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蘇共亡黨二十年祭+變革中國(市場經濟的中國之路)(精) (共2冊)
    該商品所屬分類:政治/軍事 -> 政治
    【市場價】
    742-1075
    【優惠價】
    464-672
    【介質】 book
    【ISBN】978754931887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江西高校
    • ISBN:9787549318872
    • 作者:黃葦町
    • 出版日期:2013-04-01
    • 包裝:精裝
    • 開本:其他
    • 版次:1
    • 印次:1
    • 黃葦町的《蘇共亡黨十年祭》以史為鏡,通過剖析蘇共因失人心而失天下的歷史悲劇,深刻闡述了保持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是黨的生命線,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黨的執政資格所在這一重大主題。而《蘇共亡黨二十年祭》這本書正是在《蘇共亡黨十年祭》一書的基礎上,緊扣近10年來****形勢變化,對蘇共亡黨進行的*加繫統精深的研究。
    • 2001年,一本《蘇共亡黨十年祭》引起社會各界 的強烈反響,十多年來暢銷不衰。十二年過去了,隨 著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人們對蘇共亡黨、蘇聯解體 的關注和思考卻從未停止過。著名反腐專家黃葦町繼 《蘇共亡黨十年祭》後推出的《蘇共亡黨二十年祭》 ,將極大地滿足社會各界讀者的需求。 較之“十年祭”,《蘇共亡黨二十年祭》對蘇共 敗亡教訓作了更加繫統精深的思考:權力過分集中、 民主缺失,是蘇共垮臺的總病根。隻有科學、深刻地 反思,以史為鋻,歷史悲劇纔能以歷史的進步來補償 。作者以深刻的分析和思辨能力,對照前蘇聯和中國 當前及世界形勢,全方位解讀和研究蘇共的失敗,同 時也是尋找我們黨肌體上可能潛伏的“病灶”,具有 很高的理論指導意義和執政參考價值。
    • 自序 中國會不會成為“下一個”?
      第一篇 誰記得一切,誰就感到沉重
      一 漲價打開了潘多拉盒子/004
      二 工人階級不再留戀“工人**”/014
      三 69年—6年9個月—69個小時/019
      四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025
      五 “上街的是自己,上臺的是別人”/031
      六 百年回首話當初/039
      第二篇 三十功名塵與土
      一 “新經濟政策”夭折和強推農業集體化/056
      二 總路線、工業趕超和農業公社/068
      三 大饑荒帶來的黨內論爭/073
      四 “大清洗”——不忍卒讀的一頁/082
      五 理論扭曲與權力集中/102
      六 黨內自殘的惡果/117
      七 歷史常有驚人的相似之處/129
      第三篇 蘇共錯失的幾次重要發展機遇
      一 沉醉勝利,錯失改革開放良機/150
      二 社會振蕩使改革“欲速則不達”/163
      三 “布拉格之春”導致的“急剎車”/181
      四 與新技術革命擦肩而過/190
      五 油價暴漲助長了不思進取/194
      六 代際*替淪為改朝換代/199
      七 京城老翁,坐看風起雲湧/213
      第四篇 誰綁架了改革?
