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老蘇州(水巷尋夢)/老城影像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地方史志
    【市場價】
    408-590
    【優惠價】
    255-369
    【介質】 book
    【ISBN】978756248731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重慶大學
    • ISBN:9787562487319
    • 作者:陸文夫
    • 頁數:251
    • 出版日期:2015-03-01
    • 印刷日期:2015-03-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70千字
    •  ★老照片留下一座城的百年風雲,勾起多少記憶與想像
        ★全新裝幀設計、全新圖片處理,楚塵文化精制珍藏版
        ◆滿城小橋流水,內隱百座園林,姑蘇往事在那仍可尋見的河埠、青瓦間緩緩流淌。
        ◆陸文夫獻給蘇州的*美文字。

    •   陸文夫雖不是蘇州生人,卻一輩子生活在蘇 州,姑蘇老城的美在他的筆下最為傳神。虎丘、寒山 寺、獅子山,承載了許多蘇州悠久的歷史與戲說;小 橋流水、青色雨巷,似乎還能看見往日百姓生活的情 景;城廓內外或壯麗或精巧的園林,訴說著古城的風 雅;而觀前街、玄妙觀、大馬路上的姑蘇名喫,又引 得多少食客趨之若鹜。  《老蘇州(水巷尋夢)》 是他對姑蘇城的一次次凝望,打撈起一片片記憶與文 化想像的碎片,拼湊出一個完整的姑蘇城。
    • 陸文夫(1928-2005),生於江蘇省泰興縣四圩村。1948年在蘇州蘇州中學畢業後,赴蘇北解放區投身革命。 1949年隨軍南下,回到蘇州。歷任新華社蘇州支社采訪員,新蘇州報記者,江蘇省文聯專業作家,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主席、名譽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名譽副主席,《蘇州雜志》主編。 1955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人之窩》;中短篇小說《美食家》、《井》、《小販世家》、《小巷深處》、《圍牆》等;散文《夢中天地》、《林間路》、《壺中明》、《姑蘇之戀》等,以及刨作談等等。 作品多次獲獎,小說《美食家》等在多個國家翻譯出版。1989年獲法國授予的法蘭西文學騎士勛章。
    • 生命的留痕(代序)
      第一章 先見虎丘塔 晚見蘇州城
      第二章 人家盡枕河 水巷小橋多
      第三章 何似姑蘇詩太守
      第四章 結廬在人境 而無車馬喧
      第五章 小巷深深深幾許
      第六章 借問酒家何處有
      第七章 分合興衰可把玩
      蘇州歷史名人選
    • 我是乘船從山塘河進入蘇州的,而後又居住在山 塘河邊,從船上搭起一張跳板,就可以從後門走進家 裡。許多人家的後門外都有一個水碼頭,那水碼頭也 十分奇特,是用長長的條石插進石駁岸,沒有欄杆, 沒有扶手,像懸梯似的下到水面。美麗的蘇州姑娘飄 飄然在懸梯中上下,洗菜、淘米、搗衣。也有不文明 的行為,蘇州人洗馬桶也在河裡,在那些公用的水碼 頭上,有時候是一邊洗菜,一邊刷馬桶,洗菜的和刷 馬桶的人還不停地聊天,不以為然。當然也有個規矩 ,那洗菜的人必須是在上遊,因為那水是流動的。那 時候的河水清澈,確實也是流動的,我坐在屋後水碼 頭上看河中的水草和遊魚,見那長長的水草不是直立 著,而是被流水衝得彎曲搖曳。
