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印光法師話養性修身/印祖文庫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宗教 -> 宗教
    【市場價】
    329-478
    【優惠價】
    206-299
    【介質】 book
    【ISBN】978756179602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華東師大
    • ISBN:9787561796023
    • 作者:印光法師|校注:王龍//餘池明
    • 頁數:251
    • 出版日期:2012-06-01
    • 印刷日期:2012-06-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49千字
    • 法師認為道德行為的起點始於人與生俱有的天性能力,同時又具有充分自覺反省的能力。但是,這種能力因世俗習慣和物欲的影響而被深深地覆蔽了,必須經過後天有意識的學習、修持纔能逐漸恢復。《印光法師話養性修身》中,印光大師字字甘露法語無不為世人昭示出“養性修身”的秘訣唯“誠敬”二字上可得!確正是儒家“三綱八目”中的“格致誠正”。
    • 《印光法師話養性修身》繫《印祖文庫》之一。 《印光法師話養性修身》說的是“養性修身”,內容大致分為四部分 : 一、人生品格修養:主要講“誠敬”為入道之本,人以天生良知良能 ,能反省、能修德,即可消業去魔,潛通佛智,能得龍天護持。二、儒家 修身之道:儒家修養以《大學》“三綱八目”為準繩,具體著重於格物除 欲、克制妄念,進而“放心”(禪宗所謂“息心”)自在,達到表裡一致, 即孔子所謂“從心所欲,不逾矩”。三、對治人生煩惱:以慚愧懺悔為利 器,以斷惑除習為效用,通過老實念佛、死心念佛,達到心與佛感通,以 念佛心轉生死境。四、心地法門修持:無論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為了 達到人與人和諧、人與社會和諧、人與大自然和諧,根本下手處一定是“ 從心開始,還歸心止”。心即性,修性即是修心。“心生種種法生,心滅 種種法滅”,“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 總序/1
      序言/1
      一、人生品格修養
      (一)品格修養之誠敬
      1.誠與恭敬是入道之本/1
      2.寫經必須依正式體,必恭必敬/2
      3.寫經要比進士參加殿試,*加個恭敬/3
      4.書寫經典宜正楷合時/4
      5.恭敬的利益與瀆法的罪過/5
      6.不可以漫不恭敬的態度讀佛經/6
      7.至誠恭敬是學佛之本/7
      8.至誠恭敬的功德利益極大/7
      9.至誠誦念,潛通佛智/8
      10.道德學問惟有誠敬可得/9
      11.至誠至明可以成為賢聖/11
      12.逆境本是良藥,正好老實念佛/14
      13.刻薄行事,萬事都要失敗/15
      14.自是吾慢,會招禍著魔/16
      15.賣弄聰明輕慢佛法,*終成為奸人狂人/17
      16.誠敬謙遜纔是真修行人/17
      17.立身行道,自淨其意/18
      18.誠敬淨心,莫自矜誇/19
      19.存心忠孝,誠敬待人/20
      20.至誠恭敬,能獲世人信敬、天神護佑/21
      21.言行樸實,直心行道/22
      22.慚愧懺悔,業消福增/23
      (二)品格修養之養性
      1.攝心靜修,常思反省自身/24
      2.心存慈善,和氣行事/25
      3.攝心修善,自強不息/26
      4.《易經》令人明德,勿作謀生手段/26
      (三)品格修養之因果
      1.明因果,人前人後表裡一致/28
      (四)品格修養之楹聯/29
      二、儒家修身之道
      (一)儒家修身之儒學
      1.世間法、出世間法都講究明理實修/31
      2.明理除欲,匡扶世間的國學/32
      3.世間法、出世間法都要明理除欲/37
      4.誠學《感應篇》,除欲以明德/41
      5.明理除欲,誠敬實修/43
      6.誠意正心,嚴以律己,斷除私欲/44
      7.忠義律己,盡分實行/46
