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宗白華講稿/宗白華別集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宗教 -> 哲學
【市場價】
243-353
【優惠價】
152-221
【介質】 book
【ISBN】978756248677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重慶大學
  • ISBN:9787562486770
  • 作者:宗白華
  • 頁數:183
  • 出版日期:2014-12-01
  • 印刷日期:2014-12-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64千字
  • 宗白華是我國現代美學的先行者和開拓者,被譽為“融貫中西藝術理論的一代美學大師”。1925年即開始講授康德哲學及西方美學,當時有“南宗北鄧(鄧以蟄)”之稱。
    《宗白華講稿》收錄了宗白華先生20世紀20年代末的多篇課堂講稿、演講稿,包括《美學》、《藝術學》、《藝術學(講演)》、《形上學》、《孔子形上學》、《論格物》諸篇,繫統講解了西方美學、藝術學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方法,中西形上學的比較以及古今“格物”思想的論辯等。
  • 《宗白華講稿》收錄了宗白華先生在20世紀20年 代末的多篇課堂講稿、演講稿,包括《美學》、《藝 術學》、《藝術學講演》、《形上學》、《孔子形上 學》、《論格物》諸篇,繫統講解了西方美學、藝術 學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方法,中西形上學的比較以及古 今“格物”思想的論辯等。講稿融貫中西,引經據典 ,盡顯大師風範。
  • 美學
    美學之對像
    研究美學之方法
    美學之趨勢
    美感
    審美方法:靜觀論
    審美方法:同感論
    審美方法:實驗說
    審美方法:幻想論
    審美方法:批評論
    自然界之審美方法
    美感分析各學說之評價
    美感分析方法
    藝術創造之問題
    藝術創造問題研究之困難
    藝術創造之研究方法
    美學家論藝術創造之研究
    分析藝術創造之工作
    藝術創造的私人動機研究
    藝術創造的非私人動機研究
    藝術創造之工作問題
    藝術創造工作之初步
    藝術創造之主要工作
    藝術創造之天資問題
    天纔問題
    藝術的天纔
    天纔創造中下意識的作用
    天纔的智慧
    天纔之其他特征
    附錄 關於藝術論之參考書
    藝術學
    一 什麼是藝術學
    二 藝術的範圍與其他Aesthetike的活動
    三 藝術起源與進化
    四 藝術形式與內涵問題
    五 基本形式美的原則
    六 藝術在空間時間上的造形觀(暫不問內容)
    七 藝術上幾個基本的形式之美(復雜一致)
    八 藝術內容
    九 藝術形式與內容之和諧問題
    十 美感的主要範疇Aesthethical Categories
    十一 美感範疇:純粹的美
    十二 美感範疇:壯美
    十三 美感範疇:悲劇之美
    十四 美感範疇:丑的藝術
    十五 美感範疇:滑稽之美
    十六 美感範疇:纖細之美
    藝術學(講演)
    第一章 藝術品之本質
    第二章 藝術之欣賞
    第三章 各種藝術
    形上學——中西哲學之比較
    中西哲學路線之異點
    中西法像之不同:以水喻道
    畢達哥拉斯說:以數代樂
    歌德論哲學二型
    歐氏幾何學
    中國八卦:“四時自成歲”之歷律哲學
    鼎卦:中國空間之像
    革卦:中國時間生命之像
    西洋的概念世界與中國的像征世界
    笛卡兒解析幾何
    易之卦像:指示“人生”的“範型”
    附錄形而上學提綱
    孔子形上學
    孔子論志學
    孔子之形上學對像與方法
    孔子論“道”之精神
