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物換星移話唐朝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歷史普及讀物
【市場價】
240-347
【優惠價】
150-217
【介質】 book
【ISBN】978710109608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ISBN:9787101096088
  • 作者:黃永年
  • 頁數:237
  • 出版日期:2013-11-01
  • 印刷日期:2013-1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50千字
  • 這本《物換星移話唐朝》是唐史大家黃永年的普及讀物代表作。全書圖文並茂,從政治、建築、文學和藝術這四個不同側面展示了唐代文明。具體內容有:唐太宗李世民、唐代的長安、《舊唐書》與《新唐書》、敦煌千佛洞。
    《物換星移話唐朝》適合廣大歷史愛好者閱讀。
  • 文史大家黃永年先生以研究唐史著稱,《物換星 移話唐朝》收錄其四種關於唐朝歷史與文化的普及讀 物,包括《唐太宗李世民》、《唐代的長安》、《〈 舊唐書〉與〈新唐書〉》和《敦煌千佛洞》,從不同 側面呈現繁榮開放的唐代文明。《物換星移話唐朝》 簡明扼要,圖文並茂,是一般讀者了解唐朝的入門讀 物。
  • 唐太宗李世民
    李家二郎
    從太原到長安
    西討北征
    平定山東
    父子兄弟之間
    血濺玄武門
    雪恥
    治天下
    用人
    求諫與納諫
    興儒學與抑佛道
    修史作樂講書法
    邊疆的戰爭
    兒子們
    昭陵
    附錄生平大事年表
    後記

    唐代的長安
    西北**個大都市
    渭水兩岸的幾個古都
    周圍三十六公裡的大城
    熱鬧的東市和西市
    長安城裡的西域人
    西域文化傳入了長安
    驪山和曲江
    大雁塔和景雲鐘
    壁畫和碑刻
    唐代以後的長安城

    《舊唐書》與《新唐書》
    為什麼要介紹這兩部書
    唐人怎樣修本朝史
    《舊唐書》的纂修
    纂修《新唐書》
    怎樣讀這兩部書
    應該參考哪些書
    用哪個本子好

    敦煌千佛洞
    敦煌——古代西北的大門
    鳴沙山和千佛洞
    千佛洞的遭劫
    兩萬多件卷子
    石窟和塑像
    壁畫和佛教故事
    **的藝術遺產
    西千佛洞和萬佛峽
    敦煌回到了人民的手裡

    出版後記
  • 從西漢以來,我們祖國和西方**的交通**天 發達,西方**的文化也 就慢慢傳入了我們的祖國。
    讀者們知道,印度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誕生的 地方,從公元前三世紀開 始,佛教在印度就興盛起來,不但印度本地的居民很 多信了佛教,而且還把這種 宗教傳播到西域,現在新疆的庫車(當時叫做龜茲) 、於闃等地方,當時都成為 了佛教在西域的大本營。
    我們前面講過,當時中西交通有南北兩條大路, 北路要經過庫車,南路要 經過於闐,因此在庫車、於闐流行的佛教,也就很容 易沿著南北兩條大路傳入了 我們的祖國。
    敦煌呢?又是這南北兩路會合的地方,是我們祖 國古代西北邊境的大門, 佛教沿著南北兩路傳入我們的祖國,首先要通過這個 西北邊境的大門,然後再向 全國各地廣泛地傳播。因此,敦煌這個地方和佛教的 接觸*早,在很早的時候, 當地的許多居民就信仰了佛教,佛教在這裡**天地 興盛起來。
    佛教興盛的地方,一定是有許多寺院的,在這些 寺院裡,有佛殿,有講堂, 有寶塔,還有許多其他壯麗的建築。這是每個讀者都 知道的。但是,在敦煌, 卻很奇怪,這裡的佛教在當時雖然很興盛,卻並沒有 給我們留下什麼壯麗的大 寺院。
    原因是我們所看到的那種壯麗的建築,已經不是 寺院的*初形式了。這是 由於我們所看到的佛教徒,往往是幾十幾百甚至幾千 人聚集在一起,除掉自己念 經修道,還要對外宣傳宗教,接待從外面來禮拜的信 徒,因此需要建築壯麗的佛 殿、講堂;同時,許多佛教徒的穿衣喫飯也得自己料 理,因此除了佛殿、講堂 外,還需要建築谷倉、廚房和食堂。在佛教*初興起 的時候,情形便不是這樣 了,當時佛教徒的生活很簡單,他們很少和外面打交 道,多半住在深山裡,自己 拜佛修道,口渴就到山澗裡去喝水,肚子餓了就托著 一個缽盂,到附近村子裡去 化齋。因此,他們隻需在山壁上鑿個小小的洞窟,作 為自己住宿修道的場所,後 來的那種壯麗的大建築,他們不需要,也沒有想到。
    這種山上的石窟,就是*早的寺院的形式。以後 佛教**天發達起來,佛 教徒多了,信仰佛教要“朝山進香”的人也多了,但 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中,這 種用洞窟作為寺院的形式還沒有能夠很快地改變過來 。印度是這樣,西域的庫車 和於闐也是這樣,在這些佛教興盛的地方,到處開鑿 著這樣的石窟。佛教傳入敦 煌後,也就把這種開鑿石窟的風氣帶了進來,在敦煌 沒有建造壯麗的寺院,而要 開鑿許多大大小小的石窟。
    正好在敦煌的境內,有一座鳴沙山,是個開鑿石 窟的好地方。
    從現在的敦煌縣城向南走出十裡路,就可以看到 一座大山,這座山有一百 多裡長,橫在敦煌縣城的南面,山脊都是像刀削一樣 的峭壁,山裡的泉水很清, 流成一個十畝大小半月形的池子,當地人叫它做月牙 泉。
    讀者們不要忘記,敦煌附近是一片沙漠,大風刮 起來,沙粒一顆顆吹到半 空,到處飄揚,大部落到這座山上,日子一久,山上 就蓋了一層厚厚的沙土,人 跑上山,沙土就會一塊塊坍下來。
    因為沙土坍下來有響聲,因此當地居民就把這座 大山叫做鳴沙山。有些古 書裡甚至把這個現像誇大了,說人馬上山,山上的沙 土就會發生打雷似的吼聲, 於是把山上的沙土叫做神沙,給這座山加上了許多神 話。
    當印度的佛教經過西域傳到了敦煌,敦煌的居民 就選擇了這座神秘的鳴沙 山,在山上開鑿石窟,把它變成了佛教的聖地。
    鳴沙山的東端,離開現在的敦煌縣城大約三十多 裡的一帶山壁上,有著許 多大大小小的石窟,當地居民管它叫做千佛洞。這就 是當時佛教傳到敦煌後所開 鑿的,當時叫它莫高窟。
    P203-20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