      一 赫魯曉夫“對干部不負責任”被趕下臺/226
      二 柯西金得罪強勢集團被迫辭職/235
      三 戈爾巴喬夫打開了潘多拉盒子/243
      四 勃列日涅夫——傳統體制的化身/249
      五 執政能力和人纔的枯竭/258
      第五篇 心中沒有人民,必被人民拋棄
      一 人心被葉利欽帶走了/270
      二 特權的*大危險——和人民的困苦隔離/284
      三 國因家破、國破家亡/292
      四 隻聽見自己的聲音,卻說是人民的聲音/304
      五 他們是為了自己可以背叛一切的人/315
      六 再看**之俄羅斯/320
      主要參考文獻/325
      附錄一 互聯網十年變 /335
      附錄二 我讀黃葦町的《我的爺爺奶奶》/348
    • 葉利欽是戈爾巴喬夫一手提撥起來的。1985年3 月,剛剛就任蘇共***的戈爾巴喬夫前往烏拉爾山 以東的斯維爾德諾夫斯克州視察工作,對全程陪同的 時年53歲的州委**書記葉利欽的果斷能干和改革魄 力留下深刻印像。他視察結束一個月後,便將葉利欽 調入莫斯科任蘇聯建設部長。5個月後,葉利欽又被火 箭式地提撥為蘇共中央書記處書記、政治局候補委員 、莫斯科市委**書記。當時誰都不會想到,後者會 成為蘇共和蘇聯這個大黨和大國的掘墓人。
      莫斯科人很快發現了新任市委書記與他所有前任 的不同。他不像他們中的一些人那樣不苟言笑,語速 緩慢,沉穩中透著傲氣,讓人敬而遠之。他看起來* 像個率性而為、在酒桌上無話不談的爽快漢子。為了 體察民情,他經常微服私訪,一會兒乘上公共汽車、 電車或者地鐵,了解居民出行的情況;一會兒跑到商 店或者門診部,查看城市食品供應情況和醫院服務情 況,於是第二天這條新聞便把莫斯科攪得滿城風雨。
      針對當時日用消費品緊缺的狀況,葉利欽籌建起一批 食品、肉類加工廠和乳品生產廠,並公開向民眾許諾 ,將在*短時間內解決諸如香腸和酸奶長期短缺等老 大難問題。他逛商店時發現有的商店經理私藏貨物到 黑市賣高價,就亮明身份當場予以免職。年過半百的 葉利欽,甚至還不時下車間與小伙子們一起裝卸貨物 。有人還在購買副食品的長隊中,驚訝地發現了裹著 厚厚的呢大衣、圍著毛圍巾、在雪後的街道邊默默地 跟著前面的人挪動腳步的市委**書記的妻子——按 照內部供應制度,作為排在蘇聯***前幾十名之一 的政治局候補委員和中央書記,同時又是首都*高首 長的家人,她**不必排隊,甚至不必出門,就可以 派服務員或司機,開車到全市*好的**商店去,簡 單地在記賬單上簽個名,就能把各種進口的美味佳肴 直接裝運回家。
      葉利欽特別重視和善於利用正在開放的輿論工具 。莫斯科首批關於改革的報道之一,是在電視上直播 了查處公車私用的報道。一個**,在通往鄉間的大 道上,從城裡開來的黑色的“伏爾加”牌公車受到攔 路檢查。查明其中大部分乘客並不是去辦公事,而是 去別墅。面對從車裡走出的倉皇失措的體面男子,軍 官在電視臺記者的攝像頭前建議他,今後在類似的情 況下乘電氣列車。隨後莫斯科就出臺了一項政策—— 減少公車數量,***的妻子、親戚不得將公家的汽 車用於私人需要。**書記本人也像征性地乘坐公共 汽車上班,為其他人樹立榜樣。他還向“**點”“ 專門醫院”療養院等發起進攻,他下令取消了莫斯科 市的高干**商店,建議莫斯科黨的機關干部回憶“ 列寧的樸素生活”,像所有普通蘇聯人一樣生活。而 同在莫斯科的屬於蘇共中央和蘇聯政府各部門管理的 這種商店就有100多處。
