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方舟子自選集(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科普讀物 -> 百科知識
【市場價】
510-739
【優惠價】
319-462
【介質】 book
【ISBN】978711531253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人民郵電
  • ISBN:9787115312532
  • 作者:方舟子
  • 頁數:484
  • 出版日期:2013-05-01
  • 印刷日期:2013-05-01
  • 包裝:精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505千字
  • 他的文字使很多人落淚同時也招來了無數謾罵甚至死亡威脅;他的文章改變了很多人的人生軌跡但又砸了很多人的飯碗;他的每一句話都會被*挑剔地審視;他的所有行為都遭受形形色色的攻擊;他認為*可貴的品質是正直,卻時刻被謾罵、歪曲、污蔑、詆毀、騷擾、甚至死亡威脅。不論你是否喜歡方舟子,他是當下中國繞不開的話題,是當今社會上*受關注的人物,他的每一句話都可能成為新聞,成為社會熱點。無論是揭露肖傳國、唐俊、李開復還是打假韓寒,由他引發的話題都是如重磅**掀起經久不散的網絡大戰。這個冷峻理性,文筆犀利,高舉“腦中有科學,心中有道義”大旗的“打假鬥士”究竟是如何煉出來的?本書由作者親自挑選了自己30年寫作生涯的代表作品180餘篇,橫跨文理,科普、歷史、詩歌、雜文、散文無不涉獵——或與纔女一唱一和,或與偽士唇*舌劍,它向你全面展示方舟子腳踏科學與人文之舟,拳打虛假與愚昧的智慧。本書將給你展示一個真實的方舟子。閱讀它,你會對方舟子有個全新的認識,並將帶你走進他的內心世界。
  • 《方舟子自選集》精選了著名學者、科普作家方 舟子的科普與人文作品180餘篇,《方舟子自選集》 分為科學、生命、健康、科學史、歷史、詩歌、散文 、雜文幾部分,全面反映了作者長達30年的寫作生涯 ,詮釋了作者“腦中有科學,心中有道義”的人生理 念。 《方舟子自選集》精選了著名學者、科普作家方舟子的科普與人文作品180 餘篇,分為科學、生命、健康、科學史、歷史、詩歌、散文、雜文幾部分,全面反映了作者長達30年的寫作生涯,詮釋了作者“腦中有科學,心中有道義”的人生理念。
  • 目 錄

    科學

    2 心中有道義,腦中有科學
    3 科學是美麗的
    5 告訴我為什麼
    7 什麼是科學精神?
    9 科學研究是這麼做的
    11 賽先生從西方來
    14 科學與自由的交融
    16 科學與宗教能夠調和嗎?
    17 科學不該寬容
    19 對迷信的本能欲求
    21 半穹頂的不同故事
    23 復活節島的悲劇
    30 眼見未必為實
    32 直覺是靠不住的
    34 假設與求證
    36 相關與因果
    38 預測假像與騙局
    41 別忘了設對照
    43 沒有設計者的世界
    47 何必為進化*望
    50 宇宙與生命的沉思
    52 天生並不都是基因決定的
    54 像沙堆一樣崩塌
    56 野火燒不盡
    58 世界是如此的小
    60 你要當鴿派還是鷹派?
    63 好人和騙子的博弈
    65 為什麼說星相是迷信?
    72 血型的科學與迷信
    81 人性:多少基因多少環境
    86 為什麼死後沒有靈魂?
    88 世界末日什麼時候會來?
    90 “穿越”時空為什麼不可能

