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發現之旅(古城末日)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地域文化
    【市場價】
    206-299
    【優惠價】
    129-187
    【介質】 book
    【ISBN】978754395367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上海科技文獻
    • ISBN:9787543953673
    • 作者:薛繼軍
    • 頁數:146
    • 出版日期:2012-04-01
    • 印刷日期:2012-04-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45千字
    • “奇怪的尸骨”、“被砍去一半的人骨”、“集寧路毀於戰爭?”、“發現亂葬坑”、“被耕牛踩塌的窖藏”、“碎瓷片中的驚人發現”、“又一堆奇怪骨骸”、“發現商業街”、“城市的富庶招致了戰爭?”……《發現之旅(古城末日)》(作者薛繼軍)帶你走進古城遺跡。
    • 《發現之旅》有很鮮明的特色,它的引人入勝在於強調故事化的創作 手法。 這本《發現之旅(古城末日)》是該繫列中的一冊,介紹了“被砍去一 半的人骨”、“集寧路毀於戰爭?”、“發現亂葬坑”、“被耕牛踩塌的 窖藏”、“碎瓷片中的驚人發現”等內容。 《發現之旅(古城末日)》的作者是薛繼軍。
    • 地下謎城
      1.神秘的古地道
      2.中央派來考察組
      3.地道是藏兵之處?
      4.銜枚的發現
      5.曹操修建的地道?
      **之器
      1.巨鼎重現
      2.神秘訪客
      3.疑團重重
      古城末日
      1.奇怪的尸骨
      2.被砍去一半的人骨
      3.集寧路毀於戰爭?
      4.發現亂葬坑
      5.被耕牛踩塌的窖藏
      6.碎瓷片中的驚人發現
      7.又一堆奇怪骨骸
      8.發現商業街
      9.城市的富庶招致了戰爭?
      10.一戶人家就擁有中原七大窯繫的瓷器
      11.瓷器上的墨書
      12.銅錢上說明的重大問題
      13.改朝換代的戰爭?
      14.另外一場戰爭?
      15.集寧路湮滅之謎終解
      失落的古國
      1.古怪的銅疙瘩
      2.文物專家現場勘察
      3.主墓在哪裡?
      4.青銅器銘文釋讀,試圖確認墓主身份
      5.墓葬發掘工作深入進行
      6.墓主夫妻身份遭質疑
      7.新的疑點
      8.尋找魚伯家族
      龍影遺骨
    • 隨著地道挖掘的深入,人們從地道挖出的淤土中清理出一些碎瓷片, 通過研究,李燦發現這些瓷片都來自一個朝代——北宋。
      瓷片的發現對古地道的建造年代的判斷提供了兩種可能:一種可能, 這是宋代修建的地道,但在宋朝的版圖中,亳州並不是邊防城市,所以北 宋修這條地道的可能性很小。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這條地道由漢代一直沿 用到宋代。
      隨後,李燦取下了一塊地道中的城磚,與曹操宗族墓出土的磚進行了 對比。他發現曹操宗族墓所出土的磚長20釐米,寬15釐米,厚8釐米,地道 中的城磚長26釐米,寬13釐米,厚4釐米,磚的一面還留有細細的繩紋,與 墓中出土的磚相比,做工略顯粗糙,兩者之間的外形沒有任何聯繫。
      李燦把自己對地道建造年代的疑惑告訴了殷之書。出於對土木工程的 了解,殷之書判斷這兩種磚的制作工藝有很大區別,*不可能制造於同一 個朝代。為了解開地道建造時期的謎團,他們決定組織人進行探坑挖掘。
      探坑的位置定在了距地道50米的二中院內。當挖掘深入到80釐米時, 出土了少量明清瓷器用品的瓷片,在挖到土層160釐米時,大量精美的瓷片 出土了,經過鋻定,這些瓷片燒制於北宋。
      由於宋瓷的品種多樣,而且數量很大,可以看出亳州在宋時,是一座 經濟**發達的城市。隨著探坑發掘的深入。專家推測,照此推算下去, 在2米深的地方一定是漢代的遺跡了。
      但在挖到220釐米時,宋瓷的數量依然很多,而這時探坑的水平線正向 地道所處的地層水平線逼近。
      就在挖到280釐米時,李燦在土層裡發現一枚錢幣,去掉浮土,“熙寧 ”二字清楚地出現在專家面前,這是北宋的年號。
      錢幣的出土使專家們斷定地道建於北宋。但令李燦疑惑的是,從宋朝 版圖上看,亳州遠離邊疆,是什麼原因使宋人要花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修 建這條地道呢? 通過探坑的挖掘,殷之書斷定地道為明挖修建。但從地道四通八達的 布局上看,結構過於簡單,顯然不利於地道內作戰。宋人又是如何使用這 條地道的呢? 專家組把主要的精力集中放在了《宋史》和《亳州志》這兩部書上, 隨著對《亳州志》研究的深入,專家注意到,幾千年的歷史積累,亳州在 宋時擁有了很高的商業價值,紡織、醫藥都是這裡的主要產業形態。同時 亳州在宋真宗在位時,還是皇室寺廟的所在地。
