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為誰保護城市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世界史
    【市場價】
    179-260
    【優惠價】
    112-163
    【介質】 book
    【ISBN】978710803422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三聯書店
    • ISBN:9787108034229
    • 作者:張松
    • 頁數:222
    • 出版日期:2010-07-01
    • 印刷日期:2010-07-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20千字
    • 面對豪邁壯觀的藍圖,面對千城一貌的現像,面對懷舊掩蓋下的假古董,面對自自所在的日新月異的城市說:這變化和我們有什麼關繫……一位城市規劃學者提出:為誰保護城市!城市是時間的藝術,城市是人們記憶的參照物,城市的魅力正在於人們心中活生生的記憶。因此,作者認為,無論是城市規劃還是保護,都要從生於斯長於斯的“人”出發,“城市建設時,要把對人的關心放在首要位置上”,要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就要關注社區中那些細微的事物,生活環境中潛在的東西,或許這些東西並不亮麗、並不時髦,但這都是社區文化的一部分,承載著人們的記憶和憧憬。
    • 在城市現代化的過程中,高質量的生活是必不可少的。在城市開發建 設中,關注生活質量的提升纔是最重要的環節。城市美,最為重要的是生 活美,現實中的生活是真實的、靈動的。社區中那些細微的事物、街道上 所有的一切、生活環境中潛在的東西,它們也許並不亮麗,並不時髦,但 卻可以推動真正的社區文化的營造。 本書由三部分組成:關於產生文化、城市閱讀和城市批評;關於產生 文化遺產保護;以及以上海為個案的城市文化和遺產保護分析。
    • 為誰保護城市遺產(代序)
      城市失落
       城市的復雜性和整體性
       城市規劃,為了誰?
       懷舊掩蓋下的文化“墮落”
      城市解讀
       北京、上海、廣州三城閱讀雜記
       上海的空間遺產
       文化景觀江南古鎮解讀
      城市保護
       如何留下時間的記憶
       產業遺產的保護
       日本的傳統地區保全
      文化遺產保護關鍵詞
      後記
    • 北京、上海、廣州三城閱讀雜記 城市是一本打開的書,隻要你進入其中,就要自覺或不自覺地去閱讀 它;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隻要你生活在此,就不得不欣賞它。反過來看, 如同伊萊爾·沙裡寧在《城市——它的發展、衰敗與未來》一書中所講到 的:“讓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這個城市的居民在生活上追求的是什 麼。” 北京、上海、廣州三座城市無論從地理環境,還是文化特征上看,都 是極具代表性的。北京是千年古都、文化名城;上海是現代都市、經濟中 心;廣州是南國商埠、濱江港城。在《新周刊》中國城市魅力排行榜專輯 中,北京被認為是“*大氣的城市”,上海是“*奢華的城市”,廣州是 “*說不清的城市”。
      上述描寫,對了解北京、上海、廣州三城的個性特征(嚴格地講是歷 **的)是很有幫助的。可是,在經濟**化、城市化的進程中,在經歷 了如夢如幻的、大規模的*新改造之後,是否還能識別三座名城各自的身 份(identity)? 脫胎換骨、以“拆”為主 倪偉先生在《書寫城市》一文中認為:“從某種角度看,都市懷舊可 說是信息化時代社會結構的重大調整波及社會心理的一個結果。”就連走 在中國*前沿的上海人也對舊上海之夢幻沉迷不已。老照片、老房子、老 唱片、老漫畫……簡直是逢老必火。