    生命
    94 矮像和碩鼠
    95 沒有統治者的和諧社會
    97 蟑螂的民主決策
    100 壯起鼠膽,讓貓喫掉
    102 原始森林的奇觀
    103 外來物種悲喜劇
    105 螢火蟲的戰爭
    107 小資、強盜、小偷與騙子
    109 達爾文的眼睛
    115 達爾文的蘭花
    117 推測出來的動物
    119 為什麼南極沒有熊?
    121 大像為什麼不長毛?
    123 長頸鹿的脖子為什麼那麼長?
    125 不可能的怪物
    127 不可能的小人國
    129 猿:人性,太人性了
    130 舞虻的結婚禮物
    132 翅膀上的眼睛
    134 莫諾湖畔的蒼蠅
    136 與蛆共生
    138 金合歡的關繫網
    140 一種奇妙蝴蝶的重生
    142 植物中的神秘數字
    147 性與死的統一
    150 生與老的交融

    健康
    154 當你遭遇襲擊
    156 快樂就在大腦中
    157 一肚子的氣
    159 一嘴巴細菌
    161 我們為什麼想要喫飯?
    165 人,小生命的棲居
    167 從慈禧太後的養顏術說起
    169 物以稀為奇
    171 為什麼坐月子是陋習?
    173 當眼保健操成為傳統
    174 “感冒”並非“傷風”
    176 中國人愛“打點滴”
    178 形形色色的“保胎”
    181 “預防新生兒溶血”的醫療騙局
    183 就這樣被慢慢毒死
    185 一大類可怕的草藥
    188 “上火”、病毒與中毒
    190 偏方是怎麼來的
    191 “神醫”華佗的手術神話
    193 青蒿素和**有多大的科學
    心中有道義,腦中有科學
    科學是美麗的
    告訴我為什麼
    什麼是科學精神?
    科學研究是這麼做的
    賽先生從西方來
    科學與自由的交融
    科學與宗教能夠調和嗎?
    科學不該寬容
    對迷信的本能欲求
    半穹頂的不同故事
    復活節島的悲劇
    眼見未必為實
    直覺是靠不住的
    假設與求證
    相關與因果
    預測假像與騙局
    別忘了設對照
    沒有設計者的世界
    何必為進化*望
    宇宙與生命的沉思
    天生並不都是基因決定的
    像沙堆一樣崩塌
    野火燒不盡
    世界是如此的小
    你要當鴿派還是鷹派?
    好人和騙子的博弈
    為什麼說星相是迷信?
    血型的科學與迷信
    人性:多少基因多少環境
    為什麼死後沒有靈魂?
    世界末日什麼時候會來?
    “穿越”時空為什麼不可能

    生命
    矮像和碩鼠
    沒有統治者的和諧社會
    蟑螂的民主決策
    壯起鼠膽,讓貓喫掉
    原始森林的奇觀
    外來物種悲喜劇
    螢火蟲的戰爭
    小資、強盜、小偷與騙子
    達爾文的眼睛
    達爾文的蘭花
    推測出來的動物
    為什麼南極沒有熊?
    大像為什麼不長毛?
    長頸鹿的脖子為什麼那麼長?
    關繫?
    196 科學不是神話
    197 追求健康*不應該“另類”
    198 假如你要生產假藥
    200 怎樣成為一代“神醫”
    202 如何成為一名“養生大師”
    204 為什麼“神醫”大都是“中醫”
    206 為什麼說中醫不是科學?

    科學史
    212 阿基米德的鏡子
    214 伽利略有沒有做比薩斜塔實驗?
    218 讓我們接近星星
    220 光的真理
    222 放血療法的興衰
    224 “龍骨”的由來
    226 達爾文的子女
    228 達爾文人生的轉折點
    230 達爾文的姻緣
    232 假如沒有達爾文
    235 科學***孤獨的天纔
    237 凱庫勒的夢中發現之謎
    239 艾弗裡為何沒得諾貝爾獎
    243 愛因斯坦信不信上帝?
    245 克裡克:改行改出科學奇跡
    248 從“*不退卻”到“百家爭鳴”——遺傳學痛史
    258 基因與人種:人類的同一性與多樣性

