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弟子規密碼(中華優秀經典讀物)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藝術家
    【市場價】
    270-392
    【優惠價】
    169-245
    【介質】 book
    【ISBN】978750596800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文聯
    • ISBN:9787505968004
    • 作者:王俊閎
    • 頁數:168
    • 出版日期:2010-08-01
    • 印刷日期:2010-08-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的國學生員李毓秀所作,成書至今已經三百多年的歷史。該書以《論語·學而》第六章:“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的方式編纂而成。是啟蒙養正,教育弟子敦倫盡份,閉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國學經典。
      《弟子規密碼》一書,是《弟子規》作者研究**人的王俊閎,通過大量走訪及考證,揭示“弟子規”作者李毓秀生平之謎和整體品讀“弟子規”的力作。
    • 被譽為《弟子規》作者研究第一人的王俊閎,經過實地走訪以及史海 撈針般的探索和潛心研究,用細膩的筆觸揭示了《弟子規》作者李毓秀的 生身之地、生卒時間、生活歷程、家庭背景、社會地位和政治地位、《弟 子規》的成書過程等一繫列未解之謎,較為真實地還原了300年前的李毓秀 ,破解了國學界一道久懸未解的謎案。他還繞開《弟子規》諸多版本中“ 逐句逐段進行解析”的傳統慣例,以整體品讀並附以品讀感言的方式,將 《弟子規》全文分為七大部分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是天下為人父母和 子女者不得不讀的一本書。
    • 前言
      上篇 破解《弟子規》謎團
      第一章 《弟子規》作者生身之地
      第二章 李毓秀的生活環境和社會地位
      第三章 李毓秀的生活和經濟狀況
      第四章 李毓秀生卒之謎
      第五章 李毓秀後人之謎及其他
      第六章 《弟子規》是怎樣寫成的
      下篇 品讀《弟子規》
      第一章 品讀《弟子規》之“孝”乃百善之根
      第二章 品讀《弟子規》之道以“和”為先
      第三章 品讀《弟子規》之“慎”乃護身法寶
      第四章 品讀《弟子規》之“信”啟成功之門
      第五章 品讀《弟子規》之愛眾者必得眾愛
      第六章 品讀《弟子規》之親“仁”者以進德
      第七章 品讀《弟子規》之學而行以明“理”
      附錄
      後記
    • 今人刊印的《弟子規》一書在提及作者李毓秀時,都有相似的介紹: 李毓秀,字子潛,號采三,山西絳州城關人或絳州城關鎮人。有少數書中 稱其為:新絳縣龍興鎮人。’龍興鎮即原來的城關鎮,兩者實指一地。對 於李毓秀是山西絳州即今山西新絳人的說法,人們沒有爭議,無需考證。
      但是關於其生於新絳何村,卻有兩種說法:一是新絳縣周莊村;一是新絳 縣吉莊村。
      李毓秀出生於清朝初期,距今不過三百多年,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按 照“近詳遠略”的史志記載方法,李毓秀的生身之地應該十分**,從理 論上說,不應該這般籠統。但是作為一代大儒的李毓秀,其詳盡的生身之 地卻偏偏被當地的、外地的,幾乎所有的史志和書籍忽略了。這樣一來, 關於李毓秀生於何村就成了一個問題,成了一個待解之謎。
      事實上,這裡忽略的並不僅僅是一個村莊名稱的問題,它所反映的是 被今人津津樂道的李毓秀在當時的社會地位問題。當然這是後話,這裡可 以暫時不提。我們急需搞清楚的是:李毓秀究竟出生於山西新絳的什麼地 方。
