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巴甫洛夫的狗(改變心理學的50個實驗)/科學的轉折書繫
    該商品所屬分類:心理學 -> 心理學通俗讀物
    【市場價】
    374-542
    【優惠價】
    234-339
    【介質】 book
    【ISBN】978755960625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北京聯合
    • ISBN:9787559606259
    • 作者:(英)亞當·哈特-戴維斯|譯者:張雨珊
    • 頁數:175
    • 出版日期:2017-10-01
    • 印刷日期:2017-10-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50千字
    • 亞當·哈特-戴維斯著的《巴甫洛夫的狗:改變心理學的50個實驗》精選心理學**繞不過去的50個實驗,清晰地解析每一個實驗的背景、過程、結論和含義。如:巴甫洛夫垂涎的狗、小艾伯特實驗、米爾格拉姆服從研究、津巴多的斯坦福監獄實驗,等等。
      回溯心理學的發展歷程,50個實驗按時間順序排列,像50個裡程碑,幫助讀者搭建起基本的心理學史體繫。同時涵蓋面廣泛,生理心理學、行為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等均有涉及。
      這本書讓你知道心理學是如何影響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的。如果你對記憶、抑郁、臉盲、自閉癥、自由意志、分離焦慮、偏見、從眾心理、服從quan威等相關問題感興趣,那麼在這本書中你將看到心理學家對這些議題所做的各種假設和驗證。你將對自己與他人所做的決定和行為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沒有術語,全部用通俗語言和故事將實驗精髓呈現出來,**適合學生、對心理學感興趣的大眾閱讀。
      趣味性強。新穎的版式和帶有後現代主義、誇張、不拘一格的配圖,結合活潑的文字,讓心理學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
    • 。。。
    • 。。。
    • 引言
      1.開端:1848—1919
      1881 蚯蚓有智力嗎?——達爾文
      1896 人能在上下顛倒的世界裡生活嗎?——斯特拉頓
      1898 你家的貓有多聰明?——桑代克
      1901 巴甫洛夫按鈴了嗎?——巴甫洛夫
      1910 你能想像出派基番茄嗎?——瑪麗·切夫斯·維斯特·派基
      2.行為主義的挑戰:1920—1940
      1920 小艾伯特怎麼了?——華生與雷納
      1927 你擔心未完成的工作嗎?——布爾瑪·蔡格尼克
      1932 你擅長講故事嗎?——巴特萊特
      1938 動物是怎樣學習的?——斯金納
      1939 心理學能提高生產效率嗎?——羅斯利斯伯格與迪克森
      1939 如何民主管理?——勒溫等人
      3.研究領域的擴展:1941—1961
      1948 老鼠可以繪制認知地圖嗎?——托爾曼
      1952 孩子,你在想什麼?——皮亞傑
      1953 那是什麼聲音?——海勒與柏格曼
      1956 末日已近?——費斯廷格等人
      1956 你會向同輩壓力屈服嗎?——阿希
      1959 嬰兒如何發展出依戀?——哈洛與齊默爾曼
      1960 視覺短時記憶有多短?——斯珀林
      1961 攻擊行為是習得的嗎?——班杜拉等人
      1961 要加入我們“幫派”嗎?——謝裡夫等人
      4.思維、大腦與他人:1962—1970
      1963 你何時會停手?——米爾格拉姆
      1963 盲人可以重見光明嗎?——格裡高利和華萊士
      1965 眼睛真的是心靈的窗戶嗎?——赫斯
      1966 醫生,你確定嗎?——霍夫林等人
      1966 你是空間侵略者嗎?——費利佩和索默
      1967 如果大腦被切掉一半會怎樣?——加扎尼加與斯佩裡
      1968 旁觀者為什麼旁觀?——達利與拉塔內
      1968 心想就會事成嗎?——羅森塔爾與雅各布森
      1970 嬰兒在“陌生情境”下會怎麼做?——愛因斯沃斯與貝爾
      5.認知革命:1971—1980
      1971 好人會變壞嗎?——津巴多
      1971 你能選出*符合邏輯的答案嗎?——沃森與夏皮羅
      1973 專業醫生能分辨出“真假精神病”嗎?——羅森漢恩
      1973 獎勵真的有效嗎?——列波爾等人
      1974 你的記憶有多準確?——洛夫特斯
      1974 怎麼做出艱難的決定?——特沃斯基與卡內曼
      1974 你會因為恐懼而愛上一個人嗎?——達頓與阿倫
      1975 狗會抑郁嗎?——米勒與塞利格曼
      1976 你能用眼睛聽嗎?——麥格克與麥克唐納
      1978 失去一半世界是怎樣的感覺?——愛德華多·比夏克
      6.意識之內:1981—
      1983 自由意志真的自由嗎?——李**等人
      1984 “熟”真的能生“巧”嗎?——貝裡與布羅德本特
      1985 自閉兒童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巴倫-科恩等人
      1988 祈禱可以治愈病痛嗎?——伯德
    • 其中181片葉子(79.7%)是被從**拖入洞穴的, 20片從底部拖入,而剩下的26片被從中間拖入。
      達爾文和兒子弗朗西斯試著把一些葉子的**切 掉。隨後,他們發現蚯蚓會銜住葉柄根部(而不再是 葉子的**),再把樹葉拖進洞。他們還用其他葉子 和松針進行了各種實驗,並得出一個結論——蚯蚓似 乎總是會做出*“省力”的選擇。
      為了在控制實驗中進一步證實他的理論,達爾文 將硬紙裁成細長的三角形,使得它們的形狀與葉子相 似。然後,達爾文用鑷子將這些三角形拉進一根細管 中。如果鑷子夾住的是三角形的頂角,即*小的角, 那麼紙片被輕松拖進管中,並在細管內卷成規則的錐 形;如果鑷子夾的是頂角以下的位置,那麼紙片很難 被拖進去,而且容易在細管內造成不規則的卷曲。
      接下來,他們在幾十個這樣的紙三角上塗了一層 油(防止它們在露水中分解),並撒在草坪上。幾個 晚上後,達爾文觀察到有62%的紙三角被蚯蚓從頂點 拖進洞裡;對於較窄的紙三角,比例甚至*高。
      達爾文與孩子們重復了數百次實驗,得出了一個 確切結論: “通過上述實驗中蚯蚓堵塞洞口的方式,我們可 以推斷出它們具備一定的智力水平。” P10-12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