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傷心的政治(袁世凱的宦海殘局)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248-358
【優惠價】
155-224
【介質】 book
【ISBN】978751500349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國家行政學院
  • ISBN:9787515003498
  • 作者:尹鈦
  • 頁數:229
  • 出版日期:2013-01-01
  • 印刷日期:2013-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64千字
  • 在晚清民國的大變革時代,他縱橫官場、青雲直上。
    是什麼樣的政治和社會生態讓袁世凱走向權力的**?在政敵環伺之中,他如何縱橫捭闔、遊刃有餘?袁世凱給後人留下什麼樣的做事、做人和做官的智慧?作為近代中國華盛頓式的人物,袁世凱為何走向了華盛頓的反面?無德無法的政治,總是令人如此傷心!
    尹鈦編著的《傷心的政治:袁世凱的宦海殘局》大跨度、廣視角,勾勒晚清民國的政治生態大背景,近百幅罕見歷史圖片,呈現袁世凱的權謀人生,用真切的歷史講述做事、做人和做官的智慧,用袁世凱的政治生涯,書寫一本權力升遷的說明書,用袁世凱的悲愴結局,告誡當今為政者——依法治國、以德治國。
  • 《傷心的政治:袁世凱的宦海殘局》以晚清民國的政治生態為大背景, 圍繞袁世凱政治生涯中的幾個關鍵點展開敘述:一是袁世凱科場失意,投筆 從戎;二是袁世凱在朝鮮撈得政治生涯第一桶金;三是袁世凱小站練兵;四 是戊戌政變,袁世凱升任山東巡撫;五是擔任北洋大臣,入職軍機;六是還 居退隱,垂釣洹上;七是辛亥革命,袁世凱坐收漁利,攬取臨時大總統之位 ;八是袁世凱稱帝,黯然收場。 作者尹鈦以運思之筆,在繁雜的史實中穿梭來回,將各個事件編織成一 部引人入勝的歷史大戲,其間妙語連珠,巧思似水,延綿不絕,更以精美的 文筆,將歷史描繪得好看好玩,避免枯燥乏味。《傷心的政治:袁世凱的宦 海殘局》不僅是一部寫人之佳品,更是一部凝聚著作者政治哲學思考的佳作 ,其學術價值和閱讀價值均值得推重。
  • 畫鬼容易畫人難——給尹鈦的序 張鳴
    楔子 真假袁世凱
    **部 回望中原
    科場與疆場
    文人與事功
    纔不纔與用不用
    危機與轉機
    大與小
    進與退
    第二部 千古艱難**叛
    忠與叛
    動與靜
    涼與熱
    友與敵
    德與行
    得失與恩怨
    第三部 權力之鋒
    高與低
    上與下
    明與暗
    錢與刀
    真與假
    第四部 中華帝國
    放與收
    內與外
    公與私
    新與舊
    功與過
    尾聲 忍將功業誤蒼生
    後記
  • 4.危機與轉機 朝鮮亂局是以中國“天朝上國”為中心的東亞文明體繫面臨的危機, 這一番局面,不僅是東西方實力的較量,也是東西方**秩序觀念的大衝突 , 是附於**之上的西方主權**觀念與東方天朝觀念的踫撞。此前中華文 明朗朗上口的是“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幾場戰爭之後,念叨的則 是“落後就要挨打”了。
    然而,對於政治人物來說,有危機的地方就有機會。對庸人來說是危 險的地方,對強者來說反而是挺身而出、樹立形像的*好時機。庸人之所 以為庸人,也許是因為他隻能看到危險,卻看不到,也沒有勇氣去抓住危 險之中的巨大機遇,所以他們永遠四平八穩、毫不起眼。而強人則不然, 他們喜歡冒險,而且願意為這冒險承擔責任,於是往往冒險成功之後,他 們就脫穎而出。
    看看袁世凱一生的幾次巨大躍遷,哪一次不是在巨大危機之中實現的? 1894年,在大局糜爛的甲午戰後,袁世凱抓住時機掌握操練新軍的大權; 1898年戊戌政變,袁世凱獲得山東巡撫的厚賞,從專任官員一躍而為方面 大員;1900年庚子事變,袁世凱*是借機取得慈禧太後和洋人的信任,隨 後得到直隸總督這個大紅印把子,終於可以操縱朝局;1911年的辛亥革命, 群雄逐鹿,他*是將大好江山收入囊中,登上了功業的**。
    這種把握機遇的本能,是袁世凱的天賦,也是晚清其他幾個巨頭所望 塵莫及的本領。這種天賦在袁世凱早年從軍朝鮮時就表現出來了。
    在壬午兵變中,吳長慶等人傾向讓閔妃重新掌權,於是設計智擒大院君 李罡應,將其迅即移往中國軍艦,後送至中國保定軟禁達三年之久,以消彌 朝鮮內部政治勢力的衝突。朝鮮兵亂很快平定,吳長慶軍駐扎朝鮮。
