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馬友友琴繫故土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藝術家
    【市場價】
    278-403
    【優惠價】
    174-252
    【介質】 book
    【ISBN】978780743042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寧波
    • ISBN:9787807430421
    • 作者:王重光//鮑正梁//王桂林//陳炯瑋
    • 頁數:188
    • 出版日期:2007-05-01
    • 印刷日期:2007-05-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00千字
    • 馬友友,這個風靡世界樂壇、在美國“幾乎已經是個婦孺皆知、無人不曉的名字”,這位深受億萬樂迷喜愛,“當代*激越人心的音樂家”,與中國東部沿海港城寧波竟然有著生命之根的聯繫!本書記錄了主人公半個世紀風雲的音樂人生,與世界潮流俱進的崢嶸歲月。用文學的筆觸記述了這位音樂大師榮耀而平凡的故事,勾勒出友友從音樂神章到其藝術高峰的人生軌跡,將一位謙遜率真、平易近人的大藝術家可愛形像展現在了讀者面前。
    • 2005年11月,享譽全球樂壇的藝術大師馬友友,踏上了父祖生活過的土 地——寧波,展開了一場生命的尋根之旅,本書以此發端。本書作者是一群 普通的寧波人,他們熱愛鄉邦文化,鐘情文化建設,願以天下為己任;他們 用寧波人觀照世界的文化目光,解讀主人公波瀾壯闊、自強不息的傳奇人生 ,乃至他那愛國愛鄉和國際人文主義的崇高情懷。

    • 第一章 尋根之旅
      1.**新聞
      2.故土與壽幛
      3.媒體見面會
      4.到馬友友家客廳作客
      5.**的巴赫之旅
      6.近鄉情*怯
      7.馬家與沙家
      8.彩雲飄過故鄉
      第二章 音樂人生
      9.獻身事業的寧波父親
      10.賢惠善良的香港母親
      11.音樂神童乎
      12.卡薩爾斯和恩師們
      13.江山代有纔人出
      14.家庭之愛
      15.哈佛的人類學博士
      16.伉儷情深說吉爾
      17.上帝的考驗
      18.跨界始末
      第三章 世界公民
      19.中國是我父母
      20.編鐘協奏《天·地·人》
      21.音樂來到非洲荒漠
      22.琴聲響過絲綢古道
      23.嘉惠後學
      24.心靈創傷
      25.和平信使
      26.早安,馬友友
      27.尾聲
      馬友友年譜舉要(1955-2005)
      馬友友音樂作品輯錄
      主要征引及參考文獻

    • 馬友友的專場演奏會,在這座中國東部沿海的二線城市,創造了演出史 上的數個**:10萬美金一場的世界**演出,票價*低為400元,*高VIP 票價2800元;自始至終,他一個人,一把琴,沒有擴音器,征服了全場1500 名觀眾的心;大劇院內鴉雀無聲,人們屏息凝神地享受著行雲流水般的天籟 之音。進入演奏的友友渾然忘我,弓弦縱橫交錯迸發的音色,時而凝重、沉 靜,時而浪漫、灑脫,讓人呼吸到奔放淋漓的音樂氣息,可以感受到琴聲的 穿透力,一曲終了,眾人如醉如痴。
      愛樂人常說,老一代的大師們常常在臺上表現出一種高貴脫俗、與眾不 同的風度,覺得音樂就是他的。而友友則不然,他總是愉快的,充滿自信的 ,他和他的大提琴以及臺下的觀眾,總是從形式到身心都緊緊地聯結在了一 起。他*無一點“神聖不可侵犯”的架勢,平民化是他留給鄉親們的強烈印 像。
      大提琴是西洋樂器,大提琴的語言是樂器結構和樂章結合產生的音樂美 及其感染力。多數人拉琴,重技法而忽視了神韻,未能消化文化本質而進入 音樂的美學境界。
      友友在舞臺上,人與大提琴加上樂章,三位一體迸發火花。大提琴成為 其肢體的延伸部分,充分表達凝重、沉郁的內在感情,是西方人對“情”的 吶喊、無餘與控訴。也許友友體內含有中國人的血液,他的音樂痛苦中帶有 灑脫,是人與自然交會的東方氣質,*具赤子之心。愛樂人評述:中國現代 已故**學者林語堂,對中國人整體性格形像及藝術生活的論述、觀點,都 可以在馬友友的大提琴中窺得,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念和文化氣質縈繞在友友 的演奏風格中,他以**的東方文化特色,把大提琴的演奏藝術推進到了一 個***的境界。
      但是,毋庸諱言,寧波至今還沒有音樂學院,沒有交響樂團,對大多數 寧波人來說,巴赫的音樂還是“陽春白雪”,一門陌生的高雅藝術。從劇院 提供的說明書中,人們了解到,巴赫(1685—1750)是18世紀的德國風琴演奏 家,同時也是偉大的作曲家,在音樂**,被稱為“音樂之父”。時至** ,巴赫的許多作品仍然受到世人的喜愛,巴赫的音樂是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 。馬友友演奏的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被**為獨奏音樂中*艱難的創作 。
      其實,友友對巴赫音樂的思考和探索,已經遠遠**了音樂範疇的本身 。他本來就認為音樂是人類的一種思考方式,是他對人生觀、世界觀的一種 思考方式。
      巴赫的世界是寧靜而釋然的,過度的**會妨礙音樂的表達。音樂會開 始前,友友對旁人說:“我太興奮了,沒法進入狀態。”**次回到故鄉, 見到那麼多未曾謀面的親人,讓他這兩天來一直處於一種亢奮狀態之中,他 因此而感到緊張。11日晚上的音樂會,預定的開演時間是7點30分,實際上 是7點45分。在臺下正襟危坐的觀眾們並不清楚,在晚了約一刻鐘的時間裡 ,馬友友在干什麼?事實上,他在後臺,做一件普通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 :一邊走路,一邊拉大提琴。
      “讓我一個人靜一靜。”友友說。他拎起那把制作於1733年威尼斯的蒙 塔納那琴,竟然站著拉了起來。在後臺十多米的空間裡,一邊來回走,一邊 拉著琴,揣摩、尋找著巴赫的感覺。他不愧是拉了46年巴赫的,不久就胸有 成竹了。不過,在上臺拉**部組曲時,臺下還是有音樂人士明顯地察覺到 了他那弓弦之間抑制不住的自由奔放。
      這位當代*具影響力和非凡成就的藝術家,被公眾視為大提琴大師的馬 友友,卻自稱“僅僅是一個演奏音樂的音樂人。每當我演出一場音樂會,我 就像在歡迎我的客人”。他相信,演奏的*高境界,不是在觀眾聽出了演奏 者的高超技巧時,而是在聽眾與演奏的音樂產生共鳴時。他說過:“每當我 演奏巴赫組曲時,我整個身心就生活在一個偉人的思想裡,他教我擺正作為 演奏者的位置。我是幸運的,因為我被包容在一個世界裡,一個遠遠**我 自己的世界裡。” 音樂的聆聽在於用心,在於細致入微的解讀。大劇院裡的寧波鄉親們, 從友友的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中獲得的想像和滿足是難以形容的。
      在謝幕、返場兩次,加演了中西曲目各一首之後,友友回到後臺,咬咬 牙放下了手中的大提琴。他說:“我不能再拿琴了,否則我會收不住,一直 在這裡演下去的。”此時,他汗流滿面,琴弓上的弦絲已經拉斷了五六根了 ,這在他以前的音樂會上是罕見的。P025-028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