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鳩摩羅什傳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宗教人物
    【市場價】
    352-510
    【優惠價】
    220-319
    【介質】 book
    【ISBN】978753256844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上海古籍
    • ISBN:9787532568444
    • 作者:龔斌
    • 頁數:309
    • 出版日期:2013-08-01
    • 印刷日期:2013-08-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8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81千字
    • 鳩摩羅什不僅對中印文化交流、中國文化的建設貢獻巨大,而且是位人格高尚、智慧淵深、經歷極具傳奇性、有文學天纔的高僧,傳紀稱他為人“神情朗徹,傲岸出群”,“篤性仁厚,泛愛為心,虛己善誘,終日無倦”,甚具人格魅力,可敬可佩。雖為德高望重的高僧、佛教**,卻又有血有肉有情,被迫兩次破不淫戒;雖然戒行有缺,卻又智慧超人,多次顯現前知等神異。他的事跡,彪炳千古,流芳百世。**我們讀誦《金剛經》、《彌陀經》、《維摩經》、《法華經》等經典時,不能不感念這位譯經大師,想像他深目高鼻、智慧仁厚的慈容,他永遠活在他所翻譯的經典中。
      龔斌的《鳩摩羅什傳》,以可靠史傳為據寫成,忠實地描述了鳩摩羅什一生的經歷,既具有學術的真實性,又具有傳紀文學的可讀性。
    • 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看,羅什的貢獻不僅在傳 播印度佛學真髓,大大提高了中國 人的佛學水平,而且在引進新的思維方式,促進了中 國人的理性思維,豐富、提升 了中國傳統文化。羅什引進的般若中觀學,當時給予 魏晉玄學以極大的刺激,後來 又通過禪宗,施其影響於宋明儒學及宋元道教,滲透 於整個中國文化,成為傳統文 化肌體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龔斌的這本《鳩摩羅什傳》,以可靠史傳為據寫 成,忠實地描述了鳩摩羅什一生的經歷。 《鳩摩羅什傳》既具有學術的真實性,又具有傳 紀文學的可讀性,給佛教圈內外的廣大讀者提供了 觸摸鳩摩羅什這位文化名人、偉大高僧的方便,對弘 揚佛教文化、中國傳統文化, 有其現實意義。
    • 序一 論“文學的歷史”
      序二 學術的真實性文學的可讀性

      第一章 智子降於龜茲
      第二章 隨母出家
      第三章 廚賓遇師
      第四章 遊學疏勒
      第五章 改宗大乘
      第六章 譽滿西域
      第七章 聲被苻秦
      第八章 呂光破龜茲
      第九章 **次破戒
      第十章 在龜茲的*後日子
      第十一章 漫漫東去路
      第十二章 智者的困境
      第十三章 新門徒與老相識
      第十四章 羅什入長安
      第十五章 逍遙園中
      第十六章 高足弟子
      第十七章 第二次破戒
      第十八章 長安與廬山的對話
      第十九章 佛馱跋陀羅事件
      第二十章 弘法大師
      第二十一章 形碎舌存
      第二十二章 梵輪摧軸與再轉

      附錄一
      慧皎《高僧傳鳩摩羅什傳》
      附錄二
      鳩摩羅什年譜簡編
      附錄三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第四章 遊學疏勒 時彼聚落有一童子,名那羅陀。彼那羅陀,年漸 長 大,至於八歲,其母將付阿私陀仙,令作弟子。
      時彼童 子,供養恭敬,尊重師事阿私陀仙,盡弟子禮, 無暫休息。
      ——《佛本行集經》卷七 耆婆帶著十二歲的羅什,離開廚賓,返回龜茲。
      少年羅什的傑出纔智和佛學造詣,已引起西域諸國的 關注。沿途有幾 個**想以重爵聘用羅什,羅什卻一概拒*。
      廚賓之北,即為大月氏。大月氏,在古代的中亞 是曾經有過長期輝煌的 遊牧民族,建立過強大的政權,創造了燦爛的文化。
      這是一個過早消失,保 存著許許多多的古代秘密,值得探究的古國。
