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仁行天下(儒家的故事)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宗教 -> 哲學
    【市場價】
    201-291
    【優惠價】
    126-182
    【介質】 book
    【ISBN】978750124653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世界知識
    • ISBN:9787501246533
    • 作者:周長志//徐汝淙
    • 頁數:343
    • 出版日期:2014-06-01
    • 印刷日期:2014-06-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46千字
    • 周長志、徐汝淙編著的這本《仁行天下(儒家的故事)》主要介紹了儒家產生的社會背景;結合史料論述了儒學思想的核心和體繫;講述了儒家的創始者孔子及其弟子的事跡,儒學的歷史發展過程,儒學在漢、唐、宋等各朝代的地位,以及儒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影響等。
    • 周長志、徐汝淙編著的《仁行天下(儒家的故事 )》是一本評介儒學的普及性讀物。它發掘儒學真諦 ,講述儒者故事,通連古今血脈。願儒學伴我們實現 偉大的中國夢。
    • 第一章 中國古代社會和儒學的誕生
      第一節 孔子對社會的考察
      一、現實社會的亂像與上古社會的美好
      二、“家天下”出現後發生的現像
      第二節 孔子對古代制度的考察
      一、孔子對“禮”的考察
      二、在“家天下”的情況下,是“禮”曾使**得以治理,天下得享太平
      第三節 孔子對上古社會傳統理念的考察
      第四節 孔子對人的考察——從關於“大同”、“小康”和“大順”的論述,看孔子創建儒學的思想脈絡
      第五節 儒學的誕生
      第六節 孔子之後的儒學
      一、孔子的弟子對儒學形成的貢獻
      二、孟子對儒學的繼承和發展
      第二章 儒學的核心和體繫
      第一節 儒學的核心
      一、“仁”是什麼
      二、“仁”是儒學的核心
      第二節 儒學的體繫
      一、修身——人要仁德
      二、齊家——家庭要和睦
      三、治國——社會要和諧
      四、平天下——天下要和平
      第三章 儒學的思想精華和核心價值觀
      第一節 儒學的思想精華
      一、仁愛思想
      二、重德的思想
      三、民本思想
      四、愛國愛鄉的理念
      五、關於“和”的理念
      六、積極進取的思想
      七、義利觀
      八、幸福觀
      九、重名節 的思想
      十、天命觀念
      第二節 儒學的核心價值觀
      一、儒學的核心價值觀
      二、儒學核心價值觀的價值
      第四章 孔子及其弟子們為實現“仁行天下”的理想而努力
      第一節 孔子為實現“仁行天下”的理想而努力
      一、在齊魯之間尋求機會
      二、周遊列國,尋求機會
      三、整理典籍
      四、教書育人
      第二節 孔子逝世後弟子們繼續努力
      一、學生們頂住對孔子的非議,堅守老師的志向
      二、寫成《論語》,以傳後世
      三、著書立說,宣揚儒學
      四、樹立門派,興盛儒學
      第五章 中華民族的歷史性選擇
      第一節 儒學的阨運
      一、法家的興起與秦始皇的暴政
      二、暴政導致秦朝二世而亡
      第二節 儒學的重新興起
      一、秦朝二世而亡,社會精英紛紛總結教訓
      二、劉邦和繼任皇帝重視儒學的表現及其實質
      三、漢武帝“獨尊儒術”
      第三節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歷史意義
      第六章 儒學思想主體地位的成功確立和兩漢社會.
      第一節 “獨尊儒術”推行後的兩漢社會新氣像
      一、經過大力收集,儒學經典俱已完備
      二、學習、研究儒學漸成風氣
      三、開設太學,培養儒學人纔
      四、統治者把尊崇儒術當成國策
      五、儒者群體開始形成
      第二節 “獨尊儒術”推行後兩漢社會的思想狀況
      一、儒學占據主體地位,但依然是多種思想並存
      二、就儒學本身而論,孔子、孟子原創儒學為主體,與被改造了的儒學並存
      三、儒學的價值彰顯於民眾之中
      第七章 儒者群體和唐宋社會
      第一節 唐代社會和唐儒群像
      一、唐代社會風貌
      二、唐儒群體的精神風貌
      第二節 兩宋社會和宋代儒者群體
      一、兩宋社會概貌
      二、危機時期儒者群體的精神風貌
      第八章 民族大融合中的儒學
      第一節 民族大融合初期社會狀況和儒學的地位
      第二節 元朝社會狀況和儒學的地位
      第三節 清代社會和儒學的地位
      第四節 “漢化”的重大歷史意義
      第九章 應對“千年未有之變局”