    歷史
    282 功到雄奇即罪名——紀念民族英雄袁崇煥誕辰410 周年
    292 博物館中的古墓
    295 人生舞臺上的海瑞
    302 張居正二三事
    306 嚴嵩的末日
    313 黃道周之死
    317 “金學”史辨
    321 浪子李白與情聖杜甫
    325 從秦始皇生父之謎說起
    327 從“徐達喫蒸鵝而死”說起
    329 假做真時——美國皇帝諾頓一世傳奇
    333 美國西部酒館法官傳奇
    338 古怪的家譜
    341 都靈裹尸布疑案

    詩歌
    348 *後的預言
    349 再讀魯迅
    350 河岸
    351 綠房子
    352 深夜無人的街道
    354 時刻
    355 無形的手
    356 初春的聲音
    356 湖邊之火
    357 末日的童話
    359 雪夜閉門讀陶庵
    360 琴三章
    362 默禱
    363 如果
    363 守夜人
    364 雪中之旅
    365 蝴蝶愛人
    366 如是我聞
    368 溫柔的部分
    368 復活
    369 漂亮寶寶
    370 浪淘沙
    370 浣溪沙
    371 鷓鴣天(之一)
    371 鷓鴣天(之二)
    372 臨江仙

    散文
    374 我的經典
    377 我的“偶像”
    378 我的理想
    381 是音樂之中無聲的力量
    383 那一夜的星空——流星雨夜在馬基諾島
    385 等待
    386 偶然的知音
    386 牆外的獨白
    388 共度千年時光
    390 欲將沉醉換悲涼
    392 杜詩解讀二首
    395 文學大師的斷想
    396 一無所有的執著
    400 美夢成真聽貝九
    402 公安局長與父親
    404 中元祭祖
    40不可能的怪物
    不可能的小人國
    猿:人性,太人性了
    舞虻的結婚禮物
    翅膀上的眼睛
    莫諾湖畔的蒼蠅
    與蛆共生
    金合歡的關繫網
    一種奇妙蝴蝶的重生
    植物中的神秘數字
    性與死的統一
    生與老的交融

    健康
    當你遭遇襲擊
    快樂就在大腦中
    一肚子的氣
    一嘴巴細菌
    我們為什麼想要喫飯?
    人,小生命的棲居
    從慈禧太後的養顏術說起
    物以稀為奇
    為什麼坐月子是陋習?
    當眼保健操成為傳統
    “感冒”並非“傷風”
    中國人愛“打點滴”
    形形色色的“保胎”
    “預防新生兒溶血”的醫療騙局
    就這樣被慢慢毒死
    一大類可怕的草藥
    “上火”、病毒與中毒
    偏方是怎麼來的
    “神醫”華佗的手術神話
    青蒿素和**有多大的關繫?
    科學不是神話
    追求健康*不應該“另類”
    假如你要生產假藥
    怎樣成為一代“神醫”
    如何成為一名“養生大師”
    為什麼“神醫”大都是“中醫”
    為什麼說中醫不是科學?

    科學史
    阿基米德的鏡子
    伽利略有沒有做比薩斜塔實驗?
    讓我們接近星星
    光的真理
    放血療法的興衰
    “龍骨”的由來
    達爾文的子女
    6 阿姆
    409 白馬已逝詩魂在
    410 出師未捷身先死——悼念鄒承魯先生
    416 八月始見荔枝來
    418 在美國看電影
    422 下棋夢
    424 沒有圍牆的大學
    426 衣服隨意
    427 暴風中的寧靜