      8.除欲明理是出世間的基礎/47
      9.斷除私欲是世間法、出世間法之本/49
      10.養氣寡欲,以念佛為究竟/51
      11.斷盡私欲纔能明明德/52
      12.格物的物字是指私欲/53
      13.慚愧懺悔,克制妄念做聖人/55
      14.盡分修忠則天下平/55
      (二)儒家修身之心地
      1.斷欲明理,止惡修善/56
      2.斷盡私欲纔能明明德/58
      3.格物就是斷欲,致知就是明德/58
      4.至誠念佛,超度眾鬼/60
      5.返聞自性,息心念佛/61
      6.斷欲明理,終身奉持/63
      7.斷欲明理,包括上中下三根/65
      8.斷欲、律己、誠敬,表裡一致/66
      三、對治人生煩惱
      (一)對治煩惱之懺悔
      1.懺悔惡業,念佛除障/69
      2.明因果,誠懺悔,樹信心/69
      3.念佛懺悔,消業除病/71
      4.懺悔改過,與日俱進/72
      5.念佛懺悔,與佛感通/73
      6.身口意三業,以意業為*大/73
      7.慚愧懺悔,止惡修善/75
      8.慚愧懺悔,背塵合覺/77
      (二)對治煩惱之斷習
      1.離欲返真,不隨物轉/79
      2.知法皆幻,離欲清淨/80
      3.深信切願,不隨物轉/81
      4.借古鋻今,斷欲振志/83
      5.知幻即離,明德除障/84
      6.知惑斷業,離障明德/85
      7.勤奮修持,扭轉業力/86
      8.聰明而又默默修行,其志難量/87
      9.誠敬實修,虛則無益/88
      10.身教重於言教/89
      11.虛名招禍,實修召德/90
      12.說話必定有信用,辦事必定有結果/91
      13.靜心息慮,深思經義/92
      14.老實念佛是*大的捷徑、*巧的妙法/93
      15.求速死也是投機取巧,易招魔障/94
      16.學道不是學藝,為道自應日損/94
      17.除欲存理,必力戰方得/95
      18.死盡世間心,正念自可現/96
      19.死盡世間心,恆久正念現/97
      20.表裡一致,默默修行/97
      21.名人說話,極須注意/99
      22.家庭細事,也應當謙和忍讓/100
      23.學問越高越謙虛/101
      24.死心念佛,往生必悟/101
      25.以病為藥,對治煩惱習氣/103
      26.放下宿習,老實念佛/104
      27.遠離分別心,一心念彌陀/105
      28.明因果,對治習氣,老實念佛/106
      29.素食養生之道/108
      (三)對治煩惱之因果
      1.明因果,實心戒惡/108
      2.三世因果通三世,不可短見謗因果/109
      3.懺悔過去業,恆念當下佛/111
      4.凡相皆妄,明理自在/112
      5.順逆境都是修道良伴/117
      6.善惡到頭終有報,息心念佛苦樂消/118
      7.天降逆境,正是警世洪鐘/121
      8.生死事大,輪回可怕/125
      (四)對治煩惱之除三毒
      1.淫欲心為修道大敵,障生淨土/126
      2.女色為禍,通今世後世/128
      3.以慈悲心視一切女色/131
      4.情欲傷身妨修道/133
      5.寡欲養性,節制性欲/135
      6.戒**,得長壽/136
      7.不淨觀對治**/137
      8.轉貪欲心為念佛心/139
      9.戒淫能得至高德行、至大安樂/140
      10.淫欲是大病的催命符/141
      11.勉力守貞,不犯色戒/143
      12.寬宏大量,對治嗔恚心/144
      13.以三昧法水來洗嗔恨結業/145
      14.修行就是在對治習氣中前進/146
      15.對治習氣是修行**功夫/150
      16.以已死觀來對治嗔心/150
      17.隻管自己修行,莫問他人是非/151
      18.念起即覺,三毒自消/153
      19.明理知因果,念佛須淨心/154
      20.聖賢之書是用來修身的/155
      21.聰明反被聰明誤,力行善道是菩薩/156
      22.舉心動念,天地悉知/156
