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民國社會生活史 左玉河 著 中國通史社科 新華書店正版圖書籍 廣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歷史
    【市場價】
    1755-2544
    【優惠價】
    1097-1590
    【作者】 左玉河 主編 左玉河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13304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產品名稱:民國社會生活史
    ISBN編號:9787218133041
    書名:民國社會生活史 民國社會生活史

    作者:左玉河 主編 左玉河
    代碼:280
    是否是套裝:否

    出版社名稱:廣東人民出版社

        
        
    "

    民國社會生活史(全2冊)

    作  者:左玉河 編
    定  價:280
    出 版 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05月01日
    頁  數:1165
    裝  幀:精裝
    ISBN:9787218133041
    目錄
    ●導論
    一、政治鼎革和經濟發展帶來了社會變革
    二、社會生活的變革具有明顯的不平衡性
    三、中西雜糅、新舊並行構成民國社會生活的總體特征
    章勞動生活
    節社會新分工與社會階層的流動
    一、社會新階層與新分工的出現
    二、社會階層之間的流動
    第二節社會各階層的勞動方式
    一、農民的土地耕作
    二、勞工的生產勞動
    第三節社會各階層的勞動收入
    一、農民的勞動收入
    二、工商業者的勞動收入
    三、公教人員的勞動收入
    第四節民眾生活水平的基本估計
    一、普通農民的生活水平
    二、城市工人的生活狀況
    三、公教人員的生活狀況
    第二章衣著與服飾
    節民眾服飾的西洋化與平等化
    一、民初服裝的趨新之風
    二、西式服裝的流行
    三、女性服飾的追新求異風尚
    第二節服飾的時尚化與民族化
    一、摩登時裝在都市中的流行
    二、新式配套裝飾的流行
    三、旗袍的改良及流行
    四、中山裝的創制與長衫馬褂的改良
    第三節獨具特色的各地服飾
    一、東北民眾的服飾
    二、華北民眾的服飾
    三、西北民眾的服飾
    四、華東民眾的服飾
    五、中南民眾的服飾
    六、西南民眾的服飾
    第三章飲食生活
    節飲食生活的西風東漸
    一、西方餐飲文化的引入
    二、西式餐飲的流行
    三、西餐中國化
    第二節飲食方式的多樣化及奢侈化
    一、御膳走向民間與各種菜繫的形成
    二、飲食習俗的變化
    三、飲食趨於奢靡
    第三節中西共分秋色的糖茶煙酒消費
    一、西式糖果糕點的普及
    二、中國茶館與西洋飲料
    三、紙煙的流行與煙草業興起
    四、種類繁多的新式洋酒
    五、近代飲食體繫的逐步建立
    第四節全國各地民眾的日常飲食
    一、東北地區民眾的飲食
    二、華北地區民眾的飲食
    三、西北地區民眾的飲食
    四、華東地區民眾的飲食
    五、中南地區民眾的飲食
    六、西南地區民眾的飲食
    第五節戰時民眾的飲食生活
    一、日偽統治區的民眾飲食生活
    二、大後方民眾的飲食生活
    三、抗日根據地民眾的飲食生活
    第四章建築與住房
    節西洋建築的歐風東漸
    一、西洋式公共建築的引入
    二、西洋公共建築的盛行
    三、不同特色風格的西式建築
    四、現代建築影響著現代生活
    第二節城市化進程中的新式建築