      “山西絳州城關鎮人”的說法,出自於今人翻印的部:分《弟子規》 書籍之中。我認為這個說法很不妥切,而且還帶著一點奇怪。為什麼說這 種提法有點奇怪呢?這裡有個主要的原因,就是自明代至新中國成立之初 ,新絳即古絳州從來就沒有城關鎮這個建制。或許,有人對此說法還持有 疑問,那麼不妨讓我們回溯一下歷史,讓諸位對古絳州的區劃有個大致的 了解。
      山西新絳即**的絳州,地處晉南,久為三晉名城之一,曾與晉陽等 城市齊名。晉獻公九年(公元前668年)命士為營建絳城,晉都於絳。
      據新絳縣文化局原局長劉保民等人考證,晉國曾幾易其都,但絳州曾 作為晉都之事是毋庸置疑的。在南北朝時,北魏曾在今新絳之柏壁村置東 雍州,後周明帝改東雍州為絳州。到了隋代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州治從柏 壁遷至今縣城處,至今已經1400多年的歷史。唐代武德元年,設置絳州總 管府,管轄十五州,絳州成為唐代六大雄城之一。武德四年,廢總管府, 復絳州為雄郡,領正平、翼城、曲沃、聞喜、垣曲、太平、絳等七縣。
      北宋仍以邑為絳州,領正平等七縣。到了明代的時候,絳州屬山西布 政使司,隸平陽府。轄稷山、垣曲、絳三縣。 清代,絳州仍屬山西布政 使司,隸平陽府。雍正二年(1724年)改為直隸州,領稷山、河津、聞喜、 絳、垣曲五縣。一直到民國建立之後,由於廢布政司及府、州制,絳州纔 取“咸於維新”之意改為新絳縣。
      明朝萬歷版《絳州志》記載,當時的州城分為五坊:即桂林坊、安阜 坊、省元坊、正平坊、孝義坊。另設南關廂和北關廂。南關廂下設四莊: 南關、新關、西曲、南莊。北關廂下屬五莊:北關、站莊、周莊、南窯莊 、北窯莊。州城五坊及兩關以外農村劃分為五鄉、45裡、141莊。
      到了清代順治年間,有個州守叫薛世望的人,對區劃進行了調整,絳 州設為四坊五鄉75裡189莊。將原來的安阜坊和省元坊合並為安元坊,其餘 不變。此後再也沒有調整過。從這兒我們不難看出,新絳在清朝從來就沒 有設過城關鎮這個建制。那麼,李毓秀生於“山西絳州城關鎮”的說法究 竟出於何處呢? 這種提法還要從新絳解放之後的區劃建制談起。大家知道,中華人民 共和國成立於1949年,而新絳縣在此之前的1947年4月已經解放。當年秋天 ,以汾河為界,將新絳一分為二,南為絳南縣,北為新絳縣。1948年8月絳 南縣並入新絳縣。1949年2月,晉南行政公署成立,其駐地設於新絳。1949 年底,運城專署成立,新絳屬運城專署。1953年5月,新絳設立38個鄉和一 個城關區。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城關”兩字纔在新絳區劃建制中出現。
      1958年新絳縣歸人侯馬市版圖。1961年11月,新絳縣獨立後纔有了城 關鎮的稱呼,然而,直到這時仍然不叫城關鎮而叫城關公社。城關公社一 直沿續至1965年5月纔改稱城關鎮。如果李毓秀出生於清朝初年無疑,那麼 ,從李毓秀出生到解放初的幾百年間,絳州史志上就沒有出現過城關鎮這 幾個字。
      今人所稱的“李毓秀為山西絳州城關鎮”的說法出自何處呢?這種說 法大約源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一本《新絳縣志》和一本名為《天南地北 新絳人》的書。
      經查,今人所著的《新絳縣志》中有李毓秀為“新絳縣城關鎮人”的 記載。而《天南地北新絳人》*是把李毓秀直接寫成了新絳縣龍興鎮人。
      龍興鎮是2001年時由城關鎮*名而來,兩者本指一鎮。由此看來,所謂的 李毓秀是絳州城關鎮的說法均出自於這兩本書無疑。那麼,李毓秀是不是 城關鎮人呢?如果是城關鎮人,又是該鎮何村人氏? 如果按照李毓秀出生及至上世紀60年代這漫長的三百年的歷史來看, 李毓秀所在的村莊無論是吉莊還是周莊,都與城關鎮幾個字沒有什麼聯繫 。然而,如果以**的區劃來看,李毓秀出生之村確在城關鎮範圍之內。
      因此稱李毓秀為新絳縣城關鎮人並不值得奇怪,怪就怪在有的書籍上所寫 的這句話:“山西絳州城關鎮”。清朝的絳州沒有城關鎮;有城關鎮時, 已經沒有絳州之稱。P5-8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