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自控力:和壓力做朋友(精裝)
    該商品所屬分類:心理學 -> 心理學
    【市場價】
    248-358
    【優惠價】
    155-224
    【作者】 【美】凱利·麥格岣穸 
    【所屬類別】 圖書  心理學  心理百科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8431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0284319
    作者:【美】凱利·麥格岣穸?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17年01月 

        
        
    "

    編輯推薦
    ★ 輕松面對生活和工作,從每周一章開始!你會發現,壓力是可以依靠的資源,而非要消滅的敵人!
    ★ 重新看待學習、工作、家庭、健康、財務和社交等方面的壓力,輕松應對焦慮、抑郁、財務損失、心理創傷等挑戰。
    ★  2,000,000冊超級暢銷書《自控力:斯坦福大學廣受歡迎心理學課程》姊妹篇。自2012年8月上市,持續發行量超過2,000,000冊,憑讀者口碑。霸踞當當、亞馬遜榜單44個月至今
    ★ 凱利·麥格尼格爾教授為專業人士和普通大眾開設的心理學課程,包括“自控力科學”(The Science of Willpower,以此為基礎成《自控力》一書)和“在壓力下好好生活”(Living Well with Stress),都是斯坦福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歷*受歡迎的課程。本書以“在壓力下好好生活”課程為基礎,目的是轉化人們的思考方式,與壓力共舞。
    ★ 隨書附贈凱利·麥格尼格爾教授在世界著名的TED全球大會演講“如何與壓力做朋友”視頻,掃一掃二維碼觀看,重新啟動有意義的人生。 
    內容簡介
          作者在《自控力:和壓力做朋友》中提供這樣一個概念:壓力就是你在乎的東西發生危險時引起的反應。這個定義足夠大,可以涵蓋交通阻塞引起的沮喪和失去事物的痛楚。它包括感到壓力時的想法、情緒、生理反應,以及你選擇怎樣應對壓力情境。這個定義也強調了有關壓力的一個重要真相:壓力和意義無法分割。對不在乎的事情,你不會感到壓力;不經受壓力,你也無法開創有意義的生活。
    “在這本書中,你將學習到的策略來自成百上千項的調查、與我交談過的數十位科學工作者的智慧,你會了解他們*吸引人的研究。”
    但*重要的,這是一本幫你與壓力共存的實用指南。
    擁抱壓力會使你面對挑戰時更主動,運用壓力的能量,而不是被其耗得油盡燈枯。它幫你將壓力重重的窘境轉變為社會交往的機會,而不是離群索居。*終,它提供新的方式,引領你在痛苦中找到意義。
    作者簡介
    凱利·麥格尼格爾教授(KellyMcGonigal,Ph.D.)
    斯坦福大學備受贊譽的心理學家,也是醫學健康促進項目的健康教育家。她為專業人士和普通大眾開設的心理學課程,包括“自控力科學”(TheScienceofWillpower)和“在壓力下好好生活”(LivingWellwithStress),都是斯坦福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歷史上廣受歡迎的課程。

    作為一名健康心理學家,凱利·麥格尼格爾博士的工作就是幫助人們管理壓力,並在生活中做出積極的改變。多年來,通過觀察學生們是如何控制選擇的,她意識到,人們關於自控的很多看法實際上妨礙了我們取得成功。例如,把自控力當作一種美德,可能會讓初衷良好的目標脫離正軌。
    目錄
    引言/001
    關於本書/007
    這本書會幫我處理壓力嗎/011

    章改變我們的思維模式:
    什麼是壓力?壓力真的都是負擔嗎?/017
    我們對壓力有什麼心理預期/019
    從安慰劑效應到思維模式/025
    你的壓力思維模式是什麼:壓力有害?壓力是動力?/029
    思維模式初干預:改變對壓力的想法/033
    歸屬感干預:忘掉它,內化信息/036
    成長型思維:人在諸多方面都可以改變/039
    如何嘗試自行改變壓力思維模式/042
    了解你的壓力思維如何在生活中運行/046引言/001
    關於本書/007
    這本書會幫我處理壓力嗎/011

