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遠古江南--河姆渡遺址/百年考古大發現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文物考古
    【市場價】
    454-659
    【優惠價】
    284-412
    【介質】 book
    【ISBN】978780696121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天津古籍
    • ISBN:9787806961216
    • 作者:孫國平
    • 頁數:195
    • 出版日期:2008-01-01
    • 印刷日期:2008-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本書以簡潔和繫統兼顧的形式介紹了河姆渡。筆者試圖把書中的每一欄內容置於相關的歷史背景下作點、線、面結合式的闡述,在重點介紹河姆渡遺址方方面面的目標下,既爭取讓各方面的內容說明有一定的歷史縱深感,也適當照顧其寬闊性。
    • 百年考古大發現繫列叢書在“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基礎之上 ,又挑選了數十項,原則是每個項目為一本書。這些項目除了具有重大科 學價值和意義、在國內外產生過重大社會影響、在中國考古學史上具有重 要的地位和作用之外,項目的選擇上也兼顧到考古文物學術內容的不同時 代、不同類型、不同地區。作為考古文物的普及讀物,這些項目還必須有 一定的可讀性、社會的認知性。 本書為該繫列叢書之一。
    • 引子
      第一章 東南一隅
      第二章 不期而遇 一鳴驚人
      第三章 元字地書 鴻篇巨制
      第四章 美好家園 得天獨厚
      第五章 田園牧歌 詩畫江南
      第六章 心靈手巧 善假於物
      第七章 寄情於物 創萬世之先
      第八章 一石激起千重浪
      尾聲
      參考文獻
      後記
    •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差距——河姆渡文化與崧澤文化的競爭 事過境遷,待兩岸文化進入距今5500年前後的崧澤文化階段和河姆渡 文化第四期,各自的實力和發展潛力即很快拉開了差距,北邊在經受了環 境變遷的較艱難的考驗期之後,整體環境進入了較穩定的狀態,這時期海 平面也幾乎停止了上漲,較開闊的平原地區重新開足了發展經濟、文化的 馬力,尤其是稻作農業的發達、成熟為當時全社會的迅速發展打下了扎實 的基礎。1996年發掘的嘉興南河浜遺址崧澤文化遺存的文化內涵、特征和 成就足以向我們傳達上述兩方面的信息。
      相反,綜觀寧紹地區這時期各個遺址的文化面貌已明顯地呈現出後勁 不足的態勢,文化堆積薄,遺物少的考古發現狀況雖不能排除由於工作開 展不平衡和保存狀況不好等原因而給我們造成一種判斷上的錯覺,但從文 化生態環境變遷的優劣角度來分析,仍促使我們相信這些考古發現能基本 反映這一階段、這一區域的接近真實的歷史原貌。尤以塔山遺址中下層兩 期墓地的簡單比較*能說明寧紹地區相當於河姆渡文化三四期之間的文化 轉變脈絡。下層墓地規模較大,整體布局嚴密,墓葬排列清晰有序,隨葬 品也反映出一定的社會等級關繫。而中層墓地各方面與下層實不相稱。另 外,慈湖上層遺存、小東門第二期遺存、鯗架山第三期遺存、名山後中期 遺存等與它們各自的較早階段的被疊壓堆積比較,無不反映出寧紹地區的 史前文化由河姆渡文化第三期至第四期的快速衰落過程,環境變化依然是 首要因素。與此期的杭嘉湖平原相比,寧紹地區盡管也處於海平面的穩定 狀態下,但顯見的是經濟有效面積窄小,山麓坡地灌溉不易,稻作農業進 一步發展潛力較小。這一弱點根本性地制約著社會經濟、文化的強有力的 發展。所以說,在河姆渡文化的三、四期,寧紹地區史前文化遺址的發現 數量的增加和所謂分布空間的擴大現像,並不是河姆渡文化在此期進一步 繁榮發達的結果,而隻是史前文化發展的一個假像或說表面現像。事實是 :一方面,那是寧紹地區史前文化生態環境的特殊性造成了考古發現上的 不平衡的結果;另一方面,遺址開始分散、規模縮小。因為“隻有經濟得 到發展,人口增殖,纔能使得遺址數量的增多和分布範圍擴大”。寧紹地 區這一階段的生態環境,沒有表現出促使史前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動力和資 源條件。通過文化生態環境條件和各遺址遺存面貌分析得出的接近歷史真 實的結論是:6000年前以後的一千年問,寧紹地區史前文化衰落了,與同 期的杭嘉湖平原上的史前文化相比,逐漸地被甩在接力賽跑跑道的後面。
      至此,對於杭州灣兩岸史前文化,在三千多年歷史長河中的不同表現 和曲折路程,可以作一個*加貼切的比喻:杭州灣兩岸的自然地理環境對 兩岸史前文化的影響,猶如一場皮影戲演出中控制著道具皮人的兩隻手。
