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邊緣"的"中心" 田阡 著 著作 史學理論社科 新華書店正版圖書籍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歷史
    【市場價】
    452-656
    【優惠價】
    283-410
    【作者】 田阡 
    【出版社】知識產權出版社 
    【ISBN】978751303426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產品名稱:邊緣的中心(龍河流域土家...
    是否是套裝:否
    書名:邊緣的中心(龍河流域土家族村落的文化變遷與族群建構) 邊緣的中心(龍河流域土家族村落的文化變遷與族群建構)

    代碼:58
    出版社名稱:知識產權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6月

    作者:田阡
    ISBN編號:9787513034265

        
        
    "

    "邊緣"的"中心"

    作  者:田阡 著 著作
    定  價:58
    出 版 社:知識產權出版社
    頁  數:312
    裝  幀:平裝
    ISBN:9787513034265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土家族――中原與西南邊疆的族群鏈接
    第一節  歲月斑駁:土家族族源
    第二節  櫛風沐雨:渝東南土家族的識別
    第三節  田野對像:石柱縣橋頭鎮的土家族
    第二章  族群認同相關理論:跨界與族群的文化研究
    第一節  族群與族群認同
    第二節  族群認同相關理論
    第三節  族群認同的國內外相關研究
    第三章  三重建構:龍河土家族群認同的結構與內容
    第一節  他觀與自觀:龍河土家的民族認同
    第二節  他鄉與故鄉:龍河土家的地域認同
    第三節  “別人”與“自己”:龍河土家的文化認同
    第四章  “非典型”的生成:龍河土家族群認同的建構
    第一節  從“外”到“內”:龍河土家族群認同的建構過程
    第二節  由“近”及“遠”:龍河土家族群認同的維繫機制
    第三節  “主”“客”交融:龍河土家族群認同的建構模式
    第五章  動態量能平衡:龍河土家族群認同的變遷
    第一節  “中心”的遠去:龍河土家族社會場域的變遷
    第二節  “邊緣”的適應:龍河土家族群認同的變遷......
    內容虛線

    內容簡介

    行走在山水之間的村落和社區中,橋頭這個渝東南看上去平凡而普通的山區小鎮,更為全面地呈現在我們的研究視野中。田阡編著的《邊緣的中心(龍河流域土家族村落的文化變遷與族群建構)》在對歷史的梳理中發現,它不僅在數百年前是中央王朝往西南邊疆拓展的咽喉要道,其復雜的民間信仰、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動,呈現出精彩的土家民族文化。我們將這本民族志獻給學界,也獻給那些可親可敬的父老鄉親,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的辛勤耕耘,不會再被“歷史”所遺忘。本書完整呈現了龍河流域土家族的社會文化形貌,可以說既是一部民族志,又是關於族群認同的田野調查之新鮮回應。

    作者簡介

    田阡 著 著作

    田阡,人類學博士,教授。l973年出生於湖北荊州。曾先後就讀於武漢大學、中南民族大學、中山大學。現任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人類學與民族學繫主任、西南大學城鄉統籌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信訪與統籌城鄉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重慶國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所所長。
    入選教育部2012年度新世紀很好人纔支持計劃。兼任教育部民族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理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雲南大學西南邊疆少數民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中山大學移民與族群研究中心研究員、西南大學中國鄉村建設學院特聘教授、西南大學統籌城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主持國家社會......

    摘要

    龍河土家族過去、現在、將來都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其與眾多學術著作中“土家族”的形像存在一定差異,他們沒有土家族語言,沒有白虎信仰,沒有梯瑪儺戲,可以說很多方面都不是那麼“典型”。當然,這一現像恰恰說明了,少數族群文化中本身有分層和差異。許多關於民族認同的報告傾向於突出某個少數族群的典型支繫或地域特征,而忽略了少數族群文化的地域性和歷史而形成的差異現像。龍河土家族,盡管與歷來所描述的“典型土家族”有所區別,但民族身份是客觀存在的,從身份證上的合法民族成分到平時日常生活中自我族群身份的表達,無時無刻不在訴說族群認同的內容。即使我們看到土家族傳統的“弔腳樓”、土家服飾、“擺手舞”、“薅草鑼鼓”、“啰兒調”、等族群文化特征經歷了消失到重構再到如今飽受現代化浪潮的挑戰和衝擊的狀態,似乎無法不對這些族群原生要素心存疑惑,但其實,這些內容的信度考證對於族群成員而言,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