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海權論
    該商品所屬分類:政治/軍事 -> 軍事
    【市場價】
    272-395
    【優惠價】
    170-247
    【介質】 book
    【ISBN】978751711079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言實
    • ISBN:9787517110798
    • 作者:(美)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譯者:歐陽瑾
    • 頁數:316
    • 出版日期:2015-04-01
    • 印刷日期:2015-04-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55千字
    • 海權決定著一個**在**政治、軍事、經濟、外交舞臺上的地位和作用。海洋不但有豐富的資源,*維繫著**的安全。《海權論》作者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說:“海上力量決定**力量,誰能有效控制海洋,誰就能成為世界強國!”美國用事實告訴世界:“海權維繫著一個**的命脈,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掌握了世界的命運!”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十大巨著之一,喚醒民族海洋意識的一本書。一本書看懂世界格局,一本書讓你緊握世紀變革大潮,一本書讓你從容面對21世紀。
    • 《海權論》是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的關於海 戰史及海權理論的名著,馬漢在本書中劃時代地提出 了“海權”的概念,將控制海洋提高到國家興衰的最 高戰略層面。他認為海權與國家興衰休戚與共,海洋 利益對於一個國家的強大至關重要,同時主張大力發 展海軍、發展商船隊、發展海洋貿易、建設海軍基地 和商港。 本書從地理位置、自然結構、國家疆域、人口數 量、民族特性、政府性質等六大視角解讀了“海權至 上”的觀點。 作為一部海權名著的同時,本書也不乏文學性, 客觀而生動地再現了歷次海戰的過程,不露聲色地表 達了對那些卓越海軍將領的贊美,詳細闡述了海權在 歷史,尤其是1660年地理大發現至1783年美國獨立戰 爭結束的世界史的發展中起到的作用,同時論述了制 海權的一些必要因素。 該書一出版即引起關注,美國、日本、德國與前 蘇聯等國都先後將其作為制定國家發展戰略的方向指 導。自馬漢去世以後,兩次世界大戰以及世界戰略格 局的變化,已充分驗證了海權論的觀點。
    • 導論
      第一章 海權諸要素之探計
      第二章 1660之歐洲形勢
      第三章 英國革命
      第四章 1702—1713年間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第五章 法國攝政時期
      第六章 1739年的英西戰爭
      第七章 1756—1763年的“七年戰爭”立戰爭引起的海戰阿申特島海戰
      第八章 自《巴黎合約》到1778年間形勢的發展
      第九章 1778—1781年間北美和西印度群島區域的海上戰爭
      第十章 1779至1782年間的歐洲海戰
      第十一章 批判性地討論1778年海戰
    • 第一章海權諸要素之探討 從政治和社會的觀點來看,海洋首先並且*為明 顯地呈現給人們的就是,它是一條廣袤的通途;或者 *準確一點來說,是一條寬廣的公用通道,人們可以 在這條通道上向四面八方通行。但其中存在著一些交 通繁忙的線路,這表明還是有著一些控制性的原因, 纔使得人們選擇了這些交通路線而不是其他的路線。
      這些交通路線被稱作“商路”;而決定它們成為商路 的原因,則應從世界歷史中去尋找。
      雖說海洋上有著人類所熟知或者不熟知的種種危 險,但經由水路旅行或者說水上交通,一向都比陸路 *容易,花費也*少。荷蘭的貿易業之所以獲得了偉 大的成就,非但是由於其海上航運,也是由於它有著 無數風平浪靜的水道,使得人們可以經由費用不高而 快捷的通道進入荷蘭以及德**地。水路運輸相對於 陸路運輸的這一優勢,在陸路數量很少、路況又不佳 、戰亂頻繁、社會不安定的歷史時期,則顯得*為突 出,就像200年前的情況那樣。雖說那時的海上交通 有遭遇海盜的危險,但還是比陸上交通*加安全和快 捷。當時的一位荷蘭史學家在評估荷蘭與英國開戰的 可能性時,從中注意到了一個事實,那就是英國的水 道並未充分深入到該**陸;由於陸路狀況糟糕,故 要將貨物從英國的一地運往另一地,就必須經由海路 ,所以在途中就有可能被敵軍奪取。至於純粹的內陸 貿易,如今通常都已不再存在這種危險了。目前,在 大多數文明**,即便沿海貿易遭到破壞或者沒有沿 海貿易,也隻是會讓人覺得不方便罷了;但是,水上 交通依然是費用較低的一種運輸方式。雖說如此,晚 至法蘭西共和國與法蘭西**帝國的戰爭期間,那些 熟悉這一時期歷史的人都知道,而從發展於這一時期 的一些消遣性海軍文學作品當中也可看出,人們經常 提及沿著法國海岸線到處劫掠的私掠船隊,盡管此時 海上到處都是英國的巡邏艦船,而英國**也有著良 好的內陸道路。
