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盛世宰輔於敏中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222-323
【優惠價】
139-202
【介質】 book
【ISBN】978781130898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江蘇大學
  • ISBN:9787811308983
  • 作者:編者:曹春保
  • 頁數:278
  • 出版日期:2014-12-01
  • 印刷日期:2014-12-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40千字
  • 於敏中,清代*年輕的狀元,江蘇金壇人,出身科舉世家。他是乾隆皇帝親自配置起來的心腹,仕途充滿傳奇色彩:翰林院供職7年,4次扈從乾隆南巡,軍機處行走20年,以“兩定大小金川”、“赴緬甸”的戰役中的功勛彰昭為“文人武略”,主持編纂《四庫全書》。他死後,入祀賢良祠,謚文襄。這本由曹春保編著的《盛世宰輔於敏中》以《清實錄》《清史列傳》和於敏中及其他人員的相關奏章為原始資料,闡述於敏中一生的發展過程,試圖全面反映和剖析於敏中其人。
  • 這本由曹春保編著的《盛世宰輔於敏中》通過對 諸多方志史料和民問故事的探秘辨析,揭開環繞年輕 狀元於敏中科舉仕進充滿神奇而又耐人尋味的人生, 穿越乾隆盛世恢宏時代,以翔實的史料和新穎的視角 展示了於敏中的纔華。
  • 第一章 縉紳之家書香門第
    第一節 明代科考,壇邑於氏訇然而起
    第二節 言傳身教,文章 道德千古流芳
    第二章 身出名門幼年苦學
    第一節 世家嬌子,幼年聰穎發奮苦學
    第二節 鄉試中舉,少年神童會試落第
    第三節 名師訓導,六年力學矢志不渝
    第三章 狀元及第光耀門楣
    第一節 丁巳恩科,乾隆皇帝欽點狀元
    第二節 科舉仕進,忠孝傳家讀書繼世
    第三節 *高榜名,民間亦有閑言碎語
    第四章 翰林修撰潛心砥礪
    第一節 任重道遠,精心設計仕進目標
    第二節 審時度勢,精明得體頗受恩寵
    第三節 仕途坦蕩,職務變遷循序而進
    第五章 提督學政興學選人
    第一節 不辱皇命,維護士子科考仕進
    第二節 興學得人,朝野上下聲望日隆
    第三節 唯人自為,扶持後進朝野稱頌
    第六章 內閣學士扈從南巡
    第一節 內閣學士,南巡任務選撥寒士
    第二節 培植士類,實施以文治國方略
    第三節 纔思敏捷,民間流傳諸多趣聞
    第七章 以忠事君獨享帝寵
    第一節 匿報母喪,皇上親自為其辯護
    第二節 與君相伴,察事周密可堪大任
    第三節 逸氣橫發,秉性內斂委政受成
    第八章 孺慕情懷尊賢有道
    第一節 關心邑裡,授予縣令治政良策
    第二節 尊賢有道,仕途不順非於之過
    第三節 族人鄉裡,秉公辦事不徇私情
    第九章 武略安邦文治天下
    第一節 文人武略,金川戰事功勛卓著
    第二節 文治天下,高位作手無人替代
    第三節 文翰著稱,貢獻不凡詩文纔華
    第十章 編纂巨書青史留名
    第一節 積極策應,編纂叢書征集古籍
    第二節 欽定總裁,位尊權大精心傾力
    第三節 知人善任,招賢納士精心編纂
    第十一章 觸犯聖怒遭受處分
    第一節 廣接外吏,探測上諭始遭懲詰
    第二節 恩眷之隆,以換臣子感恩戴德
    第三節 受懲被貶,和坤發跡脫穎而出
    第十二章 營私玷職家積巨資
    第一節 遺產之爭,引發查抄身後家產
    第二節 厚裕臣僚,難抑官場風氣日下
    第三節 徹查問責,民間追尋動機溯源
    第十三章 捐監案發再遭處分
    第一節 捐監舞弊,極言之利疑為元兇
    第二節 行貪受懲,表裡難一雙面人生
    第三節 昭示來茲,*終剝奪入祀資格
    第十四章 功過是非各有評說
    第一節 詔毀旁戲,巨資帶來覆巢之禍
    第二節 仇官傳聞,野史戲說誤傷甚深
    第三節 瑕瑜互見,文襄百年難覓聲跡
    附錄:於敏中年表、大事記、簡歷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 第一章縉紳之家書香門第 於敏中(1714一1780年),字叔子,號耐圃,江蘇 金壇金城鎮人。
    金壇設縣的歷史與科舉制度基本同步,在長達 1280多年的科舉取士中,這裡形成了“於、王、許、 段”等科舉世家,共產生230位進士,其中狀元3人、 榜眼1人、探花2人。於敏中是乾隆二年(1’737)恩科 狀元,在朝為官43年,官至首席軍機大臣、文華殿大 學士、文淵閣領閣事,身兼多種要職,朝野曾以“金 壇秉政”稱之。
