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唐朝大歷史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355-515
【優惠價】
222-322
【介質】 book
【ISBN】978755020533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京華
  • ISBN:9787550205338
  • 作者:呂思勉
  • 頁數:489
  • 出版日期:2012-05-01
  • 印刷日期:2012-05-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411千字
  • 獨孤家族何以飛黃騰達於隋唐兩室?唐高祖為何向匈奴稱臣?李世民修改國史為哪般?魏徵之墓被掘背後的真相是?李治何德何能竟登上帝位?上官婉兒留宮之謎?女皇之後的奪權亂像?唐皇室的性開放源於鮮卑之俗?誰是安史之亂的*大獲利者?玄宗果真賜死了楊貴妃?……三百年唐史迷霧將在呂思勉編寫的這本《唐朝大歷史》中得到解析。
  •   《唐朝大歷史》是史學家呂思勉傾力著述的斷代史,也是史學界關注最 高的唐史讀本。內容有高祖與太宗:開國定鼎父子兵;太宗征戰遼東、高麗 ;女皇帝的殺戮一生;玄宗之路:從盛世到亂世;安史之亂;僖宗二次流亡 等。因此,《唐朝大歷史》堪稱是最完整、最權威的唐史讀本。
  • 第一章 初唐興,武功盛
    第一節 高祖與太宗:開國定鼎父子兵
    第二節 太宗痛殲突厥
    第三節 在東北的統治
    第四節 平定吐蕃、吐谷渾
    第五節 太宗征戰遼東、高麗
    第六節 平定高昌、西突厥
    第七節 威震西南
    第二章 武則天過了把“皇帝癮”
    第一節 高宗李治得帝位
    第二節 武則天變唐為周
    第三節 女皇帝的殺戮一生
    第四節 極盛而衰,邊患頻生
    第五節 召回京城,中宗復國
    第六節 韋皇後霍亂朝綱
    第七節 唐隆政變,玄宗上位
    第三章 開元治,安史亂
    第一節 玄宗之路:從盛世到亂世
    第二節 突厥興亡
    第三節 西域邊事
    第四節 挑起與吐藩的戰爭
    第五節 反復無常的契丹
    第六節 西南邊事
    第七節 安史之亂(上)
    第八節 安史之亂(下)
    第四章 大唐帝國自此衰
    第一節 良娣死,代宗立
    第二節 吐蕃橫,回紇驕
    第三節 藩鎮跋扈內亂生
    第四節 權宦與權臣
    第五章 唐德宗無力回天
    第一節 德宗初政,壯志雄心
    第二節 削藩未果致叛亂
    第三節 涇師兵變,朱泚猖狂
    第四節 興元後藩鎮起伏
    第五節 貞元後邊患頻生
    第六節 德宗的矛盾與無奈
    第六章 順憲穆敬四朝事跡
    第一節 順宗謀誅宦官
    第二節 憲宗時藩鎮叛服
    第三節 憲宗力圖再創盛世
    第四節 穆宗時藩鎮叛服
    第五節 穆敬荒淫浪蕩
    第七章 文武宣三宗的抗爭
    第一節 甘露之變
    第二節 武宣朝局
    第三節 文武宣三朝藩鎮叛服
    第四節 回紇之亡
    第五節 吐蕃衰亂
    第八章 懿僖無為,唐室衰敗
    第一節 驕奢淫逸的懿宗僖宗
    第二節 唐中葉後南蠻之患
    第三節 農民起義拉開序幕
    第四節 黃巢攻入長安城
    第五節 沙陀橫行中國
    第六節 僖宗第二次流亡
    第九章 大唐帝國自此亡
    第一節 昭宗征河東
    第二節 河東與邠岐華之爭
    第三節 朱溫與李克用爭霸
    第四節 朱溫滅唐建梁
    第五節 唐末割據(上)
