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中國歷代戰爭史(附地圖冊第11冊宋遼金夏上)
    該商品所屬分類:政治/軍事 -> 軍事
    【市場價】
    588-854
    【優惠價】
    368-534
    【介質】 book
    【ISBN】978750863730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信
    • ISBN:9787508637303
    • 作者:臺灣三軍大學
    • 頁數:400
    • 出版日期:2013-02-01
    • 印刷日期:2013-02-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00千字
    • 一部以戰爭為中心的中國通史,一次對中國冷**時代的盛大回眸與全面檢討。一部溝通歷代典籍、***的中國軍事史鴻篇巨制。一部中國兩岸軍方都大量分發軍中將校、用以提高官兵軍事素養的恢宏之作。一部繼承中國戰略思想,可用以指導軍界、政界、商界精英的奇書。一部抹平普通讀者、各界精英閱讀習慣差異的作品。一部每一頁都是中國前人智慧總結的書。臺灣陸軍上將蔣緯國,三軍大學校長、陸軍上將徐培根,親筆作序。中信出版社2013年重磅巨作。
      臺灣三軍大學編撰的《中國歷代戰爭史11:宋遼金夏(上)》講述宋、遼、金、夏四朝之間戰爭及史事。內容涵蓋起自趙匡胤篡周,終至宋徽宗滅遼、西遼建國及覆滅之間諸戰役。
    • 《中國歷代戰爭史》是蔣介石親自下令臺灣三軍大學編撰的一部以戰爭 為中心的中國通史。1955年,臺灣三軍大學奉蔣介石手令,成立“中國歷代 戰爭史編纂委員會”,開始著手編纂工作。16年間,一批實戰經驗和學養兼 具的將校軍官捉刀執筆,多位各學科造詣一流的教授親預審校,《中國歷代 戰爭史》於1972年面市。後來,臺灣各研究機構和多所大學,還包括美國華 盛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胡佛研究所等,紛紛致函索求。為滿足廣泛的社 會需要,該書於1975年開始修訂,析為18分冊,於1979再版。整個修訂工作 ,由錢穆、王雲五、陶希聖、蔣復璁、黃季陸、方豪、屈萬裡、宋晞等學術 名家擔任指導委員,成就了這部中國戰爭史的扛鼎之作。 《中國歷代戰爭史》全書結構依歷史朝代順序,分為上古至西周、春秋 、戰國、秦、楚漢戰爭、西漢、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 、宋遼金夏、元、明、清、太平天國十八個時代,上起黃帝敗蚩尤之涿鹿之 戰,下終太平天國天京陷落,前後共四千六百多年,分立十八卷。 《中國歷代戰爭史11:宋遼金夏(上)》講述宋、遼、金、夏四朝之間 戰爭及史事。內容涵蓋起自趙匡胤篡周,終至宋徽宗滅遼、西遼建國及覆滅 之間諸戰役。
    • 第十四卷 宋、遼、金、夏(上)
      第一章 遼、宋、金、夏全般形勢 3
      第一節 四朝戰爭大勢 3
      第二節 四朝政治經濟社會概況 30
      第三節 四朝之國防軍事及戰略戰術 67
      第二章 宋祖篡周及平定內叛諸戰役 92
      第一節 戰前一般形勢及作戰導因 92
      第二節 宋太祖及佐命功臣 96
      第三節 戰場地理形勢及作戰方略 99
      第四節 平李筠作戰經過 101
      第五節 平李重進作戰經過 106
      第六節 戰後之政局及申論 108
      第三章 **定南方各國戰役 112
      第一節 戰前一般形勢 112
      第二節 戰場地理形勢及作戰方略 120
