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再生的老子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宗教 -> 哲學
    【市場價】
    265-384
    【優惠價】
    166-240
    【介質】 book
    【ISBN】978753613760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廣東高教
    • ISBN:9787536137608
    • 作者:麥小舟
    • 頁數:306
    • 出版日期:2009-03-01
    • 印刷日期:2009-03-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76千字
    • 《再生的老子》展示了老子研究的新成果和新突破。它深刻揭示了《道德經》的豐富內涵及老子文化的普世價值。
      全書分為兩部分:**部分是《老子思想講壇》共十二講,以專題的形式介紹老子的主要思想。第二部分是《〈道德經〉譯解》,它的任務是幫助讀者讀懂《道德經》的原文。
    • 麥小舟的第二部著作《再生的老子》。展示了老子研究的新成果和新 突破。它深刻揭示了《道德經》的豐富內涵及老子文化的普世價值。胡孚 琛會長說:“《再生的老子》是我所見到的國內同類著作中最為確切、最 為平實、最為通俗易懂的一本書。有了它,《道德經》走進校園、走進千 家萬戶、走向世界便有了條件與可能。”他希望:“《再生的老子》這本 書成為我國各級黨校的教材,成為全國干部群眾學習老子道學文化的普及 讀物。” 有學者認為,《詩詞三部曲》和《再生的老子》是我國國學中的兩朵 奇葩。
    • 前言
      麥小舟先生 南國之奇人也
      新成果新突破
      不爭之作成功之作
      老子思想講壇
      **講 偉人生平
      第二講 西遊歐洲
      第三講 道與天道
      第四講 欲取姑予
      第五講 清靜無為
      第六講 大愛無疆
      第七講 不爭之德
      第八講 知足是福
      第九講 孤家寡人
      第十講 大國情懷
      第十一講 源流文化
      第十二講 走向世界
      《道德經》譯解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九章
      第八十章
      第八十一章
      後記
      參考書目
    • 美國《紐約時報》把老子列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蘇聯學者裡謝 維奇認為:“老子是屬於全世界的。” 美國學者蒲克明預言:“《道德經》是未來世界家喻戶曉的一部書。
      ”還有的西方學者稱,《道德經》是萬經**。
      西方對老子、對他的《道德經》的評價為何如此之高?老子究竟是怎 樣的一個人?《道德經》又是怎樣的一部書呢? 這一講,我們就來討論老子的生平,認識老子的人生,並對《道德經 》作簡要的介紹。
      老子生活的年代,距離**已有2 500多年。由於年代久遠,有關老子 的史料能留到**的已經不多。如此一來,我們**為老子說生平就不得 不借助傳說,甚至需采用推理和推算的方法。
      漢朝的司馬遷是*早為老子作傳的史官。他說:“老子,姓李,名耳 ,字聃。”那麼,老子這個與眾不同的名字,究竟蘊含著怎樣的故事和說 法呢? 傳說,老子生下來的時候,相貌就不同於常人。他的耳朵長得很長、 很大,耳垂也很厚;而且是異乎常人地長,異乎常人地大,也異乎常人地 厚。老子的家鄉當時有一種說法,說這是有福有壽的像征。於是,老子的 父親便給兒子起名為耳,起字為聃。這個“聃”字是什麼意思呢?“聃” 者,耳朵長大之意也。也就是說,老子的名和字,都與他的大耳有關。
      老子所處的年代,人們對當時的一些大學問家均尊稱為“子”,如孔 丘,叫孔子;孟軻,叫孟子;莊周,叫莊子。那麼,李耳為何不叫李子而 叫老子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會提出的問題。關於這個問題,歷來有多種說 法。**種說法,是與老子的生命狀態有關。老子的生命狀態有些什麼特 征呢?其一,說他命很長,有說他活了160多歲的,也有說他活了200多歲 的。其二,說他生下來時,頭發是全白的,真可謂白發童顏,皓首童身。
      因為這兩種生命特征都沾著一個“老”字,所以世人便稱他為老子。第二 種說法,是與世人對老子的情感表達有關。說稱李耳為老子,是表示世人 對這位大學問家的敬仰,是對他的一種尊稱。第三種說法,是與對老子姓 名的認定有關。有人認為,老子根本不姓李而姓老,聃是他的名。老子就 叫老聃。