    第六節 唐末割據(下)
  • 漢、唐並稱中國盛世。貞觀、永徽之治,論者以比漢之文、景,武功尤 遠過之;然非其時之君臣,實有過人之纔智也。唐太宗不過中材。論其恭儉 之德,及憂深思遠之資,實尚不如宋文帝,*無論梁武帝;其武略亦不如梁 武帝,*無論宋武帝、陳武帝矣。若高祖與高宗,則尤不足道。其能致三十 餘年之治平強盛;承季漢、魏、晉、南北朝久亂之後,宇內乍歸統一,生民 幸獲休息;塞外亦無強部;皆時會為之,非盡由於人力也。
    唐高祖以勛戚起,論其權略,實出李密之下,所以幸獲成功者,據關中 ,得蓄力以待東方之敝,亦事勢使然也。觀其刑賞之倒錯,即知其實無君人 之德。蕭銑志復先業,雖不免志大纔疏,實不可謂之有罪,徒以見高祖時言 稍戆直,遂斬於都市。王世充之罪。殊不可恕而舍之。竇建德實較磊落,反 殺之。建德之死也,高祖征其故將範願等,願等相與謀曰:“王世充以洛陽 降,其下驍將、公卿單雄信之徒,皆被夷滅,我輩若至長安,必無保全之理 ,且夏王往日,擒獲淮安王,全其性命,遣送還之,唐家今得夏王,即加殺 害。我輩殘命,若不起兵報仇。實亦恥見天下人物。”遂推劉黑闥為主而叛 。此非願、黑闥等之好亂,唐之措置,固有以自取之也。其用人尤為偏私。
    裴寂不徒無功,且有拒宋金剛之負,乃用為僕射,冊為司空。異時太宗數之 曰:“武德之時,政刑紕繆,官方弛紊,職公之由。”高祖之政事可見矣。
    劉文靜舉義首謀,且有致突厥兵破屈突通之功。高墌之敗,太宗亦身在行間 ,史稱其臥疾委事於文靜及司馬殷開山,未必非諱飾之辭也。徒以與寂有隙 ,兄弟駢誅。此帝之昵於故舊也。封倫在隋世,依附楊素;虞世基尤非正人 ,且為宇文化及內史令;而帝以倫為左僕射,世基為中書令,可見其好用小 人。宇文士及,化及之弟也,雖兄弟罪不相及,其人亦何足取?乃與虞世基 同來,亦見親待,則以其在隋朝,深自結托,且妹為昭儀故也。元吉之在並 州,常共竇誕遊獵,蹂踐谷稼,放縱親昵,公行攘奪。甚至當衢而射,觀人 避箭;夜開府門,宣淫他室。宇文歆頻諫不納,表言之,元吉坐免,乃諷父 老詣闕請己,高祖又令復職。逮劉武周兵至,元吉棄軍奔還,高祖不罪竇誕 ,反欲斬宇文歆,賴李綱力爭得免。竇軌恣意虐殺,為益州行臺左僕射,車 騎、驃騎從者二十人,所斬略盡,高祖明知之,乃一下獄,旋復釋之還鎮。
    則以軌為太穆皇後從父兄子,誕則其從父兄孫,又尚高祖女襄陽公主故也。
    此帝之私於親戚也。帝性好漁色。其起兵也,實由裴寂以晉陽宮人私侍之。
    即位之後,嬪妃擅寵,女謁盛行,遂致建成、太宗,爭相交結,釁隙愈深, 終釀玄武門之變。初篡位時,孫伏伽以萬年縣法曹上書諫諍,萬年縣,在今 陝西長安縣西。帝即擢為侍御史,此蓋意在徼名。李綱在唐初,亦稱鯁直, 帝貌優禮之,一怒則罵之曰:“卿為何潘仁長史,何乃羞為朕尚書?”何潘 仁,隋末義帥。此可以用士君子乎?伏伽諫書曰:“近者太常官司,於人間 借婦女裙襦五百餘具,以充散伎之服,雲擬五月五日於玄武門遊戲。”其時 帝尚未受禪也,而其荒縱已如此。又嘗以舞人安叱奴為散騎常侍,李綱諫不 聽。此與北齊後主何異?世無驟變之風習;唐室之縱侈,實未能大變五胡之 舊,特在開國之初,其弊尚未大著耳。然武、韋、開元之縱侈,則有自來矣 。
    高祖二十二子。正室太穆皇後所生者四人:長建成,次世民,次元霸, 次元吉。元霸早卒。建成、元吉,起兵時未嘗與謀,時建成在河東,遣使密 召之,乃與元吉間行赴太原。案此亦謂起兵之當時耳。至前此蓄謀叛隋,則 二人亦必不能不與也。然亦嘗身在行間,惟建成既為太子,難數特將,而元 吉淫縱,自並州陷後,遂未嘗專軍耳。高祖起兵置三軍,以建成領左,太宗 領右,而中軍隸於元吉;發太原,建成、太宗從,元吉留守;關中既定,以 建成為左元帥,太宗為右元帥,同徇東都;高祖封唐王,建成立為世子,受 禪為太子,自此惟武德二年,嘗率師平司竹,安興貴殺李軌,曾往原州應接 而已。逮劉黑闥再入,建成乃自請往討之。《傳》雲:其計出於中允珪,洗 馬魏徵,勸其因結山東英俊。蓋天下大勢,究在山東,太宗威望,亦以平竇 建德、王世充而大增,故珪等亟勸建成,起而與之分功。其後王君廓、羅藝 皆為黨援,蓋皆結之於是時也。元吉棄並州,《新書· 傳》雲:“高祖怒 之,自是常令從秦王征討,不復專軍。”原州,今甘肅固原縣。
