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戰時金融(中國戰時首都檔案文獻)/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史家名著
    【市場價】
    532-771
    【優惠價】
    333-482
    【介質】 book
    【ISBN】978722908510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重慶
    • ISBN:9787229085100
    • 作者:唐潤明|主編:章開沅
    • 頁數:511
    • 出版日期:2014-12-01
    • 印刷日期:2014-12-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522千字
    • 唐潤明主編的《戰時金融(中國戰時首都檔案文獻)/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叢書》資料全面繫統,且盡量保持文獻原貌,就有較強的史料價值和學術價值。
      本書的內容涵蓋了中國抗戰陪都史的基本內容,包括國民政府遷都定都還都、戰時社會狀況、戰爭動員、轟炸與反轟炸,主要講述的是戰時的金融等內容。
    • 唐潤明主編的《戰時金融(中國戰時首都檔案文 獻)/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叢書》記錄了抗戰時 期作為戰時首都重慶的金融業發展狀況,內容包括銀 行、錢莊、信托等行業的內遷、發展和衰落,以及與 這些行業員工生活狀況相關(如工資表)的檔案文獻 。書稿資料翔實,內容真實,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和 學術價值。
    • 總序
      編輯說明
      凡例
      第一章 戰時金融政策與施政
      1.《總動員計劃大綱》中之財政金融部分(1937年8月30日)
      2.改善地方金融機構辦法綱要(1938年4月28日)
      3.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通過《第二期戰時財政金融計劃案》之金融部分(1939年1月28日)
      4.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通過《調劑地方金融辦法案》(1939年1月28日)
      5.《國民公報》關於中中交農四總行布置內地金融網的報道(1939年3月17日)
      6.《財政部第二期戰時行政計劃》之金融部分(1939年)
      7.《川康經濟建設大綱》之金融建設部分(1939年)
      8.金融三年計劃1940年度實施計劃(1940年4月9日)
      9.徐堪:戰時金融(1940年7月)
      10.四聯總處負責人談1940年度的金融施政(1941年1月26日)
      11.孔祥熙:抗戰四年來之財政金融(1941年7月7日)
      12.《大公報》:財政部制頒檢查銀行規則(1942年4月24日)
      13.《大公報》關於政府當局加強管制銀錢業的報道(1942年6月27日)
      14.抗戰時期之金融施政(1943年11月)
      15.十年來我國的金融措施(1943年11月)
      16.財政部1943年度管理銀行工作之檢討暨1944年度加強管理辦法(1944年5月)
      17.《大公報》:加強銀行監理辦法(1944年11月29日)〖JY。〗
      18.《國民公報》:俞鴻鈞報告財政金融施政方針(1944年12月29日)
      19.《大公報》:主管機關加強對商業銀行的管制(1945年2月21日)
      20.國民政府抗戰時期之金融政策(1945年)
      21.宋漢章:我國銀行制度之演進(1947年)
      第二章 戰時首都金融概況
      1.抗戰爆發初期重慶的金融近況(1937年8月)
      2.抗戰初期重慶銀行分布表(1938年12月31日)
