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科學外史(珍藏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科普讀物 -> 百科知識
【市場價】
329-476
【優惠價】
206-298
【介質】 book
【ISBN】978720814548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上海人民
  • ISBN:9787208145481
  • 作者:江曉原
  • 頁數:300
  • 出版日期:2017-07-01
  • 印刷日期:2017-07-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91千字
  • 《科學外史》繫作者江曉原為法國**科學雜志《新發現》之中文版所撰寫的專欄文章結集。作者從歷**種種趣事入手,揭示科學之前世今生,將科學從人們盲目迷信和崇拜的神壇上請下來,還其應有面目。行文之中,注重科學技術與社會、文化諸外部因素之關聯及互動;作者又喜用學術眼光分析逸聞趣事,常有標新立異之論點及表達——初看似乎離經叛道,細察則仍言之成理。而對於唯科學主義之弊端及謬誤,作者關注尤多。
  • 。。。
  • 。。。
  • 前言
    自序
    昨夜星辰
    為什麼孔子誕辰可以推算
    天狼星顏色之謎:中國古籍解除恆星演化理論的困擾
    那顆彗星,它是哈雷彗星嗎
    《周髀算經》裡那些驚人的學說
    誰告訴了中國人寒暑五帶的知識
    三件奇物的復制問題
    古代歷法:科學為偽科學服務嗎
    望遠鏡及其在中國的早期謎案和遭遇
    千秋寂寞
    羊皮書上的一場科學史奇案
    泰山北鬥《至大論》(上)
    泰山北鬥《至大論》(下)
    星占**:從《四書》說起
    他還是地理學的托勒密
    一個改變了世界的歷史偉人
    伽利略的兩本書:霍金都會搞錯
    開普勒:星占學與文學的*後交點
    傳記中的牛頓:從科學家到煉金術士
    愛因斯坦:曾經的**“民科”
    霍金:老生常談也能作出新貢獻
    《大設計》:一個科學之神的晚年站隊
    性命交關
    中國一項真正的世界**
    取悅女性還是戰勝女性
    作為養身之道的房中術
    “內丹”之謎:自然奧秘還是人間神話?
    四大發明
    重新評選中國的“四大發明”
    司南:迄今為止隻是一個傳說
    **及其西傳:究竟是誰將騎士階層炸得粉碎
    中韓印刷術發明權爭奪戰回顧(上)
    中韓印刷術發明權爭奪戰回顧(下)
    兵兇戰危
    釣魚城:戰爭史詩中的技術
    殺人**背後的人道底線
    為何**航空母艦隻剩了十分之一
    薩哈羅夫和福明海軍少將的故事
    外星文明
    費米佯謬:隨口一言竟成綱領
    “費米佯謬”之中國解答
    UFO談資指南
    星際航行:一堂令人沮喪的算術課
    似真似幻
    上古長壽之謎:西方和東方的故事
    瑪麗·雪萊還能當科幻的祖師奶奶嗎
    克拉克:一個舊傳統的*響
    科學家與電影人之同床異夢
    “科學技術臣服在好萊塢腳下”
    多世界:量子力學送給科幻的一個禮物
    科學政治
    瘋狂的惡棍與天纔數學家
    日食的意義:從“殺無赦”到《祈晴文》
    FBI監控愛因斯坦:一種科學政治學
    **變暖:幻影中的科學政治學
    飲用水加氟:一個溫故知新的故事
    ****:一個科學研究的故事
