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國學旨歸--老子彙通(共3冊)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宗教 -> 哲學
    【市場價】
    1540-2232
    【優惠價】
    963-1395
    【介質】 book
    【ISBN】978730234646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清華大學
    • ISBN:9787302346463
    • 作者:廖彬宇
    • 頁數:990
    • 出版日期:2014-01-01
    • 印刷日期:2014-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998千字
    • 85後國學奇纔開創新文言文寫作潮流,韓寒現像已經讓世人產生了思考,周易玄現像則將令世人在震撼之後,再度深思。
      在普遍擔憂80後90後迷失於網絡熱潮的**,《國學旨歸--老子彙通(共3冊)》這套厚重的國學著作,由一位85後年輕作家廖彬宇寫就,一股難得的平衡力量和清涼之氣,利於人們在這個時代穩步健康的發展。當今**的易學研究,言理者多,言像數者少,言像數者多,言占筮者*少,言占筮者多,而言德行者*少。故作者有意將《老子彙通》、《干支哲學》、《千古易人》三篇彙成一輯,以供學人深究!
    • 在普遍擔憂80後90後迷失於網絡熱潮的今天,《 國學旨歸--老子彙通(共3冊)》這套厚重的國學著作 ,由一位85後年輕作家廖彬宇寫就,一股難得的平衡 力量和清涼之氣,利於人們在這個時代穩步健康的發 展。 《國學旨歸--老子彙通(共3冊)》作者廖彬宇用 易經的思想,詳細辨析與老子思想的互通,使讀者在 閱讀老子注解的同時,又能廣泛吸收易經的思想以及 諸子百家的思想。老子講“歸根復命”,與孔子所講 之“天命”“立命”等等又有何關聯?作者均在書中 作了一一解答。最後作者得出一個結論,原來中國文 化諸子百家思想的主導核心,便都是要使人能夠達到 “歸根復命”與“安身立命”。這就是古人思想高瞻 遠矚之處,是用天人般的視野為人類做出終極關懷。 而正是因為歸根復命與安身立命的提出,以及儒家思 想特別重視“知命”此一原則,從而導致古代興起了 各種“知命”學說,產生了多種知命術。作者在書中 也一並對古代的“知命”學說作了一定介紹,指出此 種思想的根本核心,是要讓人走向安身與立命,而不 是陷入糟粕與迷信。該書彙通百家於一體,充分展現 了古代的人文精神,為今天繁忙的人類社會,注入了 一劑清涼。
    • 第一章 提綱挈領,道德之門
      第一節 道之溯源
      第二節 道之總論
      第三節 老子群證
      第二章 相反相成,相輔相成
      第一節 老子本易
      第二節 老子與無相
      第三章 與世不爭,無為大治
      第一節 老子本易
      第二節 文史通證
      第四章 渾樸一體,和光同塵45
      第一節 老子本易
      第二節 辨析
      第五章 大開大闔,默而守中
      第一節 辨析
      第二節 老子本易
      第三節 百家通證
      第四節 中字廣義
      第六章 固蒂深根,用之不勤
      第一節 辨析
      第二節 略論
      第七章 抽身事外,大公無私
      第一節 老子本易
      第二節 文史通證
      第八章 似水人生,上善若水
      第一節 老子本易
      第二節 文史通證
      第九章 深藏不露,富貴不淫
      第一節 老子本易
      第二節 略論
      第十章 抱元守一,精純得氣
      第一節 老子本易
      第二節 百家通證
      第十一章 無中生有,妙用無窮
      第一節 辨析
      第二節 老子本易
      第三節 百家通證
      第十二章 清心寡欲,神明氣爽
      第一節 老子本易
      第二節 百家通證
      第十三章 寵辱不驚,泰安天下
      第一節 老子本易
      第二節 百家通證
      第十四章 見聞希夷,恍惚微妙
      第一節 老子本易
      第二節 辨析
      第三節 略論
      第十五章 道涵天地,妙徹古今
      第一節 老子本易
      第二節 辨析
      第十六章 歸根復命,明哲保身
      第一節 老子本易
      第二節 百家通證
      第三節 復之真義
      第十七章 無名英雄,功成身隱
      第一節 老子本易
      第二節 略論
      第十八章 仁義復道,去偽存真
      第一節 老子本易
      第二節 關於孝道
      第十九章 *聖棄智,返璞歸真
      第一節 老子本易
      第二節 別家旁證
      第三節 真樸之說
      第二十章 大智若愚,獨立不懼
      第一節 辨析
      第二節 老子本易
      第三節 別家旁證
      第四節 文史通證
      第二十一章 大德從道,大道至妙
      第一節 老子本易
      第二節 略論
      第二十二章 範圍天地,包羅萬像
      第一節 老子本易
      第二節 文史通證
      第二十三章 不反不覆,守常不渝
      第一節 老子本易
      第二節 略論
      第二十四章 大人君子,無我無執
      第一節 老子本易
      第二節 文史通
    • 北宋司馬溫公所撰《資治通鋻》,其《唐紀二十 六》中提及一則事例。
      公元711年,唐睿宗景雲二年,睿宗將天臺山道 人司馬承禎請至宮中,咨 詢陰陽術數之學。蓋一般修道之人為求得道,多博學 他術以利身。又因常入深 山之中,與狼蟲為伴,與世相隔*,則須習武防身; 因試食外丹而易中毒,便 精研醫術便於自救;又精通陰陽五行占驗之術以自知 運勢窮通,可以趨利避 害……故古之修道者,多為博學廣能之土,頗類於儒 家“一事不知,儒者之 恥”之謂,亦如孔子所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 ,遊於藝”之謂,蓋以得 道為宗,餘皆輔佐之力而已。
