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社會心理學(通俗讀本)
    該商品所屬分類:成功/勵志 -> 人際交往
    【市場價】
    289-420
    【優惠價】
    181-263
    【介質】 book
    【ISBN】978751451019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致公
    • ISBN:9787514510195
    • 作者:李思博
    • 頁數:254
    • 出版日期:2018-01-01
    • 印刷日期:2018-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90千字
    • 讀完李思博著的《社會心理學(通俗讀本)》,你會發現,原來社會並非你想的那樣!!!
      要想改變社會地位,從讀懂社會開始!
      讓你*好地適應社會的心理秘籍,出來“混社會”,當然要懂社會心理學。
      教你如何了解他人、影響他人,教你如何在各種場合遊刃有餘,從而立於不敗之地。
    • 作為一門學科是研究個體和群體的社會心理現像 的心理學分支。通俗來講,它是一門最接近於生活常 識的一門學問,在社會這個大環境裡,每個人都會遇 到一些心理現像,通常會反映出我們與他人、與環境 、與自己的一些關繫。 李思博著的《社會心理學(通俗讀本)》用通俗 的語言,向大家闡釋了一些常見的社會心理學的現像 以及背後的原因和規律。可以讓讀者更加清晰地認識 自己、認識他人、認識社會。更加客觀地評價自己和 他人的行為,從而更好地生活。
    • 第一章?看山不是山——我們眼裡的世界並不客觀
      生活是正著來過,卻是倒著去理解
      ——事後聰明式偏見
      為什麼有時我們錯了,卻很難被說服
      ——信念固著
      好人沒那麼好,壞人沒那麼壞
      ——基本歸因錯誤
      一旦有立場,就難免主觀
      ——知覺和解釋事件
      丟棄記憶,它是妨礙你自由前行的*大阻力
      ——記憶構建
      我們該相信理性,還是“無根據”的直覺
      ——直覺的力量
      請糾正你的孔雀心態
      ——過度自信傾向
      孫山的快樂你想像不到
      ——反事實思維
      有時候體重降低了,並不是減肥的成果
      ——控制錯覺
      情緒不同,世界的顏色就不同
      ——情緒對判斷的影響
      期望越高,成就便越高嗎?
      ——再看羅森塔爾現像
      為什麼總有一些言行不一的人
      ——態度與行為的分離現像
      心態決定一切是真的嗎?
      ——態度預測行為
      怎樣纔能促進言行一致
      ——行為改變態度
      戲演得足夠投入,就變成真的
      ——角色扮演的作用
      如何讓別人幫你一個大忙
      ——登門檻現像
      這個世界值得我們溫柔以待
      ——道德行為的自我塑造
      第二章?行走世界——處於社會中的“我”
      你高估了自己受注意的程度
      ——焦點效應
      如果是熊,就應該有個熊樣兒
      ——自我概念
      角色對了,一切就對了
      ——我們扮演的社會角色
      幸福感往往來自他人的不幸
      ——無處不在的社會比較
      我們為何關注別人眼裡的自己
      ——鏡像自我
      做出道德的選擇並不容易
      ——經典道德兩難選擇
      我之所以那樣做是因為
      ——自我行為解釋
    • 生活是正著來過,卻是倒著去理解 ——事後聰明式偏見 你會感知到大量自己早已知道的後果,並會歸功 於自己的智慧。但是有一個容易被我們忽略的*重要 的關鍵點:我們總在知道事實之後纔想起它的存在。
      一個股民曾經在兩年的牛市中,資產翻了幾倍, 但是在第三年隨著股市下跌,他的資產回到解放前不 說,甚至還縮水了大半。他**後悔當初在高點時沒 有把股票賣掉,於是像祥林嫂那樣逢人便痛哭流涕地 訴說:“那時候美國金融危機都有苗頭了,巴菲特都 賣出股票了,央行已經降息了……這樣明顯的事情! 我當時都做好賣出股票的準備了,誰知道卻鬼使神差 地想等一等看它會不會回升,這樣一等我的股票就沒 賣出去!唉!” 在股票交易中,有兩個心魔*難克服:恐懼和貪 婪。不過,我們要說的不是理財,而是關於那種悔恨 的心理。這種悔恨在心理學上稱為“事後聰明式偏見 ”。
      在二戰時期,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人捂著被 打腫的臉還死鴨子嘴硬地叫囂:“我們早就知道日本 會對我們宣戰,這都是羅斯福總統定下來的誘敵之計 ,有意將美國卷入戰爭,來維護世界和平!”隻是這 個誘餌代價也未免太大了,美軍陣亡2403人,4艘戰 列艦被擊沉,188架飛機被摧毀…… 這種事後聰明式偏見在生活中也隨處可見: 人們總是會這麼說: “這球看得沒意思,我當然知道他們就要輸了。
      ” “我早料到會發生這種事。” “我就知道你會出賣我,枉我還一直給你機會。
      ” 我們總是堅信自己有敏銳的直覺和洞察力,能看 透世事,能舞動乾坤。其實,快醒醒,上帝和我們開 了玩笑,這隻是我們的“事後聰明式偏見”而已。這 個名詞有點繞口和生僻,但這是一種普遍存在於人群 中的心理現像。在這種心理現像的作用下,我們會感 知到大量自己早已知道的後果,並會把這種感知歸功 於自己的智慧。但是有一個容易被我們忽略的*重要 的關鍵點:我們總在知道事實之後纔想起它的存在。
      有一個科學家曾經試圖證實一個結論:老年人越 老越固執,不願意接受新的事物。
      有人覺得這根本不用科學家研究,老年人當然不 願意接受新的事物,科學家簡直太閑了!看,你又事 後諸葛亮了吧。實驗的結果是,經美國一個**大學 研究證實,老年人經過多年的智慧積累,反而對新事 物的求知欲*強,隻是身體狀況、家庭瑣事拖累了他 們的精力。如果讓他們和十幾歲的小孩子一同無干擾 地接受新知識,他們會*出色地掌握新知識。
      這個研究告訴我們,老年人生活閱歷豐富接受新 知識比較容易。每當我們接受新知識的時候,我們會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