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張茉楠說中國財富分配的革命
    該商品所屬分類:管理 -> 一般管理學
    【市場價】
    275-398
    【優惠價】
    172-249
    【介質】 book
    【ISBN】978712116914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電子工業
    • ISBN:9787121169144
    • 作者:張茉楠
    • 頁數:217
    • 出版日期:2012-07-01
    • 印刷日期:2012-07-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90千字
    • 大國崛起的歷史就是財富增長的歷史,經濟社會的任何發展變動其實都伴隨著財富的重新分配,張茉楠以“財富分配”為視角來解讀中國與世界經濟,視野宏闊、立意新穎,不僅具有極強的學術意義,*具有**的現實指引意義。
      張茉楠博士的這本《張茉楠說中國財富分配的革命》,從**比較、存量重於流量、物質財富和虛擬財富均衡等不同方面為我們打開了新的思考中國經濟的視角,十分難得。
    • 中國創造財富的能力已大大增強,但在分配和管理財富方面的能力尚 顯不足。這恰如一位正在奮力疾行的巨人,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要 走得更穩、更扎實,就需要適當放慢腳步,進行冷靜的思考。張茉楠博士 的這本《張茉楠說中國財富分配的革命》,從國際比較、存量重於流量、 物質財富和虛擬財富均衡等不同方面為我們打開了新的思考中國經濟的視 角,十分難得。 《張茉楠說中國財富分配的革命》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 閱讀。
    • 第一章 重塑中國的分配格局
      中國應*加重視**財富管理
      中國廉價勞動力時代將一去不復返
      中國為何患上了“漲工資恐懼癥”
      中產階級是中國經濟社會轉型的基礎
      誰來拯救中產階級
      以“人本主義”為導向提高國民幸福指數
      調節分配不能隻盯著流量
      中國需要一次財富分配的革命
      第二章 如何纔能完善我們的經濟金融治理
      警惕資源向資本過度集中的“馬太效應”
      借鋻美國經驗推進財稅體制改革
      “吸、引、放”三招治理流動性過剩
      設立平準基金消化外彙增量
      托賓稅可能成為資本流動管制的“撒手锏”
      新融資格局呼喚新風險監管體繫
      中國必須加快開啟金融監管改革大幕
      中國需要借力新基金模式改變外儲困局
      金融轉型方能促實體經濟轉型
      第三章 尋找中國經濟戰略結構調整的新動源
      “中等收入陷阱”倒逼**贏利模式根本轉型
      人口變化影響房地產長期趨勢是逃不出的“鐵律”
      我們正在背負著越來越沉重的生態赤字
      從“經濟增長優先”到“就業增長優先”轉變
      從貿易大國走向資本強國
      廉價制造中國還要走多遠
      漸漸“變貴”後的中國轉型之路何去何從
      尋找中國經濟戰略結構調整的新動源
      戰略新興產業也須有“頂層設計”
      風險投資解讀產業未來
      中美“不對等投資”格局亟待改變
      中小企業應通過**化整合尋求突圍
      中國經濟必須堅持“實業立國”
      中國經濟需要新一輪體制改革
      第四章 人民幣**化圖景:進程、路徑與挑戰
      人民幣彙率定價權是所有問題的關鍵
      人民幣**化大提速,中國真的準備好了嗎
      增強貨幣政策自主權比貨幣衝銷*重要
      彙率異動下的人民幣**化之路
      人民幣**化必須開闢新的*大的戰場
      第五章 美國經濟問題的本質
      美國經濟正由個人負債型模式向**負債型模式轉化
      美國已蛻變成**“風險資本家”
      美國正陷入一場有效需求不足的危機
      美元本位制已經演變為債務本位制
      美國“以債養債”的遠慮近憂
      美歐中產階級面臨集體向下沉淪
      美式金融資本主義式微
      第六章 誰將為歐債危機埋單
      引爆歐洲債務危機的三大根源
      歐債危機背後的美債蹤影
      歐洲經濟社會不能承受之痛
      誰來擔當歐債危機“*後貸款人”
      第七章 **經濟的結構性風險
      **金融危機根源並未消除
      從**三次金融危機看“超常規”救市政策的失效
      **揭開美元剿殺歐元的真面紗
      “避險貨幣”擊鼓傳花到誰家
      結構性風險是新興經濟體*大挑戰
      **債權人面臨“金融壓榨”
      去杠杆化·**經濟格局
      能源大通道改變**利益格局
      “高油價衝擊”推動**原油定價體繫重建
      中產塌陷讓西方**發展失去內在動力
      全面看待中美經濟失衡
      誰纔是真正的“債權國”
      綠色碳權的背後又是一場貨幣戰爭
      第八章 後金融危機時代**經濟演變新趨勢
      **經濟格局四大新趨勢
      西方發達**正面臨資產負債表式衰退
      新興經濟體主權基金將成金融新力量
      碳金融將成為低碳經濟戰略制高點
      在巴塞爾協議III新定義下
      TPP將成為撬動亞太變局的戰略新支點
      **正在步入主權財富像征破滅的年代
      第九章 世界格局下的現實與中國經濟走向
