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背著攝影機走向延安(吳印咸傳)/中國電影家傳記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藝術家
    【市場價】
    318-460
    【優惠價】
    199-288
    【介質】 book
    【ISBN】978710602405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電影
    • ISBN:9787106024055
    • 作者:倪震|主編:程季華
    • 頁數:237
    • 出版日期:2008-10-01
    • 印刷日期:2008-10-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57千字
    • 《中國電影家傳記叢書》首批圖書,選擇約20餘位電影家為對像,包括從事編劇、導演、表演、攝影、事業管理等工作的電影家。通過對於他們流金歲月的回顧、生活歷程的展示,描述他們的人生閱歷,記錄他們為中國電影發展所做出的**貢獻。同時,也可以對一些重要的電影歷史進行過濾和補正,增加電影研究史料的積累,達到以史鋻今之功效。
      吳印咸是20世紀中國攝影史中的一位傑出代表。本書將在對吳印咸深入采訪以及搜集補充相關的歷史材料的基礎上,以紀實文學的筆法,對吳印咸的演藝生涯、政治生活、家庭生活等方面,進行往事的梳理和不脫離事實範圍的文學描寫。全書既有一定的學術性,又具有較強的文學色彩;既有個人傳記的縱向特點,又不**拘泥於瑣碎細節,而注意展示所述重要作品、重大事件橫切面的寬闊歷史背景;既嚴格尊重歷史事實,又大膽進行具有一定想像力的文字發揮。
    • 吳印咸不但是一位傑出的圖片攝影家,而且是一位電影攝影家和電影教 育家。他貫穿一生的攝影理論寫作——主要是在攝影藝術教材和技巧理論方 面的著述,說明了他也是一位攝影理論方面的不倦建設者。所有這些創作和 理論活動,都表明了他貫穿一生的對攝影藝術的摯愛,並且隨著時代的演進 力求不斷更新的執著欲望。 本書在寫作過程中,立足於既有吳印成生平的歷史文獻資料和他的同事 、戰友及親屬的回憶,還有吳印成本人的回憶錄。另外作者在寫作準備中, 又對許多與吳印咸共事過的同事和親友進行了采訪,力求使本書比以往的吳 印咸傳記增加更多的第一手資料、事實和細節。
    • 出版前言
      前言
      第一章 世紀之初古城沐浴春風
      吳門新秀志在華夏千裡
      第二章 海上求夢磨礪少年意志
      鏡語青春初嘗藝術甘辛
      第三章 《風雲兒女》影人矢志救國
      《馬路天使》寫盡百態眾生
      第四章 民族危亡書生不畏烽火
      不惑之年品味延安風采
      第五章 南泥灣裡體驗戰士情懷
      寶塔山下銘刻革命春秋
      第六章 電影團千裡跋涉輾轉東北
      迎風雪人民電影初寫新篇
      第七章 受委托籌建電影學院
      盡愛心培育攝影人纔
      第八章 嘔心瀝血耕耘攝影教材
      六十高齡再譜銀幕華章
      第九章 十年動亂承受雙重壓力
      漫漫長夜不忘攝影實踐
      第十章 人生百年紀錄華夏巨變
      畫卷人品長留後世人間
      附錄 吳印成年表
      後記
    • 四 在美專的3年,吳印咸還交了一個終生的摯友——許幸之。
      許幸之,江蘇揚州人,出生於1904年4月5日,自幼愛好繪畫。他是個典 型的少年纔子。
      1917年許幸之年方13,便拜**美術教育家呂鳳子為師,美術功底扎實 。1919年他和吳印咸同時進入上海美專學習,這一年許幸之纔15歲。