      然而,在現代環境下,**貿易隻是沿海**商 業的一部分罷了。外國出產的生活必需品和**品, 都得用本國船隻或外國船隻運送到本國的港口來;然 後,這些船隻又會載上該國的產品返航,或是農產品 ,或是手工藝品;而每一個**,都希望這種海上運 輸由本國的船隻來進行。如此往來航行的船隻,必須 擁有安全的返航港口,並且在整個航行過程中,必須 充分得到本國的保護纔行。
      在戰爭時期,就必須由武裝運送來實施此種護衛 了。因此,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之所以需要海軍,原 因即在於存在和平海運這一事實;並且,海軍會隨著 和平海運的消失而消失,除非是一個**有著侵略野 心,純粹將它作為軍事編制中的一個分支。由於美國 目前並無侵略目標,由於其海上貿易已經消失,所以 其武裝艦船數量減少、民眾對海軍興趣漸失,**是 一種合乎邏輯的結果。但無論出於何種原因,隻要人 們再次發現海上貿易有利可圖,就會重新出現一種規 模巨大的海運事業,迫使軍事艦隊重新發展起來。有 可能,當穿過中美地峽的運河開通之後,那種侵略的 欲望可能會很強大,從而導致出現相同的結果。然而 ,這一點還是未知之數,因為一個太平而趨利的** 是不會眼光遠大的;而要做好充分的軍事準備,則需 要遠大的眼光,尤其是在如今這個時代。
      一旦一個**的非武裝艦船或者武裝艦船從本國 海岸起航,人們很快就會感受到船隻賴以進行和平貿 易、避難和補給的種種需要了。如今,世界各地都可 找到雖說陌生、態度卻很友好的港口;當和平是世界 主流的時候,有這些港口的庇護就足夠了。不過,雖 說美國已經得天獨厚,享受了長久的和平形勢,但情 況不會總是這樣,而和平也並非總能永遠持續下去。
      在早期,那些希望同新的、未開發的地區進行貿易的 海上商務人士,是冒著自己的生命危險,冒著在猜忌 或者懷有敵意的國度上岸的危險出海的;並且,要想 采集到能夠裝滿船隻、有利可賺的貨物,往往耗時甚 久。因此,他們會本能地在商路的盡頭尋找一個或者 多個駐地,無論是通過武力取得還是通過好感獲取, 以便讓自己或代辦們在該地擁有合理的安全保障,以 便讓自己的船隻能夠安全地泊錨,並且能夠持續采集 該地的適銷商品,然後等著本國艦隊到來,帶領他們 回國。由於利潤巨大,風險也高,所在這些早期的航 海活動中,這樣的駐地自然就越來越多,*後變成了 各個殖民地;這些殖民地的*終發展和成功,則取決 於其所屬**當中的天纔人物和政策,而其發展與成 功又構成了世界歷史、尤其是世界海洋史的一大組成 部分。殖民地的出現和發展,並非都像上面所描述的 那樣簡單而自然。許多殖民地在其計劃與成立之時, 都是統治者的行動而非個人行為,所以*多的是一種 形式,純屬政治考量;不過,貿易站點及其日後的擴 張和探險者唯求謀利的行為,它們的出發點與本質, 都跟經過深思熟慮的組織並特許建立起來的殖民地是 一樣的。在這兩種情況下,母國都是在國外獲得了據 點,找到了出售本國商品的新途徑和一種新的海運領 域,使本國人民有了新的就業機會,並使本國獲得了 支援和財富。
      然而,當商路另一端的安全得到了保障之後,所 有的貿易需求並非全都就此得到了滿足。航程既遙遠 又危險,而海上經常到處都是敵人。在各國紛紛進行 殖民的那些年代,海洋基本上處於一種無法無天的狀 況,可如今的人幾乎都已**忘記這種情況了;當時 的海洋**之間通過和平解決爭端的情況,是極為罕 見的。這樣一來,就需要在商路沿線設立駐地了,比 如好望角、聖海倫那以及毛裡求斯,其主要目的原本 並非是為了貿易,而是為了防衛和作戰;這樣一來, 也就需要占據諸如直布羅陀、馬耳他和聖勞倫斯灣入 口的路易斯堡等要塞了——占領這些要塞的意義,主 要是戰略性的,雖說情況並非一概如此。從特征上來 看,殖民地和殖民據點有的時候是商業性的,有的時 候又是軍事性的;同一個地方從兩個方面來看都同等 重要,比如紐約,則屬於例外情況。
      在這三個方面——產品與商品貿易的必要性,實 施商品貿易的海運,促進和擴大海運規模並且通過增 加安全地點而有助於保護海運的殖民地——當中,我 們可以看到大部分歷史、政策以及臨海**的關鍵線 索。政策既會隨著時代精神的不同而改變,也會隨著 歷任統治者的性格與眼光不同而改變;但沿海**的 歷史,卻較少由政府的英明與遠見所決定,*多的是 取決於其地理位置、國土範圍、資源配置、人口數量 以及民族性格——總而言之,即是由我們所稱的自然 條件所決定。然而,我們非但必須承認,而將來也會 看到,個人在某些特定時期的英明之舉或不明智的行 為,對於廣義上的海權發展產生了一種極大的修正性 影響;這種影響,不但包括利用武力統治海洋或其一 部分的海上軍事力量,還包括了和平貿易,以及使得 軍事性艦隊自然而健全地出現並且是確保軍事性艦隊 安全之基礎的海運。P21-23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