    章改變我們的思維模式:
    什麼是壓力?壓力真的都是負擔嗎?/017
    我們對壓力有什麼心理預期/019
    從安慰劑效應到思維模式/025
    你的壓力思維模式是什麼:壓力有害?壓力是動力?/029
    思維模式初干預:改變對壓力的想法/033
    歸屬感干預:忘掉它,內化信息/036
    成長型思維:人在諸多方面都可以改變/039
    如何嘗試自行改變壓力思維模式/042
    了解你的壓力思維如何在生活中運行/046
    後的想法/048

    第二章迎難而上:身處困境時,
    壓力是可以依靠的資源,而非要消滅的敵人/051
    壓力一直都在,重要的是確保它對你和他人有用/054
    該抑制某些壓力反應/060
    超越或戰或逃/062
    壓力給你應對挑戰的力量/064
    壓力鼓勵你社交/067
    壓力幫你學習和成長/069
    選擇你的壓力反應/073
    36000英尺高空的壓力/075
    後的想法/077

    第三章壓力和意義成正比:
    有意義,意味著有壓力/079
    你的生活有意義嗎/081
    在日常的壓力中尋找意義/084
    記著你的價值觀能轉化壓力/090
    你和在乎的人如何談論壓力至關重要/092
    逃避壓力的代價/099
    後的想法/102

    第二部分轉化壓力
    擅長壓力意味著什麼/106

    第四章全身心投入:
    擁抱焦慮能幫助你更好地應對挑戰/111
    轉化壓力:變緊張為興奮/113
    實現夢想:把科學應用到現實/119
    如何把恐懼變成挑戰/123
    挑戰反應是有益的反應方式/126
    從“真希望不用做這個”到“我能做”/134
    擁抱焦慮有局限嗎/135
    從福利到工作/139
    後的想法/143

    第五章內在聯結:
    壓力能經常使人更具關懷性,提升抗挫力/145
    照顧與友善如何轉化壓力/148
    更宏大的目標如何轉化壓力/153
    為職場設計更宏大目標/159
    關懷如何創造韌性/162
    “植根社區,隨時服務”/168
    從掠奪者到保護者/170
    當你在痛苦中感到孤獨/173
    孤立思維或是基本人性思維/174
    讓不見可見/176
    手術前無眠的夜/178
    創造你想要的支持性社群/179
    SoleTrain:實現不可能/183
    後的想法/187

    第六章幸福成長:痛苦使你堅強,
    即使痛苦正當下,未來尚模糊/189
    殺不死你的,都會令你強大/191
    你是說我應該對痛苦說感謝/193
    培養成長思維/197
    創傷後成長/203
    選擇看待困難的好處/208
    如何傳播成長和韌性/215
    用畫面與聲音傳遞希望/217
    故事能激發創造韌性文化/220
    後的想法/222

    第七章後的反思/225
    致謝/231

    注釋/235
    前言
    改變對壓力的看法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對壓力的看法,你更認同下列哪個描述?

    A.壓力有害,應該規避、減輕、管理。
    B.壓力有益,應該接納、利用、擁抱。

    放在5年前,我會毫不猶豫地選A。作為一名健康心理學家,在所有心理學和藥物學培訓中,我得到一條清晰明確的信息:壓力有害。改變對壓力的看法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對壓力的看法,你更認同下列哪個描述?

