死亡的考驗,並且這種體 驗都是“奇妙無比”的。由於瀕死體驗研究在心理學界掀起了熱潮,關於 瀕死現像的研究記錄也增多起來,現在我們有例可查的相關記錄已經達到 了800萬起。雖然嚴格說來,這800萬起的記錄大多不能算作真正的瀕死感 受,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從中找到一些有價值的信息。
      通過對於現有資料的收集整理,**心理社會學家肯尼斯·萊恩斯總 結出了瀕死體驗的“五階段”。對此,穆迪表示十分贊同,並且在他近距 離同死神接觸的時候,也正是按照萊恩斯的理論,努力將這“五階段” 完整地復刻出來的。在所有的記錄中,有60%左右的人都聲稱自己經歷過 了萊思斯瀕死感受的**階段。由於**階段的特點是“安詳”和“放 松”,所以在這一階段的人都說自己似乎正在隨風飄蕩,身輕如燕。到 *後,雖然他們飄到了一片黑暗之中,但是很奇怪,沒有人會為此感到恐 懼,而且他們的心情還是新奇、平靜的。
      瀕死體驗的第二階段,大約隻有35%的人聲稱自己經歷過。這一階段 的核心是人們感覺自己的意識已經溢出了體外。按照他們的表述,在這一 階段,他們覺得自己的意識從身體裡掙脫出來,飄到了天花板上,並且以 一種俯視的姿態端詳下面發生的一切。這些人甚至說,他們看見了忙忙碌 碌的醫生,還有哭泣的親人,如此等等。
      到了瀕死體驗的第三個階段,人們會感覺到自己似乎處在一個巨大 的黑色旋渦中,強大的吸引力不斷地牽引著他們向黑洞衝去,並且不斷 地拉扯、擠壓他們。在這個階段中,人們的體驗同樣是平靜的,他們不 會因為覺得自己正在向著一個未知的世界前進而感到焦慮,有的隻是安 詳與平靜。
      瀕死體驗的第四個階段的特點是將死者看到了自己與親朋好友相聚。
      按照實驗者的口述,在黑洞的盡頭,他們看到了刺眼的強光,而自己的家 人、朋友,就站在遠處的亮光處向自己招手示意。強光下的親朋好友看上 去既虛幻又真實,他們的身型似乎被拉大了。這個時候,體驗者的一生將 會在他們的意識中飛速地走一遍,就像電影中的快鏡頭一樣。
      瀕死體驗的*後一個階段是一種天人合一的感受,大約隻有不足10% 的人聲稱經歷了這一幕。將死者擺脫了黑洞,和強光融合在一起,並且覺 得人生如此美妙,而他們自己也掌握了宇宙的所有奧秘。
      然而,從很多角度來說,“瀕死體驗”都是缺乏科學依據的。所謂 “北人不夢像,南人不夢駝”,所有的瀕死記錄都顯示出了極強的主觀性 特征。因此,持反對觀點的人認為,所謂的“瀕死體驗”,*多的是一種 個人的幻覺。通過日常的宗教宣傳,以及電視熒幕上的表現,人們早已潛 移默化地形成了死亡之後“靈魂出竅”的潛意識,而實際上,瀕死者看到 的景像,*多的是一種自己先前在大腦中模擬過的幻像罷了。現代醫學同 樣證明,人在注射了氯胺酮,或者是其他麻醉藥劑之後也會產生類似的感 受。另外,研究人員還表示,人在臨死之前,大腦中會分泌出大量的化學 物質,它們是造成上述結果的真正原因。
      但是不管怎麼說,大多數人都在“瀕死體驗”中感受到了幸福和愉 悅。穆迪表示,經歷過生死考驗的人,往往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改掉自己從 前的缺點。一名以毆打、虐待妻兒為樂的中年男子在“起死回生”之後, 整個人的面貌煥然一新——他開始珍惜自己和家人相處的時光了,並且自 此之後再也沒有毒打過他們。
      事實確實如此,很多人在經歷“瀕死體驗”後,整個人的人生境界都 向上撥高了一層。不少測試者還表示,自己的智商、情商都浴火重生了似 的,這實在是一個**奇特的現像。對於這種現像,穆迪指出:“對於任 何人來說,死亡考驗都是*為嚴峻的。當生命在經歷這一過程的時候,你 會感受到親情和友愛的力量,這也是‘死過一次’的人*懂得珍惜的原 因。而那些表示自己變聰明了的人,其智商實際上沒有變化,隻是個人的 世界觀發生了質變。
      P3-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