      在羅什的時代,如大月氏迦膩色迦王那樣的強盛 與輝煌已經不再。它 的版圖縮小到興都庫什山之北的地域。曾經佛光普照 的大月氏,到了紀元 三四世紀,昔日全民皈依佛教的歷史圖景,成了邈不 可見的回憶。但大月氏 畢竟是西域佛教*早的幾個重鎮之一。在羅什出生之 前的三四百年間,大 月氏的許多傳教者,越過蔥嶺,不斷向東,到達長安 、洛陽,甚至遠至長江流 域。有史可稽的有:三國時期的支婁迦讖、支曜、支 謙、支強梁;西晉時期的 法護、支法度。
      在大月氏傳教者東來的同時,佛經隨之傳人。僧 祐《出三藏記集》卷二 說:“祐檢閱三藏,訪核遺源,古經現在莫先於《四 十二章》。”又牟子《理惑 論》謂漢明帝遣使者十二人,至大月氏取佛經四十二 章。若《理惑論》所說 屬實,則東土*早的佛經《四十二章》來自大月氏。
      支婁迦讖等早期來華的 月支高僧,同時也是譯經者。尤其是法護遊歷西域各 國,帶回大量梵經,自 敦煌至長安,一路傳譯。這些梵經,很有可能當時流 行於大月氏。
      耆婆、羅什借道大月氏,當也有觀瞻寺院、考察 佛經的意圖。
      我們不知道他們母子倆在大月氏停留多長時期, 有過什麼活動。** 可知的是在月氏北山遇見了一個羅漢。羅漢年約五十 多歲,雙目深陷,注目 羅什許久。羅什感覺羅漢的目光冷峻得刺人,便施禮 問:“請問大德,小沙彌 身上莫非有感覺興趣之處,值得如此細看?” 羅漢不言語,再上上下下打量了羅什一番,然後 對耆婆說:“姊妹,常當 守護此小沙彌。若三十五歲不破戒,必當大興佛法, 度無數人,與優波掘多 無異;若戒不全,無能為也,止可纔明俊詣法師而已 。” 羅什聽罷,一笑了之。耆婆則聽得很仔細,不斷 點頭,“大德,我會記住 您的話。”這不是客套話,耆婆確實認真對待月氏羅 漢的預言,幾乎從未忘 記。她是樂於禪法的比丘尼,深知受戒或破戒對於僧 尼修行的重要意義。
      然而,如何守護羅什,使他守戒不懈呢?至於此時的 羅什,月氏羅漢的告誡 等於耳邊風。等他記起羅漢的預言,已是許多年之後 的事了。
      回國的路同樣漫長和艱辛。一個多月後,耆婆、 羅什進入疏勒國。疏 勒是中原通往蔥嶺的北道的要衝。蔥嶺以東諸國中, 疏勒因地理位置的原 因,傳人佛教較早。羅什在疏勒做的**件事是頂戴 佛缽。那隻缽形體不 小,羅什雙手捧著,舉過頭頂,覺得奇怪:為什麼這 樣輕呢?剛這樣想,缽的 重量頓時增加,雙手再也堅持不住。“好重!”羅什 不覺失聲,急忙把缽放下 來。耆婆在旁邊問何以如此?羅什答:“兒心有分別 ,故缽有輕重耳。”意思 說,心裡想著缽輕,缽就輕;心裡想著缽重,缽就重 。換句話說,缽之輕重,實 際上是心念所致。羅什的頂戴佛缽,實質是證悟佛理 。
      羅什在疏勒見到的能輕能重的佛缽,稍後於羅什 的雍州沙門智猛,在□ 賓也踫到過。智猛見到的佛缽通體紫中帶青,青中帶 紅。他以華香供養,又 雙手舉缽,輕松地舉過頭頂,發願說:“若缽有感應 ,能輕能重。”發願剛畢, 佛缽立刻變重,雙手捧著的缽重不可支。連忙放到桌 上,而這時又覺得缽並 不重。(見僧祐《出三藏記集》卷一五) 世上是否存在能輕能重的佛缽?當不難判斷。殊 可注意的是羅什的 感悟,所謂“心有分別,故缽有輕重耳”。佛法以為 一切法中,心為先導。
      心若調伏,一切法悉得調伏。又以為一切諸法,分色 心二法,有質礙為色 法,無質礙而有緣慮之用,或為緣起諸法之根本者為 心法。實質是精神意 志先於重於物質實體。羅什頂戴能輕能重的佛缽,從 而悟出“心有分別, 缽有輕重”的道理,說明他已意識到世間一切法乃心 法。物之大小、輕 重、形狀,皆是心之反映。這已經和大乘佛教的般若 (智慧)有點接近了。
      或許是能輕能重的佛缽證實了佛理,開悟了羅什的智 慧,他決定在疏勒停 留一年。
      這年鼕天,羅什誦讀《阿毗曇心論》。三藏中的 毗曇部,謂一切有部,屬 於小乘經論,以為世間諸法皆實有。羅什七歲出家, 一開始就學小乘毗曇部 經典。
      《阿毗曇心論》是毗曇部中的重要著作,為尊者 法勝造。這部經典有十 品:界品一、行品二、業品三、使品四、賢聖品五、 智品六、定品七、契品八、雜 品九、論品十。界品有偈雲:“若知諸法相,正覺開 慧眼。”意思說,理解世 間一切法相,須正覺和慧眼。智品有偈雲:“智慧性 能了,明觀一切有。”意 思是心智纔能觀察、理解世間諸法常有。總之,《阿 毗曇心論》的十品,歸根 結蒂是“顯法相以明本”,即一切法實有與心為本二 者之間的關繫——諸法 實有諸法心造。
      …… P47-49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