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心如晴空(禪修帶你的心回家)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宗教 -> 宗教
    【市場價】
    251-364
    【優惠價】
    157-228
    【介質】 book
    【ISBN】978750753929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華文
    • ISBN:9787507539295
    • 作者:明奘
    • 頁數:401
    • 出版日期:2013-03-01
    • 印刷日期:2013-03-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00千字
    • 明奘法師編寫的《心如晴空:禪修帶你的心回家》是一本通俗、明白、實用的講禪修的書。全書共分六章,內容包括:如何過好你的每**;一場身和心的對話;禪修者的對話;禪的生命意境;禪宗思想與人生智慧;佛教與生活。
    • 以慧能為代表的中國禪宗所倡導的禪修,是以“無修之修”,破除外在 禪相,直顯本來清淨自性為特點。他們提倡把禪修落實到日常生活的行住坐 臥、穿衣喫飯中去,要人們做本分事、持平常心。在生活中直指人心,見自 本性,這是佛教的根本精神。而借助於一些特殊的、外在的修行方式方法來 達到自我的超越,也不失為一種可用的方便法門,所以禪宗也不是絕對排斥 和否定坐禪這種形式,隻是一定要用正確的禪修觀念來指導,掌握正確的禪 修方法去實踐。 明奘法師在《心如晴空:禪修帶你的心回家》一書中,對上述兩個問題 都做了明白的闡述。如書中指出,禪修是對治身心、解決煩惱的修行方法, 而其基礎全在自己,特別是自己的心,靠的是自證。更值得提到的是,作者 一方面毫不諱言地說,禪修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因為各人的根基不同;而 另一方面又說,禪修可以拋開宗教信仰,既適合有信仰者修,也適合沒有信 仰者修。這是很有啟發和實際意義的禪修觀。 對於禪修的方法,《心如晴空:禪修帶你的心回家》也有詳細的敘述, 從修前的準備到修行過程中到每一個步,以及各種須要注意的問題等等。其 中特別強調了禪修中“心法”的把握,尤為畫龍點睛之筆。
    • 第一章 如何過好你的每**
      緣起:清涼在人間
      生活禪:淨心之行
      禪定:探索身心的宇宙
      結緣:茶禪一味
      洗心:懺悔、禮敬與回歸
      思惟:學習生命的藝術

      第二章 一場身和心的對話
      什麼是禪修?
      有關禪修的問與答
      禪修的前方便:禪修應該具備的條件
      有關禪修的問與答
      禪修應該調五事
      禪修的心法
      有關禪修的問與答

