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翁思再評說譚鑫培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藝術家
    【市場價】
    158-230
    【優惠價】
    99-144
    【介質】 book
    【ISBN】978753963512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安徽文藝
    • ISBN:9787539635125
    • 作者:翁思再
    • 頁數:155
    • 出版日期:2011-01-01
    • 印刷日期:2011-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00千字
    • 清末民初,他何以被尊奉為“伶界大王”?為什麼京劇奠基人程長庚批評他唱的是“亡國之音”?他怎樣“窮而後工”,集前人之大成?慈禧和光緒水火不容,譚鑫培如何在夾縫中生存?譚鑫培是怎樣被北洋軍閥逼死的?本書遵循譚鑫培生命軌跡,串起其一生中重要的生活和藝事,其中有他經歷坎坷的足跡,藝術競爭的過程,享譽宮廷的勝事,屈辱而死的悲劇。
      譚門七代香煙,梨園獨特風景,秘訣何在?書中配圖為**戲曲漫畫家馬得生前作品,乃精彩傳神之*唱,與本書相得益彰。
    • 《翁思再評說譚鑫培》一書根據華東師範大學研究員、文彙新民報業 集團高級記者、京劇學者、劇作家翁思再央視《百家講壇》講稿整理潤色 而成,再現了伶界大王譚鑫培的藝術人生。作者以翔實的資料告訴讀者: 將梅蘭芳和譚鑫培“合為全璧”,方能代表京劇。本書遵循譚鑫培生命軌 跡,串起其一生中重要的生活和藝事,其中有他經歷坎坷的足跡,藝術競 爭的過程,享譽宮廷的勝事,屈辱而死的悲劇。作者將一個個生動的故事 ,在廣闊的歷史社會背景下娓娓道來,其間插敘有關京劇的知識點和作者 京劇史研究的新觀點。全書深入淺出,融可讀性、知識性、學術性於一爐 ,是一部供讀者了解京劇和傳統文化的佳作。
    • **講 天纔坎坷
      一、譚鑫培和梅蘭芳代表京劇
      二、自投羅網當“戲子”
      三、遭遇“滑鐵盧”
      第二講 逆流而上
      一、跑野臺子,當打工仔
      二、武戲文唱,死戲活演
      三、醉心老生,出師不利
      第三講 力挫群雄
      一、程長庚認為譚鑫培唱的是“亡國之音”
      二、“汪譚孫劉”和“新三鼎甲”
      三、文戲武演,高腔低吟
      四、不是“戲唱我”,而是“我唱戲”
      第四講 窮而後工
      一、六次上海之行
      二、宮廷二黃史
      三、智獲老佛爺垂青
      四、錯版《盜魂鈴》
      五、窮而後工
      六、垂範後昆
      第五講 壯烈暮年
      一、冒死“戲”諫
      二、“戲”弄大男子主義者
      三、廢除私寓
      四、同袁世凱鬥法
      五、被軍閾逼死
      尾聲:譚門七代
      附錄
      1.老譚藝譜(劉曾復)
      2.氣勢派和韻味派(葉秀山)
      3.譚鑫培與中國古典戲曲的終結(蔣錫武)
      4.譚餘基礎論(翁思再)
      5.譚富英百年祭(翁思再)
      後記
    • 譚鑫培是湖北江夏人,也就是**的武昌人。具體說,他是1847年出 生在武昌沙湖。他的本名叫譚金福,藝名叫譚鑫培或小叫天,後來在清朝 宮廷裡唱戲“喫糧”時,也叫譚金培。他的祖父是衙門裡的捕快,相當於 **公安局裡的刑警人員。他的父親譚志道,有一個綽號叫做“叫天子” 。原來當地有一種名叫“叫天子”的鳥,聲音尖厲,譚志道的嗓音同這種 鳥的聲音有點相似,聽上去很有特色,於是得了一個“叫天”的綽號。他 由業餘玩票而下海,成了專業唱漢調的演員,轉而成了皮黃演員,是京劇 **老旦行當的創始人。