    孔子論“道”與“仁”之關繫
    荀子:融會老莊與孔子的天道觀
    論格物
  • 審美方法之三:Gustav Theoder Fechner(德國 之哲學家、心理學 家,**實驗美學者)。十九世紀講美學者,多以數 個名詞合起來講, 至Vischer則漸從事於實驗方面,所謂speculative aesthetics之美遂稍衰, Fechner出,謂當先從具體的形體默想著手,謂自己 的美學,繫從下往 上升的,他人的則繫從上往下來的,如拿極簡單的幾 何形體,令多數學 生看,如都以那幾個形體為好,則再進而討論其學之 所在,以及如何去 建設,故謂為普通的,形體的,實驗的。此其學說之 大概也。至其所用 之方法有三: 1.選擇的——即須經多人認可; 2.配成法——令個人揀擇; 3.測量法——何者形體能生美感,何者不能。
    彼常將美原質分為六種,約言之,則可分為三大 類,一、二兩種可名 為(1)質的原質;三四種可名為(2)量的原質;五六種 可名為(3)內 容的原質;其*大供獻則在聯想方法,associations principle之學說(六 種美學原則之一),今將其六種美學原則說明如下: (1)刺激階級——美的對像總得超過吾們感到的 一種相當階級,纔 能生美,不然則不覺其美,如看不見的、聽不見的, 吾人既得不到刺激, 又何美之可生,此為心理上一定之現像也(心理上普 通事物亦然)。
    (2)湊合——必須湊合,始生美感,如音樂僅有 調子,僅有節奏, 仍不能感到美,圖畫亦然。
    (3)復雜的一致——單調固不生美,純復雜而無 章亦不美,必復雜 中再有一致的和諧始美。如音樂,雖各器俱全,同時 再表一致的節奏, 則美感生。房子亦然,各式競立中再有一致的趨向, 纔能好看。
    (4)真實——物須真實而不矛盾的,美纔能生, 如畫一物而去事實太遠,則美不能生,故對像須求真 實。
    (5)清楚——有明白的表現始可生美,曖昧則不 行矣。
    (6)聯想原則:A.direct factor:對像的形體 顏色等,如桃子,隻見其外表為直接感觸者。
    B.associative factor:此則於感觸之後,即 可感到別的方面,如見桃 子而思及其味道、桃樹、桃花以及詠桃之詩、畫桃之 畫等等,然吾人若 見木作之桃,其聯想決不至如此之多。
    凡任何對像,皆有此兩面,故聯想為內心的經驗 ,吾人尋常所見者, 不過形體與顏色,而內中之意義,大半由經驗而來, 惟知此種聯想與客 觀的對像已溶化,故雖非直接經驗所有,卻能直接感 覺進去,不待遲回, 也如見桃子,立時想到甜味。
    彼又謂美感的內容,大概皆繫聯想作用,藝術之 功用,亦即在如何能使人見其作品,發生聯想,蓋聯 想愈多,美感愈濃也。
    彼嘗自名其說,繫從下往上的,從簡單進至復雜 高深的,已如上述, 此其在美學**之價值也。至其美學說之內容,已見 上述六原則,彼之 聯想論,**基於直接的觀察與原有之經驗於溶合而 成為另一感覺,故 物所表現之內容乃吾人所賦予者,如一見椅子,而使 立刻知其繫硬的, 可坐的,為立體的,固不待諸試驗以後也,若物能將 境界**托上,吾 人亦無所用其聯想,轉覺興趣索然矣,設告以此桃為 木所制者,則各項 聯想,定不發生,故美之實際即存在於聯想中間。
    批評——彼說之缺憾:(1)聯想為普通之心理作 用,並非美學之特 有原質,彼不能與美原質與其他普通原理分開,且不 能指出何者為美的 聯想,何者非美的聯想,殊為缺憾。
    (2)direct factor之本身亦有問題,彼謂 direct factor為物之對像, 即形式及顏色,設**沒有聯想,則美的direct factor與普通的direct factor亦必有不同之點,如顏色等等,也當分別什麼 樣為美術品之 factor,什麼樣為非美術品之factor也。又如看見橢 圓形、長方形(幾 何上的形體),直接覺其比他樣形式為美,並非因為 有什麼聯想,故聯 想論施諸一切為不全合,故某為直接的factor,某為 聯想的factor,真實 分析之,實難做到,故direct與associative雲雲, 亦不過對待言之而已。
    惟其說影響後人則甚大,彼弟子且常用各種實驗 ,遂開後人實驗美學派。P9-11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