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原來他鄉是故鄉(司徒雷登回憶錄)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歷史普及讀物
    【市場價】
    318-460
    【優惠價】
    199-288
    【介質】 book
    【ISBN】978721413480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江蘇人民
    • ISBN:9787214134806
    • 作者:(美)司徒雷登|譯者:杜智穎
    • 頁數:253
    • 出版日期:2014-10-01
    • 印刷日期:2014-10-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51千字
    • 一部兼具史料價值和思想意義的個人傳記,一部圖文並茂、保留了20世紀許多重要、真實史實的個人回憶錄——作為在近代中國史、教育史和中美關繫史方面的一位重要歷史人物,司徒雷登的一生有大半時間與中國的教育、時政難解難分。司徒雷登評價自己“是一個中國人*甚於是一個美國人”。《原來他鄉是故鄉(司徒雷登回憶錄)》為司徒雷登回美國後晚年所撰寫。
    • 《原來他鄉是故鄉(司徒雷登回憶錄)》是美國 基督教長老會傳教士、外交官、教育家、美國前駐華 大使司徒雷登博士寫的一本在華回憶錄。全書共15章 ,前12章中司徒雷登回憶了他的在華經歷,後3章則 是他的反思與總結。全書記述了作者對其個人事業的 選擇、傳教士在中國的使命、燕京大學的創建歷程、 二戰期間被日軍軟禁的經歷以及二戰後擔任美國駐華 大使所參與的對華事務等。作為一個若干重大歷史事 件的親歷者,司徒雷登的這部著作具有重要的歷史價 值,它本身也是很好的史料,對於我們了解20世紀上 半葉的那段歷史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 1 我的家庭
      1.總統的表親
      2.父親和母親
      3.父親的失敗和母親的成功
      4.我的童年:社戲與美食
      5.父母的陳列品——四兄弟
      6.成為正常美國男孩的開始——學校
      2 恰同學少年
      1.進退兩難
      2.教師生涯——潘陶普斯學院
      3.何去何從
      4.“躍進運動”的成員之一
      5.中國傳教,我準備好了
      3 重返中華之旅
      1.開始傳教和*大的障礙——語言
      2.走入金陵神學院
      3.基督教青年會產生的影響
      4.內部矛盾
      4 圓夢燕京大學
      1.建校始末
      2.窮學校
      3.選定校址
      4.為了燕大而“乞討”
      5.新成員黃國安
      6.來自哈佛的支持
      7.教育成就
      8.“世界大學”——燕大
      9.校訓
      10.可貴的友誼
      11.尊師重道的中國人
      5 燕京人
      1.中國文化
      2.品位中國
      3.家庭
      4.兩位總統
      5.60大壽
      6 中國的達官顯貴
      1.留學生歸國
      2.風雲20世紀初
      3.愛國學生
      4.顏惠慶、陳樹藩
      5.亂世軍閥
      6.張作霖和張學良
      7.軍閥馮玉祥
      8.其他高官
      9.委員長蔣介石
      10.摯友傅涇波
      11.曾國藩的女兒
      7 孤島作戰
      1.被日本人嚴密監控的燕大
      2.四次長時間審訊
      3.蔣介石和我
      4.**位燕大的日本學者
      5.周以德
      6.避難所——燕京大學
      8 重生
      1.從校長到階下囚
      2.囚禁之初
      3.1500夜,拼字而過
      4.恐慌相伴
      5.假新聞
      6.有條件的投降
      7.釋放
      8.重生的燕大
      9.感染“重慶咳”
      10.戰後回到美國
      9 入主大使館
      1.將軍落空的願望
      2.南京
      3.美國新駐華大使
      4.計劃失敗
      5.通過新憲法
      6.被潑冷水
      7.拜謝同仁
      8.得到中美兩國民眾認可的大使
      10 希望破滅
      1.歸去
      2.美國對中國的政策
      3.解說“三條路線”
      4.派別
      5.來去匆匆的魏德邁使團
      6.學生的運動浪潮
      7.榮譽市民
      8.農民
      9.選舉和通脹
      10.軍事、經濟大崩潰
      11.全民恐慌
      12.美國救兵
      13.孫科內閣
      14.走下政壇的蔣介石
      15.來自美國的聯合軍事顧問團
      16.夢想
      11 前路坎坷
      1.走過1
      2.一團混亂的國民政府
      3.代總統李宗仁
      4.掛念燕大
      5.美方情況
      6.我與共產黨之間的關繫
      7.上海的和平代表團
      8.我眼中的美國軍人
      9.變身婚禮主持人
      10.**惡化的中國局勢
      11.坐鎮幕後
      12.那年復活節
      13.*後通牒
