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明茨伯格論管理(珍藏版)/明茨伯格管理經典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管理 -> 商務溝通
    【市場價】
    396-576
    【優惠價】
    248-360
    【介質】 book
    【ISBN】978711131945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機械工業
    • ISBN:9787111319450
    • 作者:(加)亨利·明茨伯格|譯者:閭佳
    • 頁數:315
    • 出版日期:2010-10-01
    • 印刷日期:2010-10-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本書***地展現了明茨伯格在組織粘連、結構、權力和政策等方面的整體智慧,他與時俱進的反傳統思想,奠定了其在年輕一代傑出管理思想家中的導師地位。作為“自下而上式管理學”的祖師,明茨伯格打破常規,深入企業內部觀察其真實的運作狀況,從根本上對傳統的經濟假說及答案提出了挑戰。
    • 本書全方位地展現了明茨伯格在組織戰略、結構、權力和政策等方面的 整體智慧。作為“自下而上式管理學”的祖師,明茨伯格打破常規,深入企 業內部觀察其真實的運作狀況,從根本上對傳統的經濟假說及答案提出了挑 戰。 亨利·明茨伯格在其劃時代著作《管理工作的本質》一書中,徹底改變 了我們對經理人職責的看法。而在這本書中,他再次拓寬了自己的視野,不 僅探討了管理的職能,也對組織本身的職責以及它對社會的意義做了進一步 的闡釋。在管理學的歷史中,組織理論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韋伯、巴納德 、西蒙、德魯克、波特等對組織都有過深入的研究,而明茨伯格在本書中關 於組織理論的論述與分析,證明了他的名字應該當之無愧地與前面的大師排 在一起。
    • 總序 明茨伯格的背影
      **序錯過明茨伯格
      譯者序
      致謝
      前言 我們的組織世界
      **部分 論管理
      第1章 管理者的工作:傳說與現實
      管理工作的一些傳說與現實
      再談對管理工作的基本描述
      如何進行*有效的管理
      第2章 塑造戰略
      戰略既是對未來的規劃,也是源自過去的模式
      戰略不一定全都來自事前的深思熟慮——也可能是在實踐中逐步形成的
      有效戰略以各種奇怪的方式形成
      戰略調整是極為短暫的劇烈變革
      故此,戰略管理指的是:塑造思想和行動,控制與學習,求穩求變
      第3章 左腦規劃,右腦管理
      人類大腦的兩個半球
      源自右腦的管理
      對左腦的啟示
      第4章 在管理中把分析和直覺結合起來
      評《管理決策的***》
      西蒙當前的直覺觀
      分析與直覺的長處及弱點
      戰略決策中分析扮演的角色
      管理信息繫統在信息處理中的角色
      戰略決策中規劃(和規劃者)的角色
      第5章 培訓管理者,而非MBA
      申請者的輸入
      內容的生產
      MBA的產出
      第二部分 論組織
      第6章 源起結構——並附組織的基本屬性
      組織各部分及員工
      組織結構的本質
      環境中的結構
      組織的基本類型
      第7章 創業家型組織
      基本結構
      創業家型組織的環境
      創業家型組織裡戰略的形成
      與創業家型組織有關的一些問題
      第8章 機械化組織
      基本結構
      機械化組織的外界條件
      工具式機械化組織和封閉繫統式機械組織
      與機械化組織有關的若干問題
      機械化組織的戰略形成
      第9章 多元化組織
      基本的事業部制結構
      形成多元化組織的條件
      向多元化組織演變的各個階段
      與多元化組織有關的一些問題
      **0章 專業化組織
      基本結構
      專業化組織的形成條件
      專業化組織的戰略形成
      與專業化組織有關的一些問題
      **1章 創新型組織
      基本結構
      創新型組織產生的條件
      創新型組織的戰略形成
      與創新型組織有關的一些問題
      **2章 意識形態和教會型組織
      組織意識形態的發展
      教會型組織
      教會型組織的形式
      覆蓋在傳統組織上的意識形態
      **3章 政治和政治型組織
      組織裡的政治
      組織中的政治博弈
      政治型組織的形式
      政治型組織的生命周期
