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禪話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宗教 -> 宗教
【市場價】
120-174
【優惠價】
75-109
【介質】 book
【ISBN】730903245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復旦大學
  • ISBN:7309032454
  • 作者:南懷瑾著
  • 頁數:173
  • 出版日期:2002-06-01
  • 印刷日期:2007-11-01
  • 包裝:平裝
  • 版次:2
  • 印次:8
  • 字數:120千字
  •   禪宗,是中國佛教的一大宗派,獨特的人生態度、價值觀念、審美情趣和思維方式,曾對古代社會的朝野人士,尤其是士大夫階層產生了極為深廣的影響,使之與中國思想文化史結下了不解之緣。研究禪宗的形成、發展和演化,探求它在各個時期的特點,也因此而成了學術研究領域的一大課題。本書是臺灣**學者南懷瑾先生撰寫的一部介紹早期禪宗的人物和史事的著作。通俗易懂,簡明扼要,甚便初學者閱讀。
  • 話頭
    中國禪宗的初祖——達摩大師
     對我是誰人不識
     面壁而坐 終日默然
     為求真理而出家的少年學僧——神光
     神光的斷臂
    達摩禪
     了不可得安心法
     禪宗開始有衣法的傳承
     達摩所傳的禪宗一悟便了嗎
     達摩禪的二人與四行
     僧曇琳序記雲
     五度中毒 隻履西歸
    南北朝時代的中國禪與達摩禪
     北魏齊梁之間佛學與佛教發展的大勢
     齊梁之間中國的大乘禪
     中國大乘禪的初期大師
    南朝的奇人奇事——中國維摩禪大師傅大士
     平實身世
     照影頓悟
     被誣入獄
     舍己為人
     名動朝野
     帝廷論義
     撒手還源
     附:有關傅大士的傳記資料
     還珠留書記
    禪宗三祖其人其事
     從禪宗四祖的傳記中追尋三祖的蹤跡
     向居土與僧璨的形影
     關於向居上與神光大師的短簡名書
     僧璨大師的時代和歷史
     《信心銘》的價值
    達摩禪與二、三祖的疑案
     二祖慧可與三祖僧璨
     二祖晚年的混俗問題
     有關二**記的疑案
     中國佛教原始的禪與禪宗四祖的風格
     南北朝至隋唐間禪道的發展與影響
     漢未有關習禪的初期發展史料
     東晉以後有關習禪的史料與論評
     禪宗四祖道信的篤實禪風
     輕生死重去就的道信大師的風格
    五祖弘忍大師
     破頭山上的栽松老道
     平凡的神奇充滿了初唐以前的禪門
     隋唐以後盛傳的三世再生之說
     道信大師與弘忍大師的授受祖位與其他
    懶融宜人
     隋唐間達摩禪的分布
     破頭山與牛頭山
     賺得百鳥銜花的懶融
     善惡一心都可怕
     在山的悟對和出山的行為
    法融一繫的禪道
     詩境與禪話
     吹布毛的啟發
     老難為善
     至聖獨照的雋語
     法融一繫的禪師索引表
    馬祖不是媽祖
     一段民間傳說的插曲
     馬大師活用了教學法
     一顆大明珠
     獵到一個弓箭手
     不離本行的獵手
     又是一顆明珠
    唐宋間與湖南有關的禪宗大德
    南宗禪在唐初的茁壯
     南行禪道落在江湖
     奠基南宗的兩大柱石
     行思禪師
     初唐時期的文化大勢
     唐初中國佛學的茁壯
     一磚頭打出來的宗師
    附錄
    禪的幽默
    南懷瑾先生著述目錄
  • 面壁而坐終日默然 達摩大師渡過長江,到達少林寺後,便**到晚默然不語,面對石壁跏 趺而坐(俗名打坐)。他本來是從印度過來的外國和尚,可能當時言語不太通 。同時,那個時代的人們,除了講論佛學經典的義理以外,隻有極少數的人 學習小乘禪定的法門,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禪宗。因此,一般人對於大師的 “終日默然,面壁而坐”就莫名其所以然了。所以大家便替他取了一個代號 ,叫他“壁觀婆羅門”。當此之時,舉世滔滔,哪裡找到明眼人?哪裡找個 知心人?又向哪裡找個“舉世非之而不加沮,舉世譽之而不加勸”,立志以 天下為己任的繼承人呢?所以他隻有獨坐孤峰,面壁相對,沉潛在寂默無言 的心境裡,慢慢地等待著後起之秀的來臨了! 新語雲:後世學禪的人,有的“拿到雞毛當令箭”認為要學禪宗,便須 面對牆壁打坐,纔是禪門的心法。而且這種情景,愈傳愈久,流入唐、宋以 後的道家,修煉神仙丹法者的手裡,就變成“百日築基,三年哺乳,九年面 壁”的修道程序了。換言之,隻要花上十二、三年的修煉代價,便可“立地 成仙”而“白日飛升”。比起六歲開始讀書求學,花上十二、三年的時間, 纔拿到一個學位,然後謀得一個職業,也僅得溫飽而已。如此兩相比較,學 仙實在太劃得來。究竟是耶?非耶?或僅為夢寐求之的囈語耶?暫時保留意見 ,姑不具論。但把達摩大師初到中國,在少林寺“面壁而坐”的故事,變成 修道或學佛的刻板工夫,實在令人啞然失笑。因為在大師傳授的教法中,實 在找不出要人們都去面對牆壁而坐的指示啊! P6-7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