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有閑階級論/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宗教 -> 哲學
    【市場價】
    206-299
    【優惠價】
    129-187
    【介質】 book
    【ISBN】978722408718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陝西人民
    • ISBN:9787224087185
    • 作者:(美)索爾斯坦·凡勃倫|譯者:趙伯英|校注:來魯寧
    • 頁數:178
    • 出版日期:2011-01-01
    • 印刷日期:2011-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31千字
    • 一本趣味橫生、獨闢蹊徑的“財富社會學”。
      從歷史、心理等多個角度審視一個耀眼的階層,已經成為富人、渴望成為富人,或者即將成為富人的人都將從中獲益!
      經濟人的本質是什麼?怎樣認識消費背後的危機與機遇?財富文化的形成又將給社會帶來什麼?
      經典經濟學,改變了世界。索爾斯坦·凡勃倫的破空之作《有閑階級論》是制度經濟學的奠基之作,認識“財富”的社會內涵,橫跨經濟學與社會學兩大領域,睿智辛辣,持續風行1個世紀!
    • 索爾斯坦·凡勃倫的破空之作《有閑階級論》問世於100多年前。他通 過研究制度的起源,觀察社會上的經濟現像,尤其是上層階層的有閑特權 與消費特征,探討制度與經濟現像之間的奧妙關繫。更具體地說,書中對 社會現像、消費行為、人類心理的剖析入木三分,闡明了習慣、文化和制 度如何塑造人類行為,以及人類行為的變化怎樣影響經濟。他從有閑階級 的角度出發,闡明了這樣一個主旨:什麼是經濟人的本質,社會為什麼會 產生有閑階級,“有閑”本身的經濟意義是什麼? 100多年過去了,相似的經濟現像在世界各地,包括經濟迅速發展的中 國,不斷演繹,諸如人們對金融投資的熱衷、對教育文化的重視、對時尚 品牌的追逐、對享樂主義的崇尚……這本百年經典同樣可以解釋今天你我 身邊的經濟現像。 凡勃倫在《有閑階級論》中力圖用進化思想來研究現代經濟生活。認 為工業體制要求勤勞、合作、不斷改進技術,而統治企業界的人士卻隻追 求利益和炫耀財富,這兩者的矛盾限制了生產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但隨 著技術的發展,技術人員的地位也日益重要。一旦這兩者相聯合,取得管 理社會經濟的權力,那麼追求利潤的“企業主制度”就會被摒棄。這本書 曾引起廣泛興趣.被認為是對社會的一種諷刺。 《有閑階級論》引起廣泛的震驚與其獨特的視角及行文風格有關繫, 因為過去從未有過一本書以如此尖酸刻薄的用語,對社會作如此冷靜的剖 析。他的著述成為經濟學內外用於社會批評的學說和警句格言的一個源泉 。
    • 第一章 導言
      第二章 金錢競賽
      第三章 明顯有閑
      第四章 明顯消費
      第五章 生活的金錢水準
      第六章 愛好的金錢準則
      第七章 服裝作為金錢文化的一種表現
      第八章 工業脫離與保守主義
      第九章 古代特征的保存
      第十章 現代的尚武遺風
      第十一章 相信運氣
      第十二章 宗教禮儀
      第十三章 非嫉妒性利益的遺存
      第十四章 **學識作為金錢文化的一種表現
      譯後記
    • 在文化演進的過程中,有閑階級的出現與所有制的開始是並行的。情 況必然如此,因為這兩種制度是同一套經濟力量的產物。在其發展的*初 階段,它們不過是社會結構中同樣的一般事實的不同方面。
      正是作為社會結構的要素,即慣常的事實,有閑階級和所有權成為這 裡關注的問題。一貫忽視生產工作這一事實不會造就有閑階級;使用和消 費這一機械事實也不會構成所有權。因此,這項研究與懶散習性的起源無 關,也同占有個人消費物品的起源無關。這裡研究的要點一方面是傳統有 閑階級的起源和本質,另一方面是作為傳統權利或公平要求的個人所有權 的發端。
      有閑階級和勞動階級之間的區別產生於初期的分化,即低級野蠻階段 發生的男女之間的分工。同樣,所有權的*初形態是社會中健壯男人對女 人的所有權。這些事實可以用*簡略的詞語來表述,如果說那就是女人為 男人所有,*切合野蠻社會生活理論的含義。
      在占有女人的習俗出現之前,無疑有某些占有有用物品的現像。現存 的古老社會裡沒有占有女人的習俗,就是這一觀點的證據。在所有的社會 裡,社會成員,不論男女,都經常占有各種有用物品供個人使用,但是占 有和消費這些物品的人,並不認為這些物品是為自己所有的。他們習慣性 地占有和消費某些瑣碎的個人物品,並沒有引起所有權問題,也就是說, 沒有引起有關外在物品的傳統公平權利的問題。
      在較低級的野蠻文化階段,對女人的所有權顯然是隨著掠奪女性俘虜 而出現的。掠奪並占有婦女的*初原因似乎在於以婦女作為戰利品的實用 性。這種從敵人處掠奪婦女作為戰利品的做法,造成了一種“所有制婚姻 ”,產生了以男性為首的家庭。此後,奴役的範圍逐漸擴大,除了婦女之 外還包括其他俘虜和下等人,而且所有制婚姻也逐漸擴展到從敵方掠奪的 婦女之外的其他婦女。因此,在掠奪生活的情況下進行競爭的結果,一方 面是造成了一種基於強迫的婚姻形式,另一方面是造成了所有權的習俗。