    一、中國傳統民居的現代變革
    二、新式建築的中國風格
    三、西洋人設計的現代中國式建築
    四、中西合璧的旅館建築
    五、新式西洋裡弄式住宅的流行
    六、花園洋房與高層公寓的出現
    七、戰時建築的簡陋與摩登
    第三節全國各地的民居
    一、東北民居
    二、華北民居
    三、西北民居
    四、華東民居
    五、中南民居
    六、西南民居
    第五章交通與出行
    節新式交通工具的引入
    一、舊式代步工具
    二、西洋馬車風靡大都市
    三、東洋引來人力車
    四、城市流行自行車
    五、新式電車的修建
    六、駕駛汽車成為時尚
    七、新式鐵路的興建
    第二節新式馬路的修建
    一、租界開闢新式馬路
    二、新式馬路配套設施的興建
    三、華界掀起築路新潮
    四、近代公路連接各城市
    第三節新式交通管理及公交體繫
    一、上海租界的交通管理
    二、交通管理遍及華界
    三、城市公交的發展
    四、城市公共交通網的形成
    五、輪船航運與民用航空的崛起
    第六章婚姻習俗
    節“新舊並呈”的民國婚姻禮俗
    一、婚姻制度的變革
    二、婚姻禮俗的變革
    第二節“多種多樣”的舊式婚俗
    一、舊式婚禮“六步曲”
    二、天津的舊式婚禮
    三、河北蠡縣的“三禮”
    四、吉林磐石的婚禮“三步曲”
    五、河南淮陽的“喝喜酒”
    六、雲南的舊式婚禮
    七、廣州的“哭罵”婚禮
    第三節全國各地流行的婚姻形式
    一、搶婚
    二、冥婚
    三、換婚
    四、童養婚
    五、入贅婚
    六、典妻婚
    七、任意婚
    八、服役婚
    第四節“方興未艾”的新式婚俗
    一、日趨完臻的“文明結婚”
    二、全國各地的新式婚禮
    三、異軍突起的“集團結婚”
    第五節“光怪陸離”的奇特婚俗
    一、各少數民族的婚俗
    二、全國各地的奇婚異俗
    三、華北地區的早婚現像
    第七章喪葬禮俗
    節“厚葬久喪”的舊式喪俗
    一、文化義蘊各異的葬法
    二、舊式喪葬的“五步曲”
    三、東北地區的“禮殯”喪俗
    四、山西沁縣的繁瑣喪俗
    五、河南偃師的舊式喪俗
    六、浙江金華的舊式喪俗
    七、安徽合肥的舊式葬禮
    第二節各少數民族的葬禮
    一、滿族葬俗
    二、蒙古喪俗
    三、回、維、哈族的穆斯林葬禮
    四、彝族的葬俗
    五、納西族的葬俗
    六、壯族喪俗
    七、布依族的葬俗
    八、土家族的喪俗
    九、鄂倫春族葬俗
    第三節全國各地奇特喪俗
    一、張北地區的“厚葬”
    二、黑龍江綏化的“弔喪”
    三、湖州的“喫豆腐飯”及百家飯
    四、溫州的靈堂“禮鬼”
    五、鄂西土家族的“跳喪”
    六、汶川羅卜寨羌族的“忌宅”
    七、鞏縣、東莞的“鬧喪”
    八、廣州的“喊口婆”
    九、青海的多樣化葬俗
    第四節“舉步維艱”的喪俗改革
    一、民國初年喪葬禮俗的變革
    二、20—30年代的喪葬改革
    三、喪葬禮俗變革的表現
    四、新式葬禮的興起
    第八章節日節慶
    節與節日節慶的新變化
    一、陰陽合歷與中國傳統節日節慶
    二、中國傳統節日節慶的延續
    三、陽歷的引入及其新節日的推行
    第二節民初新舊歷並用的獨特景像
    一、改正朔與采用陽歷紀年
    二、歷法上的&ldqu社會”
    三、新舊歷法之間的調適
    第三節推行國歷與廢除舊歷運動
    一、廢除舊歷運動的發起
    二、查禁舊歷書與編訂新歷書
    三、變革商家結帳日期
    四、廢止舊歷歲時節令、代以國歷紀念節日
    五、“過年”問題上的衝突
    第四節舊歷的合理性與新舊歷法的變通之道
    一、舊歷的合理性及其文化內涵
    二、新舊歷法的變通調適之道
