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舒同傳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藝術家
    【市場價】
    662-960
    【優惠價】
    414-600
    【介質】 book
    【ISBN】978750354811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央黨校
    • ISBN:9787503548116
    • 作者:王建華//謝一彪
    • 頁數:566
    • 出版日期:2012-11-01
    • 印刷日期:2012-1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735千字
    • 《舒同傳》由王建華和謝一彪著,記錄了**書法大師的一生。
      毛澤東:紅軍書法家,黨內一支筆。
      ***:長征過來人,書壇譜新章。
      ***:舒同同志是值得紀念的。他不僅有非凡的革命經歷,而且有深厚的藝術造詣,他的書法凝聚了他的精神和人格。
      曹禺:一代宗師,吾黨之榮。
      何香凝:國共有兩支筆,國民黨是於右任,共產黨是舒同。
      啟功:千秋翰墨一舒同。
    • 《舒同傳》由王建華和謝一彪著,內容介紹:舒同引導當代中國書法的 開拓發展,他的既有傳統功力 又富時代特色的舒體字進入電腦成為新的文化符號,他的革 命加書法的人生在中國歷史上閃射出獨特的光芒。舒同留下 數不勝數的書法作品,成為神州大地上永不閉幕的展覽。 《舒同傳》適合傳記文學愛好者閱讀。
    • 代序 千秋翰墨一舒同
      第一章 竹筆黃泥伴少年
      第二章 革命洪流逞英豪
      第三章 黑暗室裡暫存身
      第四章 戰地黃花分外香
      第五章 雪山草地礪英雄
      第六章 東征西伐討頑軍
      第七章 邊區建軍抗日寇
      第八章 衝破封鎖奔延安
      第九章 有理有節爭和平
      第十章 隱蔽戰線立新功
      第十一章 渤海整軍肅奸特
      第十二章 毛驢鞠躬負重任
      第十三章 華東革大育新人
      第十四章 奉命赴魯繪新圖
      第十五章 **等於二十年
      第十六章 深入基層聽民聲
      第十七章 執行“左”傾害無窮
      第十八章 珠璣遍地落萬家
      第十九章 秦嶺巍峨飛鳥驚
      第二十章 物是人非不用惆
      第二十一章 雪壓青松挺且直
      第二十二章 寒鼕過後綻春芽
      第二十三章 書壇譜寫新篇章
      第二十四章 **隕落動地哀
      後記
    • 舒同,號宜祿,又名文藻。舒同父親舒仁興是個農民,在東鄉縣城孝崗 城郊 租種7畝薄田。農閑時節,舒仁興就挑著一副剃頭擔子,走村串戶為人剃頭 刮臉梳 辮子。舒仁興粗通文墨,懂得一些獸醫知識,兼給農民的病畜看病。母親樂 洋紅 為東鄉縣菇畬村人,中等個子,胖胖的臉龐,能說會道,深明事理,能做一 手道 地的江西風味菜肴。清朝末年,內憂外患,多如牛毛的苛捐雜稅和繁重的徭 役壓 得農民喘不過氣來。屋漏偏逢連陰雨,舒仁興生了一場大病,不能下田勞動 ,* 無法徒步到各地為人理發。舒仁興萬般無奈之下,不得不用平時省喫儉用積 攢的 錢,租了孝崗臨街口的三間瓦房,改行開了一爿客店,由樂洋紅獨自打理。
      父親名叫舒仁興,卅歲以前在鄉下當理發員,同母親結婚後纔到城裡來 改務農兼開小飯店。母親死後飯店不開了,專門耕地,共有薄田七畝,大部 分是租的,房子無片瓦半椽,全是租別人的,每年都有人逼債,常常邀會還 債。
      舒仁興和樂洋紅盡管生活艱難,卻和睦相處,夫妻恩愛。可夫妻倆年齡 加 起來已70開外,還沒有一男半女,成了困擾夫妻倆的一塊心病。俗話說:“ 不 孝有三,無後為大。”樂洋紅不能生育,舒仁興也是一籌莫展。東鄉下層社 會流 行“典妻”習俗,一般平民結婚後妻子不能生育,又無錢再續小妾,為了傳 宗接 代,便租典別人的妻子合法同居。同居期間所生子女,歸典夫所有。舒仁興 征得 妻子同意,也租典別人的妻子同居。1905年12月14日(農歷十一月廿五日), 典妻生 了一個男孩,舒家喜氣洋洋,樂洋紅*是笑得合不攏嘴。按東鄉舊俗,要給 孩子 取個賤名,如“豬崽”、“狗崽”、“女俚”之類。據說閻王老子不上冊, 可以 延長壽命。舒仁興夫妻相信神靈,所以給男孩取名“老囡”。