    雜文
    430 關於愛國的“天答”
    435 袁崇煥之墓和民族之氣
    437 從魯迅棄醫從文想到的
    440 李敖對魯迅的“營營”
    441 不動聲色的變遷
    444 以“保護文化多樣性”的名義
    447 東方文化靠什麼統治世界?
    449 郭沫若抄襲錢穆了嗎?
    464 餘英時篡改引文誣陷郭沫若的鐵證
    466 “兄弟在耶魯的時候”
    469 誰和你玩了?
    471 真正的垃圾文章
    473 人文學者也要有“文化”
    475 有一種心理叫仇名
    476 我的“迷茫”:科學為何在中國沒有市場
    478 “賽先生”遭遇無釐頭煽情
    480 當教師要有教師的樣子
    481 我的“成功”標準
    482 身在中美之間
    達爾文人生的轉折點
    達爾文的姻緣
    假如沒有達爾文
    科學***孤獨的天纔
    凱庫勒的夢中發現之謎
    艾弗裡為何沒得諾貝爾獎
    愛因斯坦信不信上帝?
    克裡克:改行改出科學奇跡
    從“*不退卻”到“百家爭鳴”——遺傳學痛史
    基因與人種:人類的同一性與多樣性

    歷史
    功到雄奇即罪名——紀念民族英雄袁崇煥誕辰410 周年
    博物館中的古墓
    人生舞臺上的海瑞
    張居正二三事
    嚴嵩的末日
    黃道周之死
    “金學”史辨
    浪子李白與情聖杜甫
    從秦始皇生父之謎說起
    從“徐達喫蒸鵝而死”說起
    假做真時——美國皇帝諾頓一世傳奇
    美國西部酒館法官傳奇
    古怪的家譜
    都靈裹尸布疑案

    詩歌
    *後的預言
    再讀魯迅
    河岸
    綠房子
    深夜無人的街道
    時刻
    無形的手
    初春的聲音
    湖邊之火
    末日的童話
    雪夜閉門讀陶庵
    琴三章
    默禱
    如果
    守夜人
    雪中之旅
    蝴蝶愛人
    如是我聞
    溫柔的部分
    復活
    漂亮寶寶
    浪淘沙
    浣溪沙
    鷓鴣天(之一)
    鷓鴣天(之二)
    臨江仙

    散文
    我的經典
    我的“偶像”
    我的理想
    是音樂之中無聲的力量
    那一夜的星空——流星雨夜在馬基諾島
    等待
    偶然的知音
    牆外的獨白
    共度千年時光
    欲將沉醉換悲涼
    杜詩解讀二首
    文學大師的斷想
    一無所有的執著
    美夢成真聽貝九
    公安局長與父親
    中元祭祖
    阿姆
    白馬已逝詩魂在
    出師未捷身先死——悼念鄒承魯先生
    八月始見荔枝來
    在美國看電影
    下棋夢
    沒有圍牆的大學
    衣服隨意
    暴風中的寧靜

