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有無之辯與人生哲學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1081-1568
    【優惠價】
    676-980
    【作者】 高新民 著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哲學與人生 
    【出版社】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225895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大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62258957
    作者:高新民著

    出版社: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年03月 

        
        
    "

    內容簡介


    《華大博雅學術文庫:有無之辯與人生哲學》在全面考察中外的非存在研究,尤其是我國學術界涉及較少的西方自19世紀末以來由邁農等人所共創的、以哲學為主角的多學科、多角度、多層面的非存在研究的基礎上,從本體論、認識論、人生哲學和科學哲學等角度對印度哲學尤其是其中的佛教哲學中的非存在研究或有無之辯進行梳理和分析,並吸收、提煉其中的積極成果.盡可能站在現時代的高度,對有關前沿研究和焦點問題作出新的思考和回應,以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本體論、認識論和人生哲學。

    目錄
    前言
    章 佛教有無之辯的歷史背景
    節 古印度有無之辯的基本進程和一般特點
    第二節 正理一勝論派的句義論與非存在論
    第三節 吠檀多派論境界之無
    第四節 彌曼差派與瑜伽派的非存在論
    第五節 數論派對非存在論的否定
    第六節 耆那教的“或許說”
    節 佛教解釋學的對像與獨特課題
    第二節 意義論
    第三節 語言觀
    第四節 名實關繫論
    第五節 客觀理解的標準與條件
    第六節 佛自說大小乘的關繫

    前言

    章 佛教有無之辯的歷史背景

    節 古印度有無之辯的基本進程和一般特點

    第二節 正理一勝論派的句義論與非存在論

    第三節 吠檀多派論境界之無

    第四節 彌曼差派與瑜伽派的非存在論

    第五節 數論派對非存在論的否定

    第六節 耆那教的“或許說”


    第二章 佛教有無之辯的解釋學問題

    節 佛教解釋學的對像與獨特課題

    第二節 意義論

    第三節 語言觀

    第四節 名實關繫論

    第五節 客觀理解的標準與條件

    第六節 佛自說大小乘的關繫

    第七節 智者大師對佛教解釋學的創造性發揮與重構


    第三章 阿含部:空即清淨解脫

    節 《阿含經》的主題與特點

    第二節 《阿含經》論“說空”之因緣

    第三節 空義辨析:審諦真實不顛倒

    第四節 空義辨析:行真實空不顛倒

    第五節 空義辨析:空果

    第六節 各種空義的會通


    第四章 部派佛教:力顯如來真實義

    節 部派分裂的解釋學原因與概況

    第二節 部派佛教對“有”、“無”的解釋與空無論的基本傾向

    第三節 析空法與有我無我問題

    第四節 空的分類、無為法與涅槃

    第五節 辨有部之有無之辯

    第六節 《成實論》的“破無論”與“立無論”


    第五章 般若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節 般若經的集成、主題與特點

    第二節 空無是無所有之有

    第三節 安住空法而無所住

    第四節 不證無相、不墮有相


    第六章 華嚴部與法華部:開實相門 究一味澤

    節 華嚴部的特點與解空的方法論

    第二節 行空、“立空”是菩薩眾德之本

    第三節 佛之境界:法界如虛空、自性即無性

    第四節 空行:無得之稱、亦莫不仁

    第五節 空之心行:想能作佛,離想無有

    第六節 證空的心理歷程

    第七節 普賢行願:行即無行、願即無願

    第八節 《金剛三昧經》與《法華經》的空無論


    第七章 涅槃部:“生者不生滅者不滅盡者不盡”

    節 “知空”與涅槃經的語言觀

    第二節 空既有又無

    第三節 聖人以“空無心”而成正覺

    第四節 空、涅榘與解脫


    第八章 寶積部:性空法即“宗極”

    節 平等解即佛法之善解

    第二節 佛教是“趨向真實”的宗教

    第三節 “如來以其諸法空故,現成正覺”

    第四節 空行的心靈哲學基礎與心理操作方法

    第五節 平等、佛、菩提、涅檠


    第九章 大集部:“入於無本,悉解本無.曉解空義”

    節 佛教解釋學:“一空句總攝一切佛法”

    第二節 空義:“空性、法性,同一無性”

    第三節 析空法:創新與荟萃

    第四節 聖路:空的信、解、入、證、住

    第五節 空果:佛、涅槃、解脫


    第十章 經集部:空即諸寶之“津澤”

    節 空的重要性:“依空滿願”

    第二節 本體論之無:“一切諸法本無”

    第三節 有無關繫:“有無本為一”

    第四節 大小乘空無論:各隨根性,終歸安樂

    第五節 空即無化:無願無作,無相無依

    第六節 空之落實:不二法門與三昧

    第七節 空即心空:空當於心行中求

    第八節 空即解脫:“諸法無縛,本解脫故”


    第十一章 空無與心靈——佛教的心理哲學及其與空無論的關繫”

    節 人的概念圖式與心在其中的地位

    第二節 身體觀與生死觀

    第三節 解構性心理哲學:妄心

    第四節 建構性心理哲學:自在真心

    第五節 建構性心理哲學:現像學性質

    第六節 “功由心修,心正成佛”:成聖的心理學機制與“增上心學”


    第十二章 大乘空宗的空無辨正

    節 大乘“深義”與大乘體繫之組織

    第二節 佛教“空無”的特殊性與解空的前提條件

    第三節 真俗二諦語境下的有無之辯

    第四節 大乘空義的正本清源與“人空義”的門徑

    第五節 空的性與十八空

    第六節 中觀空無論的難題、反例及其同化


    第十三章 瑜伽行派的“勝空性勝解”

    節 空有問題的重要性與解空的方法論

    第二節 實有”非有

    第三節 相、性、極微、因果與空

    第四節 無為法的有無問題

    第五節 印度佛教有無之辯的同與異


    第十四章 中國佛教的有無之辯

    節 “六家七宗”和僧肇的空無論

    第二節 天臺宗:安心於空方能安他

    第三節 華嚴宗:有無終非有異

    第四節 三論宗:觀察因緣明甚深空義

    第五節 禪宗:若見本性空亦不有

    第六節 《大乘義章 》之“明空”:空是一切諸法之實

    第七節 《宗鏡錄》的有無之辯


    第十五章 比較研究視野下的佛教空無論

    節 中國哲學的有無之辯及其特質

    第二節 西方哲學有無之辯的特點與新趨勢

    第三節 東西方有無之辯的異同與佛教的特點

    結語:空無即解脫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