    太宗英姿,或非其兄弟所及,然其戡定之功特多,則亦事會為之也。太 宗之平東都也,高祖以舊官不稱殊功,特加號為天策上將,以為陝東大行臺 。此時太宗之勢,實於建成為逼,而元吉之必與建成合謀,以傾太宗,亦勢 使然矣。《新書· 元吉傳》,謂其欲並圖建成。使太宗而敗,元吉誠未必 不出此,然在當時,則固未暇及此也。《舊書· 元吉傳》言建成、元吉謀 害太宗,太宗召府僚告之,皆曰:“大王若不正斷,社稷非唐所有,元吉很 戾,終亦不事其兄。”此非後來歸獄之辭,則當時測度之語耳。於是各交結 朝士,曲事宮掖以相圖。《舊書· 建成傳》言:封倫潛勸太宗圖之,不許 。倫反言於高祖曰:“秦王恃有大勛,不服居太子之下。若不立之,願早為 之所。”又說建成作亂,此等曖昧之辭,誠難遽以為信。然倫傳言倫潛持兩 端,卒後數年,太宗方知其事。貞觀十七年,治書侍御史唐臨追劾之,以此 改謚。黜其贈官,則倫之首鼠,決非虛語,恐當時如此者,正不止倫一人也 。《建成傳》又雲:太宗每總戎律,惟以撫接賢纔為務,至於參請妃媛,素 所不行,此亦諱飾之辭。《新書· 建成傳》雲:高祖幸仁壽宮,太宗及元 吉從。建成謂元吉曰:“秦王且遍見諸妃。彼金寶多,有以賂遺之也。吾安 得箕踞受禍。”久用兵者必多金寶,此語恐非虛誣。則太宗之曲事宮掖,或 且過於建成矣。《舊書· 建成傳》又謂建成、元吉,外結小人,內連嬖幸 ,高祖所寵張婕好、尹德妃。皆與之**。此則玄武門變作時,太宗之奏語 耳,恐實誣蔑之辭也。見下。建成私召四方驍勇,並募長安惡少年二千餘人 ,畜為宮甲,分屯左右長林門,東宮門。號為長林兵。又令左虞候率可達志 募幽州突厥兵三百內宮中,將攻西宮。時太宗所居。或告於帝,帝召建成責 之,乃流志巂州。今西康西昌縣。武德七年六月,高祖幸仁智宮,在今陝西 宜君縣境。留建成居守。建成先令慶州總管楊文干募健兒送京師,慶州,今 甘肅慶陽縣。欲以為變。又遣使齎甲賜文干,令起兵相應接。使至豳州,後 改為邠州,今陝西邠縣。懼罪,馳告其事。高祖托以他事,手詔追建成詣行 在所,置之幕中,令殿中監陳萬福防御。文干遂反。高祖馳使召太宗曰:“ 文干事連建成,恐應之者眾,汝宜自行。還立汝為太子。吾不能效隋文帝誅 殺骨肉,廢建成,封作蜀王,地既僻小,易制,若不能事汝,亦易取耳。” 太宗趣寧州,文干為其下所殺。太宗之行也,元吉及四妃唐制,皇後而下, 有貴妃、淑妃、德妃、賢妃,為夫人。*為建成內請,封倫又外為遊說。高 祖意改,復令建成還京居守,惟責以兄弟不能相容,歸罪於中允王珪、左衛 率韋挺,及天策兵曹杜淹等,並流之巂州。建成又與元吉謀行酖毒,《舊書 · 建成傳》雲:引太宗入宮夜宴,既而太宗心中暴痛,吐血數升。亦見《 房玄齡傳》,疑亦誣蔑之辭。太宗是時,安敢輕赴建成之宴?《元吉傳》雲 :太宗嘗從高祖幸其第,元吉伏其護軍宇文寶於寢內,將以刺太宗,建成恐 事不果而止之。亦莫須有之辭也。高祖乃謂太宗曰:“觀汝兄弟,是不和。
    同在京邑,必有忿競。汝還行臺,居於洛陽,自陝已東,悉宜主之。仍令汝 建天子旌旗,如梁孝王故事。”將行,建成、元吉相與謀曰:“秦王今往洛 陽,既得土地、甲兵,必為後患。留在京師,制之一匹夫耳。”密令數人上 封事曰:“秦王左右,多是東人,聞往洛陽,**欣躍。觀其情狀,自今一 去,不作來意。”高祖遂停。案果如高祖之意,真所謂自樹兵矣,可見其無 遠慮也。九年,突厥犯邊,詔元吉率師拒之。元吉因兵集,將與建成刻期舉 事。《舊書· 元吉傳》雲:建成乃薦元吉代太宗督軍北討,仍令秦府驍將 秦叔寶、尉遲敬德、程知節、段志玄等並與同行。