    A.壓力有害,應該規避、減輕、管理。
    B.壓力有益,應該接納、利用、擁抱。

    放在5年前,我會毫不猶豫地選A。作為一名健康心理學家,在所有心理學和藥物學培訓中,我得到一條清晰明確的信息:壓力有害。
    多年以來,無論是教學、講座、做研究、寫書或寫文章,我都接受並傳播同樣的信息。我告訴人們壓力會導致疾病,提高從患普通感冒到得心髒病、抑郁癥、上癮癥的風險。同時壓力會殺死腦細胞,破壞你的DNA,加速衰老。在媒體上,從《華盛頓郵報》到婚慶雜志《瑪莎·斯圖爾特婚禮》,我到處提那些你可能聽過上千遍的減壓建議——深呼吸,保證睡眠,管理時間。總之,盡你所能,減少生活方面的壓力。
    我視壓力為敵人,而我並不孤單,隻是眾多與壓力做鬥爭的心理學家、醫生、科學家中的一員。和他們一樣,我堅信壓力會傳染,必須被終止。
    但我已經改變了自己的想法,現在,也想改變你們的。
    讓我們從那個令人震驚的科學發現開始說起,正是它使我重新思考壓力。1998年,3萬名美國成年人被邀請回答,過去一年他們承受的壓力狀況。同時他們被問:你認為壓力有礙健康嗎?
    8年後,研究人員徹查了公開的記錄,以找出3萬參與者中哪些人去世了。讓我先傳遞壞消息——高壓提高了43%的死亡風險。但是,引起我注意的是,提高的死亡風險,隻適用於那些相信壓力對健康有害的人。那些報告承受了高壓力,但不認為壓力有害的受訪者,並不容易死亡。實際上,他們是調查中死亡風險的,甚至低於那些報告自己隻承受著很少壓力的人。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殺人的並不是壓力,而是壓力加上認為壓力有害的信念作的孽。研究者估計在他們做完調查後的這8年內,有182000名美國人可能已經過早死亡,因為他們認為壓力有損健康。
    這個數字阻止了我的慣性思維,我們討論的是每年超過2萬的死亡人數啊!根據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的數據,“相信壓力有害”可能成為全美第十五大導致死亡的原因,比皮膚癌、艾滋病和自殺奪取的生命還要多。
    你可以想像得到,這個發現令我焦慮不安。我花了全部的時間和精力說服人們相信壓力對健康有害,我視這個觀點為天經地義理所當然。我的工作是幫助人,可如果背道而馳了會怎麼樣呢?即使我傳授的減壓技巧真的有效,像鍛煉身體、冥想、社交,那同時傳遞的壓力有害信念,會不會削弱了這些技巧的效果?會不會以壓力管理之名,帶來了更多傷害,而不是幫助?
    我承認,曾經試圖假裝沒有看過這項研究。畢竟這隻是一個研究,一個相關性研究而已!研究人員用寬泛的多種因素試圖解釋發現的結果,包括性別、種族、年齡、教育狀況、收入、工作階層、婚姻狀況、抽煙與否、運動、長期健康狀況和健康保障。這些都無法解釋為什麼壓力信念結合壓力水平能夠預測死亡率。然而,實驗中,研究人員沒有操控人們對壓力的信念,所以他們不確定就是信念在殺人。有沒有可能認為壓力有害的人,生活中承受著不同的壓力——確實有害的壓力?又或者他們的個性使然,面對壓力更容易受影響?
    然而,這項研究在我腦海裡一直揮之不去。自我懷疑的同時,我也嗅到了機遇。我總是告誡斯坦福大學心理繫的學生,那些令人振奮的科學發現,正是挑戰自我認知和對世界認知的機會。如今事情降臨在自己頭上,我準備好挑戰自我信念了嗎?
    偶然遇到的這個發現——隻有當你認為壓力有害的時候,壓力纔有害——給了我重新思考教學內容的機會。更進一步的是,它發出邀請,讓我重新思考人與壓力的關繫。我會抓住這個機會嗎?還是將這項研究束之高閣,繼續視壓力為敵,鬥爭下去?