      第三節 平定荊湖之戰 127
      第四節 平定後蜀之戰 132
      第五節 平定南漢之戰 140
      第六節 平定江南之戰 146
      第七節 戰後之政局 157
      第八節 申論 160
      第四章 宋遼戰爭 163
      第一節 戰前一般形勢 164
      第二節 戰場地理形勢及戰爭方略 175
      第三節 宋遼二十餘年戰爭之諸戰役 181
      第四節 戰後之政局及申論 239
      第五章 宋夏百年戰爭 250
      第一節 戰前一般形勢及戰爭導因 251
      第二節 戰場地理形勢及戰爭方略 253
      第三節 宋夏初期之和戰 255
      第四節 宋夏第二期之和戰 265
      第五節 宋夏第三期之和戰 294
      第六節 申論 311
      第六章 金滅遼諸戰役 319
      第一節 戰前一般形勢及戰爭導因 320
      第二節 金人族繫及其發軔概況 323
      第三節 金開國諸重要人物 329
      第四節 戰場地理形勢及戰略指導 331
      第五節 作戰經過——遼亡及西遼之建國 335
      第六節 申論 361
      索引
    • 第二章 宋祖篡周及平定內叛諸戰役 (附圖11-380 11-381) 一、宋祖篡周:周恭帝元年(960年)正月,趙匡胤乘將兵北御契丹, 兵至陳橋回師行篡,國號宋。
      二、平定李筠之戰:建隆元年(960年)四月,李筠舉兵討宋。同月宋 祖出兵,至六月平定之。
      三、平定李重進之戰:建隆元年九月,李重進起兵於淮南,宋祖即出兵 進擊,至十一月平定之。
      第一節 戰前一般形勢及作戰導因 一、趙匡胤篡立 周顯德六年(遼穆宗應歷九年,北漢天會三年,959年),世宗親將北 伐,欲謀收復幽薊之地,在節節奏捷,相繼收復瀛、莫、易等州之餘,世宗 突然得疾,因而征師中罷,班師大梁(其事詳上卷第十章)。同年六月,世 宗殂,子梁王宗訓方七歲繼立,是為周恭帝。
      當世宗進軍瀛、莫、易等地時,遼主即遣使詣北漢,命北漢主劉鈞自晉 陽發兵入周疆境,以牽制周軍之攻勢。旋聞周師南還,乃罷兵。
      翌年正月,趙匡胤遂於陳橋驛(今河南省開封縣東北二十裡)擁兵為變 ,廢恭帝而篡周。據史稱:顯德六年十一月,鎮定二州(今河北正定及定縣 。為周鄰契丹之國防重鎮)告急,言北漢會契丹兵入寇,時正值周群臣賀正 旦(鎮定使者行三十日,始能抵達大梁)。恭帝乃命歸德節度使、檢校太尉 、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將宿衛諸軍御之。恭帝元年(960年)正月初二日,殿 前副點檢、鎮寧節度使慕容延釗將前軍先發。初三日匡胤將大軍繼之。軍校 苗訓,號知天文,托雲“見日下復有一日,黑光摩蕩”,指謂匡胤親吏楚昭 輔曰:“此天命也!” 趙匡胤掌軍政六年,得士卒心。數從世宗征伐,屢著功績。世宗既殂, 為人望所歸,且當此時主少國疑,將士陰謀推戴。時京中人亦多聚語雲:“ 策點檢為天子。”是夕,軍次陳橋驛,將士相與謀曰:“主上幼弱,我輩出 死力破敵,誰則知之?不如先立點檢為天子,然後北征!”都押衙李處耘乃 具以其事告匡胤弟內殿祗候供奉官都知匡義,及歸德節度使掌書記趙普。語 未竟,諸將露刃而入,大言曰:“軍中定議,欲策太尉為天子!”匡義曉諭 之曰:“興王異姓,雖雲天命,實繫人心。汝等各能嚴飭軍士,勿令剽掠, 都城人心安,則四方自定,汝等亦可共保富貴矣!”眾許諾。匡義與普乃部 分諸將,一將即夜遣衙隊軍使郭延赟入京,馳告素所歸心之殿前都指揮使石 守信,殿前都虞候王審琦,一面命將士環列匡胤以待旦(以上見《續通鋻》 卷一《宋紀一》及《續通鋻長編》卷一) 初四日遲明(史載匡胤醉臥,初不省),諸將擐甲執兵直叩匡胤寢所。