      手頭有一本有關美國歷史保護歷史與理論的英文著作,書名為 “Keeping Time”。有意思的是,“老城市”繫列叢書中的《老上海》的 副標題為“已逝的時光”,正好與之形成對比。現在當人們談到名城的特 色消失,或城市在轉眼之間變成了鋼筋混凝土森林時,常常對美國人憤憤 然,好像都是“老美”惹的禍。
      其實,“喜新厭舊”恐怕是中國人自己的老毛病,漫長的封建社會形 成了“超穩定體繫”。阿城先生的看法是:“雖然本無新舊,一旦王朝改 姓,卻都是稱作‘創立新朝’。”而且,“從近代開始,‘新’的意思等 於‘好”’。解放時,“雖然將北平改回舊稱為北京,想的卻是‘新中國 ”。
      “文化大革命”中不斷掃除一切舊東西的革命運動,已為歷史證明是 **錯誤的。但是,“破舊立新”的城市建設方針的影響至今仍然很大, 社會生活中的房地產已經演變成了“泛地產”,打造城市、以拆為主。“ 脫胎換骨”大改造的結果是:名城煥然一新,古都日新月異。
      源於“秦”這個漢字發音的“china”一詞,在當今社會演變成了“拆 了”或“拆哪”。鋻於此,藝術家王勁松以一種旁觀式的“呈現”,關注 中國特殊背景下的文化問題。他以一百張在不同建築物上圈寫的“拆”字 ,構成的作品《百拆圖》,極具“觸目驚心”的藝術衝擊力。王勁松告訴 大家:“一座很快將被拆毀的建築,它所能傳達的不僅是以往全部歷史殘 留其中的全部氣息,*多的是在日漸高漲的建設熱情對比之下的‘無奈’ 與‘屈從’。”然而,“在多數人眼中,‘拆’是令人驕傲和自豪的標志 ,它是經濟高速發展社會不斷進步的必然階段。它不斷地提示人們‘新世 界’、‘新世紀’、‘新生活’的來臨。人們甚至天真地認為落後愚昧的 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也會在‘拆’中蕩然無存”。
      一句話,拆舊建新,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城市變成了一隻大沙盤, 在權力和金錢話語的支配下,可以隨意改動,甚至重新組合。
      盡管上海近些年發生的變化,讓人有滄海桑田、恍若隔世之感。然而 ,未讓城市有些微的喘息,上海新一輪舊區改造已經拉開了序幕。人們不 禁要問“新一輪改造”新在何處?閱讀2002年3月19日《文彙報》中《靜安 區五年內拆盡舊房》一文,方知“新一輪舊區改造將實現三大轉變:由過 去的政府花錢‘貼地塊’向‘貼功能’轉變……舊區改造由零星改造向區 域開發、成片開發、零星撥點相結合轉變;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由‘事後 ’向‘事先’轉變,以盡快改善投資環境”。
      如此快速地拆毀鏟除老舊房屋,《上海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市中心 區劃定的1385平方公裡(占浦西內環線以內面積的173%)保護區是否還有 意義,這其中的234處完整的歷史街坊、1019萬平方米的保護建築又將在何 處安身? 這一切,不能不讓我們想起90年代初編制完成的《上海歷史文化名城 保護規劃》,在轟轟烈烈的開發建設中被冷冰冰擱置的境遇。歷史難道又 要重演嗎?或者真如評論家吳亮所言:“歷史不斷地被摒棄出視野……隻 剩下一個樂隊,在那兒權充歷史的擺設,供咖啡客圍觀?” 仔細想想,新的東西往往是被遺忘了的舊東西。貪大求洋、“高度” 競爭 北京獲得2008年奧運會舉辦權,國民為之鼓舞。與此同時,北京的城 市形態是否還要再次“攤大”?古都保護是否會受到衝擊?也成為“杞人 憂天”般的問題。
      奧林匹克精神鼓勵競爭,其口號為:*高、*快、*強。廣州2001年 舉辦的九運會的口號為“新新九運”、“新世紀、新廣州、新全運”;北 京2008年奧運會的口號為“新北京、新奧運”;上海申辦2010年世界博覽 會的口號“申辦世博會、建設新上海”。
      我們的城市建設,作為城市政府“形像工程”,也許是由於與大型活 動直接有關的緣故,似乎也走上了瘋狂競爭之路。求新、求快、求洋、求 高、求大。