    作為一名健康心理學家,培訓課堂上的兩件事情使得我對下列想法保持了開放態度:
    ,如何看待壓力至關重要;
    第二,告訴人們“壓力會殺死你”可能帶來意外的後果。
    首先,我已經意識到,某些信念會影響壽命。例如,對於變老持積極態度的人,比那些對變老持消極想像的人活得長。耶魯大學研究人員曾經做過一項經典研究,對一群中年人跟蹤了20年。那些中年時對變老持積極態度的人,比那些持消極觀點的研究對像,平均多活了7.6年。把這個數字更具體化解釋一下,那就是:許多我們認為會明顯對健康起重要作用的因素,諸如規律鍛煉、不吸煙、保持健康的血壓和心血管水平,平均來說,會延長人差不多4年的壽命。
    另一個會影響壽命的信念方面的例子和信任有關,那些認為他人可信的人活得更久。在杜克大學做的一項為期15年的研究中,一群超過55歲的受訪者中,60%認為他人可信的人,在項目結束時還活著。與此呈鮮明對比,60%對人性持懷疑態度的受訪者已經去世了。
    諸如此類的發現使我堅信,當涉及健康和壽命時,有些信念至關重要。而我不知道的是,如何看待壓力,是不是其中一項。
    第二個促使我願意承認可能在壓力方面犯了錯的原因是,我所知道的健康運動的歷史。如果告訴人們壓力會殺死他們是個壞的策略,那也不會是公共健康領域裡次策略和結果背道而馳。有些常用的鼓勵健康行為的方法,後來都被證明與專業人員的期望恰恰相反。
    舉例來說,與醫生交流時,我有時會請他們預測煙盒上印制警示圖片的效果。通常來說,醫生認為圖片會降低吸煙者對香煙的渴望,並促使其戒煙。但研究表明,警示的結果往往適得其反。特別駭人的圖片(比如肺癌患者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實際上會增加吸煙者對香煙的渴望。原因?圖片引發了恐懼,還有比抽煙更好的平復情緒的方法嗎?醫生推斷恐懼會激發行為改變,但恰恰相反,它隻激發了逃避糟糕情緒的渴望。
    另一項與結果背道而馳的策略,是讓人們對非健康行為感到羞恥。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桑坦·芭芭拉做的一項研究中,她讓超重的女性閱讀紐約《時代周刊》上有關雇主歧視超重員工的文章。結果,她們不但沒有發誓減肥,相比閱讀其他職場主題的超重女性,這些讀者喫下了超過2倍卡路裡含量的垃圾食品。
    害怕、恥辱、自責、羞愧,所有這些都被健康專業人士視為提升人們幸福感的驅動因素。然而,當被放進科學實驗時,這些信息會推動人們采取健康專家本希望改變的行為。我看到悲慘場面不斷上演:好心的醫生和心理學家傳遞他們認為有益的信息,接受者被狂轟濫炸,情緒低落,終被逼采取相應的醫生和心理學家不願意看到的自毀行為。
    發現了壓力信念和死亡率有關的研究項目之後,我開始注意人們聽到壓力有礙健康時的反應。和那些試圖令人恐懼或羞愧的醫療警示一樣,我的信息也會讓聽眾承受不了。當我告訴筋疲力盡的大學生,期末考試前壓力太大會影響成績,這些孩子離開演講大廳時,更加沮喪。我和醫護人員分享有關壓力的嚇人數據,他們有時會眼含淚水。
    我意識到雖然談論壓力是必要的,但我談論的方式可能並無助於問題的解決。我教授的壓力管理,完全基於壓力有害這個假設,並認為人們應該知道這個。一旦人們了解壓力的害處,就會願意減壓,這會讓他們更健康、更幸福。但現在,我不確定了。
    對待壓力的態度會影響壓力產生的結果?好奇心促使我開始搜尋更多的證據。我想知道:你如何看待壓力真的那麼重要嗎?如果相信壓力有害這個觀點對你是有害的,那該怎麼做呢?有沒有什麼好處,值得我們對壓力持歡迎態度?
    當埋頭鑽研過去30年的科學研究和調查時,我對數據持開放態度。我找到了能夠支持我們擔憂的負面結果的證據,同時也發現了以前很少意識到的益處。我調查了壓力研究的歷史,了解了為何心理學和醫學研究相信壓力有害。我也與從事壓力研究的新一代科學工作者交流,他們的工作是通過闡述好處,重新定義對壓力的理解。研究與調查中學到的內容,以及這些交流,真正改變了我對壓力的看法。科學研究表明,壓力會使你更聰明、更堅強、更成功。它幫助你學習和成長,甚至會激發你的勇氣和慈悲心。
    研究同樣表明,改變對壓力的看法,會使你更健康和幸福。你如何看待壓力會影響一切,從心血管健康到發現生命意義的能力。壓力管理的方式,不是減輕或避免,而是重新思考壓力,甚至是擁抱它。
    所以,作為一名健康心理學家,我的目標改變了。不再想幫你消除壓力,我想讓你善用壓力。這是“壓力新科學”課的承諾,也是這本書的目的。
    媒體評論
    本書傳達了一個重要理念:與其逃避不適,不如追求意義。經由本書智慧的指引,你將找到追求重要目標的勇氣,並相信自己可以應對隨之而來的壓力。
    ——尼洛弗爾·麥錢特
    盧比孔咨詢公司創始人兼CEO,硅谷戰略專家,《協作戰略》一書作者