      3.抗戰前期重慶市錢商業同業公會所屬各行莊概況(1939年11月)
      4.張潤蒼:抗戰以來的四川金融(1940年4月)
      5.康永仁:論重慶市銀錢業及銀行管理(節錄)(1942年1月)
      6.抗戰中期重慶銀錢業概況(1942年7月)
      7.康永仁:重慶的銀行(1944年6月)
      8.陳曉鐘:十年來重慶市銀行業鳥瞰(1944年6月)
      9.楊澤:四川金融業之今昔(節錄)(1944年6月)
      10.抗戰後期重慶銀錢業概況表(1945年1月)
      11.董幼嫻:重慶保險業概況(節錄)(1945年)
      12.1945年的重慶金融回顧(1946年)
      第三章 戰時首都的金融市場
      1.抗戰爆發初重慶組織貼放委員會及當時貼放押品的規定(1937年9月)
      2.《國民公報》報道:政府不準銀樓收售金條及原金(1938年11月20日)
      3.1939年重慶內彙及其問題(1939年11月)
      4.康心如:幾家商業銀行資產的運用(1942年2月7日)
      5.1937年至1941年**行局收兌金銀情形(1942年)
      6.抗戰中期重慶昆明兩地商業銀行業務比較(1942年7月6日)
      7.1942年上半年重慶內彙動態(1942年)
      8.四行貼放四十一年度分析及四十二年度之修正(1943年)
      9.抗戰中期四行貼放情形(1943年7月)〖JY。〗
      10.1943年上半期重慶市金融動態之分析(1943年9月)
      11.1937─1944年10月重慶成都內江雅安利息行市(1944年10月)
      12.1944年10月重慶成都等五城市內彙行市(1944年12月)
      13.重慶市銀行界對於財政部限制銀錢業彙款業務辦法的意見(1944年)
      14.1944年重慶市金融動態分析(1945年1月)
      15.駱清華談重慶黑市利率與遊資問題(1945年2月9日)
      16.康永仁:再論重慶的銀行(節錄)(1945年)
      17.1937─1945年重慶成都等城市內彙行市(1946年4月)
      18.1939─1946年重慶彙往各地內彙行市(1946年6月)
      19.1937─1946年重慶成都等地利率變動情況(1946年)
      20.1937─1946年重慶等七大城市黃金市價及其指數(1947年)
      21.1937─1946年四川各重要城市利率指數(1947年5月)
      22.朱祖晦:抗戰期中我國金融之流動情形(1948年)
      23.李榮臣:我國後方之戰時金融(1948年)
      第四章 戰時首都的金融組織
      1.重慶市銀行商業同業公會章程(1939年11月28日)
      2.重慶市銀行商業同業公會會員名冊(1939年11月28日)
      3.重慶市銀行商業同業公會**屆當選委員名冊(1939年11月28日)
      4.重慶市錢商業同業公會章程(1939年11月30日)
      5.重慶市錢商業同業公會會員名冊(1939年11月30日)
      6.重慶市錢商業同業公會**屆當選委員名冊(1939年11月)
      7.重慶市銀樓商業同業公會章程(1942年8月31日)
      8.重慶銀錢業聯合準備委員會成立情形(1943年10月25日)
      9.重慶市銀錢業聯合準備委員會章程(1944年2月1日)
      10.重慶市銀樓商業同業公會會員名冊(1944年3月)
      11.重慶市銀樓商業同業公會理監事名冊(1944年3月19日)
      12.抗戰後期的重慶市銀行商業同業公會會員名冊(1944年6月24日)
      13.重慶市銀錢業聯合準備委員會的任務(1944年7月)〖JY。〗
      14.四聯總處的組織沿革與業務概況(節錄)(1948年9月)〖JY。〗
      第五章 戰時首都的主要銀行
      1.錢永銘:戰時之交通銀行(1940年)
      2.陳清華:戰時中國農民銀行之農村放款(1940年)
      3.朱通九:我國四大**銀行的演進(1941年11月17日)
      4.抗戰時期的中央銀行(1943年10月)
