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不與群芳爭絕艷(附光盤我的越劇人生)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藝術家
    【市場價】
    347-504
    【優惠價】
    217-315
    【介質】 book
    【ISBN】978754395898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上海科技文獻
    • ISBN:9787543958982
    • 作者:金艷芳
    • 頁數:145
    • 出版日期:2013-08-01
    • 印刷日期:2013-08-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16千字
    • 《不與群芳爭*艷(附光盤我的越劇人生)》一書以金艷芳的自述為主。回憶了自己的越劇從藝歷程和人生道路,其中貫穿了老藝術家對越劇老旦表演藝術的經驗總結,對越劇的傳承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平實而流暢的敘述、平和而謙遜的文風讓讀者從字裡行間感受到老人家的魅力——一輩子為越劇舞臺勤懇耕耘,毫不張揚、甘當綠葉。捧讀間,不時浮光躍金般跳出的文字,常常令人莞爾。
    • 金艷芳所著的《不與群芳爭絕艷(附光盤我的越 劇人生)》是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金艷芳的回憶錄, 她11歲拜杭劇名旦袁伶悟為師學唱杭劇,作者在《不 與群芳爭絕艷(附光盤我的越劇人生)》中回憶了自己 的越劇從藝歷程和人生道路,其中貫穿了老藝術家對 越劇老旦表演藝術的經驗總結,對越劇的傳承有著十 分重要的意義。
    • 春蠶吐絲金艷芳
      不與群芳爭*艷
      我的童年
      拜師學藝
      別母去嘉興
      新的杭劇團
      逃難遇好人
      改唱越劇
      華東戲曲研究院
      越劇新天地
      我政治進步的動力
      北京情結
      八十四歲再披掛
      在電視臺上越劇念白課
      《大義滅親》(越劇)
      越劇改革的領軍人物袁雪芬
      常言常新的範派藝術
      虛心好學永葆青春的傅全香
      澳洲的瓶刷子花
      澳洲人愛鳥
      在澳洲唱獨腳戲
      栽蔥種蒜樂趣多
      秤不離砣,公不離婆
      附錄
      無私的奉獻長壽的回報
      嚴師慈母
      我尊敬的老師金艷芳
      我的媽媽
      不與群芳爭*艷
      我的電影電視演出
    • 我的童年 我於1922年農歷七月十九出生在浙江諸暨,自幼 居住在杭州1上城區 的安樂橋1號。父親的名字叫王錫德,母親叫呂愛蓮 。聽年長的鄰居說, 我是在襁褓時就被王家領養的。從我懂事起,就知道 父母待我如掌上明珠, 周圍鄰居與我年齡相仿的女孩子有好幾個,就我與眾 不同。父母對我很嬌 慣。我父親是一個職員,在機關裡面抄抄寫寫,有一 手好字。他出門上班時, 身穿長袍馬褂,頭戴禮帽,手裡還要拿根“斯蒂克” (文明杖),留著八字胡, 鄰居們都稱我父母王先生、王師母。
      鄰居們以手工勞動者居多,如裁縫、絲廠工人、 泥瓦匠、郵遞員,還有個 別的喫開口飯唱“杭灘”的。他們有什麼需要書寫的 都會請我父親幫忙。
      我們的生活還算富裕,一家三口獨住一幢樓。有前樓 後樓,還有客堂。堂 前有畫桌和八仙桌。中堂掛畫,兩邊還有對聯條幅。
      茶幾和靠椅都是** 氣派的。房子都是木結構的,和鄰居也就一板之隔。