      後來葉利欽在《我的自白》中是這樣揭露蘇共上 層的嚴重特權現像的:“全莫斯科享受各類**商品 的人總共有4萬人”,“你在職位的階梯上爬得越高, 歸你享受的東西就越豐富……如果你爬到了黨的權力 金字塔的**,則可享有一切——你進入了共產主義 ……共產主義**可以在一個單獨的**裡為那些獲 取權位的少數人而實現”。他認為,要改革首先要消 除這些特權現像,葉利欽公開號召首都新聞界將其曝 光。一時間,莫斯科《真理報》、莫斯科《共青團報 》、莫斯科電視臺的社會專欄裡洶湧澎湃,形成一股 內幕報道熱潮,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葉利欽認為 ,老百姓*不滿意的是他們能直接看得到的**干部 的食品**、公車私用、保健醫療、專門服裝加工部 和劇院為領導干部預留座位等做法。這些盡管都是小 事,但在他之前,還從未有人敢於觸動這些黨和** 的“內部待遇”。可他這樣做了。當時的考慮是,“ 成千上萬的人都是這場鬥爭的見證人”。從這些問題 入手,可以使他迅速獲得那些沒有特權,並經常感受 到特權妨害的普通人的政治支持。
      葉利欽首先選擇蘇共領導干部的“特權”作為改 革的突破口,是他的提攜者戈爾巴喬夫沒有想到的。
      應該說,戈爾巴喬夫主政後,也曾批評過特權現像。
      他在1986年的一次政治局會議上指出:“應該從自身 做起。宴會、禮品、招待會——我們曾鼓勵所有這一 切,而且自己也參加過,各級領導有自己的食品供應 基地,他們的妻子連商店都不用跑了。在每個區、每 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基地和內部供應商店,在那裡分 配著進口商品。我們自己在所有這些問題上都有錯。
      感謝上帝,我們自己沒有走上犯罪的道路。這一切應 該好好地反省一下了。”也就是說,戈爾巴喬夫並非 沒有看到特權思想和特權現像對蘇共干群關繫和領導 干部形像造成的嚴重損害,如果他上臺後能夠積極、 穩妥地采取措施,動手逐步消除這些特權,是可以在 群眾中為他的改革政策贏得很多加分的。但戈爾巴喬 夫講歸講,並沒打算真的馬上動手去做。他能夠當上 蘇共**把手,就與擔任“療養院書記”期間,能夠 精心地為***提供特權享受而獲得青睞分不開,他 知道觸動這個問題的利害關繫。但他沒有想到的是, 葉利欽一上臺就在莫斯科把“反特權”搞到如此大張 旗鼓,甚至鳳聲鶴唳的地步,打亂了他的改革全盤計 劃。這樣做盡管使改革派的形像迅速得到*大多數普 通人和知識分子的認可,但在黨的領導層中卻引起軒 然大波:這個從斯維爾德諾夫斯克來的鄉下人到底要 干什麼?他怎麼可以為了沽名釣譽而打破幾代人傳下 來的老規矩,威脅所有人的利益呢?是誰在背後支持 他?因為這不僅會影響到每個領導干部正常的家庭生 活,還會直接損害他們的地位和尊嚴——如果要求每 個領導干部也都加入大街上凍得前胸貼後背的普通人 的長隊的話。對葉利欽這些“出格的”政治秀,首先 感到惱火的是戈爾巴喬夫。當自己的改革急需排除種 種阻力、爭取各級領導干部支持時,他不希望葉利欽 一下子把領導層所有人都得罪完。而且,這一繫列讓 人眼花繚亂的“組合拳”,使葉利欽在風頭上甚至蓋 過了戈爾巴喬夫本人,成為媒體聚光燈和攝像鏡頭無 可爭議的聚焦點,也使***從內心感到不快。因此 ,當莫斯科的地方媒體對葉利欽的這些舉動報道得熱 火朝天時,蘇共中央的媒體卻悄悄地減少甚至停止了 這類報道。因為真理報總編輯接到戈爾巴喬夫的電話 :對葉利欽的報道要“淡化處理”,《真理報》不要 鼓動葉利欽去進行他的“煽情行為”。令戈爾巴喬夫 沒有想到的是,中央媒體對葉利欽明顯的視若無睹甚 至抵制,反而在“逆反心理”很強的社會氛圍中,幫 助他樹立了與“官僚集團”鬥爭的“反特權”旗手形 像。有關葉利欽的事跡在民眾中口口相傳,使他很快 成了莫斯科乃至全蘇聯的傳奇式人物,並被賦予英雄 般的品德。
