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湖南通道侗錦(粟田梅)(精)/中國手藝傳承人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藝術家
    【市場價】
    1398-2027
    【優惠價】
    874-1267
    【介質】 book
    【ISBN】978755071257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海天
    • ISBN:9787550712577
    • 作者:要文瑾|總主編:潘魯生
    • 頁數:129
    • 出版日期:2017-06-01
    • 印刷日期:2017-06-01
    • 包裝:精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64千字
    • 要文瑾著潘魯生主編的《湖南通道侗錦(粟田梅)(精)/中國手藝傳承人叢書》以手藝傳承人為線,注重對手藝人個體所掌握的技藝*活的全面記錄,借此呼吁民眾正視手藝人存在的真正意義,弘揚中國手藝精神與價值,倡導建構起以手藝人為**、以技藝為核心的活態傳承發展繫統,推動傳統手藝的現代傳承、發展、創新。
    • 要文瑾著潘魯生主編的《湖南通道侗錦(粟田 梅)(精)/中國手藝傳承人叢書》主要介紹非物質文化 遺產項目侗錦織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粟田梅從藝人文 環境、手藝人生、手藝絕技、代表作品、著述及訪談 實錄等內容。本書對於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來說,不 僅僅是記載與傳承,更重要的是呼吁全社會關注這些 瀕臨消失的中華傳統手藝。
    • 第一章 手藝人生活的生態文化背景
      第一節 環境影響——侗族文化的地理概述
      第二節 人文習俗影響——侗族歌會與民間傳說
      第三節 家庭環境熏陶
      第二章 侗錦的工藝與文化
      第一節 侗錦藝術與侗族服飾文化
      一、傳統男子服飾
      二、女子服飾
      三、兒童服飾
      四、生活用品
      五、旅遊紀念品
      第二節 侗錦織造流程
      第三節 侗錦紡織工具
      一、紡車
      二、盤紗工具
      三、絡紗工具
      四、打花辮工具
      五、織機
      第四節 侗錦工藝:織花和挑花
      第五節 侗錦的紋樣與寓意
      一、太陽紋
      二、杉樹紋
      三、竹紋
      四、八角紋
      五、蜘蛛紋
      六、鳥紋
      七、龍、鳳紋
      八、蛇紋
      九、魚紋
      十、馬紋
      十一、井紋
      十二、雙羊擊鼓紋
      十三、踩堂紋
      第六節 侗鄉的侗錦作品展示
      第三章 手藝人生
      第一節 粟田梅的主要經歷
      一、師承
      二、起伏
      三、轉折
      第二節 侗錦的現狀與危機
      第三節 侗錦的創新與合作
      第四章 手藝人的作品與手藝傳承
      第一節 粟田梅代表作品
      第二節 作品特征
      第三節 手藝人的侗錦傳承
      第五章 手藝人的自述和訪談
      第一節 粟田梅自述——侗錦繪出別樣人生
      第二節 粟田梅訪談
      附錄 粟田梅年譜
      參考文獻
      後記
    • 侗錦這門手藝是侗族婦女自給自足的一種原始生 產生活方式。粟田梅就是這樣具有傳統手藝的侗族女 性代表。她的創作和織錦工作與她所處的侗鄉文化環 境休戚相關。
      侗錦中的許多符號和文化元素都源自於侗族的文 化起源,亦或對其周邊的地理自然環境的映射。例如 原始文化的生殖崇拜,百越文化中對某些動物的推崇 ,或者是對其生活的自然環境的崇拜,等等。因此, 對侗錦周邊生態文化背景的了解,也可以看作了解這 門手藝的文化基礎。