      匡義入白,匡胤起。諸將露刃曰:“諸將無主,願策太尉為天子!”匡胤未 及應,黃袍已加身矣。眾即羅拜呼萬歲,掖之上馬還汴。匡胤於是攬轡曰: “汝等貪富貴立我,我有號令,汝等能稟乎?”眾下馬曰:“願受命!”匡 胤曰:“太後、主上,吾北面事之,朝廷大臣,皆我之比肩。汝等不得侵陵 ,朝市府庫,不得侵掠;用命有厚齎,違則拏戮!”皆應曰:“諾!”遂整 隊而行。(見《續資治通鋻》卷一《宋紀一》及《續通鋻長編》卷一) 初五日,匡胤率隊自仁和門入汴,先遣楚昭輔慰安家人,又遣客省使潘 美,見執政諭意。時宰相範質、王溥早朝未退,聞變,質執溥手曰:“倉卒 遣將,吾輩之罪也!”爪入溥手,幾出血,溥噤不能對。天平節度使(治今 山東東平縣)同平章事、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韓通,自內庭惶遽奔歸,將 率眾備御。散員都指揮使王彥升,遇通於路,躍馬逐之,馳入其第,殺通及 其妻子。諸將翼匡胤登明德門,匡胤令甲士還營,而自退居公署。有頃,諸 將擁範質等至,匡胤流涕曰:“吾受世宗厚恩,為六軍所迫,一旦至此,慚 負天地,將若之何?”質等未及對,散指揮都虞候羅彥瑰按劍厲聲曰:“我 輩無主,**須得天子!”質等相顧,不知所為。王溥降階先拜,質不得已 亦拜。遂請匡胤詣崇元殿,行禪代禮。召文武百官,至晡時班定,猶未有禪 詔,翰林學士承旨陶毅袖出之。於是宣徽使昝居潤引匡胤就龍墀,北面拜受 ,然後升崇元殿,即皇帝位,是為宋太祖。奉周恭帝為鄭王,符太後為周太 後,遷居西宮,大赦改元。以所鎮歸德軍在宋州(今河南商丘縣),因國號 曰宋,內外馬步軍士等第優給命官,遣使遍告郡國。(見《續資治通鋻》卷 一《宋紀一》,見《續資治通鋻長編》卷一) 初韓通與匡胤同掌宿衛,軍政多決於通,匡胤內忌之。通性剛而寡謀, 言多忤物。其子頗有智略,見匡胤得人望,勸早為之所,不聽,卒及於難。
      通已死,匡胤怒王彥升專殺,欲罪之,群臣以建國之始,乞貰之。匡胤為收 攬人心,獎勵忠節,乃詔贈通為中書令,以禮葬之,以旌其忠。論翼戴功, 以周義成節度使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為歸德節度使、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 ;寧江節度使馬步軍都指揮使高懷德為義成節度使殿前副都點檢;以武信節 度使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張令鐸為鎮安節度使馬步軍都虞候;殿前都虞候 睦州防御使王審琦為泰寧節度使殿前都指揮使;虎捷右廂都虞候嘉州防御使 張光翰為寧江節度使、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龍捷右廂都指揮使嶽州防御 使趙彥徽為武信節度使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以弟匡義為殿前都虞候,賜 名光義,餘領軍者並進爵。時慕容延釗將前軍已至真定,周侍衛馬步軍都虞 候韓令坤將兵巡北邊,乃遣使諭二人,各以便宜從事。二人皆聽命。遂加令 坤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天平節度使、同平章事;延釗為殿前都點檢、昭化 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二品。
      歸德幕府文人有佐命功者,以掌書記趙普為右諫議大夫、樞密直學士, 判官劉熙古為左諫議大夫,觀察判官呂餘慶為給事中、端明殿學士,攝推官 瀋義倫為戶部郎中。
