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2晦暗不明的戰爭)(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世界史
    【市場價】
    358-518
    【優惠價】
    224-324
    【介質】 book
    【ISBN】978754368027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青島
    • ISBN:9787543680272
    • 作者:(英國)溫斯頓·丘吉爾|譯者:方唐
    • 頁數:351
    • 出版日期:2015-04-01
    • 印刷日期:2015-04-01
    • 包裝:精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99千字
    • 溫斯頓·丘吉爾,百年來世界*有說服力的八大演說家之一、有史以來*偉大的英國人之一、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2晦暗不明的戰爭)(精)》是英國前首相全景式歷史巨著,也是***、*全面的二戰歷史回顧,同時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1周年。解密二戰鮮為人知的內幕,洞徹風雲變幻的**關繫。本卷講述了德國在入侵法、英兩國前各個**斡旋,並在希特勒的策劃下發動了吞並中歐和北歐**的一繫列活動。
    • 《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2晦暗不明的戰 爭)(精)》記述了1939年9月3曰至1940年5月10日,納 粹德國為了遮人耳目,在各個國家斡旋,並在希特勒 的策劃下發動了吞並中歐和北歐國家的一繫列活動, 從而為德國最終展開對法國和英國的入侵做好了鋪墊 。 作者溫斯頓·丘吉爾詳述了波蘭的覆滅、法國前 線的戰況以及北歐國家慘遭蹂躪等事件;此外,作為 當時的英國海軍大臣,作者敏銳地觀察到了海戰在即 將到來的戰爭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因此,對有關的 設備、人員都提前做好了精心的準備,還特別提到了 磁性水雷在海戰中的重要性。作者對戰爭初期由於納 粹德國的“橫行霸道”而彌漫在歐洲上空的陰霾進行 了充分的描述,讓讀者身歷其境體會“晦暗不明的戰 爭”實景。
    • 致謝
      序言
      為新版寫幾句
      第一章 戰爭
      第二章 海軍部的重大任務
      第三章 波蘭的覆滅
      第四章 戰時內閣的問題
      第五章 法國前線
      第六章 戰鬥加劇
      第七章 磁性水雷
      第八章 普拉特河口外的海戰
      第九章 斯堪的納維亞 芬蘭
      第十章 一個黑暗的新年
      第十一章 風暴之前
      第十二章 海上的交鋒
      第十三章 納爾維克
      第十四章 特隆赫姆
      第十五章 在挪威的挫折
      第十六章 挪威:*後的階段
      第十七章 政府倒臺
      附 錄
    • 此時,日本是否是我們的敵對方,或者對我們有 所企圖的跡像還沒有出現。美國是日本*關注的一方 。我想,美國即使不被卷入這場戰爭,也不可能對歐 洲**在遠東的利益被日本侵占這件事坐視不理。在 這種情形下,我們可能因為日本成為敵對方而感到非 常苦惱,這使我們失去了一部分東西;但美國會被卷 入戰爭,而且可能隻會和日本作戰,這又讓我們得到 了一些好處。經過得失的對比,我們覺得得到的要比 失去的多。不管怎麼樣,即使遠東地區面臨著巨大的 威脅,我們的主要目標在歐洲,決不能轉移。我們不 能保證我們在黃海的利益不被日本侵占。假如日本參 戰,那麼新加坡要塞是我們力量所能達到的*遠地區 。在地中海的安全得到保障之前,在意大利的艦隊被 驅逐出地中海以前,我們必須要堅守新加坡。