      當上海以“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自詡和驕傲時,廣州也提出了 “一年一小變、三年一中變、十年一大變”的響亮口號。城市之間的另一 場競爭——速度之爭,也就全面拉開了帷幕。每一個城市的***惟恐所 在的城市變化太小、變得太慢。以北京為例,近年來僅住宅建設的速度, 達到每年竣工八百多萬平方米。為了加快速度,采用的是用推土機開路、 大拆大建的“成片土地開發”的模式。許多有數百年歷史的文化遺跡、胡 同和老房子,甚至未及甄別、鋻定便被夷為平地。
      在一段逝去還不太久遠的歷史中,“大”被賦予一種革命化的取向和 色彩,一大二公,大干快上,大煉鋼鐵,大躍進,大革命,大會戰等等層 出不窮;“小”則是可鄙的、右的、落後的,誰也不想顯出“小家子氣” ,做“小腳女人”。
      **,越來越多的城市將“推進城市化”作為經濟發展戰略。市長們 都在忙於做大蛋糕,沒工夫來思考:蛋糕為何要做大?蛋糕做大了以後又 如何?以及諸如此類的一些問題。與之相應的是,在部門割據和地方主義 的體制格局中,跨地域、跨地區的城市協調發展幾乎不可能。按有關區域 規劃和課題研究中提出的京津唐地區整體發展中“大北京”、長江三角洲 中“上海經濟區”、珠江三角洲中“廣州城市群”等概念和構想,至今仍 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
      以“**化”定位的許多中國城市的“現代化”——就城市建築面貌 、價值取向和精神氣質等許多方面而言,都隻是港臺文化的拙劣翻版,高 層建築成為現代化建設成就的標志,城市正在變為“文化的沙漠”。
      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興建的北京東方廣場,雖經修改後仍超高近40米 ;金融街的主體建築超高竟達68米。*新的CBD地區規劃,摩天大樓林立, 是一幅完**全、標準的“現代化都市”景觀。在北京城,這種對高度的 競爭是悲劇性的。因為開闊舒緩的平面布局和遼闊優美的天際輪廓線,正 是這座古都的基本特征和文化性格的體現。1985年北京市制定的城區建築 高度控制規劃方案,以故宮為中心,分層次由內向外控制建築高度,老城 區*大部分地區高度控制在18米以下。1993年中央批復的《北京城市總體 規劃》也明文規定:“長安街、前三門大街兩側和二環路內側以及部分干 道的沿街地段,允許建部分高層建築,建築高度一般控制在30米以下,個 別地段控制在45米以下。” 可是,正如李漁所言:“土木之事,*忌奢靡,匪特庶民之家,當崇 儉樸,即王公大人,亦當以此為尚。蓋居室之制貴精不貴麗,貴新奇大雅 ,不貴纖巧爛漫。凡人止好富麗者,非好富麗,因其不能創異標新,合富 麗無所見長,隻得以此塞責。” 繁華一時的上海向有“東方好萊塢”、“東方巴黎”的美譽,隻不過 那是過去的事了。**,當中國的每一個城市都雄心勃勃地定位於“** 化大都市”時,“東方巴黎”的桂冠似乎還“名花無主”。可是“歐陸風 情”已不可阻擋地成為*新流行。“直接請法國建築師設計成為*‘酷’ 的豪舉。北京王府井的步行街和上海南京路的步行街均出自法國人之手, 在整體風格、細部設計乃至裝飾材料使用上都十分相似。當你在王府井行 走,正如在建國門的街頭漫步,經常會產生不知身在何處、時空倒錯的感 覺。”人們陷入時間和空間的雙重失根狀態。現在,廣州北京路步行街的 改造,也已經列入計劃,不久也會有新的變化。
      2000年夏天在德國德紹的包豪斯舉行了以“北京·上海·深圳——21 世紀的城市”為題的中國城市建築展,德國《明鏡》周刊刊發了題為《中 央帝國的曼哈頓》的評論文章,認為“中國正在改造他們的城市——模仿 西方的大城市。人民共和國會不會很快美國化,看上去像迪斯尼樂園”, 上海浦東摩天大樓群是“第二次文化大革命的壯觀”。一方面,境外媒體 不得不承認:在**城市化的進程中,中國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同時, 也表示了他們的擔憂,“世界會不會很快變成一種曼哈頓與拉斯維加斯的 俗氣的混合物”。因為中國以“令人驚嘆的方式,從規模、密度和速度上 重寫了西方城市規劃原理的定論”。