      吳印咸長許幸之4歲,他們既是室友、同學,後來又成為志同道合的朋 友、伙伴。到了20世紀90年代兩人都成了白發老人,在回憶起這段長達一個 世紀的友情建立之初時,許幸之說:“我們不期而遇,被分配在同一宿舍中 ,從此就結成親密無間的好友了。”在許幸之看來,“很少聽到他在公共場 合侃侃而談,發表自己的意見,即便在青年時期好友們的聚會中,在別人高 談闊論之際,他也隻是在一旁默不做聲,和善地一笑而已。” 吳印咸不愛講話,這一點連他的父親吳鐵秋也講,吳印咸從小到老,都 是一個脾氣:沉默寡語。平時很少說話,別人也不問他,他也很少問別人, 就是回答別人的話,也很簡單干脆,不拖泥帶水。
      然而他和許幸之兩個人友情很深。
      畢業以後,兩人分別。吳印咸回了家鄉,而許幸之又到東方藝術研究所 繼續學習美術,1924年20歲時,許幸之赴日勤工儉學,**人日本有名的川 端畫會專學素描,後又考入東京美術學校。
      在美術界,許幸之的纔氣是**的。1923年4月許幸之曾在上海美專和 東方研究所創作了《母與子》、《落霞》、《天光》等作品,獲得郭沫若、 郁達夫、成仿吾等人的好評。成仿吾贊揚說:“幸之君的《天光》是*浪漫 的作品,然而那一束微弱的天光剛把一隻無處投奔的小鳥,隻是停留在空際 ,下界還是沉淪在黑暗裡……幸之君的《母與子》、《落霞》及其他都好。
      ”許幸之在東京與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等交往甚密,情感深厚。郭沫若 為了支持他的學習,解決他的困難,每月給他一定的資助。1926年許幸之在 日本東京創作的油畫《晚步》筆力柔和,光彩炫目,深受觀眾的贊美。
      和那個時代的所有進步知識分子一樣,許幸之也積極投身於時代革命的 浪潮之中。1927年大革命時代,許幸之應郭沫若電召回國,參加變革社會的 鬥爭,在北伐軍總政治部工作。不久,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許幸 之被懷疑為共產黨員,身陷囹圄3個月後,在郭沫若、郁達夫、吳印咸等人 的多方奔走營救下,由日本東京美術學校的正木直彥校長寫信擔保,許幸之 纔得以出獄,繼續回日本深造。
      這次牢獄之災,許幸之被關在上海龍華監獄。吳印咸得知消息後,兩次 冒著生命危險,去漕河涇監獄探視,送衣,送藥,送食品,以表慰問之情。
      多年後,在1992年**期的《傳記文學》中,許幸之這麼寫道:“他這 種對朋友的深情厚意,確使我終身難忘。”所以,許幸之在心裡認定吳印咸 這個人是一定可以做朋友的,盡管吳印咸並不太喜歡表達自己。就像許幸之 評論他的那樣,“從表面看,他仿佛是一位理智型的人,但他內心卻蘊藏著 無限熱情。” 1927年,吳印咸被迫從家鄉來到上海。而許幸之也在1929年應夏衍邀請 回國,兩個好朋友終於又會合了,他們又住在一起。
      許幸之這時在地下黨主辦的中華藝術大學,任西洋畫科主任、副教授。
      而靠做布景、拍照維持生計的吳印咸,在生活方面得到了他的很多幫助。
      在思想上也是如此。作為左聯的中堅分子,許幸之在思想上給吳印咸以 很大的影響。
      1930年2月,許幸之與瀋葉沉、王一榴、劉露、湯曉丹等創辦了左翼美 術團體,建立了“時代美術社”,還先後參加了左聯、劇聯、美聯、文總等 ,當選為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的**任**。
      在吳印咸失業的時候,許幸之介紹工作給他,*重要的是,也是在許幸 之的介紹下,吳印咸纔踏入電影這個行業。他們有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朋友 。可以說,在吳印咸的眼裡,許幸之這個給他帶來了人生重要契機的朋友和 “難兄難弟”,是值得他一生珍惜的朋友。在後來的日子裡,吳印咸和許幸 之分別作為影片的攝影和導演,終於有了共同創作的機會。
      屬於他們的時代還在後面。
      P20-22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