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中國教育史(第4版)/孫培青 孫培青 著 大學教材大中專 新華書店正
    該商品所屬分類:教材 -> 教材
    【市場價】
    552-800
    【優惠價】
    345-500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758998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品牌:ECNUP/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編號:9787567589988
    書名:中國教育史 中國教育史

    作者:無
    代碼:68
    編者:孫培青

    開本:16開
    是否是套裝:否
    出版社名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中國教育史(第4版)/孫培青

    作  者: 孫培青 著
    size="731x8"
    定  價: 68
    size="731x8"
    出?版?社: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size="731x8"
    出版日期: 2019年08月01日
    size="731x8"
    頁  數: 536
    size="731x8"
    裝  幀: 簡裝
    size="731x8"
    ISBN: 9787567589988
    size="731x8"
    主編推薦

    1. 依據近期新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大綱,教育碩士考研333教育綜合考試大綱配套修訂,知識點全面。2.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重量規劃教材。知識全面繫統、史料翔實、論述深入、觀點明晰、論述深入、觀點明晰、體例緊扣教學要求、知識性與學術性緊密結合。具有鮮明的基礎性、科學性、學術性和創新性。3. 《中國教育史》(第四版)根據有關中國歷史與文化的近期新研究成果,特別是近年地下出土簡牘材料整理和研究成果,對教材的相關內容做了補充和更新。凸顯中華民族可供傳承的教育傳統,及中國傳......