      此外,侍周三相,並以優禮。範質仍為司徒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參 知樞密院事、加侍中,王溥右僕射、平章事、監修國史、參知樞密院事、加 司空,魏仁浦樞密使、中書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加右僕射。蓋自 唐以來,三大館職,皆宰相兼之,首相昭文,次監修,次集賢。宋因之也。
      舊制,凡大政事,必命宰臣坐議,常從容賜茶乃退,唐及五代,齊遵此制。
      及質等為相,自以周室舊臣,內存形跡,又憚帝英睿,乃請每事具劄子進呈 取旨。帝從之。由是坐論之禮遂廢。
      其他重要藩鎮,亦加爵賞。以周天雄節度使魏王符彥卿(治今河北大名 縣)守太師,雄武節度使王景(治今河北薊縣東北。虛名也)守太保、封太 原郡王,定難節度使(治今陝西橫山縣北)西平王李彝殷守太尉,荊南節度 使高保融(治今湖北江陵縣)守太傅。餘領節鎮者,亦皆進爵。
      初,藩鎮中聞宋祖篡立而欲效忠周室者,有成德節度使郭崇(治今河北 正定縣),追憶周室恩遇,時或涕泣。監軍陳思誨密奏其事,且言常山近邊 ,宜謹備之。宋祖曰:“我素知崇篤於恩義,此蓋有所激發耳!”遣使覘之 。崇聞之憂懣失據。觀察判官辛仲甫曰:“公首效誠節,且軍民處置,率循 常度,朝廷雖欲加罪,何以為辭?使者至,但率官吏郊迎,盡禮致恭,淹留 伺察,當自辨明矣。”崇如其言。使者歸奏崇無它故,宋祖乃喜,以晷居潤 權知鎮州制之。其次,保義節度使袁彥(治今河南陝縣)聞宋篡周,日夜繕 甲治兵。宋祖慮其為變,命潘美往監其軍。美單騎入城,諭令朝覲,彥即治 裝上道。遂徙彥為彰信節度使。其三,護國軍節度使楊承信(治今山西永濟 )亦有謀反之說,宋祖遣使賜生辰禮以察之,承信因不敢發。蓋自周世宗整 軍之後,朝廷兵強,藩鎮弱,故皆不敢輕舉,而因宋祖亦先知與善於處置, 遂皆就範也。然未幾尚有昭義節度使李筠(治今山西長治縣),與淮南節度 使李重進(治今江蘇江都縣),相繼起兵,宋祖遂展開進討之戰。(見《續 資治通鋻》卷一《宋紀一》,見《續資治通鋻長編》卷一) 至於其他國外一般情勢,北方之強敵北漢與遼謀會師攻鎮定,聞宋篡周 ,乃罷出師之舉,蓋欲以觀新朝之意態也。南方則南唐主李景因宋釋其降將 周成等三十四人(周顯德中降周者),遣歸,乃遣使至汴,賀宋帝即位。吳 越王錢俶,以素歸順中原,及聞宋立,乃遣使致賀,是年鼕,宋太祖即授俶 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此為未來南伐作預謀也。至於後蜀主孟昶,湖南武平節 度使周行逢,南漢主劉等,則或持獨立或持觀望之志。
      第二節 宋太祖及佐命功臣 宋太祖 太祖趙匡胤,涿郡人。其高祖眺仕唐。歷永清、文安、幽都令 。眺生珽,歷藩鎮從事,累官兼御史中丞。珽生敬,歷營、薊、涿三州刺史 。敬生弘殷。弘殷少驍勇,善騎射,初為趙王王镕將,繼為後唐莊宗典禁軍 ,後漢時因功遷護聖都指揮使。後周廣順末為鐵騎**軍都指揮使,轉右廂 都指揮使領嶽州防御使,顯德年間,從周世宗征淮南,累官檢校司徒,天水 縣男,與子匡胤分典禁兵。卒,贈武清節度使、太尉。
      太祖匡胤,乃弘殷之仲子也,母杜氏,後唐天成二年生於洛陽。及長容 貌雄偉,器度豁如,驍勇善騎射。周廣順初,補東西班行首,拜滑州副指揮 。周世宗為汴尹,遂為開封府馬直軍使。世宗即位,復典禁兵。高平之戰有 功,拜殿前都虞候,領嚴州刺史。從征淮南有功,還拜殿前都指揮使及定國 軍節度使。再從征壽春,還拜義成節度使,檢校太保,仍殿前都指揮使。三 征淮南,拜忠武節度使。從征契丹,為水陸都部署,收復瀛、莫及瓦橋關諸 地,還拜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恭帝即位改拜歸德節度使檢校太尉。因契 丹與北漢將入寇,將師御敵,遂因主幼國疑,及將士之擁戴,回師篡周。在 位十七年,壽五十。
