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智慧與成功/學誠法師文集繫列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宗教 -> 宗教
    【市場價】
    257-374
    【優惠價】
    161-234
    【介質】 book
    【ISBN】978751250810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國際文化
    • ISBN:9787512508101
    • 作者:學誠法師
    • 頁數:270
    • 出版日期:2015-09-01
    • 印刷日期:2015-09-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33千字
    • 《智慧與成功》是學誠法師文集繫列的第五本。學誠法師認為首先要認清世間的過患,遠離惡友、惡法,多親近善知識、善友,用現在比較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找“明師”,讓“明師”啟發我們內在的智慧。智慧可以對治愚痴。智慧增長一分,愚痴和無明就減少一分。善業就越來越多,惡業就越來越少。這樣,人的果報就會很圓滿,煩惱和痛苦自然就很少了。
      《智慧與成功》如同一位傳遞佛教智慧的使者,希望能夠幫助現代快節奏生活中奮鬥的年輕人、渴望修身養性的中老年人,開啟內在智慧和慈悲,重拾一份熱切的時代責任感,過上吉祥、喜樂、幸福、圓滿的人生。
    • 《智慧與成功》為學誠法師文集繫列的第五本, 這一繫列圖書是學誠法師第一套繫統權威的文集著作 。內容主要是根據其發表在中國佛教協會會刊《法音 》等雜志上的論文,以及在國內外多種宗教大會上的 發言和電視節目中的談話輯錄而成。 環境能夠影響人、造就人,在現實社會每個人都 處於紛繁復雜的環境中,接觸各形各色的人、各式各 樣的事,如何能堅持自我,不忘初心,學誠法師認為 首先要認清世間的過患,遠離惡友、惡法,多親近善 知識、善友,用現在比較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找“明師 ”,讓“明師”啟發我們內在的智慧。智慧可以對治 愚痴。智慧增長一分,愚痴和無明就減少一分。善業 就越來越多,惡業就越來越少。這樣,人的果報就會 很圓滿,煩惱和痛苦自然就很少了。 學誠法師在擔任《法音》雜志主編期間,發表了 很多佛法的教理教義的論文,且較為難得的是結合現 世生活的諸多方面進行深入淺出的詮釋,文集的內容 積澱深厚,在佛教信眾中有很大的影響。
    • I 章前語
      怎樣親近善知識
      如理聽聞是趣入佛法的先導
      依師聞法 精進學修
      II 章前語
      皈依三寶的意義
      深信業果依法行持
      III 章前語
      煩惱的產生與對治
      離惑業苦得究竟樂
    • 四、依師乃為學法,恆常修信念恩 親近善知識的目的,是為了依師學法,按照聞思 修、戒定慧的次**步一步深入,走解脫、成佛之道 。因此學佛需要兩方面的條件:**是外在的因緣— —要有善知識的攝受;第二就是自己的精進努力,依 著善知識的教授教誡行持。二者缺一不可。我們容易 產生的一種心態是以為有了善知識就萬事大吉了,其 實未必如此。在《六祖壇經》裡面講道:“若自悟者 ,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方得解脫者,無 有是處。”這點也就提示了我們,對於老師不能生依 賴心。如果說我的師父很厲害,他到時候就會來度我 ,那連佛都度不了你。自己不用功修行的話,指望你 的老師來度你,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自己不修就 能得度的話,那十方三世的佛菩薩無量無邊,早就該 把你度了。因此親近善知識不能生依賴心,如果覺得 依賴他以後就有保證了,那你的功夫怎麼能夠上路呢 ?不發心,不精進,怎麼能夠有成就呢?經論上講學 佛對自己要做“病人想”,是讓你知道自己在病當中 ,所以要看病,要依止善知識學法,法纔是治病的良 藥。不是說“我是病人,你要可憐我啊!”這個“病 想”就錯了,走到反面去了,這些東西都是要不得的 。所以有一個偈頌說“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眾 生苦,非移自證於餘者,示法性諦令解脫”。
      因此我們依師學法,就是將善知識所說的法用在 自己的身心上面去實踐,過失一點點地斷除,功德一 點點地積聚,讓我們的心續同善知識的心續越來越接 近,*終能夠與善知識心心相印,達到善知識一樣的 成就。
      善知識有兩種:一種是外在的,一種是內在的。
      外在的是我們眼前可以接觸到、可以親近的老師。內 在的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個善知識雖然不一定在你 的身邊,但是他所教導的佛法,你自己能夠理解、消 化。當你遇到具體的境界,遇到生活當中種種的困難 和問題時,你知道如何來抉擇。因為依師的目的就是 要學法,學法就要得到智慧,智慧的特質就是抉擇, 抉擇就是面對各種境界時知道怎麼做。也就是通過對 佛法聞思修的能力不斷地提升,自己這種覺察、觀照 、思維的能力都在增強,慢慢地自己就能夠自立了。