      這些特殊地位使亳州城成為了北宋時期的兵家必爭之地。
      古時的亳州兩面環水,北面的渦河,水面寬500米,這對遠道而來的不 習水戰的金軍來說,無疑是條天然的屏障。
      然而通過觀察,專家們發現在亳州城南門外一裡處是曹操宗族墓。由 於曹操宗族墓高過亳州城城牆,所以金軍的指揮官登上高大的墳頭,便可 以對亳州城裡的景像一覽無餘。這樣,城內宋兵的調動便處於被動狀態。
      這對於防守嚴密的亳州城來說是很不利的。
      地道的建造可以增強宋兵在地面調動的隱蔽性。但宋兵隻是隱藏在地 道之中嗎?這條地道又會把他們送往哪裡?帶著這個疑問,大家再次潛入 地道,經過勘測,人們發現,地道設計有供人休息的貓耳洞,寬0.4米, 高0.7米,可供1至2人休息。這樣的貓耳洞每隔30米就設有一處。通過計 算。專家們得出結論:每千米地道就可容納300名士兵。這條經過特殊加工 的地道,顯然在古代還有特殊的用途。
      在古代戰爭中,戰馬是軍隊中的重要角色,步兵隻有在騎兵的掩護下 纔能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失去了騎兵的掩護,步兵就好像草原上的羔羊, 隻能任人宰割。
      宋朝雖然曾經擁有多達50萬的軍隊,但由於土地多為耕地,無法放牧 ,而宋朝的鄰國由於軍事上的需要,對宋朝采取了馬匹的買賣限制。多次 戰爭的失敗,使宋朝在軍事上由進攻轉入為以單城防御為主的被動軍事戰 略模式。
      城高水深的防御模式,對馬背上長大的遊牧民族來說,猶如一道無法 逾越的鴻溝,但攻城受挫後的金軍隨後也改變了自己的戰術,由單一性的 攻城戰改為圍點打援。
      這就常常使被圍的城市成為一座孤城。
      寬廣的渦河使得亳州在被金軍圍困時仍可以從水路得到糧食和援軍。
      但隱蔽成為了運輸的前提。
      平行雙道的結構,可以使宋軍穿梭於地道之間,方便快捷地運送城內 所需的物資。而貓耳洞則可以在危難時刻讓宋兵和百姓躲在洞中躲避戰亂 。
      要想證明這個猜測,就要找到地道通向城外的出口。專家組決定在北 門進行考古挖掘。
      有人在北門甕城的夯土牆內找到了一條向下的石階。但當李燦潛入這 條地道時,發現這條地道**窄,身體無法伸展開。
      由於城外出口探索失敗,為了不大面積地損壞古城牆,李燦隻好從地 道出土的文物中尋找古地道城外出口存在的證據。
      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如果是軍用地道。為什麼近一年的挖掘,幾 千米的地道裡竟找不到一件**?會不會是自己忽略了什麼重要線索?想 到這兒,李燦找出了文物出土清單,他注意到地道中出土的許多骨質小棍 ,多達幾十支。這些小棍經過統一磨制,長12釐米,四方,質地堅硬,它 們又是做什麼用的呢? 李燦開始查找骨質小棍的出土地點,但他走遍三千多米的地道也沒能 再次找到那種骨質小棍。
      8月的亳州城,大多數的天氣總是陰雲密布,瓢潑大雨下個不停。殷之 書發現地道的牆面隻是潮濕,但並沒有出現雨水浸泡的痕跡。
      經過觀察,他注意到在地道牆壁邊,有的地方有排水溝,但排水溝的 水又排向哪裡了呢?難道古地道的下面修有完善的排水設施嗎?他沒能找 到答案。古人如何巧妙地處理積水成為了他心中的疑問。
      通過7天的測繪,北京的專家組已經基本畫出了地道的建築結構。由於 中央急於知道亳州地道的具體情況,殷之書帶領的工作組走了。
      專家組雖然走了,但為了備戰的需要,地道的挖掘工作仍然沒有停止 。
      這天,人們在清洗大隅首地道的一段地面時,由於水的浸泡,使~部 分磚層突然塌陷,在清理過碎磚後,一條磚梯出現在大家的眼前。
      宋道的下面還有一條地道。這條地道又是用來做什麼的呢?是誰,又 是為什麼,要在這座小城修建這麼宏偉的地下工程? 為了安全,人們用繩子弔著磚放了下去,下面竟深達1.6米。順石階 走下去,一條看不見盡頭的地道又呈現在人們的面前。
      與淺道的做工相比較,深道似乎修建得**粗糙。深道的拱頂由磚土 混合建成,拱頂和磚牆由於土層的壓力,已經產生了嚴重的變形,同時我 們還可以看出,深道的磚牆是在土木道的基礎上補砌而成,這種補砌的磚 牆雖然能夠使深道*加堅固,但它也無疑增加了工程量。 是什麼原因使 古人要不遺餘力地多次加工這條地道呢? 隨後,一個特殊的轉彎出現在專家們的面前,在這個轉彎口的兩側砌 了階梯形的磚牆,由於這兩堵磚牆的修砌,使這個路口僅能容一個人側身 通過,與上道的通暢相比,顯然下道不利於軍事物資的運輸。考慮到這個 建築的軍事用途,專家給這種牆起了名字叫“障礙牆”。又是“障礙牆” ,又是“鼓肚子”,同是宋代建造,為什麼深道會有這麼大的變他 這時大家的耳邊又響起了老人們對亳州地道是曹操修建的傳說。P8-12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