      第三章 禪修者的對話
      禪修的方法
      禪修的障礙
      有關禪修的問與答

      第四章 禪的生命意境
      禪在生命的本分事
      禪的特色
      問答部分

      第五章 禪宗思想與人生智慧
      什麼是禪?
      怎樣進入禪?
      問答部分

      第六章 佛教與生活
      柴米油鹽:關於飲食習慣的問題
      春花秋月:關於情感的問題
      家人有約:關於家人、親屬的問題
      關於自己:關於人生價值和生命意義的問題
      未知世界:關於未知領域和神秘現像的問題
      基本概念:關於佛教基本理論問題
      法門無量:關於老師、方法和經典的問題
      閑坐小窗:關於佛法傳播的問題
      後續:善地禪修,讓生命回歸本來
    • 佛教的四信 一般說起信佛、信法、信僧,可是我們目視耳聞的 所謂對“三寶”的信心和信仰,若以正法來鋻定,則不 是很智慧的,甚至帶有一種迷信色彩。我們強調“四 信”:**信真如,第二信佛,第三信法,第四信僧,以 此來建立對佛法的真正信心。
      為什麼**要信真如?佛法與其他宗教根本不同的 就是“真如”,“真如”就是“自性”。其他宗教說“上 帝”也好,“真主”也好,其他的“神”也好,都說隻 有一個,他全知全能,安排、解決我們生命的一切,我 們信仰他,死後就隨他去“天堂”,不信仰他,哪怕我們 在世間是十全十美的人,死後也要受到懲罰。但佛法不 是這樣,本師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剛剛成道時三嘆說: “奇哉!奇哉!大地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隻因妄 想執著不能證得。”佛陀發現的是什麼?大地一切眾生, 皆具有和如來、佛、覺者一樣的本質、特性、功能,隻 是因為“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我們是什麼?就是“迷惑的佛”。“佛”是什麼?就 是覺醒的人,差別在此。打個比方:我們都是礦石,都 含著純金,隻是因為沒有經過加工和打造,所以我們是 礦石,而不是頑石,是蘊含了真金和寶藏的礦石。馬鳴 菩薩《大乘起信論》裡面說:“信成就處,佛祖現成。” 一切現成,真是如此!禪宗講“不依佛法僧、不依身口 意、不依心意識”,那麼依什麼,就是我們這個獨立不 倚,與覺者不二的覺性和決心來修行。修淨土法門也是 一樣。《大乘無量壽經》中*根本的既不是四十八願也不 是其他,而是八個字:是心是佛,是心做佛。這種信仰 建立起來了,盡管自己還沒醒覺過來,對佛法的正法還 沒有圓滿了解,也不知如何具體正修、正行、正實踐, 卻已經沒有什麼憂慮與恐懼了。
      然後,下一步信仰的是佛。在不知道真如本性的情 況下信佛,很可能把佛當作教主,類似於其他教派的神, 主宰我們的一切。佛不是我們的教主,而是我們的導師, 是長者,充滿智慧慈祥的、對生命有情有著無盡憐愛的 長者。他發現了宇宙、人生真正的實相,不是假像。實 實在在的法理,並不是他創造的。佛法說,世界、我們 的人心、肉身、生存環境,都是緣起而來。生命本身由 業力而來,生命所依存的外在空間也是由於我們的共業 所感而來、緣起而來,不是佛創造的。我們對他的信仰 從天上拉回到人間,他是同我們在一起的。“佛法在世 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佛法就在 世間上,同我的生命,我的生活質量息息相關。佛是一 個大覺者,充滿智慧和慈悲,誰不想身邊的人都具備這 種慈悲與智慧,充滿對生命的憐愛,對他人的憐愛,對 生存空間的憐愛。這樣的態度不僅是佛教徒應有的,是 所有人都應該有的。所以佛是“三界導師,人天慈父”。
      把佛陀推向了極樂,放在高高的天上,隻成為佛教徒的 專利,把他同世間隔離了,這不是佛陀的關懷。
      第三個要信的是法。法,初步看就是三藏十二部, 但是那隻是承載、記錄、傳播法的工具,本身並不代表 法。三藏十二部被我倒背如流,如數家珍,可也仍然僅 僅是在記憶中流過,同我的生命有什麼瓜葛,同我生存 質量的提升又有什麼關聯?真正的法隻有在我們的心裡 面,佛法的一切道理在我們心的層面接受了、理解了, 然後由心推廣身口二業,由身口二業再往上推,推到心 念精神層面,從生活感知的層面到理性的層面,從理性 的層面到悟性的層面,從悟性的層面到覺性的層面,從 覺性的層面到實證的層面。這幾個層次逐步的法就成為 自己的,這時候我的身心的存在,所言所行自然都符合 法理。
      法又分次第,有正的,有偏的,有頓的,有漸的, 有了義的,有不了義的。具有知識,能夠了解根本教義 方法的時候,要接觸*了義的、*根本的,不能淺嘗輒 止,得少為足。要給自己提出高的、嚴的要求,讓自己 向上提升,不要停留在表面上。當然對自己來說,找到 了讓自己心安的法門,佛法中的安身立命之所,你已經 有了入處了,從禪宗的修行上來講你已經入佛知見了。
      第四個信仰的對像是僧。僧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 聖賢僧,一個是凡夫僧。聖賢僧就是我們看到廟裡面的 大菩薩,文殊、普賢觀音、彌勒諸大菩薩,乃至佛陀的 十大弟子:迦葉、阿難、羅喉羅、舍利弗諸類的。這些 聖賢僧可能就和我們在一起,可是我們肉眼凡胎,可能 與他們面對面,一起喫飯共事我們也不知道,認不出來 的。因為聖賢沒有統一的標準,不一定要腳踩蓮花,端 身正坐,手持蓮莖,左手拿接引的蓮臺,坐下文殊菩薩 的青獅,普賢菩薩的大像,觀音菩薩腳下踩的鼇……這 都不一定,也許昨天罵過我們的就是地藏菩薩的化身。
      聖賢僧我們現在很難見到,我們現在要信仰的主要是凡 夫僧,就是現在能夠看到的這些僧。
      信“真如”,信佛,信法,信僧,這四個是一體的, 它們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我們心靈的問題,煩惱一旦斷除, 智慧就出現了,這兩者是當下的、是同步的、是直接的、 是沒有過程的,當你體會到一些道理時而自然現前的, 也就是無師智、自然智。你會體會到學佛原來是這樣快 樂美妙,然後纔知道,佛法給了我們一個欣賞生活、擁 抱生活的角度! P60-6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