      14.無能的國民政府
      15.混亂的南京
      12 竹幕之後
      1.吵醒
      2.工作打折
      3.國民黨與共產黨的對比和反思
      4.黃華
      5.上海的情況
      6.書之靜美
      7.體驗上海
      8.等候撤離
      13 夢留中華
      1.回到華盛頓
      2.閉門謝客
      3.白皮書
      4.我的不安
      5.不承認新中國
      6.爭論
      7.執政黨——共產黨
      8.因病辭職
      14 歸隱
      1.中國,我的第二故鄉
      2.摯友傅涇波
      3.無常的人生
      15 抉擇的十字路口
      1.美國如何對待中國
    • 2.父親和母親 1868年,父親來到杭州傳教,那時的他孑然一身 。前任傳教士因斯裡牧師告訴父親,如果想要*好地 了解中國、學好中文,必須“到中國人中間去生活” 。我的父親聽從因斯裡的建議,為了*貼近中國人的 生活,他在一個鴉片煙館的樓上租了一套房子。此外 ,父親還雇用了一個沒受過專業訓練的廚師來照顧他 的飲食起居。在中國生活五年後,父親的健康出現了 問題,他被送回美國休養。不久後,他恢復了健康。
      短暫的休養生活讓父親深刻意識到:如果想以後不再 被健康問題所困擾,他就必須結婚。而後,瑪麗·路 易莎·霍騰就成了我的母親。我的外祖父古斯塔夫· 霍騰是位法官,同時也是莫拜爾郡教育體繫的創始人 之一。他曾經擔任過該市的市長。南北戰爭結束後, 南部積貧積弱,人稱“瑪麗小姐”的瑪麗·霍騰創建 了一所私人女子學校,並以自己的名字為其命名。這 所學校後來成為了亞拉巴馬知名的教育機構。很多南 方的求學者慕名而來,引起了北方教育觀察者的側目 。此後,人們都稱贊瑪麗·霍騰是“非凡的女性”。
      人們建議她去德國深造,可她*終還是選擇了遠赴中 國,跟隨她未來的丈夫去那個神奇的東方國度。遠赴 中國前夕,瑪麗·白戈碧小姐接手了瑪麗·霍騰的學 校,在那之前她是瑪麗·霍騰的助手。隨著她的接手 ,學校也正式*名為“白戈碧女子學校”,這個名字 一直用到25年後學校不復存在的時候。
      瑪麗·霍騰,我的母親,她在結識我父親之前, 曾經有過一位做聯邦海軍軍官的未婚夫。遺憾的是, 在莫拜爾灣的一次軍事行動中,這位軍官不幸犧牲。
      母親去海外傳教,是否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已經 不得而知。當母親決定去海外傳教時,她的大多數朋 友都反對這個決定。朋友們認為母親的決定過於輕率 ,但是母親並沒有聽從朋友們的建議,她沒有動搖去 中國傳教的決心。當母親下了決定後,就立即與海外 傳教會的秘書長約翰·雷登-威爾遜商議去國外傳教 的事情。威爾遜建議我的母親去參加一次傳教會的例 會,然後再決定如何處理。也就是在這次例會上,母 親邂逅了我的父親——剛剛從中國歸來的年輕傳教士 。這位正在考慮“婚姻大事”的年輕傳教士,在遇到 母親後,很快墜入了愛河,他們相愛了。直到**, 我常常猜想父母為我取名為“約翰·雷登”是不是在 向“媒人”約翰·雷登·威爾遜牧師表達感激之情? 在年輕傳教士們看來,威爾遜博士極富魅力和感染力 。內戰之前,他在非洲從事了多年的傳教工作。回到 **後,他擔任海外傳教會秘書長一職。*初,他在 基督教長老會供職。內戰開始後,他留在了南方。
      1874年,父親帶著他的新娘第二次回到中國。這 一次,他又回到了過去傳教的地方——杭州。
      3.父親的失敗和母親的成功 杭州,一個古老而雋秀的城市。自古以來,這裡 就是文人墨客的天堂。城郊的西湖、環繞西湖的“佛 山”,以及錢塘江的潮汐。馬可·波羅曾稱杭州為“ 至美之城”,並耐心地描述這個城市裡奇妙的運河、 小橋、小街。這裡曾經是南宋的首都,被“胡虜”侵 犯的北宋皇室倉皇逃到了這個城市。中國有一句** 的諺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充分說明 了蘇州和杭州在中國人心裡不可逾越的地位。
      父親母親在杭州住了下來,那時候的杭州還殘留 著太平天國起義的陰影,但是鄉村的美景依舊給母親 留下了深刻的印像。商業漸漸復蘇,這裡的街上也逐 漸恢復了絲綢、扇子、茶葉這類特產的買賣。
      *初進駐杭州時,基督教長老會得到一塊位於城 牆內城隍山上的地皮,這塊地就位於寺廟和官府周圍 。站在這塊地上俯瞰,可以看到浙江省布政使的宅院 ,每每布政使的公子生病時,中國的醫生和風水師都 會將生病的根源歸咎到住在高處的“發散著邪氣”的 外國人身上。當地政府尋找了一大堆理由,希望傳教 士可以另尋他處,遷移到城市另一端的開闊地去。這 個建議*終還是被傳教士采納了。新的教區很快確定 了,那裡被太平天國起義嚴重破壞過,是杭州城的貧 民窟。父親和其他傳教士在那裡建起一座教堂、一所 學校,傳教士們就這樣在那裡安頓了下來。傳教士居 住的集中區域,被當地人稱為“耶穌弄”。
      除了向窮苦百姓傳教以外,父母還熱衷於創建學 校。父親創建了男子學校,但很快就被布道會關閉了 ,教會認定傳教士除了傳教外,不應該去搞世俗教育 ,傳教是傳教士的**責任。父親在為數不多的學生 裡選擇了一批天資好的男孩,讓他們有*好的機會去 接受教育。多年以後,父親當年選擇的那些學生都成 了*出色的教會工作者。相比於父親,母親的事業* 為成功。中國的第二所女子學校就是母親參與創建的 ,不論是從規模還是影響力上,這所學校都在不斷進 步。母親是這所學校的校長,她擔任這個職務很多年 。後來,這所學校並入了“杭州基督協和女子學校” 。P5-7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