      舒同出生在東鄉縣城,但舒同的故裡卻備受爭議。一說為孝崗鎮,東鄉 縣 城;另一說為東鄉縣店前鄉東崗積的黃鶴橋。1985年10月,東鄉縣地方志工 作 者專程到北京看望舒同,並就《東鄉縣志》的一些問題向舒同請示。談到舒 同故 裡時,舒同笑著說:“出生在縣城梧桐巷;父親舒仁興是位剃頭師傅,母親 是家 庭婦女。後來父母親在縣城十字街租了一個店面,開了一家小飯館。母親因 病早 逝,父親是1941年被日本鬼子殺害的。我生在縣城,童年也在縣城度過,青 少 年時代一直在外讀書,以後又參加了革命。父母親從未向我說起過我的祖籍 是何 處,所以我也說不清楚。”舒同又風趣地強調:“橫直我是東鄉人。” 舒同容貌俊秀,聰明伶俐,舒仁興夫妻視如掌上明珠。光陰荏苒,轉眼 就到 了舒同滿周歲的日子。舒仁興夫妻早就準備了幾貫錢,在家中掛起紅燈籠, 點上 紅蠟燭,並在上房橫桌擺上祖宗牌位,頂禮膜拜以後,放了一串鞭*,從典 妻家 抱回兒子。東鄉有個習俗,男孩滿周歲時,不管再窮的人家,也要舉行“摸 周” 儀式。舒仁興夫妻請了三親六戚,並在八仙桌上擺滿書、紙、筆、墨、硯、 尺、 算盤,以及食品、衣物等,中間還有一方道士印,以代替官印。據說“摸周 ”的 男孩摸上什麼東西,將來就會從事什麼藝業。
      “摸周”儀式開始後,舒同看到琳瑯滿目的東西,充滿好奇。舒同左手 拿起 一支筆,右手抓起一條墨,往嘴裡一塞,又朝臉上一抹,立即成了一個唱戲 的大 花臉,在場的人笑得前俯後仰。幾個老年人伸出大拇指,連聲稱贊:“不要 生得 早,隻要生得好。”並預言:“老囡長大肯定會寫字,會讀書,將來還要戴 頂子 呢!”“頂子”意即清朝的官帽。舒仁興夫妻對此也是深信不疑,喜笑顏開 。舒 同曾深情地回憶自己的童年。
      父親舒仁興是個忠厚老實的農民,除下地做農活以外,為養家糊口還 學了理發手藝。常在農閑時間,提一個小包,走村串戶給人理發。因家貧無 錢,父親很晚纔結婚,母親隻生了我一個孩子就不再生育了。因此,父母親 對我極其疼愛,總想讓他們的寶貝兒子有出息一些,於是就省喫儉用,積攢 些銅錢,在我五歲那年讓我去讀私塾。
      舒同乃舒家三代單傳的獨子,舒仁興夫婦倍加呵護。樂洋紅*是喜上眉 梢, 全身心地照顧舒同喫好穿好。
      樂洋紅見舒同長得不如同齡孩子壯實,就不斷給孩子進食補品。而補品 味道 欠佳,舒同總是耍嬌不肯喫。樂洋紅則百般哄勸,一直看到舒同將補藥丸喫 下為 止。日久天長,舒同對補品大倒胃口,與母親對抗,又無濟於事,隻要母親 稍有 疏忽,就將補藥丸塞入牆腳下的老鼠洞中。待母親查問時,舒同則謊稱已吞 咽下 肚。
      舒家雖然貧困,但舒同卻從未穿過破衣裳,常常是身高沒有趕上,新衣 服 就已做好。由於新衣服做得比他的身子還大,褲管必須一層層卷起來,長袖 子也 是挽了又挽。舒同喜歡與小伙伴玩捉迷藏,在街上追逐嬉鬧,可不合身的衣 服卻 礙手礙腳,招來小伙伴的嘲笑。舒同看到寬大的新衣裳很不高興,總是將新 衣裳 脫下來,擲在床上,朝母親發脾氣。樂洋紅過來抱著舒同,一口一個“寶貝 ”哄 著,幫著舒同將新衣裳穿上,目送舒同高高興興地出門找小伙伴玩耍。
      1911年,舒同已是5歲了,舒仁興夫妻為兒子的前途早早操起了心。舒 同曾回 憶父母對自己的期望。
      那時我家裡在東鄉街上,開了個飯館子,父親是個剃頭工人,母親也 是個很窮的人家的女兒,常受人欺侮。我家住的房子就是租的“二先生”的 (後搬到另一個地方去住了),我那母親是一個很和善的人,受人欺壓,都 不敢講什麼,忍氣吞聲,而我父親卻不同,他常咒罵那時的社會不公平,並 講,無論怎麼樣,也得讓我念書,他的意思是因為受了地主的欺壓,想讓我 讀了書好出口氣。於是,我父親就借錢讓我讀書了。
      舒仁興為舒同取了學名舒文藻,購置一本《三字經》,還買了紙、筆、 墨、 硯,吩咐兒子要到聖殿(孔子廟)發蒙,勉勵兒子努力讀書,將來為祖宗爭光 。
      舒同撫摸著父親買來的文具,樂得連蹦帶跳進了私塾。
      私塾乃是明清時期辦學的主要形式,初級稱為“蒙館”,又稱“蒙學” ,而 **則稱為“經館”。“蒙館”屬於掃盲性質的啟蒙教育,學生多為農家子 弟, 就讀一至三年休業,使用的教材以《三字經》《百家姓》《干字文》《四言 雜 字》《五言雜字》為主,以《增廣賢文》《幼學瓊林》《四書》為輔,並學 做對 聯。私塾先生所教限於讀書與習字,並無算學。教學進度也因人而異,因課 文沒 有標點,由先生逐一點教,隻讀不解,學生以背熟為限,聰慧者可多點多背 。寫 字則先學“描紅”,後學臨帖。
      舒同拜過孔夫子以後,*加懂事了。舒同體會家庭貧困,讀書機會來之 不 易,**珍惜自己的文具。舒同在私塾讀書寫字,也十分認真。私塾的楊先 生教 舒同學習寫字,成了舒同的**位書法啟蒙老師,並影響了舒同的一生。舒 同直 到晚年,對楊先生仍記憶猶新。
      P002-00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