    凱利·麥格尼格爾揭示了特殊群體和組織在逆境中成長的秘密,比如海豹突擊隊。身處絕境,隻有以積極思維應對挑戰,纔能創造真正的卓越。
    ——斯科特·布勞爾
    卓越績效集團聯合創始人,前海豹突擊隊成員,美國海軍軍官
          本書傳達了一個重要理念:與其逃避不適,不如追求意義。經由本書智慧的指引,你將找到追求重要目標的勇氣,並相信自己可以應對隨之而來的壓力。
    ——尼洛弗爾·麥錢特
    盧比孔咨詢公司創始人兼CEO,硅谷戰略專家,《協作戰略》一書作者

    凱利·麥格尼格爾揭示了特殊群體和組織在逆境中成長的秘密,比如海豹突擊隊。身處絕境,隻有以積極思維應對挑戰,纔能創造真正的卓越。
    ——斯科特·布勞爾
    卓越績效集團聯合創始人,前海豹突擊隊成員,美國海軍軍官

    凱利·麥格尼格爾的《自控力:和壓力做朋友》,不僅表明我們對於壓力的看法已經過時,同時指出如果能正確對待,壓力還對人生有助益。本書使讀者得以接觸心理學和神經科學*前沿的研究,善加利用,將提升你的健康與幸福。
    ——馬修·利伯曼
    哲學博士,加利福尼亞大學社會心理學院院長

    如果能把壓力看作生活的秘密武器,個人會提升自信,團隊會打造迅速成長的組織。
    ——羅伯特·多爾蒂
    知識投資公司總裁

    凱利·麥格尼格爾揭開了數十年來關於壓力的假面具,本書由科學研究做支持,工具實用,讀來引人入勝,從*頁開始就充滿智慧。這本書將改變無數人的生活。
    ——詹姆斯·勒爾
    教育博士,人力績效研究院聯合創始人,《新強度訓練》一書作者
    在線試讀
    ★改變對壓力的看法
    研究表明,改變對壓力的看法,會使你更健康和幸福。你如何看待壓力會影響一切,從心血管健康到發現生命意義的能力。壓力管理的方式,不是減輕或避免,而是重新思考壓力,甚至是擁抱它。
    所以,作為一名健康心理學家,我的目標改變了。不再想幫你消除壓力,我想讓你善用壓力。這是“壓力新科學”課的承諾,也是這本書的目的。

    ★改變你與壓力的關繫
    這本書的基礎是我在斯坦福繼續教育學院講授的一門課——在壓力下好好生活。所有年齡段,各行各業的人都可以報名,該課的目的是轉化人們的思考方式,與壓力共舞。
    書中的建議不是基於那個令人喫驚的研究,盡管確實是它促使我重新思考壓力。你將學習到的策略來自成百上千項的調查、與我交談過的數十位科學工作者的智慧。跳過科學直奔建議沒用,了解了每個策略背後的原因纔能幫其實施。所以本書是“壓力新科學”課程的速成班,你也有機會接觸一些研究人員,他們是冉冉升起的新星。你會了解他們吸引人的研究,以我希望每個讀者都會喜歡的方式。如果你胃口大,想知道科學細節和更豐富的信息,書後的注釋會引領你進一步挖掘。
    但重要的,這是一本幫你與壓力共存的實用指南。擁抱壓力會使你面對挑戰時更主動,運用壓力的能量,而不是被其耗得油盡燈枯。它幫你將壓力重重的窘境轉變為在社會中交往的機會,而不是離群索居。終,它會提供新的方式,引領你在痛苦中找到意義。