      趙匡義 匡義,太祖之弟,即位之二年,改名炅。容貌雄偉,性嗜學。
      其父總兵淮南,破州縣,不取財物,第求古書遺炅,恆飭厲之。由是炅工文 業,多藝能。事後周至供奉官都知。陳橋兵變,炅與趙普實為首。太祖既即 位,累遷殿前都虞候、睦州防御使。太祖征潞澤,炅為大內點檢留鎮、泰寧 節度使。太祖征淮南,炅為大內都部署加同平章事,開封尹,再加兼中書令 。太祖征太原,炅為東都留守、封晉王,在宰相上。太祖崩,遺命傳位,是 為太宗。
      趙普 普字則平,幽州薊人。後唐幽帥趙德鈞連年用兵,民力疲弊,普 父迴舉族徙常山,又徙洛陽。普沉厚寡言,鎮陽豪族魏氏以女妻之。後周顯 德初,永興軍節度使劉詞闢為從事。詞卒,遺表薦普於朝。世宗用兵淮上, 趙匡胤撥滁州,宰相範質奏普為軍事判官。匡胤父弘殷臥疾滁州,普朝夕奉 藥餌,弘殷由是待以宗分。匡胤嘗與語奇之。淮南平,調補渭州軍事判官。
      匡胤領同州節度,闢為推官;移鎮宋州(歸德),表為掌書記。陳橋兵變, 匡胤被酒臥帳中,眾軍推戴普與匡義排闥入告匡胤。匡胤欠伸徐起,黃袍遂 加之。既受禪,以佐命功授右諫議大夫充樞密直學士。從征潞澤,還遷兵部 侍郎、樞密副使,旋拜樞密使檢校太保。乾德二年範質等三相同日罷,以普 為門下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普既拜相,太祖視如左右手,事無大 小悉咨決焉。尋兼監修國史,以薛居正、呂餘慶為參知政事以副之,但薛、 呂不宜制,不知印,不押班,但奉行制書而已。五年加昭文館大學士。勸太 祖籍諸道丁壯送京師備守衛,諸州置通判主錢谷,由是兵甲精銳,府庫充實 。尋以專寵驕侈,太祖遂分其權,且出為節鎮。太宗即位復用之,以至於卒 ,寵幸有加。普少習吏事,而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 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普性 深沉有岸谷,雖多忌刻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又性疾惡強直,剛毅果斷,正 直不回,盡忠所事,故為宋初名相。
      石守信 守信開封浚儀人。事周太祖得隸帳下,廣順初年累遷親衛都虞 候。從世宗高平力戰,遷親衛左**軍都校,師還遷鐵騎左右都校。從征淮 南為先鋒,下六合,入渦口,克揚州,遂領嘉州防御使充鐵騎控鶴四廂都指 揮使。從征瀛、莫、瓦橋,為陸路副都部署,以功遷殿前都虞候,轉都指揮 使領洪州防御使。恭帝即位,加領義成軍節度使。趙匡胤篡周,即得力於守 信之歸附,故乾德初,匡胤行其“杯酒釋兵權”之策時,曰:“我非爾曹不 及此!” 高懷德 懷德字藏用,真定常山人,周天平節度使高行周之子。由於懷 德乃將家子,練習戎事,不喜讀書,性簡率,忠厚倜儻,有武勇。與父行周 歷事晉漢周三朝。行周卒,周太祖召懷德為東西班都指揮使領吉州刺史,改 鐵騎都指揮使。高平之戰為先鋒都虞候,以功遷鐵騎右廂都指揮使領果州團 練使。從征淮南知廬州行府事充招安使,以功遷龍捷左廂都指揮使領嶽州防 御使。周世宗北征,與韓通率兵先抵滄州。克關南為雄州兵馬都部署。恭帝 即位,權為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領江寧節度使,又為北面行營馬軍都指揮使。
      宋太祖篡周,因得其歸附而成功。
      P92-99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