又追秦府帳,簡閱驍勇, 將奪太宗兵以益其府。又譖杜如晦、房玄齡,逐令歸第。建成謂元吉曰:“ 既得秦王精兵,統數萬之眾,吾與秦王至昆明池,於彼宴別,令壯士拉之於 幕下,敬德等既入汝手,一時坑之,孰敢不服?”案此計太險,建成、元吉 ,敢遂行此與否,殊為可疑。然時稱兵相攻之局已迫,務弱太宗之兵,則事 實也。當時秦府兵力,蓋視二人為劣,觀二人死後,其兵攻玄武門,太宗兵 拒戰不利可知。事見《尉遲敬德》、《薛萬徹》、《忠義· 敬君弘》、《 馮立》、《謝叔方》等傳,此太宗所由以數人決死也。昆明池,在長安西南 。六月三日,太宗密奏建成、元吉,**後宮。因自陳曰:“臣於兄弟無負 ,今欲殺臣,似為世充、建德報仇。臣今枉死,永違君親,魂歸地下,實亦 恥見諸賊。”高祖省之愕然。報曰:“明日當勘問,汝宜早參。”四日,太 宗將左右九人至玄武門。九人之名,諸傳頗有異同。《舊書· 長孫無忌傳 》雲:與尉遲敬德、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 綽、鄭仁泰、李孟嘗等九人入玄武門討建成、元吉,平之。是無忌在九人之 外。《張公謹傳》雲:公謹與長孫無忌等九人伏於玄武門以俟變,則公謹在 九人之外,無忌顧在其內矣。《劉師立傳》雲:師立與尉遲敬德、龐卿惲、 李孟嘗等九人同誅建成有功。龐卿惲之名,為《無忌傳》所無。《秦叔寶傳 》雲:六月四日,從誅建成、元吉;《程知節傳》雲:六月四日,從太宗討 建成、元吉;其名亦在前所列諸人外。《太宗本紀》雲:率長孫無忌、尉遲 敬德、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節、秦叔寶、段 志玄、屈突通、張士貴等於玄武門誅之,則並凡與謀者言之,非盡當時入伏 者也。《士廉傳》:時為雍州治中,率吏卒釋繫囚,授以兵甲,馳至芳林門 ,備與太宗合勢,可見其不在玄武門內。要之此役,定謀者以長孫無忌之功 為大,而房、杜次之;武將中當以尉遲敬德之功為大;故論功時,無忌、敬 德,各為**也。事皆見各本傳。高祖已召裴寂、蕭瑀、陳叔達、封倫、宇 文士及、竇誕、顏師古等,欲令窮覆其事。建成、元吉行至臨湖殿,覺變, 即回馬,將東歸宮府。觀此,知當時建成、元吉,實未億入朝即有變故也。
    《新書· 建成傳》曰:秦王密奏建成等,張婕妤馳語建成,乃召元吉謀, 曰:“請勒宮甲,托疾不朝。”建成曰:“善。”然不共入朝,事何由知? 蓋徒以為當廷辯其事耳。太宗隨而呼之。元吉馬上張弓,再三不彀。太宗乃 射之,建成應弦而斃。元吉中流矢走,尉遲敬德殺之。《敬德傳》雲:建成 既死,敬德領七十騎躡踵繼至,元吉走馬東奔。左右射之,墜馬。太宗所乘 馬又選於林下,橫被所,墜不能興。元吉遽來奪弓。垂欲相扼,敬德躍馬叱 之。於是步走。敬德奔逐,射殺之。蓋事出倉卒,建成未及鬥,元吉則素驍 勇,故雖墜馬猶能步鬥。太宗之勇力,蓋非元吉之敵,元吉又非敬德之敵, 故為所叱遂氣懾而走也。《敬德傳》又曰:敬德善避矟。每單騎入賊陳,賊 矟攢刺,終不能傷。又能奪取賊矟還刺之。齊王元吉亦善馬稍,聞而輕之, 欲親自試命去矟刃,以竿相刺。敬德曰:“縱使加刃,終不能傷,請勿除之 。”敬德稍謹當卻刃。元吉競不能中。太宗問曰:“奪矟、避矟,何者難易 ?”對曰:“奪矟難。”乃命敬德奪元吉矟。元吉執矟躍馬,志在刺之,敬 德俄頃三奪其矟。二人武藝之優劣可見。俄而東宮及齊府精兵二千人結陳馳 攻玄武門。守門兵仗拒之不得入。接戰,流矢及於內殿。太宗左右數百騎來 赴難。建成等兵遂散。蓋時稱兵之局已成,東宮、齊府,兵力實較秦府為厚 ,太宗乃與左右數人,出不意冒險先發也。建成、元吉既死,高祖乃立太宗 為太子。八月,遂傳位焉。建成六子,長子承宗早卒,餘五子及元吉五子皆 見殺。
    P3-9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