      譚元壽先生親口給我講過這麼一個故事:譚鑫培的祖父,即譚志道的 父親是個**率性的人。他在衙門當差,抓了不法分子,有時並不直接送 衙門,而是先放在家裡押著,自己出去下酒館、泡茶坊去了。在外面玩夠 以後,回家來繼續辦正事,把犯人遞解到衙門去。有時他還會在家裡先把 犯人審訊一番。此事在**看來,有點像“私設衙門”。後來,譚志道的 母親發現兒子老是朝戲園子、戲班子裡跑,怎麼說他也不肯聽話,*後還 下海當戲子了——這在當時人們的觀念裡是個“不務正業”的事情——於 是她就對譚志道的老爸說,你看,這是你不好好當差,私設衙門的報應! 在中國封建社會裡,“娼優並舉”,戲子同妓女一樣,屬於三教九流 之列,**是個下賤的行業。有道是“家有三鬥糧,不入梨園行”。譚鑫 培的祖父、父親在衙門裡工作,**說起來是政府公務人員,因此當時譚 志道、譚鑫培家庭的社會地位,要比戲子家庭高得多。既然譚志道不會窮 得沒飯喫,那麼他為什麼要低就,去從事“賤業”,做一名被社會看不起 的戲子呢?這隻有一個解釋,就是出於自己的天然愛好。
      從譚鑫培的家世我們可以判定,他並不是出身於梨園世家。所謂三代 造就貴族,而某領域的世家者,也往往須有三代以上在此地生活或從事此 業的歷史纔能被認可。可是譚鑫培是一個票友的兒子,這和梅蘭芳不一樣 。梅蘭芳是梨園弟子,早年身處逆境,隻好留在梨園繼續從業,這是他的 宿命。然而當時的譚家人下海去當戲子,則**是“自投羅網”。
      譚鑫培得到了譚志道的遺傳,自幼泡在戲班裡,耳濡目染,並且由父 親教授,學戲很有靈氣。
      《清代燕都梨園史料》裡有幾處講到譚鑫培的天賦。其中陳彥衡先生 寫的《舊劇叢談》裡的一句話是: 其天資固非尋常所及。
      還有一句出自《梨園軼聞》: 幼即聰敏,於文武昆亂無所不能。
      “文武昆亂無所不能”即“文武昆亂不擋”,或者叫“昆亂不擋”。
      什麼叫做“文武昆亂”呢?“文”就是文戲,“武”就是武戲,“昆”指 的是昆曲,“亂”呢?指的是亂彈。
      什麼叫“亂彈”呢?原來在清代,舞臺藝術有雅、俗兩種類型,分別 被稱作“雅部”和“花部”。雅部以昆曲為代表,是用笛子伴奏的。花部 呢?是由前朝的“弦索調”演變而來。所謂弦索調就是,它不用笛子伴奏 ,而是用“弦索”,就是有絲弦的樂器,比如**我們常見的琵琶、三弦 、古琴、古箏等彈撥樂,後來又出現了胡琴,比如板胡、京胡等拉奏的樂 器。因此花部裡的樣式,有被稱為“琴腔”或“彈腔”的。花部裡面劇種 繁多,有各地梆子,也有二黃、西皮等。它們的伴奏雖然都用弦索,但有 的用彈奏,有的用拉奏,樂隊的器樂結構比較豐富,不像雅部昆曲僅用笛 子吹奏那麼單一。當時喜歡雅部的人們看不起花部藝術,便把昆曲以外的 劇種,統統稱為“亂彈”,這是一種貶稱。京劇的前身皮黃,即西皮、二 黃這兩種地方戲,都屬於“亂彈”。譚鑫培武戲能演《挑滑車》,這是唱 昆腔的。文戲能演《秦瓊賣馬》,這是京劇中的西皮戲,屬於亂彈。於是 在《挑滑車》《秦瓊賣馬》這兩出戲裡,文、武、昆、亂就都有了。
      譚鑫培幼年失學,中年纔開始識字,肚子裡沒多少墨水。在他成為“ 伶界大王”,名揚四海之後,有一位德國學者想同他交流藝術,見面之後 發現他“目不識丁”,於是這次訪談隻好草草了事。可是譚鑫培確實演得 好,能把劇本改得精練而且邏輯性很強,刻畫人物栩栩如生,這如何解釋 呢?我們不得不佩服他觀察生活、表現生活之獨特的悟性。他是個難得的 演戲天纔。他身上的文化之得來,靠的不是墨水。P15-17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