    目錄
    ●目 錄章 原始時期的教育節 中國教育的起源一、 中國大地最早的人類二、 教育的起源第二節 氏族公社時期的教育一、 生產勞動的教育 二、 生活習俗的教育 三、 原始宗教的教育四、 原始藝術的教育 五、 體格和軍事訓練第三節 氏族公社末期學校的萌芽一、 部落顯貴世襲引起教育的變化 二、 文字的產生提出新的教育需要三、 學校萌芽的傳說第二章 夏、商、西周與春秋時期的教育節 夏、商的教育一、 夏代的教育二、 商代的教育第二節 西周的教育一、 西周的社會 二、 西周的教育制度 三、 六藝教育第三節 春秋時期教育的變革一、 官學衰廢 二、 私學興起 三、 私學的歷史特點第四節 孔丘的教育思想一、 生平和教育活動 二、 重視教育的功用 三、 “有教無類”的主張四、 培養有德纔的君子 五、 “六藝”的教學內容 六、 創新的教學方法七、 自覺的德行修養 八、 樹立教師的典範 九、 長久的歷史影響第三章 戰國時期的教育節 諸子百家私學的發展一、 養士之風盛行 二、 百家爭鳴 三、 私學發展第二節 齊國的稷下學宮一、 稷下學宮始末 二、 稷下學宮的性質和特點 三、 稷下學宮的歷史意義第三節 墨翟和墨家的教育思想一、 墨翟生平和墨家學派 二、 論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三、 論教育內容 四、 論教育方法第四節 孟軻的教育思想一、 孟軻的生平和政治主張 二、 “性善論”——教育理論的基礎三、 論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四、 論理想人格 五、 論教學第五節 荀況的教育思想一、 荀況生活的時代和生平活動 二、 “性惡論”與教育作用三、 論教育目的 四、 論教育內容 五、 論學習過程與思想方法六、 論教師的地位與作用第六節 道家的教育思想一、 老莊及其道家學派 二、 論教育的作用 三、 論理想人格四、 論學習與求知第七節 法家的教育思想與實踐一、 從商鞅到韓非 二、 絕對的“性惡論” 三、 禁“二心私學”四、 “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第八節 戰國後期的教育論著一、 《大學》 二、 《中庸》 三、 《學記》 四、 《樂記》第四章 秦漢時期的教育節 秦朝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一、 統一文字 二、 嚴禁私學 三、 吏師制度第二節 漢朝的文化教育政策一、 各家並存,推重“黃老之學”的漢初文教政策 二、 漢武帝“獨尊儒術”的文教政策第三節 漢朝學校教育的發展和經學教育的特點一、 學校教育的發展 二、 今古文經學之爭與漢朝經學教育的特點第四節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一、 生平和著述 二、 《對賢良策》和三大文教政策 三、 論人性和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四、 論道德教育 五、 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第五節 王充的教育思想一、 生平和思想特征 二、 論人性和教育的作用 三、 培養“文人”和“鴻儒”的教育目標 四、 “博通百家”的教育內容 五、 論學習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教育節 魏晉的學校教育一、 三國時期的官學教育 二、 兩晉時期的官學教育 三、 魏晉時期的私學教育第二節 南朝的學校教育一、 宋與齊的官學教育 二、 梁與陳的官學教育 三、 南朝的私學教育第三節 北朝的學校教育一、 北朝的中央官學 二、 北朝的地方官學 三、 北朝的私學教育第四節 魏晉玄學教育思潮一、 以順應天性自然發展為教育旨歸 二、 以“真性”、“無為”為理想人格三、 順應自然的道德教育論第五節 傅玄的教育思想一、 生平與教育活動 二、 論教育的地位與作用 三、 論學校教育四、 論道德教育第六節 顏之推的教育思想一、 生平與教育活動 二、 論士大夫教育 三、 論兒童教育四、 論學習態度和方法第六章 隋唐時期的教育節 隋唐的文教政策一、 崇儒興學 二、 兼用佛道 三、 發展科舉 四、 任立私學第二節 隋唐學校教育的發展一、 學校因時而起伏 二、 中央官學 三、 地方官學 四、 私學五、 學校教育制度的特點第三節 隋唐科舉考試與學校教育一、 隋代科舉考試制度的產生 二、 唐代科舉考試制度的發展三、 科舉考試制度對學校教育的影響第四節 隋唐的中外教育交流一、 隋唐與新羅的教育交流 二、 隋唐與日本的教育交流第五節 韓愈的教育思想一、 復興儒學與反對佛老 二、 論人性與教育的作用 三、 論學校教育與措施 四、 論教學 五、 論師道第七章 時期的教育節 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一、 文教政策 二、 教育制度第二節時期的教育一、 遼朝的教育制度 二、 金朝的教育制度 朝的教育制度第三時期的書院一、 書院的萌芽 二、 宋朝的書院 朝的書院第四時期的蒙學一、 蒙學教育的發展 二、 蒙學教育的內容和方法 三、 蒙學教材第五時期的科舉制度一、 宋朝的科舉制度 朝的科舉制度 三科舉制度對學校教育的影響第六節 王安石的教育思想一、 生平與教育活動 二、 主持“熙寧興學” 三、 崇實尚用的教育思想四、 繫統的人纔理論第七節 朱熹的教育思想一、 生平和教育活動 二、 關於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三、 論“小學”和“大學”教育 四、 關於道德教育的思想 五、 論讀書法第八章 明朝的教育節 明朝的文教政策一、 廣設學校,培育人纔 二、 重視科舉,選撥人纔三、 加強思想控制,實行文化專制第二節 明朝的官學制度一、 中央官學 二、 地方官學第三節 明朝的書院一、 明朝書院的發展 二、 東林書院第四節 明朝的科舉制度一、 建立科舉定式 二、 八股文成為固定的考試文體三、 學校教育納入科舉體繫第五節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一、 生平和教育活動 二、 論教育作用 三、 論道德教育四、 論兒童教育第九章 清初至鴉片戰爭前的教育節 清朝的文教政策一、 崇尚儒家經術,提倡程朱理學 二、 廣興學校,嚴訂學規三、 軟硬兼施,加強控制第二節 清朝的官學制度一、 中央官學 二、 地方官學第三節 清朝的書院一、 清朝書院的發展 二、 詁經精舍和學海堂第四節 清朝的科舉制度一、 科舉為“國家掄纔大典” 二、 科場舞弊叢生,積重難返三、 學校成為科舉的附庸第五節 黃宗羲的教育思想一、 生平和教育活動 二、 “公其非是於學校” 三、 論教育內容四、 論教學思想 五、 論教師第六節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一、 生平和教育活動 二、 關於教育作用的思想 三、 教學思想四、 道德觀和道德修養論 五、 論教師第七的教育思想一、 生平和教育活動 二、 對傳統教育的批判 三、 學校為“人纔之本”四、 “真學”、“實學”的教育內容 五、 “習行”教學法第十章 中國教育的近代轉折節 傳統教育的危機和改革派的文化教育主張一、 明末清初西學的輸入 二、 傳統教育的困境三、 太平天國運動對傳統教育的衝擊 四、 改革派的文化教育主張第二節 教會學校的興辦和西方教育觀念的引入一、 從英華書院到馬禮遜學校 二、 教會學校的競相設立三、 教會學校的發展 四、 從“學校與教科書委員會”到“中華教育會”五、 教會學校的課程 六、 教會學校的性質和影響第三節 洋務教育及中國教育近代轉化的啟動一、 洋務學堂的創立和發展 二、 洋務留學教育三、 “中體西用”的演變與張之洞的繫統闡述第十一章 維新運動到清末新政時期的教育節 維新教育的漸次推進一、 早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張 二、 維新教育實踐三、 百日維新中的教育改革第二節 維新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一、 康有為的教育思想 二、 梁啟超的教育思想 三、 嚴復的教育思想第三節 清末新政下的教育改革一、 清末學制的建立 二、 廢科舉、興學堂三、 改革教育行政體制,釐訂教育宗旨 四、 留學教育的勃興第四節 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教育思想和實踐一、 批判封建教育 二、 革命與改良政治論爭中的教育定位三、 開展革命教育活動第十二章 民國成立初期的教育節 民國教育方針與政策一、 教育部的成立及對教育的維持與改革 二、 民初教育方針的確立三、 封建教育的回潮第二節 壬子癸丑學制一、 學制的形成過程 二、 學制體繫 三、 課程標準四、 學制的調整第三培的教育思想一、 生平和教育活動 二、 “五育”並舉的教育方針 三、 改革北京大學四、 教育獨立思想第十三章 新文化運動時期和20世紀20年代的教育節 “五四”新文化運動對封建教育的批判與變革一、 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二、 新文化運動對封建傳統教育的抨擊三、 新文化運動促進教育觀念的變革 四、 新文化運動推動下的教育改革第二節 新文化運動影響下的教育思潮一、 平民教育思潮 二、 工讀主義教育思潮 三、 職業教育思潮四、 勤工儉學運動 五、 科學教育思潮 六、 國家主義教育思潮第三節 學校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實驗一、 現代西方教學理論在中國的傳播 二、 設計教學法 三、 道爾頓制四、 文納特卡制第四節 1922年“新學制”一、 “新學制”的產生過程 二、 “新學制”的標準和體繫三、 “新學制”的特點 四、 “新學制”的課程標準 五、 “新學制”的評價第五節 收回教育權運動與教會教育的變革一、 20世紀初教會教育的快速推進 二、 對在中國的基督教教育的調查三、 收回教育權運動 四、 教會教育的本土化和世俗化第六節 新民主主義教育的發端一、 新民主主義教育綱領的提出 二、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教育三、 中國共產黨早期創辦的干部學校 四、 國共合作時期的黃埔軍校五、 的教育思想 六、 惲代英的教育思想第十四章 國民政府時期的教育節 國民政府時期的教育政策一、 “黨化教育”的實施和廢止 二、 “三民主義”教育宗旨的頒行三、 “戰時須作平時看”的方針 四、 《中華民國憲法》中有關教育的規定第二節 國民政府的教育制度和管理措施一、 大學院和大學區制的試行與廢止 二、 “戊辰學制”的頒行三、 “整飭學風”,建立訓育制度 四、 開展童子軍訓練和軍訓五、 頒布課程標準,實行教科書審查制度 六、 實行畢業會考制度七、 人民的民主教育運動第三節 國民政府各級教育的發展一、 幼兒教育 二、 初等教育 三、 中等教育 四、 高等教育第四節 楊賢江的教育思想一、 生平與教育活動 二、 論教育的本質三、 對各種流行教育觀點的批駁 四、 “全人生指導”第五節 晏陽初的教育思想一、 生平與教育實驗活動 二、 “四大教育”與“三大方式”三、 “化農民”與“農民化”第六節 梁漱溟的教育思想一、 生平與教育活動 二、 鄉村建設與鄉村教育理論三、 鄉村教育的組織與實施第七節 黃炎培的教育思想一、 生平與教育活動 二、 職業教育思想的形成與發展三、 職業教育思想體繫第八節 陳鶴琴的教育思想一、 生平與“活教育”實驗 二、 “活教育”的目的論三、 “活教育”的課程論 四、 “活教育”的教學論第九節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一、 生平與教育活動 二、 “為中國教育尋覓曙光” 三、 生活教育理論第十五章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根據地教育節 蘇維埃根據地的教育一、 蘇維埃文化教育總方針 二、 干部教育 三、 成人教育四、 兒童教育第二節 抗日民主根據地教育一、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教育政策 二、 新民主主義教育方針的確立三、 干部教育 四、 普通教育 五、 社會教育六、 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第三節 解放區新民主主義教育建設一、 解放戰爭時期的教育政策 二、 中小學教育的正規化三、 高等教育的整頓與建設第四節 革命根據地教育的基本經驗一、 教育為政治服務 二、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三、 依靠群眾辦學主要參考書目
    內容虛線

