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菜根譚/中華經典解讀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宗教 -> 哲學
    【市場價】
    264-382
    【優惠價】
    165-239
    【介質】 book
    【ISBN】978780769251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時代華文書局
    • ISBN:9787807692515
    • 作者:(明)洪應明|主編:梁明德|校注:東籬子
    • 頁數:276
    • 出版日期:2014-04-01
    • 印刷日期:2014-04-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10千字
    • 《菜根譚》是明代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語錄體,是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無為思想和釋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處世哲學的表白。《菜根譚》文辭優美,對仗工整,含義深邃,耐人尋味,是一部有益於人們陶冶情操、磨煉意志、奮發向上的通俗讀物。對於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本書在忠實原文的基礎上,由專家進行了*新的注譯和解讀,值得閱讀。
    • 《菜根譚》是明代還初道人洪應明收 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 出世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語錄體, 是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無為 思想和釋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處世哲學 的表白。它倡導積極入世、經營天下、 為民謀福、澤被後世的進取精神,主張 親近自然、悠遊山水、修身養性、清靜 無為的隱逸趣旨,宣揚悲天憫人、普渡 眾生、透徹禪機、空靈無際的超脫意蘊。 《菜根譚》經典解讀版,以明刻本為底本, 在原文的基礎上加了精妙傳神的譯文, 闡述其微言大義,以經典智慧指導現實 生活。
    • 第一章
      方圓進退:知退一步之法,懂讓三分之功
      讓步為高,寬人是福
      知退一步,須讓三分
      面前放寬,身後澤長
      高處立身,退步處世
      方圓並用,寬嚴互存
      退步寬平,清淡悠久
      心事宜明,纔華須韞
      寧虛勿溢,寧缺勿全
      養喜召福,去殺遠禍
      忠恕待人,養德遠害
      清濁並包,善惡兼容
      冷眼觀物,熱誠有度
      熱心助人,其福必厚
      量寬福厚,器小祿薄
      責人情平,責己德進
      第二章
      求學問道:專心領悟妙理,步入學用境界
      水滴石穿,瓜熟蒂落
      修德忘名,讀書深心
      心地干淨,方可讀學
      張弛有變,不失生機
      學以致用,注重實際
      花鋪**,人為好事
      磨煉福久,參勘知真
      逆境礪行,順境銷靡
      樂極生悲,苦盡甘來
      閑莫放過,靜不落空
      憑興作為,學貴有恆
      磨礪如金,施為似弩
      讀書之善,觀物之妙
      人生無常,不可虛度
      幼不定基,難成大器
      濃夭淡久,早秀晚成
      學者掃物,直覓本來
      幻無求真,雅不離俗
      第三章
      淡泊明志:真情來自日久,真味出自平淡
      寂寞一時,淒涼萬古
      真味是淡,至人是常
      動靜合宜,道之真體
      志在林泉,胸懷廊廟
      粗茶淡飯,布被神酣
      專求無念,凡事隨緣
      人我一視,動靜兩忘
      身放閑處,心在靜中
      恩功當念,怨過宜忘
      脫俗除累,超凡入聖
      寵辱不驚,去留無意
      貧者不艷,因淨風雅
      棲恬守逸,*淡*長
      濃味常短,淡中趣長
      舍毋處疑,恩不圖報
      怒火沸處,轉念則息
      不昧己心,為民立命
      第四章
      明辨是非:辨真識假之術,看清人情世故
      不怕小人,怕偽君子