      蘇州人家枕河而居,水巷、小橋、流水……這些 都不是用以吸引遊客,發展旅遊事業的人造景觀,是 自然形成,天人合一。伍子胥造蘇州城的時候就相土 嘗水,就把水的問題放在了**位。當年的闔閭大城 有八個陸城門,八個水城門,那就說明城中的河道與 街道差不多是相等的。到了唐、宋,那城內的街道和 水道就十分整齊了,這可以從宋代的碑刻《平江圖》 上看得出來,城內的河道南北向的有6條,東西向的有 14條,街巷與河道平行,一戶人家,往往前門是街巷 ,後門是河道。門前可以乘車,門後可以上船。形成 了前街後河,雙棋盤的城市格局。河多橋也多,白居 易寫道:“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唐 代蘇州城裡的橋多為木橋,橋欄漆成紅色,稱為紅欄 。如果說蘇州城裡沒有這麼多的河,你很難想像蘇州 人會活得如此滋潤,*談不上什麼繁榮和發展了。
      世界上除掉特殊的原因之外,所有的城市都是近 水而建,因為人都離不開水;不僅是生活離不開水, 交通也離不開水,交通不發達要想繁榮富裕是不可能 的。北方的城市內不像蘇州有這麼多的河,因為北方 的交通是靠牛馬和駱駝,可這蘇州是處在太湖邊水網 地區,交通主要是靠船。南方人使船如使馬,蘇州人 是把小船當作駱駝和馬、驢來使喚,是“家家門外泊 舟航”。就像北方人家的門前繫著一條小毛驢似的。
      用船比用毛驢的成本低,不必天天喂。我沒有見過蘇 州城裡家家門外泊舟航的情景,但也看見過大戶人家 屋後的水碼頭上有船棚,也見過蘇州農村裡許多人家 的屋後都有船棚,一條木船停在船棚裡,就像現在的 人家有私家汽車庫似的。別小看了這條木船,農民離 不開它,城裡的人也離不開它。
      半個世紀之前,蘇州城裡的人不燒煤,都是燒柴 ,燒草,燒礱糠。這些燃料都是農民用木船運進城來 的。那時候,你站在橋上往河裡看,常見那種賣柴草 的船頭尾相連,特別是賣稻草的船,裝得滿滿,像個 草堆在河上漂流。隻要你站在後門口的石碼頭上一聲 喊,那船便靠過來,談好價錢後還幫著你把柴草堆進 灶屋裡。*有趣的是那種一個人劃著單槳賣菜的小船 ,船上裝著蔬菜或油鹽醬醋。那小船慢慢地在河中淌 著,從那些水巷裡淌過。誰家一聲喊,便箭也似的劃 過去。那些沒有水碼頭的人家便從小樓上用繩繫下一 個籃筐來,把錢放在籃筐裡弔下去,把蔬菜和油鹽弔 上來。此種買賣的方式中國少見,不知道威尼斯有沒 有。
      所謂的“人家盡枕河”有兩種,一種是枕在大河 之畔,隻能算是沿河,此種沿河的房屋有時候還占用 河面,有一半或三分之一是用木椿架在河面上,稱之 為河房。半個多世紀之前,虎丘山下的沿河邊還有一 家飯店,一半是在水面上,店堂裡有一塊地板是活動 的,拉開來便看見有一個大魚簍,鮮活的魚蝦都養在 魚簍裡,喫客們可以在魚簍裡隨意挑揀,這比現在把 魚蝦養在玻璃櫃裡*有情趣。
      還有一種枕河人家是真的枕河了,那河道比較狹 小,兩岸的小樓臨水而築,形成了一種水巷。水巷的 上空還可以架一頂廊橋,稱之為飛虹,把兩邊的房屋 連在一起,說明這兩邊的房屋是歸一戶人家所有。水 巷、小橋、飛虹都可以入畫,吟詩。其實這也是不得 已的事,是被那“古宮閑地少”逼出來的。唐代已經 閑地少了,到了明清兩代土地就*加金貴,一般的人 家就隻能被擠到了河邊。那水巷兩邊的人家都不是大 富大貴,前面是巷,後面是河,其間的距離也隻有四 五十米,能造什麼廳堂樓宇呢?一般地講,蘇州水巷 兩邊的人家都是蘇州的中下層,許多房子都是簡易的 商業樓,樓上住家,樓下開店鋪、做作坊,做點兒小 生意。深宅大院都不在水巷邊,而是在那深深的小巷 裡。
      P50-63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