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暴力 (美)蘭德爾·柯林斯(Randall Collins) 著;劉冉 譯 著作 社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
    【市場價】
    640-928
    【優惠價】
    400-580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127103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產品名稱:暴力 一種微觀社會學理論 暴力
    是否是套裝:否
    書名:暴力 一種微觀社會學理論 暴力 暴力 一種微觀社會學理論 暴力

    代碼:70
    出版社名稱: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6月

    作者:無
    譯者:劉冉
    開本:16開

    ISBN編號:9787301271032

        
        
    "

    暴力

    作  者:(美)蘭德爾·柯林斯(Randall Collins) 著;劉冉 譯 著作
    定  價:88
    出 版 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頁  數:587
    裝  幀:平裝
    ISBN:9787301271032
    目錄
    中文版序
    第一章 暴力衝突的微觀社會學
    第一部分 暴力的肮髒秘密
    第二章 衝突性緊張和無能的暴力
    第三章 恐慌進攻
    第四章 攻擊弱者(一):家庭暴力
    第五章 攻擊弱者(二):霸凌、攔路搶劫、持械搶劫
    第二部分 淨化後的舞臺暴力
    第六章 公平搏鬥表演
    第七章 作為娛樂的暴力
    第八章 運動暴力
    第三部分 暴力情境的動力與結構
    第九章 打鬥能否開始及如何開始
    第十章 少數暴力人士
    第十一章 情緒注意力空間中的暴力主導
    第十二章 尾聲:實用的結論
    注釋
    參考文獻
    譯後記
    內容虛線

    內容簡介

    在受動作片電影和暢銷驚悚小說影響而產生的流行誤解中,在社會科學家的常規解釋中,暴力往往與貧困、種族或意識形態仇恨、家族疾病等特定情況聯繫在一起。蘭德爾·柯林斯所著的《暴力(一種微觀社會學理論)》從微觀社會學視角出發,借助視頻錄像、民族志調查,近距離研究暴力真正發生時的情況,引導讀者進入真實而令人不安的人類衝突世界:從軍隊暴力、警察暴力、家庭暴力、校園欺凌、搶劫、暴力運動到武裝衝突,進而揭示了暴力動力學,解釋了為什麼暴力通常會是對弱者的暴行、為何通常會在眾人面前進行儀式性展覽,或進行秘密恐怖襲擊和謀殺;以及為什麼少數人能夠操控暴力;*後則提供了應對乃至消除暴力的方法。

    作者簡介

    (美)蘭德爾·柯林斯(Randall Collins) 著;劉冉 譯 著作

    蘭德爾·柯林斯(1941-)美國當代有名社會學家,衝突論代表人物,賓夕法尼亞大學Dorothy Swaine Thomas社會學教授,著有《衝突社會學》(1975)、《社會學四大傳統》(1994)、《哲學社會學》(1998)、《互動儀式鏈》(2004)等。主要研究領域為理論社會學、關於政治與經濟變遷的宏觀社會學、社會衝突等。

    摘要

    中文版序

    我開始研究暴力,是因為我意識到社會學中的衝突理論無法解釋它,而微觀方法則可以帶給我們嶄新的發現。最初的頭緒來自二戰中馬歇爾的資料:他在戰鬥結束後立刻訪問士兵,發現其中隻有很少一部分人真正向敵人開了火。之後,隨軍心理學家格羅斯曼發現,士兵們並不是因為害怕受傷而畏縮不前(因為在某些情境下他們也會奮不顧身,如醫護人員和那些未佩戴武器的軍官);他們之所以無力進攻,是因為心中深植著對殺死他人的恐懼。這聽起來似乎有些自相矛盾,但在社會學上,我們卻能將其與一些更加普適的規律聯繫起來。
    在各種各樣的暴力衝突中(如街頭鬥毆和騷亂等),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無疾而終。在這些情境中,大部分人都會表現得像馬歇爾研究的士兵一樣,隻是讓群體中的極少部分人去實行全部的暴力行為。現在,有了暴力情境中的照片與錄像,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在這些時刻,大部分暴力參與者臉上的表情都是恐懼。民間普遍相信......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