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大儒山長潤諸生(鄭獻甫在宜州)/宜州歷史名人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歷史人物
    【市場價】
    232-336
    【優惠價】
    145-210
    【介質】 book
    【ISBN】978754954703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廣西師大
    • ISBN:9787549547036
    • 作者:張藝兵//石琳|主編:張藝兵
    • 頁數:162
    • 出版日期:2013-11-01
    • 印刷日期:2013-1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20千字
    • 張藝兵等編著的《大儒山長潤諸生(鄭獻甫在宜州)》以清末鴻儒鄭獻甫(1801~1872)為敘述對像,敘述了他跌宕坎坷的人生路。描寫了其在嶺南著書立教的功績,主要突出了其在廣西宜州對教育的貢獻。鄭獻甫作為一代大儒,入主各大書院,作為山長對莘莘學子進行講課,對廣西宜州乃至整個嶺南地區的教育都做出了重要貢獻,值得今人學習和深思。
    • 張藝兵等編著的《大儒山長潤諸生(鄭獻甫在宜 州)》以清末大儒鄭獻甫(1801--1872)為敘述對 像,梳理了“嶺南纔子”鄭獻甫傳奇的人生經歷,描 寫了其幾次參加科舉和辭官歸鄉的坎坷歷程。《大儒 山長潤諸生(鄭獻甫在宜州)》重點介紹鄭獻甫辭官 回鄉後,在宜州入主各大書院,以“山長”的身份為 莘莘學子授課講學,為廣西宜州的教育做出了巨大的 貢獻。他的一生也與宜州結下了不解之緣。
    • 第一章 嶺南纔子鄭獻甫
      一、纔華初露
      二、纔傾江南
      三、聲名遠揚
      第二章 跌宕坎坷人生路
      一、官至刑部
      二、無官一身輕
      三、辭官之謎
      第三章 踏上宜州 著書立教
      一、廣西的書院教育
      二、初到宜州
      三、為人師表
      第四章 流連宜州 寄情山水
      一、宜州之人文底蘊
      二、寄情宜州山水
      三、文學成就
      第五章 造福鄉梓的經學大師
      一、經學大師
      二、造福鄉梓
      第六章 兩粵宗師真纔子
      一、足跡遍兩粵
      二、“兩粵宗師”
      附錄一 鄭獻甫年譜
      附錄二 鄭獻甫詩歌選讀
      參考文獻
    • 第一章嶺南纔子鄭獻甫 像州縣隸屬來賓市,位於廣西中部,地處大瑤山 西麓,東靠 金秀瑤族自治縣,西鄰柳江縣和興賓區,南連武宣縣 ,北接鹿寨 縣,聚居著壯、漢、瑤等16個民族,是一個以壯族為 主體的多民 族聚居地區。
      在離像州縣城約15公裡的地方,有一處緩緩隆起 的黃土 坡,這裡四面環山,有一條不寬但清澈泛亮的小河從 坡底流過。
      它的名字叫白石村。在白石村的南面,有一株樹齡起 碼數百年 的麻櫟樹。樹高約17米,樹徑達2米,樹冠幅寬20餘 米,樹根 幾乎均隆在地面,猶如大小不一的遊龍在嬉戲玩耍。
      如此雄偉 奇特的景像,哪個風水先生看見都會驚呼“吉兆”。
      在不遠處, 有一幢式樣古雅的民居。二門上方鐫刻有原廣西壯族 自治區 **韋純束題寫的“鄭小谷故居”五個大字。
      集教育家、經學家於一身的鄭小谷①便出生在這 幢古雅民 居裡。
      一、纔華初露 明朝天啟年間(1621—1627),鄭氏先祖幾經輾 轉,由直隸 (今河北)遷至廣西像州。從此,這方水土養育了鄭 氏家族的先 人們。
      像州縣建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 秦朝開闢嶺南三郡①時,屬桂林郡。
      漢初,今像州地屬南越。元鼎六年(前111), 漢武帝在今像 州境內置桂林縣,屬郁林郡,為行政建置之始。