      夏天很悶熱的時候,等到太陽下山之後,家家戶 戶都把小桌子、小板凳 搬到門口喫晚飯,納涼。整條街歡聲笑語,熱鬧** 。有講故事的,有談家 常的,有時候賣“留聲機”的人來,背一個大喇叭, 隻要出3個銅板就可以 放一次“哈哈笑”的錄音。聽著留聲機裡傳出的“哈 哈笑”的聲音,我們也 會笑得前仰後合。有一位鄰居叫“二姐姐”,她會唱 京戲,她教我唱過,所 以我在六七歲的時候也會唱“一馬離了西涼界”和《 四郎探母》之類的唱 段,以及一些江南小調,有時候大家也會叫我唱一段 助興。我也喜歡聽大 人講鬼故事。雖然喜歡聽,但是心裡還是很害怕的。
      我一定要讓大人圍 坐在我身邊,或者是我倒在母親懷裡聽。有時,聽著 聽著就睡著了。
      *開心的莫過於過新年了!到那天,我總有新衣 新鞋穿。整條街,隻 有我家和裁縫鋪那家是要請“年菩薩”的,奉上全雞 、全魚、豬頭三牲,到了 半夜請來菩薩,點上鞭*,請朋友親戚來喝酒,喫年 糕湯,這在我們那邊叫 “散福”。一直要喫到天亮纔各自散去。過年,要算 我母親是*辛苦的了。
      從臘月廿三送走“灶王爺”開始,廿四要“撢塵”, 等買、汰、燒一圈忙完,還 要“守歲燭”到天亮。到了大年初一,還要燒好年糕 湯,叫我和父親起床, 並說上“新年恭喜發財,喫了年糕節節高”之類的吉 祥話。當我穿上新衣 新鞋,喫了年糕,父親就帶著我出門去兜“喜神方” 。當地風俗年初一是不 串門的,年初二開始出去拜年。每次拜年回家,我總 是手裡拿了壓歲錢,口 袋裡裝滿瓜子、花生、糖、干果之類,心裡充滿了幸 福感。
      可是在我八九歲的時候,父親失業了。那時候政 府搞什麼“新生活運 動”,好多員工被裁。父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隻 能賦閑在家,這樣坐喫山 空,*後隻能靠典當度日。父母因為面子丟不起,隻 能是由我去當鋪。那 時我還不到10歲,喫力地背著很大一包衣服,三天兩 頭往當鋪跑。當鋪的 櫃臺很高,我人小個矮,要踮起腳,仰起頭叫著“朝 奉先生……”。以前當 鋪都是徽州人開的,掌櫃的稱為“朝奉”。據說徽州 朝奉都是識寶的,但是 實際上這些人很壞,他們欺負我人小,故意殺我的價 。有一次,一件嶄新的 皮襖隻給當了兩塊光洋,回家告訴母親,她氣得大哭 一場。漸漸地,家裡的 東西都當盡賣光了,還欠了很多債。父親隻得外出打 工謀生。開始的時 候還會寄點錢回來,後來音訊全無了。我們天天盼日 日等,等來的竟是父 親的噩耗:有**,家裡來了一個陌生人,說是父親 的朋友,告知父親過世 了。那一年,我10歲。
      隻有我和母親相依為命了。沒有了經濟來源,還 背上了一身的債,日 子過得很艱難。母親會包各式各樣的粽子,逢到端午 節或春節,人家都會 來請母親包粽子,那個時候可真是忙都忙不過來。忙 完後,有的人家會給 點錢作酬勞,但是*多的是給粽子。母親把那些粽子 拿回家,用竹竿一串 串掛起來,那樣我們可以喫上幾個月。平時,還是靠 母親做“繞辮頭”針線 手工來維持生活。“繞辮頭”就是裁縫師傅做好了長 衫,再由女工把衣服周 邊縫好的一種加工模式。我有一個守寡的表姐叫陳素 貞,她有3個女兒, 也是靠她釘紐扣維持著“四口之家”。母親和表姐合 用著一隻煤油燈在燈 下做著針線,從早上做到半夜也隻能完成兩件男人的 長衫。兩件長衫的工 鈿隻夠買2升米。喫菜做飯所需要的柴火要靠我去弄 回來。我表姐的大 女兒叫照雲,她大我2歲,但論輩分,她還是要叫我 一聲“小姨”。她很能干, 常帶我到護城河去摸螺螄,到墳山地去撥野蔥,挖野 菜,也會到建築工地拾 刨花和碎木片,甚至還會到河裡的木筏上去剝樹皮。
      我膽子小,身體也弱, 但是我還是鼓足勇氣,一改以往的驕嬌二氣,咬牙跟 著照雲一起干。每次 的結果都是照雲拖呀背呀,帶著一大堆勝利品回家, 而我的收獲實在是少 得可憐。我從小養尊處優,哪喫過這些苦頭?照雲常 常會分一些勝利果實 給我,以減少我的難堪。盡管我們娘兒倆省喫儉用, 但也還是不能維持我 們的正常生活。*難應付的是上門要債的人。這些人 當然是知道我們已 經到了無力還債的地步,但還是臉色鐵青,出言不遜 。有的人甚至發出“* 後通牒”,說出再不還錢就要采取怎麼樣怎麼樣行動 之類的話。
      P1-3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