      侗族自稱Kam(發音近似於漢語的“佄”或“*” ),依據聯合國倡導的“名從主人”原則,侗族的國 際標準譯名為“Kam People”。侗族是我國南方的稻 作民族。在秦漢時期,**的廣西壯族地區存在一群 被稱為百越的部落。很多歷史學家認為侗族便起源於 百越。在文獻記載中,侗族的名稱,*早以“仡伶” ,見於宋代文獻。明清時期,出現了“洞家”“峒人 ”等稱呼。也有研究指出江西的簡稱“贛”即來自古 代侗族自稱。另有解釋說,侗族的名稱來自“溪洞” ,這是當地人傳統的行政單位,**侗族地區還有許 多地名叫“洞”。新中國成立後,稱為侗族。在2000 年全國第5次人口普查中,侗族人口總數為296萬人。
      侗族的歷史悠久,主要分布在貴州省、湖南省和 廣西壯族自治區相毗連的地區。在侗族聚居的地區還 居住有漢、苗、壯、水、布依、瑤等兄弟民族。在長 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有許多漢族人來到他們的居住 地,與當地人混合。侗族文化是和各族人民共同勞動 ,互相學習創造出來的。另外,侗族與其他民族,特 別是漢族在經濟文化上的長期交往,使得侗族吸收了 融入了許多漢語文化特質。許多侗族人也都會說漢語 。錦屏、天柱、新晃等漢族較多的地區,普遍以漢語 作為主要交際工具。居住在侗族聚居區的漢族和其他 少數民族也有不少人能說侗語。
      侗族分布地區的氣候特點決定了其稻作農耕民族 的文化特質。侗族分布地區氣候溫和,霜期短,年平 均溫度16攝氏度左右;雨量充沛,年平均1200毫米左 右,為山區發展農林業生產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境內 地勢西北東高南低,海撥500~1000米之間。北部有 武陵山脈和苗嶺支繫橫貫黔東和湘西,清水江和渠水 流經其間,為沅江直流,屬長江水繫。南部苗嶺山脈 綿亙於黔東南、湘西南和桂北一帶,有都柳江、潯江 和融江等河流,屬珠江水繫。
      這樣的氣候,是侗族稻作農耕文化成型的基礎。
      侗族地區的物產資源豐富。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還 有小米、紅藷、包谷、小麥等。經濟作物有棉花、煙 草、油桐、油茶、油榮等。土特產以藏江西的滾郎茶 、通道的核桃較為**。藥材主要有茯苓、沙參、麥 鼕、牛黃等。此外,煤、鐵、汞、磷、硫黃、石棉等 礦的蘊藏量也很豐富。
      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以“地廣人稀, 飯稻羹魚”,“無凍餓之入,亦無干金之家”描述楚 越之地。唐之後,隨著中央王朝向東南的開發,楚越 的農業已發展的相當普及和發達。明代的屯田制度, *加促進了這一地區的農業發展。清乾隆年間(1735 ~1796)的《黔南識略》中,就有生動描述侗人築水 壩、架水車的農耕景致:“香爐山有瀵流一溪,沃疇 干畝,民苗於山溪水澗中築水壩,挽水上流,或設水 車以灌之。”這裡的“苗”,泛指侗族在內的當地稻 作民族。
      富足安逸的環境使得侗族文化具有“和諧、繁榮 ”的特點。侗族人民以長期的勞動,在崇山峻嶺中開 闢了許許多多的梯田,築造了大大小小的溝渠,開發 了山區。建築藝術尤為侗族所擅長,很早以前就能修 築結構復雜、外形美觀的鼓樓、風雨橋和小涼亭。民 間手工藝制品,有色彩鮮艷的侗錦和圖案精致的侗帕 。侗布經久耐用,以榕江的三寶侗布*負盛名。侗族 的編織、雕刻以及生活中常用的竹籐、木器等,也都 精致實用。
      侗族地區的森林資源亦十分豐富,據光緒年間 (1875~1909)的《黎平府志》記載,“由沅州伐木開 道兩百裡抵天柱”,可見當時侗區的林海茫茫。杉木 、松木、楠木、桐木、樟木等,自16世紀初,開始輸 入中原地區,並且作為貢木修宮築殿。其中以杉木的 產量為*多。杉木是優良的建築用材,它的特點是樹 干筆直,防腐性強,並且成長迅速;每年沿清水江、 都柳江流放外運的杉木達數10萬立方米,遠銷全國各 地。
      侗族地區的水路交通有清水江溝通劍河、錦屏和 洪江等城鎮,渠水流經黎平、通道、靖縣、會同等地 ,潯江、都柳江,把龍勝、三江、榕江三縣聯繫起來 。
      P4-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