      三國,今縣境地屬吳,鳳凰三年(274),東吳 在境內置武安 縣、桂林縣,屬桂林郡。武安為桂林郡治。
      隋置像州②,改屬始安郡。
      唐武德四年(621)重置像州,至唐末像州轄陽 壽、武化、武 仙3縣,今縣境有陽壽、武化2縣。
      明洪武元年,改像州為散州,初轄武仙縣後無轄 縣,屬柳 州府。
      清建置沿明制。咸豐十一年(1862)清兵收復相 州③,復稱 像州。
      民國改像縣。像州建置歷史長達2100年,其文化 底蘊深 厚,人纔輩出。
      鄭氏家族由中原遷來像州,把北方人家注重耕讀 的風氣也 帶了過來,家風自然**好。百年之後,鄭氏家族出 了一個讀 書**厲害的人,此人便是鄭獻甫的祖父——鄭名佐 。
      鄭名佐於乾隆年間考中進士,但是他不想做官, 便回老家 以知縣侯銓,晚年在鄉裡教書授課。鄭氏家族因為他 而漸漸在 當地出名。
      鄭小谷在《鄭氏族譜引》裡面寫道:“鄭之受氏 凡數千年,而 居像纔數百年。在其前者值鼎革,已軼無考矣。八世 為吾祖, 行始有登第者;九世為吾父,行始有出仕者。然亦第 承先德,力 田讀書,鄉校不*聲耳,非有焜耀之勢,閥閱之榮也 。而鄉人語 吾族屬必推鄭氏,語家範亦推鄭氏。”① 鄭名佐有兩個兒子,長子鄭璨,秉承父業,於乾 隆年間 (1736—1795)考中進士,他也不做官,回老家教授 生徒,跟隨他 學習的人達百人之多。次子鄭珊,性格剛直,不拜謁 於人,考上 貢生,亦不當官,在鄉裡設館教授鄉生,“力務實學 ,心思妙*, 每講經義,作為文章,多有獨得之奇”,學識廣博, 以義聞名於 鄉裡。
      鄭家儼然成了一所大學校。
      清嘉慶六年(1801),鄭獻甫在像州縣白石村的 這個“教書 世家”出生了。他的父親鄭珊娶的是鄰縣武宣縣靈湖 村書香世 家的女兒張氏。兩個有文化的人合計給兒子取了一個 頗有文 化的名字:鄭存纻。從字面上來看,他父母親給他起 這個名字 應當寓有所指,意思大概是讓這個庶出之根來年儲存 些智慧 吧。存纻字獻甫,而這個“甫”字也意味深長。在古 代,“甫”是 加在男子名字下面的美稱,例如孔子字仲尼,也稱尼 甫,而杜子 美則直接稱杜甫。
      但他40多歲時,比他晚出生30年的愛新覺羅·奕 □被立 為太子,因“□”與“纻”同音,為了避諱,他以字 行世,別名 小谷。
      自古以來,廣西(古時也稱嶺西、粵西)就被中 央政府視為 野蠻不化之地,民族起義不斷,有詩文著作流傳下來 的少之又 少,入清以後,纔逐漸湧現出許多有纔華的人。其中 有雍乾時 期的名臣、大學士陳宏謀②及其玄孫陳繼昌③等等。
      鄭氏家族為書香世家。鄭獻甫的先祖父、伯父、 父親分別 為進士、舉人、貢生,而且都是力務實學的良師。後 代子孫在祖 父輩的影響下,修德立身,勤耕苦讀。雖說鄭氏祖先 對科舉進 仕為官作福並不感興趣,但對於讀書作文、修身養性 ,卻有著充 分的認識,因此,鄭父對鄭獻甫的啟蒙教育自然很上 心。
      鄭氏一族雖非名門望族、文學世家,但家族男丁 大都進過 學堂接受教育,極重家學教化,“吾族之幸能承家學 ,不至墮其 家聲者,蓋有三美焉:一日族聚而不散,故情親而不 疏……一日 家貧而不富,故人勞而不逸……其俗農而不商,故風 樸而不 華……故傳十餘世,而無大盛,亦無大衰。”鄭氏家 族的文化氛 圍和風氣深深影響著鄭獻甫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鄭獻甫的母親張氏有個叔叔叫張夢驥,在嘉慶二 十二年 (1817)考中進士,那年張夢驥39歲,被授予貴州綏 陽知縣,升古 州同知,護理貴東兵備道,歷充戊寅各科鄉試同考官 。這是鄭 獻甫身邊活生生的例子,對他的觸動**大。
      受到家裡親戚長輩事跡的影響,再加上家庭傳統 為學的日 夜熏陶以及啟蒙教育較早,鄭獻甫從小就顯得與眾不 同。
      3歲時,鄭獻甫就開始跟隨做塾師的父親認字讀 書,7歲時 便人私塾讀書。他從小就**愛讀書,常常在父親的 家塾裡讀 書到深夜,困了就趴在書桌上,醒來繼續讀書,讀不 懂的就拿椅 子登上家裡高高的書架上找字典,直到弄懂為止。P1 -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