      辨別是非,明識大體
      無害人意,存防人心
      毋形人短,不持己長
      無非和氣,渾是殺機
      親疏有度,濃淡相宜
      浮華不羨,淳樸存真
      用人不刻,交友不濫
      趨炎附勢,人情通患
      坦誠以待,久交不厭
      勿仇小人,勿媚君子
      不惡小人,禮待君子
      善勿預揚,惡勿先發
      第五章
      言辭有度:話要恰到好處,把握分寸尺度
      寧可默然,不出躁語
      言簡意賅,注重場合
      操履嚴明,不犯蜂蠆
      處世不偏,行事適宜
      守口應密,防意當嚴
      潛移默化,啟迪人心
      彌縫人短,化誨其頑
      多栽桃李,不積詩書
      攻勿太嚴,教勿太高
      陰者勿交,傲者勿言
      第六章
      功業成敗:勉勵現前之業,圖謀未來之功
      良藥苦口,忠言逆耳
      得意回首,拂心莫停
      驕矜無功,懺悔消罪
      功盈召忌,業滿召損
      進時思退,得手思放
      憂勤勿過,淡泊勿枯
      地穢生物,水清無魚
      持其操履,斂其鋒芒
      功過不混,恩仇勿顯
      信人己誠,疑人己詐
      忙裡偷閑,鬧中取靜
      虛圓建功,執拗敗事
      惡不即就,善不即親
      窮寇勿追,為鼠留路
      杯弓蛇影,猜疑不和
      人為乏趣,天機自然
      大處著手,小處著眼
      伏久飛高,守正待時
      零落露萌,凝寒回陽
      身在局中,心在局外
      第七章
      持理滅欲:欲路上勿染指,理路上勿退步
      天理路廣,人欲路窄
      有木石心,具雲水趣
      節制欲求,享用五分
      貪富亦貧,知足亦富
      一念貪私,壞了一生
      起念便覺,一覺便轉
      寵利毋前,德業毋後
      名不獨享,過不推脫
      放得心下,脫凡入聖
      彼富我仁,彼爵我義
      同功相忌,同樂相仇
      急流勇退,與世無爭
      非上上智,無了了心
      人生苦短,何爭名利
      知足則仙,善用則生
      處進思退,得手圖放
      逃避名聲,省事平安
      不憂利祿,不畏仕危
      自老視少,瘁時視榮
      名利尊卑,貪無二致
      達人猛醒,俗士沉淪
      月盈則虧,履滿宜慎
      不食釣餌,不落圈套
      第八章
      齊家教子:人能誠心和氣,勝於調息觀心
      善表誠意,融洽氣氛
      春風解凍,和氣消冰
      富貴寬厚,聰明斂藏
      修德須忘功名,讀書定要深心
      祖宗德澤,子孫福祉
      以賢教育,影響後代
      從容處變,剴切之失
      富多炎涼,親多妒忌
      恩愛長存,善於忍讓
      參考文獻
    • 盡量不做別人的眼中刺 “心事宜明”是做人的準則,“纔華須蘊”是做 事的準則。君子之心應該是 坦蕩的,不應有不可告人的欲念、邪念乃至惡念。至 於個人纔能的發揮,應該是 合乎自然的,切忌好大喜功的炫耀,否則,必然招致 旁人的嫉恨,自身的纔華必 然會變得飄飄蕩蕩的,終身不得其果,甚至會招致殺 身之禍。
      一個人自恃纔能過人,總是表現過多,鋒芒太露 ,就會給對手帶來壓力和不 快,他就會感覺到你氣勢太盛,不可一世,壓得他喘 不過氣來,將你視作眼中釘 肉中刺,尤其是當你的傲然之氣表現出來的時候,他 甚至會怒火中燒,不擇手段 地對你施以明*暗箭。所以,欲成大事者必須學會自 斂鋒芒、韜光養晦。
      三國時期的楊修,在曹營內任行軍主簿,思維敏 捷,甚有纔名。有一次建造 相府裡的一所花園,纔造好大門的構架,曹操前來察 看之後,不置可否,一句話 不說,隻提筆在門上寫了一個“活”字就走了,手下 人都不解其意,楊修說: “‘門’內添‘活’字,乃‘闊’字也。丞相嫌園門 闊耳。”於是再築圍牆,改 造完畢又請曹操前往觀看。曹操大喜,問是誰解此意 ,左右回答是楊修,曹操嘴 上雖贊美幾句,心裡卻很不舒服。又有一次,塞北送 來一盒酥,曹操在盒子上寫 了“一盒酥”三字。正巧楊修進來,看了盒子上的字 ,竟不待曹操說話自取來湯 匙與眾人分而食之。曹操問是何故,楊修說:“盒上 明書一人一口酥,豈敢違丞 相之命乎?”曹操聽了,雖然面帶笑容,可心裡十分 厭惡。
      楊修這個人,*大的毛病就是不看場合,不分析 別人的好惡,隻管賣弄自己 的小聰明。當然,如果事情僅僅到此為止的話,也還 不會有太大的問題,誰想楊 修後來竟然漸漸地攪和到曹操的家事裡去,這就犯了 曹操的大忌。