    雜文
    關於愛國的“天答”
    袁崇煥之墓和民族之氣
    從魯迅棄醫從文想到的
    李敖對魯迅的“營營”
    不動聲色的變遷
    以“保護文化多樣性”的名義
    東方文化靠什麼統治世界?
    郭沫若抄襲錢穆了嗎?
    餘英時篡改引文誣陷郭沫若的鐵證
    “兄弟在耶魯的時候”
    誰和你玩了?
    真正的垃圾文章
    人文學者也要有“文化”
    有一種心理叫仇名
    我的“迷茫”:科學為何在中國沒有市場
    “賽先生”遭遇無釐頭煽情
    當教師要有教師的樣子
    我的“成功”標準
    身在中美之間
  • 心中有道義,腦中有科學 德國哲學家康德在《實踐理性批判》一書的結束語寫下了一句**的格言,後來被用作他的墓志銘:“有兩種東西,我們越是時常反復地思索,就越是在心中灌注了永遠新鮮和不斷增長的贊嘆和敬畏:我頭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則。” 但是個人的思索能力是極其有限的,即使是智者聖人也不例外。在康德的時代,這樣的探求往往會產生*大的困惑,*終會被歸結到一種神秘的超自然力量,人們試圖用它來一勞永逸地結束思索。牛頓因為無法解決星體運行的**推動力問題,在那裡給上帝留了個位置。而康德雖然不讓上帝去推動星體的運行,卻又認為道德法則的存在證明了上帝的存在,把上帝作為至善的化身。
    這些論證當然已經過時。現代科學正在揭示大自然的奧秘,在那裡並無上帝的位置。科學固然還不能回答許多問題,限於人類的認識能力,也不可能回答所有的問題,但是科學畢竟是人類所能掌握的*可靠的探索方法,如果是科學回答不了的,沒有理由相信通過其他途徑能得到可靠的答案。把未知、無解的事物交給神仙、上帝,不過是偷懶的做法。而道義就昭示在血寫的歷史之中,它是無數仁人志士長期奮鬥的結晶,是人類生存、幸福與進步的需要,無須上帝的假設。如果真的有**至善的上帝,人間就不該有那麼多的邪惡。也正因為有那麼多邪惡的存在,道義纔顯得如此寶貴。
    在星空之下,人體是渺小的,但科學讓我們能夠觸及宇宙的每一個角落。在歷史之中,人生是短暫的,但道義可以讓我們的精神融入歷史的進程而獲得永生。隻要心中有道義,腦中有科學,渺小、短暫的一生便不會迷失,不會虛度。道義是天際的星光,科學是指路的燈火。道義讓我們有理想,有**;科學讓我們有理性,重實證。愛因斯坦的名言“沒有宗教的科學是跛腳的,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盲目的”曾經引起了無數沒有讀過這句名言的上下文的人的誤解,以為愛因斯坦在支持傳統的宗教。其實愛因斯坦在這裡所說的“宗教”,不是一般人理解的宗教,而是一種追求真理的**和信念。我們不妨把這句名言修改成:“沒有道義的科學是跛腳的,沒有科學的道義是盲目的”。如果既無科學也無道義,則是行尸走肉。
    正是出於這樣的信念,從中學時代起,我就同時保留著對科學和文史的濃厚興趣,這從當時沿用至今的這個筆名就可以看出來。兩船相並古稱“方舟”,“方舟子”就是腳踏兩隻船的人。“方舟並騖,俯仰極樂”(班固《西都賦》)。我的夢想,便是同時乘坐科學與人文之舟,品 心中有道義,腦中有科學 德國哲學家康德在《實踐理性批判》一書的結束 語寫下了一句**的格言,後來被用作他的墓志銘: “有兩種東西,我們越是時常反復地思索,就越是在 心中灌注了永遠新鮮和不斷增長的贊嘆和敬畏:我頭 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則。” 但是個人的思索能力是極其有限的,即使是智者 聖人也不例外。在康德的時代,這樣的探求往往會產 生*大的困惑,*終會被歸結到一種神秘的超自然力 量,人們試圖用它來一勞永逸地結束思索。牛頓因為 無法解決星體運行的**推動力問題,在那裡給上帝 留了個位置。而康德雖然不讓上帝去推動星體的運行 ,卻又認為道德法則的存在證明了上帝的存在,把上 帝作為至善的化身。