    1884年,這時中國南疆果如袁世凱所預言,中法在越南開戰,戰事往 北蔓延。5月,吳長慶率三營淮軍回防中國北方,僅留三營軍隊駐防朝鮮 漢城,袁世凱是駐軍的三位長官之一,任軍務幫辦統率一營軍隊,並幫助 朝鮮訓練軍隊。處心積慮欲吞並朝鮮的日本這時候看到機會,日使和朝鮮 **親日派開化黨人勾結發動政變,劫持國王,處決親華派。這就是朝鮮 的“甲申政變”。這時中國駐軍**、提督吳兆有急忙請示北洋大臣李鴻章 , 欲待北洋定奪對策,但此時朝鮮與中國不通電報。袁世凱一看,這等緊急 時刻,哪裡還等得及**研究之後發指示,力請出戰,救出國王。那兩位 軍事長官不肯“擅作主張”,怕承擔責任,*後經不住袁世凱嚴厲要求, 決定出兵干涉。袁世凱一人帶隊直衝王宮,苦戰數日,將朝鮮國王救出帶 往清軍大營。日使和朝鮮親日派看大勢已去,再不可能“挾天子以令諸侯” , 連忙狼狽出逃。
    甲申朝鮮一役,若不是袁世凱一人臨機應變,敢於負責,力主開戰, 則朝鮮不必等到甲午戰爭,早已脫離中國。這一點,是連那些*鄙薄袁世 凱的人也不能不承認的。這一次勝利,是中國在朝鮮和日本交鋒的第二次, 也是*後一次勝利。袁世凱贏得主持北洋大政的李鴻章之刮目相看,就是 從這裡開始。
    甲申一役,袁世凱雖然暫時保住了大清朝對朝鮮的控制權,他自己卻 反而陷入了困境和危機。但他很快把這危機變成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他的困境來自兩方面。一方面,他年輕氣盛,遇事專擅,攬權自用, 權力欲極為旺盛,不容於當時駐扎朝鮮的其餘中國官員,這些人大多是吳 長慶淮軍的積年舊部。他被吳兆有等人參劾,理由則是他“蓄養官妓,販 賣煙土,貪污軍餉”,直氣得他大叫“官運惡極”。而且他平定政變後, 不經請示即挪用大筆軍餉撫恤被親日派殺害的朝鮮大臣,出手**闊綽, 並且要求李鴻章將這筆款項作為正當開支報銷,遭到李鴻章嚴厲訓斥,謂 其“純以銀錢買結韓人之心”。後來袁世凱不得不自己賠付了這一大筆撫 恤金。另一方面則是日本反戈一擊,向清朝政府提出抗議,指責袁世凱妄 啟釁端,應負甲申事件的責任。與此同時,日本不肯善罷甘休,積極布置, 陸續向朝鮮增兵。朝鮮的局勢朝不利於中國的方向發展,而這時候中國和 另一強敵法國的戰爭在華南正打得如火如荼。剛剛擺平十幾年的洪楊和發 捻之亂,且又力戰收復新疆的中國,已經被連年戰爭拖得奄奄一息,怎麼 可能再經得起南北兩端同時和兩個**開戰呢?內外交逼之中,清廷派出 吳大瀲、續昌為特使到朝鮮來調查袁世凱。吳大瀲出身清流黨,向來主張 對外強硬,但這一次形勢如此嚴峻,朝廷該如何處置袁世凱? 袁世凱在他幾十年的軍政生涯中,**次面對一場嚴重的個人危機。
    這場危機並不關涉到他對軍國大事的判斷對錯,而是關涉到他在中國特有 的官僚政治體繫中是否能夠適應的問題:他破壞了這個體繫長久維持的某 些原則,讓那些靠這個原則而得安寧的人感到不安,以至憤恨。
    甚至袁世凱*初的賞識者張謇,對袁世凱也不能容忍。在一封致袁世 凱的信中,他挪揄道,“謇今昔猶是一人耳,”而袁世凱對他的稱呼,則“ 老 師、先生、某翁、某兄之稱,愈變愈奇,不解其故”。因為袁世凱升遷得 太快了,而他這時候根本不懂得掩飾自己對權力的欲望,和大權在握的那 種得意。當他隻是一營前小卒時,他謙恭懂禮,“謙抑自下,頗知向學”。
    可是一旦大權在握,他就對耆老舊宿頤指氣使,張狂跋扈,整軍發令免不 了對這些長者辭嚴色厲,這豈非正是典型的“小人得志”。想來,張謇念 念不忘的是這樣一幕:袁世凱剛剛率隊登陸朝鮮時,在路邊迎候長慶和張謇 , 當長慶捻須微笑對張謇說,慰庭不錯,不枉你老師推重的時候,袁世凱誠 惶誠恐滾鞍下馬,連連磕頭,連聲向長慶和張謇說,謝大帥提撥,謝老師 誇獎。這時候的袁世凱真讓張謇感到欣慰啊,他怎麼說變就變呢? 而且,袁世凱向上爬的欲望如此強烈直露,以至於他不顧中國官場一 般的交往原則來擴大自己的關繫網絡。按照傳統的看法,袁世凱是吳長慶 提撥起來的,他就應該對吳長慶保持個人忠誠,可長慶雖是淮軍繫統出身, 卻和淮軍老大李鴻章在政見和私交上均不洽。以袁世凱的戰略眼光,他當 然看得出吳長慶終其一生不可能取得和權傾天下的李鴻章相抗的地位,而 且長慶1884年就病死軍中,依靠吳長慶這棵小樹,袁世凱是不可能乘到多 少蔭涼的。所以袁世凱駐在朝鮮的時候,就想盡辦法交結李鴻章,贏得他 的注意,這是他繼續獲得權力的必經路途,以袁世凱的為人,他不可能為 了吳長慶的知遇之恩而犧牲自己一生的政治前途。
    P31-3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