      傳統組織結構中的政治
      政治在組織中的職能角色
      **4章 結構之外——有效組織的力量和形式
      彙總與分解
      七巧板和積木
      形式和力量
      組織結構
      結合
      轉化
      矛盾
      能力
      後記:組織的生命周期模型
      第三部分 論我們的組織社會
      **5章 該由誰來控制企業
      “企業國有化”
      “企業民主化”
      “給予管制”
      “向企業施壓”
      “信任企業”
      “忽視企業”
      “誘使企業”
      “歸權於股東”
      結論:倘若鞋子合腳……
      **6章 談談“效率”這個髒字眼
      **7章 由於管理,社會變得難以管理
      注釋
      附記
      *後的致謝
    • 為組織制定戰略,或至少監督制定過程,是管理者的重要工作之一。從 狹義上講,制定戰略涉及組織在市場上的定位問題;換句話說,也就是確定 生產什麼和為誰生產的問題。但從廣義上說,制定戰略指的是組織這一集體 是如何建立起來的,什麼時候有必要進行改變,它的基本方向為何。制定戰 略還包括集體目的這一復雜的問題——也就是說,一家由各色人等組成的組 織如何拿定主意。
      制定戰略是一個令人著迷的過程,它的含義遠遠不隻通常所謂的“規劃 ”。在我的研究生涯中,這個主題一直是我的興趣所在。1967年,尚是博士 生的我發表了第一篇文章,名為“戰略制定學”,對比了制定戰略的兩種方 法:聖經式的“宏觀謀劃”(grand plan)方法與達爾文式的漸進方法。我現 在正在寫的兩卷本《戰略形成》,其潛在主題仍然是對比制定戰略的兩種方 法:深思熟慮式的方法與突發式的方法。
      我對這一主題的看法,源自1971年的一個研究項目。在許多博士生和同 事(尤其是吉姆·沃特斯)的幫助下,我們跟蹤調查了多家組織數十年來的戰 略沿革,研究組織如何制定戰略。接下來約摸12年的時間裡,我們又針對連 鎖超市、航空公司、官辦電影機構、小型報社、我們所在的大學等展開了一 繫列研究。項目接近尾聲時,我開始尋思以何種方式將結論告知普通的管理 受眾。
      這段時期,我妻子在地下室燒制陶器。**,她開了一個作品回顧展, 我親眼見證了戰略的演化。就在那時(當然,也可能是在她給陶藝及管理班 學生上課,講述工藝創意源泉和本質的時候),我湧起一個念頭。我意識到 ,她所說的內容,和企業創意戰略家們所說的內容,實在大同小異(比如說 ,在陶器上偶然發現的“瑕疵”有如企業之“機遇”,“對陶土的靈感”有 如“對企業的認識”)。於是,我決定以“塑造”來比喻和類推制定企業戰 略的艱辛。1987年,“塑造戰略”發表於《哈佛商業評論》。
      多年來,我的想法或許有了新的發展(盡管讀者還是能看到聖經“宏觀 謀劃”和達爾文進化論的身影),但你將發現,本章的基調與“管理者的工 作”很類似。本章描述的是,在“適度混亂”的環境中,管理者如何處理戰 略制定這一復雜且必然是集體性的過程。
      設想有人正在規劃戰略。讀者腦海裡*有可能出現的是這樣一幅井然有 序的思考畫面:一位或一群**管理者,坐在辦公室裡,正在制定每個員工 必須按時執行的行動方案。整個場面以理性為基調——合理的控制,對競爭 者和市場、公司優勢和弱點加以繫統化分析,之後再把以上分析整合成清晰 、明確、成熟的戰略。
      現在再設想有人在塑造戰略。讀者大概會得出一幅全然不同的畫面—— 塑造與規劃之差異,正如手工制陶迥異於機械化大生產。陶藝讓我們聯想到 傳統的工藝,全身心的投入,對細節的精益求精。我們腦海裡不會聯想到思 考和理性,而是一種對手邊材料的親密感與和諧感,這種感覺,源自匠人長 久以來的實踐,以及對藝術的內心承諾。策略的形成與執行,融入了一個不 斷學習的動態過程當中,而由此,再逐漸演化出富有創造力的戰略。
      我的論點很簡單:“雕琢”這幅畫面,*形像地描述了有效戰略的形成 過程。而傳統理論中盛行的“規劃”說,歪曲了這一過程,從而誤導了無條 件接受這些理論的組織。
      為了闡明這一論點,我將把一位制陶匠人的經歷,與一套企業調研項目 (這一項目,跟蹤了多家企業幾十年來的戰略)所得的結論相比。由於兩者之 間存在明顯的差異,乍看起來,我這個比喻跟我的論點一樣,實在太過牽強 。但如果我們把一位陶藝師想成一家由一個人構成的組織,便能看出,跟企 業戰略家一樣,陶藝師也必須解決一個重大的挑戰:**了解企業的能力, 以便深入思考其戰略發展方向。從個人角度思考戰略制定問題,能使我們跳 出“戰略行業”訂下的一切條條框框,了解企業戰略的形成。正如陶藝師必 須管理好自己的手藝,管理者也必須雕琢自己的戰略。
      工作的時候,陶藝師坐在黏土陶車前。她的注意力集中在黏土上,但她 同樣意識到,自己手裡掌握著過去的經驗和未來的前途。她很清楚過去的哪 些做法有效,哪些無效。她熟知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市場。身為匠人,她本 能地理解這些事情,而不是分析它們;她的知識“心照不宣”。她的思緒處 理上述事項,雙手卻忙著對付黏土。陶車上逐漸成形的產品,可能沿襲了她 從前的風格,但她也可能打破傳統,開闢一條新路。即便如此,過去不僅影 響著當前,跟未來也有或多或少的聯繫。
