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王安祈評傳/中國藝術家評傳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文學家
【市場價】
320-464
【優惠價】
200-290
【介質】 book
【ISBN】978751901624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文聯
  • ISBN:9787519016241
  • 作者:張啟豐//曾建凱|總主編:謝柏梁
  • 頁數:197
  • 出版日期:2016-11-01
  • 印刷日期:2016-1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50千字
  • 由張啟豐、曾建凱著的《王安祈評傳/中國藝術家評傳》選擇在各藝術門類發展過程中,舉足輕重、影響深遠、德藝雙馨的藝術名家,為其撰評傳。同時搶救性地尋訪高齡的藝術名家,記錄其個人口述藝術史,傳承其服務人民的文藝觀、關學觀和創作觀。評傳既寫傳主的知識儲備、文化修養、藝術訓練、藝術作品等;又寫後人對傳主的藝德藝品、學養涵養、藝術觀和方法論的理解與評價;同時站在當今時代精神的高度,把握傳主的藝術思想,研究和繼承其藝術精華和底蘊。《王安祈評傳/中國藝術家評傳》全面繫統地評析王安祈的從藝經歷、經典作品和藝術思想等,重點剖析藝術家們高尚的職業操守、良好的社會形像、文質兼美的經典作品,同時力求從藝術評述的角度,建構中國藝術發展史的理論體繫,體現中華藝術精神。
  • 王安祈,劇作家。浙江人,1955年生於臺北。臺 灣大學中文博士(1985),現為臺灣大學戲劇學繫特 聘教授,國光劇團客席藝術總監。1985至2009為清華 大學中文繫教授。出版學術專書多本,學術研究獲國 科會傑出獎,胡適學術講座,國科會特殊優秀人纔。 1985年起為郭小莊、吳興國等編劇,《孔雀膽》、《 袁崇煥》、《紅樓夢》、《王子復仇記》等十餘部京 劇輯為《國劇新編》《曲話戲作》兩本劇本集,多次 獲編劇獎。2002年起任國光客席藝術總監,新編京劇 《王有道休妻》、《三個人兒兩盞燈》、《金鎖記》 、《青塚前的對話》、《歐蘭朵》、《孟小鼕》、《 百年戲樓》(部分與趙雪君或周慧玲合編)。歌劇《 畫魂》。獲國家文藝獎及金曲獎作詞獎。講評劇本: 瀋杏蓮戲曲《長相守》、蔣東敏越劇《如花似玉》、 蘇逸茹京劇《伍員求劍》。創作《閻羅夢》(與陳亞 先、瀋惠如合編)、《三個人兒兩盞燈》(與趙雪君 合編)、《金鎖記》(與趙雪君合編,京劇現代戲, 張愛玲原著小說)、《王有道休妻》、《青塚前的對 話》、《王子復仇記》、《通濟橋》、《陸文龍》等 多部京劇劇本。她是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繫學士、 碩士、博士(1985年)。曾任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中 國文學繫和中國文學研究所專任教授(1991年至1994 年間兼中國文學繫主任)。 《王安祈評傳/中國藝術家評傳》由張啟豐、曾 建凱著。
  • 第一章 劇場裡*小的觀眾
    第二章 戲曲研究生
    第三章 初執編劇之筆,兼跨傳統與創新
    第四章 編劇是給演員的一封情書
    第五章 戲曲研究、評論、教學
    第六章 藝術總監的理念:現代化、文學性
    第七章 老戲新生命
    第八章 人生風景
    第九章 編劇之筆的轉折:從給演員的情書到自我對話
    第十章 臺灣新京劇
  • 1987年,王安祈所在的這一班進入臺灣大學中文 繫時,白先勇、王文興等人的小說正是文壇大熱門, 文學創作是美麗的憧憬。“作家為什麼都出在外文繫 ?”是一進大學之門的學生自我詰問的**個問題, 而新生訓練時繫主任龍宇純老師一出臺,溫柔敦厚的 翩翩風采,即見證了國學的儒雅。