      三條風險渠道影響中國經濟及政策走向
      中國應對**“三重”危機路在何方
      中國需要重新審視債權國地位
      中國海外投資急需重視風險管理
      中國到底給美國補貼多少紅利
      中東北非局勢不能改變中國大戰略
      中國制造承載了**大部分的“碳轉移”
      “海外移民潮”背後的中美博弈
      “中國模式”的世界意義
      **新治理框架中的中國角色
    • 發達**是債務問題,自金融危機以來,發達**留下了大量的債務 ,資產負債表持續惡化,於是在私人和金融體繫去杠杆化的過程中,就由 **再杠杆化使私人債務**化、**債務**化。歐洲由於不能把債務 **化,發生了債務危機,而美國則憑借美元霸權體繫和量化寬松政策, 進一步將**債務**化,由廣大的新興經濟體,特別是它的債權國來埋 單,造成這些**的價格總水平急劇上升,這背後實際反映的是發達** 與新興經濟體**不同**贏利模式的踫撞和相互利益的交鋒,中國如何 在創造財富的同時也管理好自己的**財富呢? 一、中國經濟總量今非昔比 事實上,當前,中國經濟總量早已今非昔比,在對外金融領域,中國 也出現了三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變化:一是從一個外彙短缺大國發展成為 ***大的外彙儲備國;二是從一個吸引外資大國發展成為***大的資 本淨輸出國;三是從對外債務國轉變為**第二大對外債權大國。一方面 ,這一繫列的變化,對中國參與**化的方式和過程產生了深刻影響;另 一方面,也對我們管理財富能力提出了嚴峻挑戰。然而與這麼大財富相比 ,我們管理財富的能力卻極其不足。 二、**債權與債務分布失衡 與 中國很相似,許多新興經濟都已經迅速成為外彙儲備國和新興債權大國。
      先看看**的債權分布,中國擁有占**外彙儲備的近三成,位居世界第 一。**前10大儲備經濟體依次是中國、日本、俄羅斯、中國臺灣、印度 、韓國、瑞士、巴西、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從排名來看,在**前10大儲 備經濟體中,有8個是新興經濟體。
      與之相對應的是**的債務分布,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 、荷蘭、西班牙、愛爾蘭、日本和瑞士分別列**外債排行榜的前10位。
      這一債務排行榜幾乎囊括了所有經濟強國,排名前10位的發達國經濟體外 債總和,已經占到**債務份額的82%,而美國外債餘額已到達13.6萬億 美元,占**外債餘額的23.9%。
      三、真實財富創造與虛擬財富創造的失衡 債務債權的分布背後反映的是**真實財富創造與虛擬財富創造之間 的失衡。發達**是債務國,發展中**是債權國,**真實財富創造中 心和金融產品創造中心之間的背離也越來越嚴重,這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隨著**分工的深入,世界經濟中存在以金融分工和產業/貿易分工為紐 帶的“雙重循環”機制,而恰恰是這兩種機制造就了**的失衡局面。貿 易分工和生產分工體繫維繫著實體經濟,金融分工體繫維繫著虛擬經濟。
      從**金融分工**的資本循環來看,以美國為**的發達**是全 球金融資源的配置者,占據著**金融分工體繫的**地位。一方面美國 等國利用處於金融分工鏈中**的優勢,試圖通過**資本流動,對世界 各國在“生產、消費、投資”運行環節中的比較優勢進行重組;另一方面 ,承擔物質生產的發展中**的貿易盈餘所形成的儲備資產又通過資本流 動回流美國。
      四.**流動性泛濫下的通脹與通縮 現在發達**普遍存在的債務問題使得從央行創造貨幣到銀行體繫創 造信貸的傳導機制依然不暢,由於商業銀行不願放貸,不再向社會增加貨 幣供應,迫使美聯儲直接面向社會提供貨幣。從美國情況來看,自危機爆 發至今,美國央行資產已經急劇攀升,銀行現金在全部資產中的占比從歷 史平均的3.2%上升到10%左右,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速仍處於3%的低位 。美聯儲降低市場利率及促進信貸市場恢復的作用並不明顯,實體經濟部 門的銀行貸款同比增速不足1%,銀行惜貸導致美國消費信貸、工商業貸款 、不動產抵押貸款增速均處於歷史較低水平,消費信貸*是連續五個季度 下滑,無法實現對實體經濟的“造血”和資源配置功能,這是美國經濟難 以自我修復的重要原因。
      由於歐洲目前的實體經濟還處於修復的過程中,尤其是金融體繫的信 貸活動還比較疲弱,目前歐洲的廣義貨幣增速和金融部門對私人部門的信 貸投放增速緩慢。廣義貨幣以及信貸的低速增長表明實體經濟及金融繫統 的**恢復依然有待時日。這些因素一方面表明歐洲金融的恢復依然需要 時日,另一方面金融信貸的放緩也在一定程度上壓低了價格總水平。
      而對於新興經濟體則是另一番圖景:新興經濟體大都是生產型**, 將本幣盯住一個越來越不穩定的信用貨幣,整個**的財富都處於巨大風 險之中:一方面由於新興經濟體無法以其自身貨幣進行放貸,大量貿易順 差由此帶來了貨幣的不匹配和儲備資產貶值的風險;另一方面,由於貿易 順差和巨額外彙儲備中一般以美元為主要幣種,在美國實行定量寬松貨幣 政策後,新興經濟體**或者區內必然是被動超發貨幣,本幣投放過多, 同時外部持續大量流入,直接改變了貨幣政策發生作用的機制和作用環境 ,從而削弱了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導致購買力與**購買力背離,面臨“ 對外升值,對內貶值”的兩難窘境,日益嚴重的輸入性通脹壓力對實體經 濟和制造業成本衝擊十分巨大。P2-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