      在封建時代,統治者為自己選擇接班人是一件極 為嚴肅的問題,每一個有希 望接班的人,不管是兄弟還是叔姪,可說是個個都紅 了眼,所以這種鬥爭往往是 *兇殘、*激烈的。但是,楊修卻偏偏在如此重大的 問題上不識時務,又犯了賣 弄自己小聰明的老毛病。
      曹操的長子曹丕、三子曹植,都是曹操準備選擇 做繼承人的對像。曹植能詩 賦,善應對,很得曹操歡心。曹操想立他為太子。曹 丕知道後,就秘密地請歌長 (官名)吳質到府中來商議對策,但害怕曹操知道, 就把吳質藏在大竹片箱內抬進 府來,對外隻說抬的是綢緞布匹。這事被楊修察覺, 他不加思考,就直接去向曹 操報告,於是曹操派人到曹丕府進行盤查。曹丕聞知 後十分驚慌,趕緊派人報告 吳質,並請他快想辦法。吳質聽後很冷靜,讓來人轉 告曹丕說:“沒關繫,明天 你隻要用大竹片箱裝上綢緞布匹抬進府裡去就行了。
      ”結果可想而知,曹操因此 懷疑楊修想幫助曹植來陷害曹丕,十分氣憤,就*加 討厭楊修了。
      還有,曹操經常要試探曹丕和曹植的纔干,每次 都拿軍國大事來征詢兩人的 意見,楊修就替曹植寫了十多條答案,曹操一有問題 ,曹植就根據條文來回答, 因為楊修是相府主簿,深知軍**情,曹植按他寫的 回答當然事事中的,曹操心 中難免又產生懷疑。後來,曹丕買通曹植的親信隨從 ,把楊修寫的答案呈送給曹 操,曹操當時氣得兩眼冒火,憤憤地說:“匹夫安敢 欺我耶!” 又有一次,曹操讓曹丕、曹植出邺城的城門,卻 又暗地裡告訴門官不要放他 們出去。曹丕**個踫了釘子,隻好乖乖回去,曹植 聞知後,又向他的智囊楊修 問計,楊修很干脆地告訴他:“你是奉魏王之命出城 的,誰敢攔阻,殺掉就行 了。”曹植領計而去,果然殺了門官,走出城去,曹 操知道以後,先是驚奇,後 來得知事情真相,愈加氣惱。
      曹操性格多疑,深怕有人暗中謀害自己,謊稱自 己在夢中好殺人,告誡侍從 在他睡著時切勿靠近他,並因此而故意殺死了一個替 他拾被子的侍從。可是當埋 葬這個侍者時,楊修喟然嘆道:“丞相非在夢中,君 乃在夢中耳!”曹操聽了之 後,心裡愈加厭惡楊修,於是開始找岔子要除掉這個 不知趣的家伙了。
      不久,機會終於來了!建安24年(公元219年) ,劉備進軍定軍山,老將黃忠斬 殺了曹操的親信大將夏侯淵,曹操率自大軍迎戰劉備 於漢中。誰知戰事進展很不 順利,雙方在漢水一帶形成對峙狀態,使曹操進退兩 難,要前進害怕劉備,要撤 退又怕遭人恥笑。**晚上,心情煩悶的曹操正在大 帳內想心事,此時恰逢廚子 端來一碗雞湯,曹操見碗中有根雞肋,心中感慨萬千 。這時夏侯藹入帳內稟請夜 間號令,曹操隨口說到:“雞肋!雞肋!”於是人們 便把這句話當作號令傳了出 去。行軍主簿楊修即叫隨軍收拾行裝,準備歸程。
      夏侯藹見了便驚恐萬分,把楊修叫到帳內詢問詳 情。楊修解釋道:“雞 肋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今進不能勝,退恐人 笑,在此何益?來日魏 王必班師矣。”夏侯藹聽了**佩服他說的話,營中 各位將士便都打點起行 裝。曹操得知這種情況,差點氣壞心肝肺,大怒道: “匹夫怎敢造謠亂我軍 心!”於是,喝令刀斧手,將楊修推出斬首,並把首 級掛在轅門之外,以為 不聽軍令看戒。
      曹操的“雞肋”、“一盒酥”及門中的“活”字 等都是一種普通的智力測 驗,是一種文字遊戲。他的出發點並不是真為了給大 家出題測試,而是為了賣弄 自己的超人纔智,因此,他主觀上並不希望有誰能夠 點破,隻想等人來請教。在 這種情況下,哪怕你猜著了,也隻能含而不露,甚至 還要以某種意義上的“愚 笨”去襯托上司的“纔智”。但是,楊修卻毫不隱諱 地屢屢點破了曹操的迷局。
      在待人處世中,下屬千萬不可以處處一味表現自 己,放任自己,無視上司 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鋒芒畢露,咄咄逼人,必 然會招來上司的嫉恨,引 火燒身。
      作為一個人,尤其是一個自認為有纔華有前程的 人,要做到心高氣不傲,既 能有效地保護自己,又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纔華,就要 戰勝盲目自大、盛氣凌人的 心理和作風,凡事不要太張狂太咄咄逼人。並且還應 當養成謙虛讓人的美德。這 不僅是有修養的表現,也是生存發展的策略。
      巧妙的掩飾之所以是贏得贊揚的*佳途徑,是因 為人們對不了解的事物抱有 好奇心,不要一下子展現你所有的本事,一步一步來 ,纔能獲得扎實的成功。倘 若你處處賣弄,趾高氣揚,目空一切,不可一世,不 被別人當靶子打纔怪呢!所以 無論你有如何出眾的纔智或高遠的志向,都要時刻謹 記:心高不可氣傲,不要把 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必須審 時度勢,盡量收斂起鋒芒, 以免惹火燒身,影響前程甚至危及生命。P15-17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