      23.念佛人豈可有貪嗔痴心/158
      24.以德報怨,對治嗔心/160
      25.以念佛心,對治煩惱業障/161
      (五)對治煩惱之除執著
      1.以念佛心,對治執著魔境/162
      2.老實念佛,魔障自消/162
      3.以念佛心,修心轉境/164
      四、心地法門修持
      (一)心地修持之圓頓
      1.以念佛心,開圓頓解/167
      2.凡情心起道心退,念佛心發安養生/168
      3.老實念佛,生處轉熟/169
      4.以念佛心,綿密返本而修/169
      5.真為生死發菩提心,老實念佛/170
      6.轉凡情心為念佛心,攝心精修/171
      7.以覺照功,老實念佛,轉妄成真/171
      8.居塵學道,切願厭欣/172
      9.心與佛無分隔,纔能說心佛一如/173
      10.老實念佛,纔是**聰明人/174
      11.改過遷善,纔是至誠懺悔/175
      (二)心地修持之念佛法門
      1.以娑婆之苦樂,作切願之厭欣/176
      2.返聞自性,心佛一如/178
      3.以信願行,老實念佛,決定往生/180
      4.真信切願,老實念佛,三昧可證/183
      5.以念攝心,則六根都攝,淨念相繼/184
      6.以善知識教令念佛,則六根攝淨念繼/186
      7.以念佛心,攝心靜修/188
      8.信願行為淨土綱要,都攝六根為念佛秘訣/189
      9.念佛誦經,同修、獨修皆有定規/190
      10.攝心念佛的具體切用方法/191
      11.心口耳,三點連線而不可斷/192
      12.死盡偷心,都攝六根,老實念佛/193
      13.念佛之要,在都攝六根/194
      14.念佛修行必須以世間善法為基礎/195
      15.欲了生死,除念佛往生外,不可得也/196
      16.至誠恭敬,是了生死之秘訣/197
      17.真為生死而念佛,必了生死/198
      18.嚴持淨戒,都攝六根而念佛/198
      19.真為生死而發心,都攝六根而念佛/199
      20.信願行之願,就是厭欣至極/199
      21.死苦當頭,念佛心不切亦切/200
      22.死字貼額頭,塵境不足貪/201
      23.覺照念頭是消除念頭的*佳良方/204
      24.老實念佛,能得一心,必定見佛/205
      25.專精念佛,不求感通而感通自至/206
      26.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208
      27.念佛豈止是養生,直是出世之要道/208
      28.以佛念代萬念,以無得為真得/210
      29.老實念佛,潛通佛智/211
      30.老實念佛,無求無得/212
      31.老實念佛,能所雙忘,一心徹露/213
      32.老實做人,老實念佛,必定能實在往生/215
      33.不悟本性,修持無益/216
      34.發菩提心,磨煉習氣/216
      35.境無順逆,勝操在心/217
      (三)心地修持之因果
      1.執著心就是生死輪回的種子/219
      2.境界是心地的影子,修心纔能轉境/219
      3.知因果,明德以修身/220
      4.深信因果,自可消宿業、轉禍福/222
      5.盡分盡力,天地自然賞善罰惡/223
      6.深信因果,何須怨天尤人/224
      7.有為法夢幻泡影,無為修念佛往生/227
      8.身體力行廣勸善,雖貧,功德無可量/228
      (四)心地修持之佛理
      1.三歸是修持根本,五戒十善是修持基礎/229
      2.戒為世出世間消災了道之良方/235
      3.明佛理,六根反為出世利器/235
      4.有為法夢幻泡影,老實念往生安養/237
      5.以苦為師,看破放下自在/239
      6.老實念佛,人定勝天/240
      7.不為境轉,直心行道/242
      8.戒驕戒躁,老實念佛/243
      9.克欲明理,老實念佛/244
      10.誠聽兼到,老實念佛/245
      11.專心致志,老實念佛/246
      12.培植功德,開人知識/248