      在河姆渡文化一期(距今約7000~6500年),兩岸史前文化呈現出並駕齊驅 的水平,就像剛開始的皮影戲演出中控制著道具皮人的兩隻手,不知疲倦 ,用力均勻;而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一狀況也好像在說明,兩岸史 前文化有著同一個源頭,那就是寬廣的大陸架範圍。這意思很像那兩隻手 中的兩個道具皮人,原本就是由一個人在操縱。鬥轉星移,兩岸史前文化 在以後的幾千年間經歷了各自的滄海桑田,兩者的表現真像那皮影戲中的 兩具皮人的表演,白有精彩和遺憾之處…… 各領風騷數百年——河姆渡文化與良渚文化之間的嬗遞關繫 河姆渡文化晚期,寧紹地區的一些遺址如慈湖、名山後、塔山遺址與 隔杭州灣相望的馬家浜文化和崧澤文化的遺址在文化面貌上有著明顯的差 異,隻不過,與此同時,杭州灣兩岸的史前文化確實產生了趨同現像。到 了距今四五千年的良渚文化時期,除了玉器發達程度相差甚遠外,兩岸地 區普通的文化因素幾乎已不分彼此。
      進入良渚文化時期,兩岸文化發展水平卻進一步拉開了差距。寧紹地 區雖已發現多處直接疊壓於河姆渡文化第四期之上的頗具良渚文化特征的 遺存,也有幾處單純或直接疊壓於生土層上面又被印紋陶堆積疊壓的遺存 。但它們的堆積薄,遺跡少,遺物零散已成為寧紹地區良渚文化階段的史 前遺存比較清楚的總體特征,而且不存在上述那種屬於假像的可能性。北 邊杭嘉湖地區的良渚文化則盛極一時,而且幾乎從各方面達到了長江下遊 地區史前文化發展的**。兩者相比,其中一條重要的原因也在於環境的 差異。杭嘉湖平原地區,由於海平面的穩定或短期的小幅回落,土地開闊 平整,治理開發容易,稻作農業獲得**發展,在此基礎上,社會經濟、 文化各方面也達到**繁榮。多層次規模的墓地發掘表明,社會關繫進一 步復雜化,社會財富分化加劇,代表社會等級規範的禮制日漸成熟,社會 整體處於向文明門檻邁進的階段。而寧紹地區開發稻作農業的難度先天地 大於北邊,小環境眾多,發展空間窄小,自然地理分隔而造成的社會、文 化差異比較嚴重。這些特征在名山後等各個遺址中均有所反映。因而造成 良渚文化時期寧紹地區的整體發展動力較弱。這一弱勢一直要到一千多年 以後越國的崛起纔得以改觀。
      在良渚文化遺存中的很多細節,如稻作農業、帶墊板的柱坑、有段石 錛、冠狀器造型、鳥崇拜、漆器、絲織品、鹿角靴形器、鑽空石斧(鉞)、 水井、實足嶴等方面都可溯源於河姆渡文化,其中,稻作農業中的犁耕技 術、柱坑墊板的建築技術、規整精致的有段石錛的手工藝技術、玉器雕刻 工藝成就等,都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表現,無不體現了文化的繼承與創 新的辯證關繫。如果說,早期河姆渡文化代表了中國東南遠古文化的** 個高潮,那麼,良渚文化則無疑是中國史前文化中的一座絢麗奪目的** 。
      千絲萬縷連吳越——河姆渡文化與越文化的父繫 春秋戰國時期,崛起於寧紹地區的越國,勵精圖治,迅速北定吳地, 遽成東南霸主,一時威震宇內,*欲問鼎中原。數十年的強勢政治為越文 化的興盛撐起了一方晴朗的天空,使鳥圖騰、水稻種植、善舟楫、陶器制 作中拍印編織紋、住干欄居等文化傳統再度發揚光大。杭州灣以南地區的 社會經濟文化在這個較短的時期內達到了又一個發展的高潮,堪稱“文化 中興”。越文化雖與河姆渡文化相隔上千年,但從粗略的比較中依然不難 發現,越文化的血液中流淌著河姆渡先民勤勞智慧、崇尚自然、勇於創新 、自強不息的精神因子。
      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一號墓中出土一把刻有鳥篆體銘文的時越王勾踐 劍,銘文中把勾踐實際寫作“鳩淺”,與史書中的有關記載相對應,可以 窺見越人曾有的崇鳥風俗。
      1981年紹興坡塘306號春秋晚期墓中出土一件***的文物——方體、 四面坡攢尖頂建築的青銅模型,其頂上直立一根八稜柱,柱頂加飾一隻神 氣的大尾鳩鳥室內塑著六個人正在舉行祭祀活動的場面。僅憑這一青銅鳥 所處的位置就足以看出越,對鳥的崇敬之情。
      《漢書》中記載:越人“以船為車,以楫為馬,往若飄風”。江蘇南 部武進、吳江、宜興等地出土過多艘春秋戰國時期的獨木舟。這應是河姆 渡人善舟楫習俗的遺風。
      在寧紹地區的商周時期遺址中出土過不少印紋陶、原始瓷圜底罐(釜) 、陶支腳、鴨形壺、有段石錛等,它們的造型特征多顯示出河姆渡文化中 同類器物的影子。
      2001年發掘的玉環三合潭遺址,在浙江境內**出土了春秋戰國時期 較大規模的干欄式木構建築遺跡。它們具有與河姆渡遺址相類似的居住環 境,*有意思的是,幾乎所有的粗大木柱底下都有一個鋪著厚實墊板的柱 坑。這種木構建築技術與河姆渡遺址、鯔山遺址中晚期的建築遺存上看到 的形式表現出驚人的相似,雖然兩者間有著兩三千年和上百公裡的時空差 距。這一發現*進一步證明了,河姆渡文化對周圍地區深遠的歷史影響。
      P178-181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