      故司馬承禎作為當世之高人,自然精通術數。詎 知唐睿宗有此雅好,竟 專門請來司馬道長求問術數之學,一般而言,自然必 令道長受寵若驚,該當知 無不言,言無不盡纔是。孰料司馬道長不言術數竟轉 而言道,對唐睿宗進行好 一番說教,告誡皇帝作為執政者不應迷戀小術,而應 心儀大道。以損欲修身為 要,進而至於無為之境。苟能使家國大安,便是功德 無量之舉。唐睿宗問陰陽 術數而不可得,則轉而又問治國之道。睿宗言,就修 身養性而言,無為之道固 然是至高境界,然治理**之境界又當如何? 司馬承禎言,**便如人之身體,倘能做到順應 天地萬物發展此自然之 理,而帝王心中毫無任何私心雜念,天下便自然能得 以大治。司馬道長所言, 要皆本老子之教而來,本章所謂“不見可欲,使心不 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 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 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 為,則無不治”。一句即是。
      身國同構之原理,便即《老子·第五十四章》“ 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 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之論。唐睿宗聆 聽教益,十分感慨,將 仙師廣成子與司馬道長相並論,並堅請道長永駐皇宮 ,道長志不在此,力辭皇 命,終返於天臺山。此段史實,頗能借以參證本章之 旨。
      《資治通鋻》記載:“上召天臺山道士司馬承禎 ,問以陰陽數術,對曰: ‘道者,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安肯勞心以學術數 乎!’上曰:‘理身無為則 高矣,如理國何?’對曰:‘國猶身也,順物自然而 心無所私,則天下理矣。’ 上嘆曰:‘廣成之言,無以過也。’承禎固請還山, 上許之。” 故無為之為,是為大為,有為之為,是為小為。
      無為而能全大局,有為隻能執一端。顧此則失彼,故 聖人去彼取此,以無為去有為,而民將白化。
      唐代隱者趙蕤撰《長短經》嘗雲:“夫三皇無言 ,化流四海,故天下無所 歸功。帝者體天則地,有言有令,而天下太平。君臣 讓功,四海化行,百姓 不知其所以然。故使臣不用禮賞功,美而無害。黃帝 者,順天地之紀,時播百 谷,勤心力耳目,節用水火時物,有土德之瑞,故號 黃帝;顓頊者,養材以任 地,載時以像天,依鬼神以制義,治氣以教化,潔誠 以祭祀,動靜之物,大小 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礪;高辛者,取地之財而節 用之,撫教萬人而利海 之,歷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 其德嶷嶷;帝堯者,其仁 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 貴而不舒;虞舜者,善無 微而不著,惡無隱而不彰,任自然以誅賞,委群心而 就制。故能造御乎無為, 運道於至和,百姓日用而不知,合德而若自有者,此 五帝之德也。” 故老子所謂“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無知無欲”之言,旨在使人堪破名、利、欲三 關。如此方可入道。
      《清靜經》雲:“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 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 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老子虛心之 說,頗可以《清靜經》澄 心之論相參證。虛其心者,使心虛靈湛寂,朗照天下 ,清明自在,不為外間一 切名利榮辱所動,亦如如不動於一切;心中空無一物 ,靈明自生,所以能受道 也。虛其心,則能空其心,使心空明不受一物,自能 大其心。既大其心,則能 無物不容;既空其心,則能無物可動於我。便可臻於 佛陀“能空一切相,成萬 法智”之境! 清代金纓《格言聯璧》有雲:“不虛心,便如以 水沃石,一毫進入不得; 不開悟,便如膠柱鼓瑟,一毫轉動不得。”心不虛, 必自滿,凡自滿者何能有 進益?無進益必不能有開悟,金纓所言善矣。實其腹 者,使足其食用,充其內 養以為人體之需,含哺而鼓腹,加以虛心,則人之精 氣神三寶俱能沛然。弱其 志而使人*其奔競貪求之妄念,不好勇鬥狠逞強作惡 ,強其骨而使人固其體 魄,體魄固則可為革命之本。
      近人常言:“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蠻其體魄。” 考其源,皆與老子之說相通 也。蓋虛心實腹,弱志強骨乃老子修身養性之八字教 。缺一而不可焉!如若僅 執其一者則有失偏頗,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裡” 是矣!故後世道家虛之以 心,弱之其志,是修其清靜無為;實之以腹、強之以 骨,是煉其形體之軀。前 者謂其性也,後者謂其命也,性命雙修,自然相輔相 成。
      呂洞賓言:“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病。” 當言於此乎?莊子曰:“虛 室生白,吉祥止止。”謂心虛則純白自生,福慶留止 也。實其腹:夫聖人道德 內充,五神安靜,澹泊自足,貪愛不生,故日實其腹 。弱其志:志者心之事, 事在心日志。欲令舉心行事,當守謙靜柔弱,則道全 矣。強其骨:骨者體之 干。夫淳和足則體潤,精神壯則骨強,亦自然之理也 。常使民無知無欲:聖人 所以常修身虛心者,欲令百姓反樸守淳,悅然白化也 。語曰:荀正其身矣,於 從政乎何有?使夫知者不敢為也。民雖有貴尚之知、 飾偽之跡者,然已被其清 靜之風、淳樸之化,而白灰心槁體,不敢與動有為之 欲心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矣。為無為:猶言行無為之道也。無為者,謂不越其 性分也。性分不越則天理 自全,全則所為皆無為也。物物無為,則貴尚貪求之 心泯然都忘,故淳風大 行,誰雲不治?P32-3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