      13.唯老實念佛,方成聖成佛/249
    • 【按】 印光法師在這裡揭出一個誦經念佛的妙法,那就是:“凡誦經 時,必須息慮忘緣,一心淨念,如對聖容,親聆圓音,不敢稍萌懈 怠疏忽之意。久而久之,自可潛通佛智,暗合道妙。”要想“潛通 佛智,暗合道妙”,就必須是“息慮忘緣,一心淨念”,因為隻有 這種心態和境界,纔能“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啊! 10.道德學問惟有誠敬可得 諺雲:下人不深①,不得其真。此言雖小,可以喻大。
      夫世間大而經術文章,小而一纔一藝,若欲妙義入神,傳 薪得髓②,藝超儕伍③,名傳古今,而不專心致志,竭誠 盡敬,其可得乎?故管子曰: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 不得,鬼神其將通之。非鬼神之與通,乃精誠之極也。漢 魏昭見郭林宗,以為經師易遇,人師難逢。因受業,供給 灑掃。林宗嘗有疾,命昭作粥。粥成進之,林宗大呵日: 為長者作粥,不加意敬事,使不可食。昭*為粥復進,又 呵之者三,昭容色不變。林宗日:吾始見子之面,今而後 知子之心矣。宋楊時、遊酢師事伊川。一日請益時久,伊 川忽瞑目假寐,二子侍立不敢去。良久,伊川忽覺曰:賢 輩尚在此乎?歸休矣。乃退,門外雪深尺餘矣。張九成, 十四歲遊郡庠④。終日閉戶,無事不越其限。比舍生隙穴 視之,見其斂膝危坐,對詩書若對神明,乃相驚服而師尊 之。此四子者,所學乃世間明德新民⑤、修齊治平⑥之法。
      其尊師重道尚如此之誠,故得學成德立,致生前沒後⑦令人 景仰⑧之不已。至於弈秋之誨弈⑨也,唯專心致志者勝;痀 僂之承蜩⑩也,以用志不分而得。由是觀之,學無大小,皆 當以誠敬為主。(《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四《竭誠方獲 實益論》) 【注釋】 ①下人不深:不能真誠地放下架子,虛心、恭敬、甚至是委 屈求學。“下”,是退讓的意思。
      ②傳薪得髓:得到真正的傳承,得到法脈的真髓。傳薪,延 續的意思,轉義為得到真傳。
      ③藝超儕伍:學問和技藝遠遠超過同類或同一時代的人。
      儕,音柴,同輩、同類的意思。
      ④郡庠:郡,音俊,春秋至隋唐時期的地方行政區劃名; 庠,音詳,是指古代的學校。
      ⑤明德新民:明德,先天固有的德性純善、明淨,所以叫做 “明德”;新民,本作“親民”,意思是通過自己的“明德”,使 大眾也能“明德”,日日改過自“新”。
      ⑥修齊治平:儒家的道德與社會政治理想,為修身、齊家、治 國、平天下的簡稱。“修齊治平”是歷代儒者普遍奉行的價值觀念。
      ⑦生前沒後:就是指“生前死後”。沒,即“歿”,音末, 死亡。
      ⑧景仰:就是“敬仰”。“景”有“敬”的意思。
      ⑨弈秋之誨弈:弈,音意;弈秋,古代善於下棋的棋師; 誨,音慧,主要是指老師、長輩對小輩的訓導和開示。弈秋誨弈, 就是弈秋教學生怎麼下棋的棋藝。
      ⑩痀僂之承蜩:痀,音勾。佝僂,佝僂病,是雞胸、駝背、 羅圈腿。蜩,音條,古書上指蟬。“痾僂承蜩”,意思是有一個駝 背的人在捕蟬。這故事說明“用志不分”、“誠敬”的可貴。
      【按】 印光大師在這裡告誡我們:即使是世間法的求學問、學手藝, 離開了恭敬心、誠懇心,甚至是卑下心、持恆心,也是不可能獲得 成功的;*何況出世間法的修持佛道,離開了恭敬心、誠懇心,甚 至是卑下心、持恆心,當然*不能成就了。
      11.至誠至明可以成為賢聖 聖賢之道,唯誠與明。聖狂之分,在乎一念。聖罔念則 作狂,狂克念則作聖①。其操縱得失之像,喻如逆水行舟, 不進則退,不可不勉力操持②,而稍生縱任也。須知“誠” 之一字,乃聖凡同具、一如不二之真心。“明”之一字, 乃存養省察③、從凡至聖之達道④。然在凡夫地,日用之 間,萬境交集。一不覺察,難免種種違理情想,瞥爾而 生。此想既生,則真心遂受錮蔽⑤。而凡所作為,咸失其中 正⑥矣。若不加一番切實工夫克除淨盡,則愈趨愈下,莫知 底極,徒具作聖之心,永淪下愚之隊。可不哀哉!然作聖 不難,在自明其明德。欲明其明德,須從格物致知⑦下手。
      倘人欲之物不能極力格除,則本有真知決難**顯現。欲 令真知顯現,當於日用雲為常起覺照,不使一切違理情想 暫萌於心;常使其心,虛明洞徹⑧,如鏡當臺,隨境映現, 但照前境,不隨境轉。妍媸自彼⑨,於我何干。來不預計, 去不留戀。
      P9-11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