    內容簡介

    size="789x11"

    中國教育史這門課程講什麼?作為教育學類專業基礎課程,中國教育史重在講述中國歷目前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將它們置於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條件下進行考察,揭示其內在聯繫,把握其發展脈絡。對教育制度的講述以人纔培養為中心,闡述相關的方針政策、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管理措施及其經驗得失;其他如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人纔選撥制度等內容,僅述及與學校教育相關涉的部分。對教育思想的講述重在介紹和分析代表性人物、學派與思潮,反映各個歷史時期教育思想的發展及其理論思維的得失。為了能夠講述清楚教育制度與教育思想的發展,需要旁及一些歷史和學術史內容,說明教育發展的背景。 《中國教育史》(第四版)根據有關中國歷史與文化的近期新研究成果,特別是近年地下出土簡牘材料整理和研究成果,對教材的相關內容做了補充和更新。凸顯中華民族可供傳承的教育傳統,及中國傳統教育的發展與現代教育的變革。

    作者簡介

    孫培青 著

    size="43x26"

    孫培青:1933年2月出生,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博士生導師,曾任教育繫主任,國家重點學科點中國教育史學科負責人。從事中國教育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中國教育制度史。主編的高等學校文科教材《中國教育史》獲國家教委很好教育一等獎。《中國教育思想史》(三卷本)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很好成果著作獎二等獎,又獲第三屆吳玉章獎金教育學很好獎。杜成憲: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史分會副理事長,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教育史學科評議組成員,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組長等。專業領域為中國傳統教育、中國考試制度、教育史學理論等。主持教育部重大攻關項......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