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無陂不成鎮(上下)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1552-2249
    【優惠價】
    970-1406
    【介質】 book
    【ISBN】978752032463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0324632
    • 作者:裴高纔//王鳳霞
    • 頁數:838
    • 出版日期:2018-05-01
    • 印刷日期:2018-05-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750千字
    • 《無陂不成鎮(上下)》分上下兩冊,講述的是湖北黃陂的人文問題,全面而繫統地介紹了頗具特色的文化現像。上下兩冊:上冊作者裴高纔、王鳳霞等以散文的筆觸,解讀“無陂不成鎮”現像的文化,探尋“無陂不成鎮”的當代價值;下冊篩選百名古今中外的黃陂鄉賢名流。
    • 上冊目錄
      文化卷
      無陂不成鎮,惟楚有高纔
      究心鄉邦人文,解讀“黃陂現像”
      鉤沉黃陂風情,輻射人文炁場
      守望人文鄉土,呼喚“工匠精神”
      第一章 楚風豫韻
      一 鳳立文明中軸線
      二 楚風豫韻交響曲
      第二章 文化源流
      一 《史記》鉤沉:黃帝御賜“西陵”名
      二 典籍尋根:《周易》《楚辭》謂之“陂”
      三 考古溯源:盤龍文明天下驚
      四 地理覓蹤:三國營建黃城鎮
      五 方志筆乘:漢口拓荒五百載
      六 實證分析:繼往開來建殊功
      第三章 文化特征
      一 盤龍城與盤龍文化
      二 木蘭山與木蘭文化
      三 雙鳳亭與理學文化
      四 黎黃陂與辛亥首義文化
      五 黃孝花鼓與荊楚藝術
      六 民風食俗與民俗文化
      七 《春日偶成》與文學教化
      結語 把根留住
      上冊跋

      下冊目錄
      人物卷
      楔子
      名卿巨公
      朱木蘭:巾幗英雄千古傳
      程顥、程頤:“新儒學”的奠基者
      蔡完:御賜“清官**”
      張濤:題建木蘭山“**人”
      裴宗範:剛直不阿的榜眼郎
      姚締虞:康熙對他“言聽計從”
      曾大觀、劉彬士、金國均:“文武三榜眼”卓異人生
      周恆祺:功成身退的漕運總督
      黎大鈞:晚清國庫的“大管家”
      民國聞人
      黎元洪:親歷甲午風雲的大總統
      範熙壬:同***的師生情誼
      **:民初外蒙古*高軍政長官
      藍天蔚:孫中山任命的關外大都督
      黎澍:總統府的“大總管”
      陳啟天:入閣行政的青年黨要員
      塗允檀:新中國首位易幟的臺灣“大使”
      彭運生:南沙首位軍政長官
      資政經綸
    • (二)三國名將“演武湖” 在淡水湖泊眾多的千湖之省湖北,湖泊面積隻有 22平方公裡的武湖,也許算不了什麼。但它的自然景 色和生態環境,以及其武源、文趣等豐富的人文底蘊 ,卻引來海內外遊客的極大興趣。
      “武湖”位於黃陂與武漢中心城區接壤的長江之 濱,它的全稱是“湖北省國營武湖農場”和“武漢市 黃陂區武湖辦事處”。因這裡是水陸碼頭重要的商品 集散地、水陸通達長江五通口岸,又名“五通口”。
      現在的武湖,既沒有屯兵,也幾乎沒有什麼湖泊 (除與六指店共管的北湖外)可言,那麼,它為何因“ 武”得名? 古代的武湖,三國時曾為江夏太守黃祖閱武習戰 之處。據《元和郡縣圖志·江南道三》記載,武湖為 “黃祖閱武習戰之所”。清同治《黃陂縣志》也說, 武湖是“漢時江夏太守黃祖習射處,又名黃漢湖”。
      又據漢至明清間的史籍,武湖一帶歷為金戈鐵馬之戰 場,群雄紛爭之要地,古之武湖實為用武之湖。
      武湖原是一灣碧波萬頃的天然湖泊,它南通長江 ,東和西有灄水、浸水(漢水東面*大的一條支流, 流經安陸起稱府河)、滾水(1959年改道流入府河)、 淪河等河流相抱,漢水有一支流也在武湖的沙口進入 長江。當年武湖包括今黃陂南境的武湖、三裡、灄口 、橫店、前川、六指店、大潭等街、鎮、場,還包括 今新洲區武湖部分,面積在200平方公裡以上。
      歷**的武湖,河網密布,夏秋洪水泛濫、風浪 甚惡,是兵家演練水軍的理想之所。春鼕枯水季節則 為陸行孔道,僅北湖、勝家海等子湖積水。
      古代的武湖也與牛湖(包括今童家湖、灄口南湖 、西湖及與府河相鄰的東西湖)等湖澤相連。上古時 ,傍水而居的先民緣水而行,人類文明依河流而興, 也沿河流擴散。武湖其連南北、貫東西的水上交通樞 紐之便,也使四周地域領文明擴散之先、得洪荒開拓 之利。
      武湖東北岸的面前畈新石器時代遺址,占地近3 萬平方米,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在此 發掘了文化層厚5米的大量石斧、石鑿、紅陶杯、陶 豆等文化遺存。武湖北岸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還有前 川程家墩、五裡墩,六指小頭墩、鰱魚墩、陳墩社等 多處。這些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的考古發現,昭示著 在4500多年前,武湖沿岸就有先民聚居繁衍和勞作生 息。
      與此同時,魯臺山古墓葬群,也位於古代武湖北 岸。在這裡,20世紀70年代末,結合灄水改道工程搶 救性發掘西周灰坑1個、西周墓5座、東周墓30座,出 土了一批珍貴的青銅器、陶瓷器、玉石器。尤其是5 座西周墓出土的47件青銅器中,有9件鑄有銘文,如 一方鼎腹內鑄有“公大史乍姬口寶尊彝”,一圓鼎鑄 有“長子狗乍乙尊彝”等。銘文“姬”和“長”都為 姓氏,“子”為爵稱,且“姬”為周王室之姓,銘文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