      第一節 近代“中國落後”析
      一、幾種不實印像
      二、中國近代落後的原因
      第二節 中華民族的覺醒和“自強”振興
      一、覺醒
      二、“自圖振興”
      三、“自強”運動的成就
      四、儒學對“自強”運動的理論指導和精神支撐
      五、“自強”運動的受挫
      第三節 我們應該怎樣看“自強”運動
      一、它是一個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出現的民族自救、自強運動
      二、運動的局限性
      三、運動的功績
      四、“自強”運動是近代中國走向未來邁出的**步
      第十章 中國需要儒學,世界需要儒學
      第一節 中國需要儒學
      第二節 世界需要儒學
    • 春秋末期魯昭公六年或七年,即公元前536年或 535年的一 天,魯國都城季氏門前車水馬龍。人們一個個下了車 子,進入季 氏府邸。原來,這裡在舉辦宴會,招待社會名流。這 中間發生了 如此的一幕:一位十三四歲的少年,腰上還繫著孝帶 ,要進入季 氏府邸參加招待宴會,卻被季氏的管家攔住了,說那 少年並不在 被邀之列。少年隻得退去。
      季氏是當時魯國三個權勢人物中*有權勢的一個 。如此,季 氏舉行招待會,人們都擠著進去,就很是自然了。至 於我們看 到的那位少年參加這樣的一次活動,其動機是什麼, 我們不得 而知。
      被擋在門外,或許使那位少年深受刺激,早已萌 生的志向 抱負被強烈地調動起來,他開始了自己的奮進歷程。
      到年老時, 他總結自己的一生說:“吾十有五志於學,三十而立 ,四十而 不惑……” 講到這裡,大家一定知道了,那位少年就是孔子 。
      說“十有五志於學”,那麼,具體是一些什麼因 素促使孔子 立下了學的大志呢?他學的東西有何種難度,竟然學 了15年, 到30歲時纔學成了呢?他又鑽研了10年,到40歲時纔 大徹大悟 明白事理,得以“不惑”了呢? 孔子所鑽研的,是有關人的大學問,是有關社會 的大學問。
      我們現在知道,孔子所處的時代,是社會由奴隸 制向封建制 過渡的時代。那是一個動蕩不安的亂局,社會充斥著 貪欲、欺詐 和殘忍。當權人物一個個人頭落地,廣大百姓生活在 水深火熱 之中。
      當時的人們對這種社會狀態態度各不相同。** 種人根本不 管社會情況究竟如何,大家怎麼過,他就怎麼過,隨 大流;第二 種人對亂像不滿意,但覺得沒有辦法改變,得過且過 ,或潔身自 好;第蘭種人是,既然看到社會如此糟糕,世界如此 無道,就想 盡辦法加以改變。
      孔子屬於第三種人。他看到了亂像,產生了一種 強烈的社會 責任感,不容亂像如此發展下去,下決心加以改變。
      他不認為人 就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於是,他對社會的種種亂像 進行了觀 察:這些現像都是一些什麼樣的性質?它們是如何產 生的?要鏟 除它,采取什麼辦法?如此等等,他非要弄出個道理 來。*後他 弄明白了這些亂像的性質,弄明白了亂像產生的根源 ,也找到了 鏟除亂像的辦法。他下定決心按照自己的辦法行事, 不達目的, 決不罷休。
      孔子年老時所說的“吾十有五志於學,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 惑”,就是敘述自己在考察、鑽研這些問題過程中所 取得的具有 裡程碑意義的進展狀況。
      至於在那樣的情況下,為什麼孔子有如此的志向 和氣魄,並 *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大概與他的身世有關。
      孔子的祖先原是宋國的貴族。到孔子第五代祖先 木金父時, 宋國宮廷中的矛盾紛爭加劇,孔家為避難離宋奔魯。
      此後家境 漸漸衰落。孔子的父親叔梁訖在魯立有戰功,得到了 采邑—— 陬,叔梁訖也成了“陬邑大夫”。叔梁訖得到采邑時 已經63歲。
      他先娶施氏,有9個女兒,沒有兒子。為了得到兒子 ,叔梁訖納 妾,有了一個兒子。但那孩子生來殘疾。在古代,殘 疾者繼“大 夫”之宗廟欠妥。於是,叔梁訖又娶顏氏。當時,顏 氏還不到20 歲。她就是孔子的母親。
      生下孔子不久,叔梁訖就去世了。顏氏帶著孔子 離開陬邑, 遷到都城曲阜的闕裡。父親的去世,使孔子一家淪落 成了平民。
      孔子既沒有上學的記錄,也沒有拜師學習的記錄 。他少年時 的學問,是他母親教的。
      到十三四歲的時候,孔子的母親去世。開頭我們 看到的一幕 中,少年孔子腰裡繫著孝帶,就因他的母親剛剛去世 。
      “高貴”的家庭背景和“低賤”的平民身份,在 孔子身上同 時並存。這就使他既能接觸到魯國的上層人物,了解 到上層的有 關事物;又與下層百姓有緊密的聯繫,了解他們的疾 苦。
      他所體察到的巨大的貴賤反差可能構成了對少年 孔子的一種 激勵。他要了解社會,研究人生。而魯地,尤其是都 城曲阜,有 著深厚的文化積澱。孔子所尊崇的虞舜就來源於魯地 。周公的兒 子到魯就國,帶著大量文化資料,他在那裡治理多年 。這就是 說,魯地不乏孔子所需要的歷史文獻。孔子在考察, 在思考,在 鑽研,經過許多年孜孜不懈的努力,*後成就了自己 的大業。
      P1-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