    ★這本書會幫我處理壓力嗎      ★改變對壓力的看法
    研究表明,改變對壓力的看法,會使你更健康和幸福。你如何看待壓力會影響一切,從心血管健康到發現生命意義的能力。壓力管理的方式,不是減輕或避免,而是重新思考壓力,甚至是擁抱它。
    所以,作為一名健康心理學家,我的目標改變了。不再想幫你消除壓力,我想讓你善用壓力。這是“壓力新科學”課的承諾,也是這本書的目的。

    ★改變你與壓力的關繫
    這本書的基礎是我在斯坦福繼續教育學院講授的一門課——在壓力下好好生活。所有年齡段,各行各業的人都可以報名,該課的目的是轉化人們的思考方式,與壓力共舞。
    書中的建議不是基於那個令人喫驚的研究,盡管確實是它促使我重新思考壓力。你將學習到的策略來自成百上千項的調查、與我交談過的數十位科學工作者的智慧。跳過科學直奔建議沒用,了解了每個策略背後的原因纔能幫其實施。所以本書是“壓力新科學”課程的速成班,你也有機會接觸一些研究人員,他們是冉冉升起的新星。你會了解他們吸引人的研究,以我希望每個讀者都會喜歡的方式。如果你胃口大,想知道科學細節和更豐富的信息,書後的注釋會引領你進一步挖掘。
    但重要的,這是一本幫你與壓力共存的實用指南。擁抱壓力會使你面對挑戰時更主動,運用壓力的能量,而不是被其耗得油盡燈枯。它幫你將壓力重重的窘境轉變為在社會中交往的機會,而不是離群索居。終,它會提供新的方式,引領你在痛苦中找到意義。

    ★這本書會幫我處理壓力嗎
    截至目前,我一直避免給壓力下定義,部分原因是這個詞包羅萬像,可以指任何我們不想要的體驗,以及世間任何出錯的事情。人們既用“壓力”一詞描述交通阻塞,也用來談家庭成員去世。感覺焦慮、繁忙、沮喪、害怕時,我們都說有壓力。任何一天,郵件、政治、天氣,或者越來越長的待辦事務清單,都讓你感覺受壓迫。現在,你生活的壓力源,可能是工作、為人父母、應對健康危機、償還債務,或者是鬧離婚。有時候,我們用“壓力”一詞描述內在狀態——我們的想法、情緒和身體反應。而有時候,我們用它描述面對的問題。壓力通常用來指平常的煩心事,但也可能是更嚴重的心理挑戰,諸如成為抑郁和焦慮的代名詞。沒有一個簡單的壓力定義能包含所有這些事,可我們的確用這個詞指代所有事情。
    “壓力”一詞可以指代諸多事情的現實,既是福分,也是詛咒。消極方面是,這使得壓力科學的探討難以捉摸。即使通常會狹義化定義的科學家們,在用“壓力”一詞描述腦海裡糾結的體驗的同時,也描述結果。一項研究可能定義它為被照料得太過周到而局促不安,另一項研究把它看成職場的不堪重負。一項研究用壓力描述日常的困擾,而另一項研究用它探討創傷的長期影響。更糟糕的是,當壓力科學經由媒體傳播時,標題經常使用人們熟知的“壓力”一詞,但不說明研究實際測量了什麼細節,這會讓你懷疑那些發現是否適用於自己的生活。
    同時,該詞的包羅萬像也有好處。因為我們用壓力描述如此多的方面,那如何看待壓力就對你自身體驗有深遠影響了。改變對其的看法,對轉化日常煩惱和應對嚴峻挑戰有相似的功效。所以,我不準備嘗試給壓力下一個狹窄的、可操作的定義,寧願保持它意義上的寬泛。是的,如果這樣說,“本書是關於如何在職場壓力下成長的”或“本書會幫你改善焦慮的身體癥狀”,會更加容易。但是,選擇看壓力的積極面帶來的轉化力量,會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一同開始旅程之前,我提供這樣一個概念:壓力就是你在乎的東西發生危險時引起的反應。這個定義足夠大,可以涵蓋交通阻塞引起的沮喪和失去事物的痛楚。它包括感到壓力時的想法、情緒、生理反應,以及你選擇怎樣應對壓力情境。這個定義也強調了有關壓力的一個重要真相:壓力和意義無法分割。對不在乎的事情,你不會感到壓力;不經受壓力,你也無法開創有意義的生活。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