      5.顧翊群:十年來之中國農民銀行(1943年)
      6.四川美豐銀行簡歷(1943年)
      7.施復亮:四川省銀行的過去、現在和將來(1944年6月)
      8.宮廷璋:聚興誠銀行三十年來概況(1944年6月)
      9.川鹽銀行簡史(1946年11月)
      10.川康平民商業銀行概況(1946年11月)
      11.《中央銀行簡史》(節錄)(1948年10月)
      12.中央銀行重慶分行簡史(1948年)
      13.重慶金城銀行沿革簡述(1950年)
      14.和成銀行沿革及歷年業務概況(節錄)(1951年4月9日)
    • 3。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通過《第二期戰時財政 金融計劃案》之金融部分(1939年1月28日) 財政與金融相為表裡,欲謀財政基礎之鞏固與調 度之靈敏,必先謀金融機構之完整與資金之活潑,此 現代**之定例也。我國財政在近數年中本抱定財政 金融雙管齊下之方針,而於發展金融,改革幣制,尤 為注意。自整理金融及施行法幣政策以來,全國金融 統一,社會經濟漸趨繁榮,財政上已樹立穩固之基礎 ,方冀集中財力,積極從事建設,躋**於富強之域 ,曾由本部參照中央五年經濟計劃,關於財政金融事 項,擬具五年進行方案,呈候核定施行。不幸戰事發 生,前項方案,未能見諸實施,非另行通盤籌劃,改 定辦法,不足以應付**。爰就已經樹立之基礎上先 作戰時三年計劃,**期一年半中雖遭遇種種困難, 尚能勉力推行,支持危局。現在第二期抗戰開始,情 勢不無變遷,同時西南西北各省之交通經濟建設事業 ,*須積極推進,計日程功,財政上應付之艱苦,必 將*甚於往日。茲特於此第二期內仍先就此後一年半 之財政金融具體計劃,重行檢討,再加釐定,以期切 合實際,便於施行。並將**期一年半之設施,略述 梗概,以供參照。
      關於**期之財政設施:以言收支,則因戰費需 用之浩繁,後方建設之籌辦,難民救濟款項之支應, 支出陡增,而戰區日廣,工商凋敝,稅收日形短絀, 虧短之數,約計25萬萬元,全恃內債以資彌補,而大 部分則仰給於各銀行之借墊。以言稅務,則以整頓舊 稅為主,如擴張海關轉口稅,推廣統稅區域,並變通 就廠征稅辦法,頒行**時期征收印花稅辦法,增加 土酒稅,舉辦土煙絲稅,擴充所得稅課檢稅範圍,雖 增收之數,不敵因戰事損失之數,亦可稍資抵補。以 言地方財政,則凡戰區省份,均力予補助,以資推持 ,在後方各省,則督促調整地方稅務,劃分國地收支 ,並酌量困難情形,分別加以協濟。以言財務行政, 則厲行會計獨立制度,劃分稽征與經收權限,調整戰 區財政機構,實行稅務督察辦法,改進人事管理,訓 練專門人纔,均已進行無懈。以上各端,或以環境變 化,未盡能如其所預期,而於戰時財政上亦不無相當 之效果。
      關於**期之金融設施:(一)為頒布安定金融 辦法,並於上海地方施行彙劃制度,金融賴以安定。
      (二)加強銀行之監督與聯絡,如制定中中交農四行 內地聯合貼放辦法,由四行在各處分設貼放委員會, 辦理當地貼放事宜,俾農礦工商各業均得隨地通融增 進生產,並規定各區金融處理辦法,因地制宜,以免 敵人利用,而抵制其種種破壞之計。(三)收集金銀 ,吸收外彙,以充實法幣發行準備,維持法幣信用, 制定金類兌換法幣辦法,並分別函令四行設立收兌金 銀辦事處,對於僑胞彙款便利事項,則督促中央中國 兩行積極辦理。(四)頒布購買外彙請核規則,指定 中央銀行辦理外彙請核事宜,並限制攜帶法幣出口數 目,以防止資金之流出,一面制定商人運貨出口及售 結外彙辦法,以增進外彙之收入。(五)制定增進生 產調整貿易辦法,設立農產工礦貿易三調整委員會, 以扶助公私企業,或自營物資之收購儲備銷售,並委 托中央信托局辦理戰時兵險,以保障戰時物資運輸之 安全。以上種種措施,不僅穩定法幣,使財政基礎未 曾動搖。且限制外彙,調整物資,吸收僑彙諸項,足 以集中資金,亦裨益金融不少。而銀行協助政府舉募 債款,以及借墊款項,尤為得力。故處此**之局, 以極少之稅收,而能擔負巨額之軍費支撥,隨時供應 ,無稍貽誤。其他經濟建設教育文化救濟補助各款, 亦均按時支付,而同時並收金融穩定之效,是財政金 融相為表裡之功用,業已昭然在人耳目矣。
      P4-P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