      20世紀30年代流行於上海灘的《良友》畫報上,曾有“如其說中國有 個巴黎第二,我們不知該慶幸還是該悲痛……”的感嘆。此言此語,至今 依然可起到警世的作用。
      城市巨變帶來文化危機 為了在2008年奧運會召開之際向世界展示中國的風貌,舉世聞名的北 京故宮將啟動近百年來規模*大的一次維修工程。可能將有數億資金投向 這一耗時長達六年的龐大工程。90年代,當廣州市在老城區發現西漢南越 國和御花園遺址時,也曾有城市政府當機立斷,停止項目開發,投入巨資 進行保護,“開發為保護讓路”的報道。可是有關大規模破壞城市歷史環 境的報道,顯然量要大得多。
      據《世界建築》雜志報道:“中國大陸在短短的十年之內建造了整個 西方世界一百年的建築數量。”**北京發展的事實,也**宣告了當年 “梁陳方案”的“不可行”。“城市輪廓線東起高碑店,西至石景山,南 抵大紅門,北達清河鎮,方圓約六百公裡,已經是老北京城面積的十倍。
      換而言之,我們已經建設了相當於十個北京城”。世界上***的北京 明清古城,自然要消失在日新月異的變化中。
      廣州城市規劃*早的藍圖是向北、向東走的,定位一直不是很清楚, 一會兒學香港,一會兒學上海,在**大都市的構想下徘徊。而在市場這 隻無形之手的拉動下,卻又開始往南擴展。廣州的文化條件要比上海好得 多,越王墓、七星崗、五仙觀、光孝寺、六榕寺等文化遺產遍布老城。但 是由於高架道路、立交橋無序建設,高樓大廈超密度開發,早已將它們掩 埋起來了。上海雖然有一處被稱為歷史保護探索的“新天地”,但在“一 撕即可剝落”的“鍍金時代”,很快也會湮沒在摩天大樓所構築的鋼筋混 凝土森林中。
      劉建梅在《城市的多邊故事》中談道:**的上海,一樣是日新月異 ,一樣是無比地繁華,一樣是一點點地碾平帶有文化遺產的廢墟,然後又 在廢墟上建造一個同臺北相似的“世紀末的華麗。”即使新上海已在開始 復蘇它的繁華夢,可是老上海的富有風情時髦、有滋有味的點點滴滴的日 常生活卻所剩無幾了,那點靈氣已不復存在了。難怪有人認為,現在“看 上海,好像在看恐龍的骨骼,這些年不斷有新樓出現,令人有怪異感,好 像化石裡長出鮮骨刺,將來骨刺密集,也許就是上海以後的樣子”。
      北京市*為薄弱的,一是缺乏良好的生態環境;二是歷史文化資源的 嚴重流失。人的多樣性,決定了人文世界的“和而不同”,地域文化、都 市文化呈現出豐富多彩的面貌。持續的、不可避免的城市化或城市建設的 程式化,使我們城市的地域特色被同化、異化、抽離或分割,從而失去了 存在的物質基礎。
      從哲學的觀點看,變化是**的、永恆的;不變是相對的、暫時的。
      但是能夠打動人心、產生共鳴的環境,取之於永恆存在的“人性中的常情 ”。構成生機勃勃、悠閑自在、美好宜人城市的“無名特質”(quality without a name),是人、城市、建築或荒野的生命與精神的根本準則。
      要保持城市特色和場所精神,就要在快速城市化的進程中、在體制轉軌的 急劇變革中,尋找合適的、可行的應對措施,切實保護它們。
      人類學對近代人類認知的貢獻之一在於提出多元文化的價值,強調分 別從主位文化量度(emic—measure)及客位文化量度(etic—measure) 來分析、看待社會及人們的行為。人類意識到生物多樣性對進化和保持生 物圈的生命維持繫統的重要性,確認生物多樣性保護是全人類共同關切的 事業。其實,生物多樣性的內在價值,同樣包含著社會、經濟、科學、教 育、文化、娛樂和美學價值。一個物種的滅*是重大的損失,一種文化及 其表達方式的滅*也是無法彌補的損失。因此,2001年11月UNESCO通過的 《文化多樣性宣言》,強調在經濟**化的過程中,尊重、維持文化多樣 性(cultural diversity)對全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意義。
      P69-78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