    三、歷法變革的復雜性與緩慢性
    第九章娛樂休閑
    節中國傳統娛樂形式的繼承
    一、京劇的改良與興盛
    二、地方戲曲的流行與發展
    三、眾聲喧嘩的各地曲藝表演
    四、雜耍、博弈及其眾多的娛樂形式
    五、婦女兒童的娛樂活動
    六、舊歷節日的娛樂活動
    第二節“看電影”成為都市民眾娛樂的新選擇
    一、電影來到中國
    二、國產電影的興盛
    三、社會時事片風行都市
    四、電影制作、電影明星與影迷
    第三節洋劇的引入與中國話劇的興起
    一、西洋戲劇的引入
    二、話劇的職業化與商業化
    三、洪深與《少奶奶的扇子》
    四、歐陽予倩及其《回家以後》
    第四節新式歌舞的流行
    一、西洋音樂與流行歌曲
    二、西式舞蹈風靡大都市
    三、跳舞與禮教問題的衝突
    四、戰時交際舞會的盛行
    第五節新式娛樂方式的流行
    一、城市公共空間的拓展
    二、運動休閑活動的興起
    三、馬戲、魔術與“三跑”
    第六節近代旅行社與旅遊業的興起
    一、近代旅遊業的興起
    二、新式旅館的興起
    三、個人旅行與團體旅行
    第十章宗教生活
    節基督教宗教生活
    一、基督徒的宗教儀式
    二、日常的宗教活動
    第二節天主教宗教生活
    一、教會儀式
    二、信徒的宗教活動
    第三節佛教的宗教生活
    一、漢傳佛教宗教生活
    二、藏傳佛教生活
    第四節伊斯蘭教的宗教生活
    一、教會的儀式
    二、教派特色
    第五節道教宗教生活
    一、道教的儀式
    二、正一道與全真道的生活
    第六節民間信仰與民間宗教
    一、民間信仰的興盛
    二、民間宗教的興盛
    第十一章社會交往
    節傳統社交禮俗的沿用及變革
    一、傳統家禮及社交禮俗的沿用
    二、社交禮儀的變革
    三、社交公開與男女社交禮防松弛
    第二節西式社交禮俗的引入及流行
    一、西式日常禮儀
    二、西式宴會禮儀的引入
    三、茶會及其它各種聚會禮儀
    四、知識分子交往中的互贈禮物
    第三節民國普通民眾書信禮俗
    一、西式書信禮儀的傳入
    二、普通民眾的書信格式
    三、家書類書信
    四、慶賀慰唁類書信
    五、請托與薦舉類書信
    第十二章疾病防治與公共衛生
    節公共衛生體繫的建立
    一、中央衛生行政機構的建立
    二、地方公共衛生機構的建立
    三、公共衛生服務體繫
    第二節疫病防治與防疫體繫的建立
    一、疫災對民眾造成的嚴重危害
    二、建立衛生防疫機構
    三、制定防疫法規
    四、增設醫院收治疫病患者
    五、管制交通與隔離患者
    六、進行預防接種
    第三節城市中的公共衛生管理
    一、城市公共衛生制度的建立
    二、環境衛生
    三、飲用水衛生
    四、食品衛生
    第四節鄉村公共衛生實驗
    一、建立衛生模範區
    二、試辦衛生實驗區
    三、鄉村建設實驗區的衛生改良實驗
    四、鄉村衛生防疫
    第五節中西醫爭論及其中醫科學化
    一、中西醫學的差異及其紛爭
    二、“廢止中醫”問題的爭論
    三、中醫走上科學化之路
    主要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內容虛線

    內容簡介

    《民國社會生活史(上下)(精)》專題研究民國時期的社會生活,包括飲食生活、服飾風俗、建築與居住生活、行旅交通生活、婚姻生活、生老禮俗、衛生保健習尚、喪葬習俗、生產與行業生活、社交與節慶風尚、娛樂生活與風尚、信仰習俗等,繫統展示和深刻闡釋20世紀上半葉我國民眾的生存理念、生活方式和社會風習的嬗變過程,具有原創性和獨到的學術價值。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