    第一節明代科考,壇邑於氏訇然而起 金壇於氏在明代的科舉取士中訇然而起,大放異 彩,整個家族被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這應歸功於家 族中的兩位先祖。**位是於鎰(字南金,號契玄), 明成化十年(1474)於氏家族的**位舉人。於鎰精通 程朱理學,入仕後做過江西萬載縣的知縣,官階不算 太高,但其主張“以德化民”,並著有《契翁中說錄 》,對後裔影響較大。從於鎰開始,五世皆居王母觀 的於氏,這一脈遷人了金壇城內的姚家巷。第二位是 於湛(字瑩中,號素齋),明正德六年(1511)於鎰一脈 中的**位進士。於湛進士及第後,初授兵部主事, 歷職方郎中,後調江西參議,再升貴州參政,官至戶 部侍郎,花甲之年辭官回邑。於湛在族裔中的影響, 是帶領族人在城南建起於氏家祠,並開創了“詩書傳 家”之風。在他之後,整個家族在科考中訇然而起。
    五世皆居王母觀 於湛在《於契玄先生祠堂記》中有一段追憶:我 們於家,自樂善府君遷徙來此,而上代流傳久遠的家 譜都遺失了,所以無從考證。自樂善府君後,又有洮 溪府君、芳洲府君、月潭府君、漁隱府君已經五世相 傳了。他們都居住在金壇城西南的王母觀村。我的父 親契玄公官居中丞,始遷徙到金壇縣城的沿河街居住 ,還有宗族中其他人尚在故鄉王母觀,按譜諜推算尚 有百餘人。於湛明確告訴族裔後人,他的爺爺和先祖 都是種田為業的平民百姓。
    王母觀位於長蕩湖的北岸,地勢平坦,河網密布 ,土地肥沃,是富甲一方的養殖基地和種植基地,一 直被邑人視為“風水寶地”。王母觀之名緣於村中有 座頗具規模的“廟”,不同時期的《金壇縣志》對此 “廟”都不惜筆墨加以描述。歷**的王母觀廟香火 十分興盛,廟裡供奉著王母娘娘,民間族譜對此也有 詳細的記載:王母上殿東西坐,著黃金褡辱,文采鮮 明,光儀淑穆,帶靈飛大授,腰佩分景之劍,頭上太 華,戴太真晨纓之冠,履玄鳳文之,觀之年方三十許 ,修短得中,天姿,靈顏*世,真靈人也。
    研究壇邑村志,很容易發現一種奇特現像,市井 民間習慣將王母觀與數裡之外的三星村合稱為“三星 王母觀”。這一區域廣泛流傳著一個神奇的故事:遠 古時期,女媧補天,眼看大功告成,但到*後關頭, 卻不小心從手指縫中掉下三顆石子。這三顆石子在天 空中隨風飄蕩,落在三星村北首變成三塊巨石。不知 多少年後,王母娘娘去南海參加觀世音菩薩的“盂蘭 ”會,回來時途經江南,發覺茅山東麓有股光華直衝 雲霄。王母娘娘落下雲頭,駐足遠看,隻見前方綠蔭 叢中有三塊巨石閃爍著五彩光華。就這麼一停,王母 娘娘所立之地便蝴蝶紛飛、紫竹斑斑、柳綠桃紅、樹 木扶疏。自此往後,每年的“盂蘭”會,王母娘娘總 要在此駐足觀景。後來,這裡聚集起人群,形成村落 。為感謝王母娘娘的恩賜,村人在王母娘娘駐足觀景 的地方建造了一座王母廟,取名王母觀,也就是於氏 先祖五世居住之地。
    王母娘娘在此流連忘返,很容易令人展開豐富的 聯想,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王母為觀,三星纔立” 之說。當然,傳說隻能是聽聽而已,直到20世紀末, “三星村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6批全國重點文化 保護單位。這裡發掘新石器時代各類文物4000餘件, 纔證實“三星”村的先祖創造出了豐富多彩的原始文 明。一時還真讓人覺得王母娘娘這個女神在此“觀” 景,並非空穴來風。
    “王母為觀,三星纔立”之說,讓後人驕傲,* 值得炫耀的是,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村中的於、許 、唐、莊等幾大姓氏,都有值得自豪的族史和值得推 崇的名流。
    於氏的先祖在王母觀種田為業,家境*初較貧寒 ,靠這方“風水寶地”安身立命,日子纔**天好起 來,纔出現了一批“讀書繼世”的後裔。正如於湛在 《於契玄先生祠堂記》中所說,芳洲府君與他的二弟 伯英先生、三弟伯成先生皆因德行好而被鄉人敬重。
    曾伯祖碧潭府君,入朝後官居某郡別駕(相當於副縣 長)之職,雖然未能官位顯赫於時,然而詩書傳家的 德澤流傳數代都沒有發生變化。到了明代契玄公,他 的稟賦與常人不同,一生致力於程朱理學的研究,晚 年又著《中說》一書,闡發天、地、人之間蘊藏的道 理,啟迪後來的學者,居功甚多。於湛曾自豪地向後 裔子孫申明,我因為是他的兒子,受到他的教誨,明 白了許多事理,纔考中進士,現在做官已40年了。
    於鎰這輩*大的變化,是走出了王母觀,遷移到 金壇縣城沿河街,成為金壇城裡的於氏始祖。自此以 後,他的這脈子孫通過讀書頻繁步人仕途,家族日益 興隆。到了明代的萬歷年間,這支於氏便成為名聞江 南的科舉世家。
    P1-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