      葉利欽所觸動的的確是蘇聯領導干部的核心利益 之一——從斯大林時期就開始的各種公開和隱蔽的特 權。不過,當時享有特權的人數較少,對群眾心理的衝 擊還不是很大。斯大林對各級干部的不斷清洗,使得 缺乏安全感的領導干部也不敢肆意妄為。而赫魯曉夫 上臺後對干部特權制度的“十次打擊”,特別是關於 干部輪換的硬性規定,領導干部像走馬燈一樣不斷* 換,也難以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特權階層。但等級特 權既然已成為合法制度,就潛藏著蔓延的危險。羅· 亞·麥德維傑夫在《讓歷史來審判》一書中說:“黨 的機構的某些工作人員開始遠不是為勞動人民的利益 去使用自己的影響,黨內機構的個別環節也出現了腐 化因素,**沒有什麼理由使一些黨的干部享有特權 ,這些特權後來又變成了目的本身,成為一種拜物教 。”而蘇聯現實的體制機制繫統中“缺乏任何比較有 效地防止濫用權力的措施”。
      到了勃列日涅夫時期,尤其在其執政後期,一方 面由於體制僵化和干部隊伍高度穩定;另一方面由於 腐朽思想對干部隊伍的侵蝕及黨內外長期缺乏民主監 督,“特權階層”終於形成。“特權階層”有以下主 要特征:**,他們掌握著一些黨政軍領導機構和企 ***、集體農莊的**領導權,是自己權力所及 範圍內的“老大”。第二,他們基本都受過高等教育 ,有**專業技術職稱,經常去西方**訪問。第三 ,他們不以享有**干部的特殊待遇為滿足,而且以 各種方式侵吞**財產。第四,他們還盤根錯節、拉 幫結派,聯合起來反對任何有損自己利益的實質性改 革。第五,他們已經擁有現行體制下能夠得到的一切 ,因此主觀上並不想搞垮蘇共和蘇聯,但正因為存在 這樣的既得利益集團,纔為後來的改革夭折和蘇聯解 體埋下了禍根。
      如果說,腐敗的本質是以權謀私。在蘇聯的政治 機體中,實際上存在兩種形式的腐敗。一種是明顯非 法的腐敗,包括利用手裡掌握的公共權力貪污受賄、 走私、侵占國有資產等要受到蘇維埃法律追究的行為 。另一種是貌似合法的腐敗,就是利用手裡掌握的公 共權力為自己制定各種超過履行公職需要的特權。什 麼是履行公職需要的合理的特殊待遇,什麼是超過需 要的特權?很難細分。但有兩種做法明顯屬於不合理 的特權,人們是有共識的。一種是把特殊待遇“泛化 ”,為了使自己和一般群眾隔*開來,而把這種“身 份性消費”延伸到所有的消費領域,出現領導干部和 老百姓**“雙軌制”的消費。另一種就是把領導干 部的特殊待遇不合情理地全面延伸到他們的親屬子女 身上,進而發展到後者可以借此謀取政治上、經濟上 的特殊地位和長遠利益,甚至進行資本積累。
      葉利欽選擇“反特權”作為他實現政治抱負的突 破口,是經過精心考量的。“公開性”日益深入人心 ,在經濟形勢不斷惡化、物質匱乏、供應緊張的情況 下,人民群眾對官僚階層的各種特權越來越反感,而 葉利欽的每個不同凡響的舉動,都可以通過媒體得到 充分放大,把他推向鏡頭的中心,進而發展到他的“ 政治秀”也不斷升級。在中央全會討論戈爾巴喬夫紀 念十月革命70周年講話稿時,葉利欽為展示直言作風 ,也對講稿挑了一通毛病,提了20多條修改意見,其 中包括對蘇聯過去70年歷史的基本評價和黨的現行改 革政策的措施等原則性問題。他特別提出尤其強調要 警惕正在興起的吹捧***的壞風氣。於是,一個充 滿鬥爭性的“熱血中年”的形像在葉利欽身上躍然而 出。對葉利欽來說,這麼做並不奇怪,但沒想到戈爾 巴喬夫的反應是失態的:從沒人敢這樣批評他!中央 委員們對這個破壞“規矩”的莽撞家伙也群情激憤, 爭先恐後發言抨擊葉利欽。*激烈的是有名的民主“ 改革家”雅科夫列夫,稱“葉利欽是從背後給了黨一 刀”。全會當場決定解除葉利欽各項職務。後來葉利 欽寫信要求保留莫斯科市委**書記職務,遭到戈爾 巴喬夫拒*。經受不了刺激的葉利欽用剪刀自殺未遂 ,次年1月被降職為部長級的**建委副**。戈爾巴 喬夫口口聲聲講“民主”,但當“民主”指向他時, 卻受不了。大家親眼看到戈爾巴喬夫度量太小,此後 身邊的人再沒有敢講話的了。
      270-277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