    這些論證當然已經過時。現代科學正在揭示大自 然的奧秘,在那裡並無上帝的位置。科學固然還不能 回答許多問題,限於人類的認識能力,也不可能回答 所有的問題,但是科學畢竟是人類所能掌握的*可靠 的探索方法,如果是科學回答不了的,沒有理由相信 通過其他途徑能得到可靠的答案。把未知、無解的事 物交給神仙、上帝,不過是偷懶的做法。而道義就昭 示在血寫的歷史之中,它是無數仁人志士長期奮鬥的 結晶,是人類生存、幸福與進步的需要,無須上帝的 假設。如果真的有**至善的上帝,人間就不該有那 麼多的邪惡。也正因為有那麼多邪惡的存在,道義纔 顯得如此寶貴。
    在星空之下,人體是渺小的,但科學讓我們能夠 觸及宇宙的每一個角落。在歷史之中,人生是短暫的 ,但道義可以讓我們的精神融入歷史的進程而獲得永 生。隻要心中有道義,腦中有科學,渺小、短暫的一 生便不會迷失,不會虛度。道義是天際的星光,科學 是指路的燈火。道義讓我們有理想,有**;科學讓 我們有理性,重實證。愛因斯坦的名言“沒有宗教的 科學是跛腳的,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盲目的”曾經引起 了無數沒有讀過這句名言的上下文的人的誤解,以為 愛因斯坦在支持傳統的宗教。其實愛因斯坦在這裡所 說的“宗教”,不是一般人理解的宗教,而是一種追 求真理的**和信念。我們不妨把這句名言修改成: “沒有道義的科學是跛腳的,沒有科學的道義是盲目 的”。如果既無科學也無道義,則是行尸走肉。
    正是出於這樣的信念,從中學時代起,我就同時 保留著對科學和文史的濃厚興趣,這從當時沿用至今 的這個筆名就可以看出來。兩船相並古稱“方舟”, “方舟子”就是腳踏兩隻船的人。“方舟並騖,俯仰 極樂”(班固《西都賦》)。我的夢想,便是同時乘 坐科學與人文之舟,品味從古今中外的智者與仁者那 裡得來的極樂。當我還在從事科學研究的時候,業餘 的興趣在於文史,寫作也以文史方面為主。而在我離 開科學研究之後,寫作的內容反而逐漸改為以科學方 面為主了。近十年來我因為揭露學術腐敗而浪得虛名 味從古今中外的智者與仁者那裡得來的極樂。當我還在從事科學研究的時候,業餘的興趣在於文史,寫作也以文史方面為主。而在我離開科學研究之後,寫作的內容反而逐漸改為以科學方面為主了。近十年來我因為揭露學術腐敗而浪得虛名,以致有不少人誤以為我除了寫寫打假文章,就干不了或不該干別的事情。其實所謂打假不過是屬於路見不平的衝動,並非我真正的興趣所在。而這種不平,往往產生於在我看來違背了科學與道義的時候。必要時,我願意捍衛我的信念,即使必須為此付出血的代價;但是在平常的日子裡,我*樂於傳遞我的信念,希望能夠*為深入、持久地傳播科學與道義。
    沒有人能夠充當科學與道義的化身,但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科學與道義的捍衛者和傳播者,隻要你願意,有能力和勇氣。
    我親愛的讀者,在黑暗的日子裡,讓我們仰望道義的星光,點起科學的燈火,攜手同行,矢志不移。
    2010 年8 月30 日,以致有不少人誤以為我除了寫寫打假文章,就干不 了或不該干別的事情。其實所謂打假不過是屬於路見 不平的衝動,並非我真正的興趣所在。而這種不平, 往往產生於在我看來違背了科學與道義的時候。必要 時,我願意捍衛我的信念,即使必須為此付出血的代 價;但是在平常的日子裡,我*樂於傳遞我的信念, 希望能夠*為深入、持久地傳播科學與道義。
    沒有人能夠充當科學與道義的化身,但是每一個 人都可以成為科學與道義的捍衛者和傳播者,隻要你 願意,有能力和勇氣。