      這兩種制度在*初的發展階段是無法區別的,二者都起因於成功男人的欲 望,也就是展示其搶占行為的某種持久成果,從而證明他們的威力。二者 也助長了一切掠奪社會裡普遍存在的統治欲望。所有權概念從對婦女的占 有擴展到對婦女勞動成果的占有,於是也就出現了占有人和物的所有權。
      一種繫統的財產所有權制度就這樣建立起來。在文化發展的*近階段 ,盡管消費品的適用性已成為其價值中*突出的要素,但是財富仍然是所 有者的優越力量的有力證明,這一功用**沒有喪失。
      凡是出現私有財產制度的地方,即便是處於稍欠發達的形態,經濟過 程中都帶有人與人之間爭奪物品占有權的特征。在經濟理論中,尤其是在 那些毫不遲疑地堅持現代版古典經濟學說的經濟學家中,通常認為這種爭 奪財富的鬥爭實質上是一種生存競爭。在效率較低的初期生產階段時,其 性質無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如此。在“天物匱乏”的各個事例中,其性質 也是如此:境況**嚴峻,隻能為社會提供貧乏的生活條件,人們隻有以 頑強不懈的努力來獲取生活資料。但是在一切日益進步的社會裡,當今在 技術發展上取得的進步已**了這個初期階段。目前生產效率已達到這樣 的高度,為參與生產過程的人們提供了顯然超過勉強生活的物資。於是, 經濟理論通常把這種新的生產基礎上對財富的進一步競爭說成是為增加生 活舒適用品的競爭,主要是為提高由商品消費提供的物質享受而進行的競 爭。
      人們通常認為,獲得和積累物品的目的在於消費所積累的物品,不管 是由物品的所有者直接消費,還是由附屬於他的家人來消費——就這一目 的而言,後者在理論上等同於物品的所有者。人們至少認為,從經濟上看 ,這是取得物品的合理目的;理論上所要考慮的也隻是這一點。這種消費 當然可以認為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物質需要,即滿足他的物質享受——或 者是為了滿足他的所謂*高層次的需要,即滿足精神、審美、智識等方面 的需要;後一類需要是通過對物品的消費間接滿足的,其方式是所有的經 濟學研究者都熟知的。
      但是,隻有撇開其簡單的意義,從一種迥然不同的意義上來考慮,纔 可以說商品的消費引起了不斷進行積累的刺激。促成所有權的根本動機是 競爭,而且在其所引起的所有權制度的進一步發展中,在這種所有權制度 涉及的一切社會結構特征的發展中,同樣的競爭動機依然活躍地存在。占 有財富就博得榮譽,這是一個引起嫉妒的特征。關於物品的消費,關於獲 得財富的其他任何可以想像的動機,尤其是關於積累財富的任何動機,可 以說沒有什麼東西比這一點*有說服力了。
      當然不應忽視這種情況:在幾乎一切物品都是私有財產的社會裡,對 於比較貧窮的社會成員來說,謀生的必要總是一個強有力的而且始終存在 的動機。一些階級的成員經常從事體力勞動,處於朝不保夕的境地,幾乎 沒有什麼財物,一般也沒有什麼積蓄。對於這些人來說,維持生活和增進 物質享受的需要,也許一時成為取得財物的主要動機。但是從下面的討論 來看,甚至就這些貧困階級而言,他們的物質需要的動機也不像人們有時 所設想的那樣居於確定無疑的**地位。從另一方面來說,有些社會成員 和階級主要關注財富的積累,維持生計或增進物質享受的動機從來沒有發 揮很大的作用。所有權開始出現並且發展成為人類的一種制度,所依據的 要素與維持*低生活無關。主要動機從一開始就是那種涉及財富的嫉妒性 區別;在後來的發展階段,除了一時的或例外的情況,沒有其他的動機搶 占過它的首要地位。
      財產*初就是一些掠奪物,也就是通過成功的襲擊而獲得的戰利品。
      隻要一個群體已經分離,隻要它與別的敵對群體還有密切接觸,所擁有的 物品或人員的功用主要在於占有者和受到劫掠的敵人之間的嫉妒性對比。
      至於區別個人利益和個人所屬群體的利益的習慣,顯然是後來形成的。在 一個群體內,無疑早就存在嫉妒性對比,即戰利品的擁有者和不那麼成功 的鄰居之間的對比,成為所有物的功用的一個要素,盡管*初這並不是其 價值的**要素。一個男人的威力仍然首先是一個群體的威力,戰利品的 占有者認為自己首先是群體榮譽的維護者。在後來的社會發展階段,特別 是涉及戰爭的榮譽時,也可以看到這種從群體的觀點來評價搶占行為的態 度。
      但是,個人所有權的習俗一開始鞏固,在進行私有財產賴以存在的嫉 妒性對比時,人們所持的觀點也就開始發生變化。實際上,一種變化不過 是另一種變化的反映。所有權的*初階段,即以直接掠奪和搶占來獲取物 品的階段,開始進入以私有財產(奴隸)為基礎形成初期生產組織的後續階 段。遊牧部落發展成為基本上自給自足的產業社會。財產的價值與其說是 作為成功劫掠的證明,不如說是用來證明財產所有者相對於同一社會裡其 他人的優勢。現在,嫉妒性對比主要成為所有者與其他社會成員的對比。
      財產仍然具有戰利品的性質,但是隨著文化的發展,在按照遊牧生活的準 和平方式進行的所有權競賽中,財產日益成為群體成員獲得的戰利品。
      P12-1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