      到了一定的程度,你會覺得自己的這種抉擇符合善知 識的標準。這就是說你內在的抉擇能力已經同善知識 的能力一樣了,你的心已經能夠和善知識的心相應了 ,這就是內在的善知識。依止善知識就是要讓自己的 心與善知識的心相應,你能夠相應幾分,就會有幾分 的成就。
      大家都知道禪宗“撚花悟旨”的公案,昔日佛陀 在靈山會上撚花示眾,大眾皆默然不解佛意,隻有摩 訶迦葉破顏微笑。這時佛陀告訴大眾:“吾有正法眼 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 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禪宗無門關》)佛陀 與摩訶迦葉在這一刻以心印心,心心相印。
      中國的祖師也是如此,當年六祖惠能大師在五祖 弘忍大師那裡,經過歷時八個月的學習以後,五祖把 他叫到內室,為他印證講說《金剛經》,當說到“應 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六祖豁然大悟,脫口而出五句 禪語:“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 自性,能生萬法。”(《六祖大師法寶壇經》)這一 剎那,五祖和六祖心息相通。
      現代高僧能海法師在親近康薩仁波切時,得到仁 波切極大的稱許:“能海對我之教傳心領神會,雖因 漢藏語言文字不同,法相時有出入,但以我師徒兩人 心心相照,現量契印,彼能深刻領悟,如理作意。” 為什麼祖師大德們能夠密契師意、傳承善知識的 心法?*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對所依止的善知識都有清 淨的信心。因為修學佛法*重要的是親近善知識,而 親近善知識的**關就是對善知識要修信心。如《華 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斷 除疑網出愛流,開示涅槃無上道。信無垢濁心清淨, 滅除驕慢恭敬本,亦為法藏**財,為清淨手受眾行 。”(八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四)這裡說 得很清楚,信心是道的根源,一切功德之母,所有的 功德都是從這個地方長出來的。《佛說大乘十法經》 說:“信為*上乘,以是成正覺,是故信等事,智者 敬親近。信為*世間,信者無窮乏,是以信等法,智 者正親近。不信善男子,不生諸白法,猶如焦種子, 不生於根芽。”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對善知識沒有信 心的話,就像種子被火燒焦了一樣,是長不出根芽來 的。當年阿底峽尊者入藏後,弟子問他:“藏地有這 麼多的修行人,為什麼他們的修行沒有得到殊勝的成 就呢?”尊者回答:“大乘功德生多生少,全是要靠 善知識,你們藏人把善知識僅看成是平庸的凡夫,怎 麼可能得到成就呢?”我們看到這個公案時,應當引 起極大的警覺和反省。一般人修行之所以沒有成就的 主因就在於此:將善知識作凡庸想。因此經論上一再 說明,對善知識的信心要達到“視師如佛”的程度, 要把善知識作佛想。
      如《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說:“常恭敬聽法, 深信不毀謗,供養說法師,如佛世尊想。”(卷第九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說:“善男子,於是佛法中 倍應恭敬愛念生清淨心,於善知識中應生如佛想。何 以故?為善知識守護故,菩薩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卷第二十七)《華嚴經》(六十華嚴)說: “無諂於知識,智能廣無量,專求佛菩提,利益諸眾 生。恭敬善知識,其心如佛想,勇猛精進力,具因陀 網行。”(六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六)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說:“汝所從聞甚深般若波羅 蜜多,當於是處起大師想,汝應知恩念當重報。汝善 男子應作是念,我所從聞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是我* 勝真實善友,我從彼聞是妙法故,速於無上正等菩提 得不退轉,我由彼故得近如來應正等覺,常生諸佛嚴 淨國土,恭敬供養諸佛世尊,聽聞正法植眾德本,遠 離無暇具足有暇,念念增長殊勝善根。汝應思維籌量 觀察諸如是等功德勝利,於為汝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菩薩法師,常應敬事如諸佛想。”(卷第三百九十八 ) PP44-49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