      按我的比喻,管理者是手藝人,戰略則是黏土。和陶藝師一樣,他們掌 握著企業過去積累的能力以及未來的市場機遇。如果他們是真正的手藝人, 他們同樣能把對手頭材料的全然了解應用到工作當中——這就是塑造戰略的 本質。
      我們將從戰略的實際制定方式(而不是傳統看法中的戰略制定方式)來探 究這一比喻。前面已經提到的兩次經歷將貫穿本章始終:一是麥吉爾大學自 1971年開展的有關戰略形成模式的研究項目(該項目由我指導);二是一位頗 有成就的陶藝家,也就是我妻子,她自1967年開始陶藝生涯。戰略既是對未 來的規劃,也是源自過去的模式 什麼是戰略呢?大多數人都會做出這樣的定義:戰略就是一種規劃,一 種對未來行動的明確指導。如果你繼續問,競爭者、政府甚或他們自己實際 執行的是什麼樣的戰略呢?他們可能回答說:沿襲既往行為——也就是說, 采用過去的行動模式。故此,對於“戰略”這個詞,人們說一套,做一套, 而且未能意識到兩者之間的差異。
      原因其實很簡單。不管是從戰略這個詞的正規定義上來說,還是從它的 古希臘軍事詞源上來說,我們都需要它發揮兩種作用:既要能解釋過往行為 ,又要能描述未來的預期行為。畢竟,如果我們可以計劃和制定戰略,也就 可以追求和實現戰略(當然,也有些戰略未得實現),而過往的行動模式(也 即我所謂的已實現戰略)正好反映了人們的追求。此外,正如規劃無須建立 模式(一些預期戰略就是無法實現),模式也無須源自規劃。組織建立一種模 式(也就是一套已實現的戰略)時或許毫無自知,當然也就不可能把它說得清 楚了。
      毫無疑問,和美貌一樣,模式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可隻要參觀過我家 陶藝師年代作品回顧展的人,總能輕易發現某些特定時期的模式。比如說, 1974年之前,她的作品多為裝飾性的陶瓷小動物和各類器具。接著,這一“ 小打小鬧戰略”戛然而止,逐漸轉向了高質感的無釉圓形雕塑和陶碗,並* 終以此為核心形成了新的模式。
      在組織中找出類似模式,並不太困難。實際上,對於像我們研究中涉及 的大眾和加拿大航空公司這類大型組織來說,要找出這種模式反倒*為簡單 !(其實也理應如此。陶藝師在工作室裡修改作品,可比大眾公司重新安排 裝配流水線要容易得多。)比如說,回顧大眾公司從20世紀40年代末到70年 代末的產品模型,可以發現一套清晰的模式:*初集中生產甲殼蟲車型;到 了20世紀60年代末,為尋找甲殼蟲的替代車型,該公司大量兼並,並著力設 計新車型;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公司重新進行戰略定位,開發出*時髦的 水冷型前輪驅動汽車。
      但預期戰略(也就是我們使用“戰略”這個詞的時候,腦子裡想到的那 些正式規劃和聲明)又是怎麼回事呢?這裡,我們踫上了各種各樣的難題。
      就拿一個陶藝師傅來說吧,我們怎麼知道她的預期戰略到底是什麼呢?如果 我們回溯過去,能找出她對自身意圖的明確表白嗎?就算真的找出來了,這 些東西我們能信得過嗎?我們常常否認自己的潛意識動機,欺騙自己和他人 。此外,我們還得記住,和*終實現的結果比起來,目的往往微不足道。
      理解組織的想法 如果你認為,與其說上述陶藝師的想法跟生產汽車的現實有什麼關繫, 倒不如說跟弗洛伊德的潛意識學說關繫*大,那不妨再來想想。姑且不管大 眾公司的預期戰略是什麼,有人知道它的真正意思嗎?我們能單純地認為, 高層主管辦公室裡派發出的那些正規策劃或其他聲明就代表了該公司的預期 戰略嗎?難道它們就不可能是些徒勞的空想、自找的借口以及愚弄競爭對手 的伎倆嗎?退一步說,即便這些公開表述出來的意圖當真存在,組織成員又 在多大的程度上認同它們呢?我們該怎樣理解集體的思想呢?到底誰纔是戰 略制定者呢? 利用組織理論家所謂的“歸因法”,傳統戰略管理學輕而易舉地就解決 了這些問題。看看商業新聞吧,全是那一套。通用汽車采取行動,是因為它 的cE0制定了戰略。既然實現了,必然有過意圖,而意圖,自動歸因到了當 官的身上。
      若是在一篇短小的雜志文章上出現這種說法,雖然它思路有誤,但尚可 理解——記者們沒有太多時間去挖掘戰略的來源,再說通用汽車又是一家錯 綜復雜的大型組織。可再想想那些被這套假設給掃了個一千二淨的復雜與混 亂狀況吧:所有的會議和爭辯,所有的相關人等,所有的死胡同,所有正在 展開或未能展開的設想,隻要用了歸因法,立刻消失!不妨讓我們圍繞這一 假說建立一套制定戰略的正規繫統。你不覺得奇怪嗎——這種正規的戰略策 劃往往導致徹頭徹尾的失敗? 要解開部分疑團,並擺脫我們堆在戰略制定過程中的人為復雜因素,我 們需要回過頭來看看一些基本的概念,其中*基本的莫過於思維與行動的緊 密聯繫。這是手藝的關鍵,也是制定戰略的關鍵。
      P17-20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