      假如在戰爭初期新加坡要塞的駐軍充足,糧食和 **的儲備至少能供應半年,那麼我並不害怕日本派 遣一支艦隊和陸軍攻打新加坡。新加坡距離日本遙遠 ,這就像索斯安普敦距離紐約一樣。如果日本有圍攻 新加坡的意向,就要派出他們的主力艦隊,這樣纔能 讓他們裝載六萬人的運輸艦得到保護。日本攻打新加 坡需要走海上交通路線,有三千英裡的路程,如果日 本的海上交通路線被切斷,那麼攻打新加坡的計劃必 然失敗。也有可能出現一種例外,那就是印度支那和 暹羅被日本占領,而且日本還要將強大的空軍和陸軍 建在越過暹羅灣三百英裡的地方。如果這樣,上面提 到的看法就不適用了。但是直到一年後纔發生這件事 。
      日本想要在英國海軍勝利並將新加坡牢牢堅守的 情況下,發起對澳大利亞或者新西蘭的進攻,是*不 可能的事情。我們可以保證澳大利亞免受侵略,不過 我們必須按照順序部署軍事力量,要以自己的方針作 為指導。因此,假設日本成為敵對的一方,它成功控 制黃海後,再派遣軍隊到澳大利亞拓展殖民地的可能 性並不大。日本如果想讓澳大利亞對它產生畏懼感, 那麼長期擁有一支規模較大而精銳的部隊是**必要 的。假如日本真的這樣做,那麼日本艦隊就需要重新 部署各地區的力量,在對澳大利亞的戰爭中隻能處於 長期分散的狀態。無論何時,在地中海取得勝利對我 們隻有好處,這樣纔有力量抽調軍隊支援其他地方, 讓敵軍與其根據地之間的聯繫被我們強大的海軍切斷 。我認為美國很可能采用這種做法:如果日本將其艦 隊和運輸艦開向南半球,那麼美國就可以告訴日本, 美國認為日本的行為已經屬於發動戰爭的範圍了。我 們現在可以試探他們對這種在遙遠的未來可能發生的 事情的看法。
      本書的附錄1列舉了在1939年9月3日晚之前,英 國、德國艦隊的實力,已建和在建艦隻都包括在內, 也列舉了同一基礎的美國、法國、意大利、日本的艦 隊力量。我堅信(而且事實記錄證明),澳大利亞和新 西蘭的本土在世界大戰的**年內不會遇到一絲危險 ,是**安全的。我希望海洋上的敵人可以在開戰後 的**年結束時被消滅。事實證日月,這些對於開戰 **年的預計是正確的。對於遠東地區在1941和1942 年發生的變化,我會在此書必要的地方再次論述。
      各大報紙(以《泰晤士報》為首),認同五六名人 員組成戰時內閣,這些人員不受任何部門管轄。而且 ,為了在對戰策略,尤其是重大策略方面,達成*大 範圍的共識,必須這樣做。總之,*理想的做法就是 “這五個人不管戰爭以外的其他事務”,但在實際操 作中這種做法同樣存在很多問題。一個政治家不管他 有多麼大的**,一旦他遠離具體事務,在他與同他 密切聯繫的部門的主管大臣交往的過程中,就不能處 於有利地位。海陸空三個部門的情況*甚,戰時內閣 的成員根本不能直接負責每天的各項事務。他們不能 與海陸空三個部門的大臣平等地對抗,他們能做的隻 有做出決斷,事先給出泛泛的指導意見或者事後發表 看法。出現這種局面的原因是海陸空三部的大臣對各 項事務的細節都十分了解,在專業顧問的幫助下,能 承擔直接而具體的責任;戰時內閣的成員能夠做出決 定的前提是他們能團結,但實際上他們之間經常出現 意見不一致的局面。戰時內閣經常爭吵不斷,但戰爭 的發展片刻不能等待就會變化出新的形勢。戰時內閣 閣員不能像專部大臣那樣掌握大小事實和數字信息, 所以他們不敢批評責難。專部大臣負責具體事務的執 行與指揮,也不會為內閣閣員增加工作負擔。*後, 戰時內閣閣員每天的工作隻是閱讀文件和材料,無法 將自身的知識運用在指揮戰爭中,不能起到減少工作 麻煩以讓工作*加順利的作用,隻能是在理論上指揮 其他部門或者對其他部門作出評價。如果一旦各部門 發生爭執,隻能選擇仲裁或者妥協的方式解決爭端。
      正因為如此,戰時內閣的成員應該吸收外交和作戰部 的大臣。一般的“五巨頭”都是因為在政治上得勢纔 進入內閣的,而非有作戰知識和纔能的人員,在內閣 中,至少要有一部分人是這樣進入的。為了達到這種 效果,戰時內閣閣員的人數就不得不激增,原來設置 的限度根本不夠。想要減少戰時內閣人數的一個方法 就是讓首相兼任國防大臣。從我當政的經驗來看,我 不喜歡與顧問以及非專部的大臣討論,不喜歡非專部 的官員做我的下屬,而是*希望和專部的官員商討。
      為了減少禍端,不出現用麻煩博取注意的情況,每個 人都應該努力工作,忠於職守。
      …… P13-1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