    大學生涯**堂課是梅廣老師的中國語文通論, 剛從哈佛大學回來的梅老師有點靦腆,低著頭逐一介 紹講義上的參考書,面對洋洋灑灑的書單,這群“小 大一”纔具體感受到學術殿堂的分量。以普賢為筆名 的裴溥言老師,像菩薩一般慈祥寬愛,同學們發現, 師丈經常坐在文學院旁小池塘邊偷聽裴老師念詩。師 丈過世後,王安祈每回走在小池邊,都想起師丈的飄 飄長髯。張以仁老師聲音小,得搶著坐前面纔聽得清 ,而坐在**排總被他的笑容吸引,他不是對學生們 笑,是談到某個訓詁難題破解時的得意欣喜,眼神穿 越時空,笑容映照古今,這是學術的樂趣,而一切以 艱辛為基礎。程元敏老師博士剛畢業,卻已似為窮經 而皓首,張亨老師也不老,白發是瀟灑*是智慧。王 安祈那屆有幸還趕上了屈萬裡先生的課,一襲長衫, 走進教室時學生會自動起立鞠躬的場景,也隻屬於那 個年代。
    國文課分成古典與現代兩班,杜其容老師發自丹 田的嗓音鏗鏘有力,古典內涵和聲音一樣扎實;樂蘅 軍老師的現代組,則教同學分組報告白先勇、黃春明 、王文興,不僅訓練鋻賞評析能力,*讓同學間彼此 認識。蔡慧怡對於《命運的跡線》與《賭》這兩篇短 篇小說深刻的分析,使王安祈領悟到文學其實是生命 的思考——在此之前,蔡慧怡對王安祈*重要的意義 在於木瓜牛奶:開學**天慧怡帶我去“全成”喝的 (到底是全成還是全城?王安祈已經記不清了,不過也 不重要了,現在已改名“臺一”,不過老板娘還是那 位),老板娘送上兩份飲料,一杯牛奶、一瓶木瓜, 讓女孩兒倆自己交互對摻著喫,一切新鮮由此開始。
    蔡慧怡面對木瓜牛奶、五色粉圓時眉飛色舞,上了國 文課纔知道她對文學人生的思考深沉,後來柯椏纖由 圖書館學繫轉到班上之後,兩人成為王安祈談文論學 深度相當的知交。
    吳統雄、於洋、石基琳、王禮娟對待文學的態度 也如同信仰,吳統雄一副文藝青年的模樣,自信裡帶 幾分叛逆;石基琳生就一張智慧的臉;隻有於洋,很 難想像娃娃臉小不點兒竟能仿《娜拉》創作出《我要 下樓去》。他們組成讀書會,王安祈一聽書單是《西 線無戰事》《金閣寺》就嚇壞了,始終沒膽量參加。
    不過他們感情很好,於洋和蔡慧怡一樣,抽像思考時 嚴肅得令人景仰,談起喫喝卻平凡實際一如常人,在 於洋家的火鍋會,她與王安祈共吞下三十個魚丸。那 時火鍋料單純,牛肉、豬肉、青菜、魚丸,魚餃還沒 進入臺灣,後來班上的越南僑生林月好帶王安祈到舟 山路僑光堂旁越式河粉攤,纔領略魚餃的滋味。
    僑生和非臺灣本地的外地生是20世紀70年代臺灣 大學的一大特色,王安祈班本地生四十名,僑生和非 臺灣本地的外地生至少二十多位,香港居多,廣東口 音在“詩選”“聲韻學”課上**有用。由於人聲字 隻保存在南方方言裡,曾永義老師教詩時,經常自己 先用閩南語朗誦一遍,再請外地生用廣東話來一回, 同學一聽就明白了何謂“人聲短促而收藏”。
    戒嚴時代僑生和非臺灣本地的外地生的眼界比臺 灣本地生寬廣得多,五四文人的作品在臺灣是禁書, 而僑生同學早已在僑居地飽覽了,王安祈與一班女眾 經常睜大了眼睛聽霍達文、蘇德之、譚元明、吳榮彬 談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閱讀經驗。廣東口音多少還是有 點異鄉情調,僑生對本地女生的追求大家特別關心, 不過任誰也沒想到霍達文和徐會文會是一對,他們真 是大器晚成,同學了十幾年纔突然發現適合做夫妻。
    但是,*厲害的還當屬蘇其寬,大一時他出現在班上 ,王安祈還以為是哲學繫教授跑錯了教室,沒想到竟 然是同學。言談內容不出哲學、信仰、邏輯、心理, 立志當神父的他,不知什麼時候和陳薰談的戀愛結的 婚,誠如吳統雄所說:“陳薰簡直比上帝還厲害!” 餘利溪、吳環玉馬來西亞僑生之戀發生得很早,餘利 溪大一時生了場大病,林文月老師還燉了雞湯去看他 ,那時在病榻旁的好像就是吳環玉。
    當時,越南僑生的處境*令人關心。王安祈大三 那年越南戰亂,她聞得消息後衝到五女宿舍,林月好 正在彈古箏,看到王安祈進來,沒停手地笑了笑繼續 彈。
    P16-17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