      究竟哪種說法對,哪種說法不對?現在已無法考證。因此,我們隻好 相信漢朝史官司馬遷的說法: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那麼,老子生於何年?又死於何時呢? 對老子的出生時間,以往多是這樣表述的:“老子生於我國春秋時代 的末期。” 春秋時代,指的是我國哪一段歷史呢?春秋這個名稱又是如何得來的 呢?原來,我國有一部史書叫《春秋》。它記載了我國從公元前720年到公 元前476年這一時期的歷史。後來,史學家便把我國這200多年的歷史稱之 為春秋時代。200多年中的後10年,甚至50年都可稱為它的末期,因此,有 關老子出生時間的這一表述,實在過於籠統。
      不過,對老子的出生時間,近百年出現了新的說法。說老子生於公元 前571年。
      老子這一出生時間是怎樣得來的呢?是推算出來的。那麼,是怎樣推 算的呢? 據有關史書記載,孔子一生曾多次拜見老子,就不同的問題向老子請 教。
      孔子**次拜見老子是在公元前534.年,當時他隻有17歲,拜見地點 在周,即周王朝的都城,也就是**的河南省洛陽市。
      有關學者認為,以上的記載起碼表明:(1)老子與孔子生活在同一個時 代。(2)老子應年長於孔子,因為17歲的孔子,不可能干裡迢迢去向一個年 紀比他小的人請教。(3)當時的老子已經是一位聲名遠播的名人。於是梁啟 超認為,老子比孔子約年長20歲到30歲。而*多的學者,則傾向認定老子 比孔子大20歲。因為孔子出生於公元前551年,所以老子約出生於公元前 571年。
      老子生於何月何日呢?因為老子的出生地河南省鹿邑縣以及中國道教 ,都是在每年的農歷二月十五日為老子慶祝誕辰的,所以說,老子生於農 歷二月十五日。
      那麼,老子究竟活了多少歲呢?據陝西省周至縣的地方志記載;老子 死於公元前412年。也就是說,老子享年159歲。
      那麼,老子生於何處呢? 司馬遷說:“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裡人也。”楚,指的是我國春 秋戰國時期的楚國;苦縣就是**的河南省鹿邑縣。還有一種說法,說老 子是陳國人。其實,這兩種說法是一致的。苦縣原屬陳國,公元前479年, 陳國被楚國所滅,苦縣便歸屬楚國。
      老子死於何處呢?郦道元的《水經注》中有答案。郦道元是我國兩晉 南北朝時期***的地理學家和散文家。他在《水經注》卷十九中記載: “今陝西周至縣東南有一‘大陵’,世稱之老子陵。”當時,周至縣屬秦 國,所以說,老子是死於當時的秦國。
      接下來我們該來說說老子的家庭出身了。老子究竟出生於一個怎樣的 家庭呢? 遺憾的是,司馬遷也沒有告訴我們。不過,我們可以從當時周王朝對 史官的任用制度進行推定。周王朝對史官實行的是一種叫“師官合一,世 傳其學”的制度。所謂“師官合一”,是說隻有史學專家纔能擔任史官; 也就是說,史官是專家型、學者型的官。所謂“世傳其學”,是指這些史 官的專業知識是從他們的父輩或祖輩那裡學來的,是**的。老子曾出任 周王朝的史官,由此,我們可以推定,老子應是出身於一個有深厚文化修 養和史學修養的史官世家。
      老子這樣的家庭背景,為他日後出任史官提供了條件和機會。不過, 老子能否子承父業,還要看他個人的努力。
      李耳自小就很聰明,很愛動腦筋。有一次,他的小同伴為一棵樹的名 字發生爭吵。有的看見樹的一面寫著一個“槐”字,就說它是槐樹;有的 看見樹的另一面寫著一個“楝”字,就認定它是楝樹。大家爭得臉紅耳赤 ,互不服輸。這時候,李耳登場了,隻見他看了看樹兩面的字,又細看了 這棵樹的結構,然後說,這是一棵合歡樹,是槐樹與楝樹共生的合歡樹。
      李耳十分好學。隨著年歲的增長,他如饑似渴地讀書,吸收各種各樣 的知識。到了20多歲,他已成為一位精通周禮的學者,並當上了周王室的 史官。
      司馬遷在《史記》裡寫道:“老子者,周守藏室之史也。”守藏室之 史是一個怎樣的官職呢?周王朝的守藏室之史相當於**的**圖書檔案 館的館長,負有保存、維護、管理**的圖書、文獻、檔案的職責;又相 當於**歷史編纂委員會的主任,負有記述編寫**歷史的責任。至於守 藏室之史在周王朝中的地位,蘇東天說:“名列九卿。”九卿相當於** 的省部級。
      那麼,老子在為官的道路上,走得是否順暢呢?老子曾有二度被罷官 的經歷。
      公元前535年,老子37歲。這一年,他被周甘簡公免了職,並被流放到 魯國。免職的原因,史書沒有記載,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是與老子這個大 隱者的政治態度和行事風格有關。
      司馬遷說:“老子是個隱君子。”這個隱君子指的是隱士。*近,我 看到一部書,書的作者說,老子是個隱士,是出世的。這位作家把隱士與 出世劃上了等號。其實,老子雖為隱士,卻不是出世的。為什麼這樣說呢 ?P2-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