  • 那顆彗星,它是哈雷彗星嗎 當年哈雷(E.Halley)研究古代有觀測記錄的24 顆彗星的軌道,發現公元1531年、1607年、1682年出 現的大彗星軌道**相似,遂推測它們應該是同一顆 彗星,周期為七十六年,並預言它將在1758—1759年 之際再度回歸。之後該彗星果然如期而至,證實了哈 雷的推測,該彗星由此得名哈雷彗星,哈雷本人也因 此名垂青史。
    哈雷彗星可以說是天賦異秉,“出道”的故事又 名動江湖,圍繞著它的前世今生,注定了要有許許多 多故事。這裡隻講一件不太為人所知的。
    在我們的太陽繫中,已知其軌道的彗星雖有上千 顆,但其中具有橢圓軌道的隻占約30%(大致而言, 隨著統計資料的*新有所浮動),稱為周期彗星,其 餘都是拋物線軌道(約占60%)和雙曲線軌道(約占10 %)——它們接近太陽一次後就一去不復返了。
    之所以說哈雷彗星是“天賦異秉”,首先就表現 在周期上。人們將周期兩百年以上的彗星稱為“長周 期彗星”,周期兩百年以下的則是“短周期彗星”。
    那些周期很長的彗星,比如長達幾千年的,今人難免 覺得幾千年後的驗證沒有什麼意義。周期太短的呢? 老在你眼前晃動,太司空見慣了,也就沒什麼稀罕。
    而哈雷彗星的七十六年周期,長度實在是恰到好處: 從等待驗證來說,它足夠短(哈雷所預言的回歸發生 時,哈雷本人雖已去世十六年,但一生見到兩次哈雷 彗星的頗有人在);從預言的驚人效果來說,它又足 夠長。
    對於這樣的周期彗星,專門有一個名稱——“哈 雷型彗星”(周期在二十年至兩百年之間的),包括哈 雷彗星本身在內,已知的哈雷型彗星共有23顆。
    之所以回憶這些數字,是因為有一段公案要靠它 們來解決。
    很早就有人指出,在哈雷“發現”哈雷彗星之前 ,這顆彗星至少有30次回歸都已經被古人觀測到。例 如,從春秋時代魯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到清代 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哈雷彗星共回歸29次,中國 古籍中都有記錄。當然,我們並不能據此就宣稱中國 人早在春秋時代就“發現”了哈雷彗星,因為中國人 雖然記錄了它29次,但並未像哈雷那樣意識到這些記 錄的對像可能是同一顆彗星。
    雖然中國人未能發現哈雷彗星,但是29次回歸記 錄,畢竟也是**珍貴的科學史料,所以自然會有天 文學家來研究這些記錄。已故紫金山天文臺張鈺哲臺 長,就是這樣的研究者之一。一段有趣的公案由此發 生。
    張鈺哲研究哈雷彗星軌道的長期演化,注意到《 淮南子·兵略訓》中的記載:“武王伐紂,彗星出而 授殷人其柄”,他想到,如果這顆彗星是哈雷彗星, 就可以據此確定武王伐紂在哪一年。
    但張鈺哲並沒有說《淮南子·兵略訓》所載武王 伐紂時的彗星肯定是哈雷彗星,而隻是說:“假使武 王伐紂時所出現的彗星為哈雷彗星,那麼武王伐紂之 年便是公元前1057一前1056年。”張鈺哲的假設性的 結論在《天文學報》發表之後,影響頗大。這本來是 一個相當嚴謹而穩妥的說法,但是不少學者顯然忽視 了張鈺哲上述結論中的“假使”二字。歷史學家趙光 賢認為“此說有科學依據,遠比其他舊說真實可信” ,並在《歷史研究》上撰文作補充說明,遂使武王伐 紂為公元前1057年之說廣泛傳播。一位歷史學家的話 堪稱典型例證:“1057年之說被我們認為是*科學的 結論而植入我們的頭腦。” 現在的問題是,張鈺哲注意到的《淮南子·兵略 訓》中所說的那顆出現在武王伐紂時的彗星,它究竟 是不是哈雷彗星?或者再退一步問:它是哈雷彗星的 概率有多大? 這兩個問題,張鈺哲在他的上述論文中都沒有觸 及。但是,至少後面那個問題,是有辦法解決的。
    P14-16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