    我親愛的讀者,在黑暗的日子裡,讓我們仰望道 義的星光,點起科學的燈火,攜手同行,矢志不移。
    2010年8月30日 科學是美麗的 怎麼會有那麼多人覺得科學是枯燥乏味的呢?科 學告訴我們小至誇克、大至宇 宙的現像和規律,揭示了我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 裡去,指導我們如何過健康的 生活,警戒我們如何保護我們的家園……會有誰覺得 這些是無聊無趣的嗎?古人雲: “朝聞道,夕死可矣。”科學告訴我們的,正是關於 宇宙萬物、生老病死之大道, 比任何一種哲學或任何其他的學問所能告訴我們的要 豐富得多,也可靠得多。千百 年來無數智者哲人苦苦思索的眾多難題,隻有科學纔 給出了確切的答案。
    如果你對科學望而生畏,是因為害怕數學公式、 厭煩記憶化學分子式、理解不 了刁鑽的物理難題……我可以理解,但是科學要比課 堂上為了應付考試而灌輸的內 容寬廣、深入、有趣得多。你**可以在課外、業餘 去輕松地欣賞它。有一些從事 科普工作的人甚至自己也覺得科學是枯燥乏味的,所 以要借助“文藝加工”給科學 增添趣味色彩,插科打諢、惡謔搞笑、聳人聽聞、神 秘玄乎……喧賓奪主,摻入了 太多的水分,衝淡了科學的原味。科學的世界裡本來 到處都埋藏著吸引人的真金, 有能力的挖掘者都會滿載而歸,向世人展示科學原本 的魅力,而不必塗抹上虛假的 顏色。**的科普著作、期刊和影視節目從來就不怕 以科學的本來面目示人。
    科學的魅力在於它能夠從簡單的事物中發現復雜 的奧妙,從復雜的事物中發現 簡單的規律,從雜亂無章、形形色色的事物中發現它 們之間存在的歷史或現實的關 繫。科學之美在細節之中,在宏大之中,在嚴密的邏 輯和確鑿的證據之中,在廣袤 的空間和悠久的時間之中。有什麼童話會比生物的發 育*美妙,有什麼神話會比生 物的進化*神奇,有什麼史詩會比宇宙的演化*宏偉 呢?再多的“先知”、詩人、 藝術家、哲學家也想像、描繪不出如此絢麗輝煌的圖 景:從一個奇點的大**開始, 歷經一百多億年誕生了800億個星繫、500萬億億顆恆 星;從簡單的化學分子開始, 歷經幾十億年的進化誕生了**地球上的千萬個獨特 的物種。隻有科學纔能譜寫這 首*為壯麗、永遠寫不完的史詩。
    科學也打破了人類自古以來就抱有的許多美妙、 神奇的幻想:點石成金、長生 不老、得道成仙、天神拯救……但是科學也賦予了人 類*多美妙、神奇的東西。它 讓我們合成了無數比金子*寶貴的材料,讓我們發現 了生命的奧秘,讓我們走向了 浩瀚的太空……好夢雖然被科學攪壞,美妙和神奇卻 並不會因此就不存在。現實雖 然殘酷,卻也有美好的一面,有時甚至比美夢*美妙 、神奇。但是科學的美妙、神 奇與虛妄的美妙、神奇不同,是可以分析、驗證和實 現的。科學的美是深刻而真實 的。宗教、迷信、偽科學有時候看上去也很美,卻是 一種經不起分析、驗證的膚淺、 虛妄之“美”。人們常常被這些虛假的美所迷惑,而 科學的一個任務就是澄清假像。
    在假像背後的真相,並非就是丑陋的。真理是赤裸裸 的,但卻是美麗的**。
    與科學真理一樣美麗的是科學的方法:在觀察的 基礎上提出假說,然後設計新的 觀察或實驗對假說加以嚴格地檢驗。抱著懷疑的態度 ,在實證的基礎上,以邏輯為工具, 不斷地探索,不斷地解決一個個謎團,不斷地獲得新 的知識,而且是人類所有知識中 *為可靠的、客觀的知識。科學不怕懷疑,歡迎檢驗 ,而結論又是牢靠的,可以被獨 立地、反復地證實。科學告訴我們為什麼天是藍的, 為什麼雷有回聲,為什麼夢是假 的,為什麼死無報應……你可以不相信,但是科學的 事實不會由於主觀的意願而改變。
    不要抱怨科學束縛了你的想像,科學能夠提供的想像 空間要比任何人能夠擁有的都寬 廣得多。
    P2-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